泰冒之山西一百七十里,是西次二山的第三座山,数历之山。“其上多黄金,其下多银,其木多杻橿,其鸟多鹦䳇。”杻橿(看图游《山海经》-35)和鹦䳇(看图游《山海经》-44)我们在前面做过介绍,欢迎回看。
山中有条河,其中多“白珠”。《山海经》(方韬译注)中对“白珠”的注解是白色的珍珠。但仔细想想,河水中很多白色的珍珠,似乎并不符合自然常理。所以“白珠”应该就是白色的珠子,但这种珠子是什么材质,就不得而知了。
泰冒之山西一百五十里,是西次二山的第四座山,高山。“其木多棕,其草多竹”。
这座山中的石头很有特色,从种类上看,有青碧、雄黄和磬石。磬石(看图游《山海经》-32)我们在小华之山见过。青碧是青碧色的美玉。一直以为,“碧”就是“绿”,直到这次为了查“青碧”,才知道“碧”原来是下面这个意思:
青杂乎白,白似足以掩青色,而卒不能掩,遂成碧色,非正色也。
(青色和白色)不杂,则二色皆明,杂则争明而为碧。
(摘自陈澧(清)的《公孙龙子注》)
之前看到“碧”字会隐隐有个疑问,它是“绿”色,为何字里有个“白”?现在知道答案了,实在开心。
雄黄则是一种矿物质,主要成分为二硫化二砷(As₂S₂),又叫石黄、黄金石、鸡冠石。人们在端午节喝的雄黄酒,就是用雄黄粉末泡制的白酒或黄酒。
看《山海经》的感觉有点像开盲盒,不知道哪个点会让自己眼前一亮。您是否有同感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