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 stone soaring very high
Knocking two birds out of the sky
Achieving two goals with only one action
Double the rewards, Double satisfaction
成语:一举两得
本期成语见于《西游记》第四十九回,“三藏有灾沉水宅,观音救难现鱼篮”。原文是,“今蒙大圣至此搭救唐师父,请了观音菩萨扫净妖氛,收去怪物,将第宅还归于我。我如今团霡老小,再不须挨土帮泥,得居旧舍。此恩重若丘山,深如大海。且不但我等蒙惠,只这一庄上人,免得年年祭赛,全了多少人家儿女,此诚所谓一举而两得之恩也!敢不报答?!”
无忧无虑小朋友把上述情节画成了画。但如果英文也这样写,就太冗长了,所以Frank小朋友自己设计了一个场景,来表现他所理解的这个成语。
观音在《西游记》中首次登场是第六回,原文是,“话表南海普陀落伽山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灵感观世音菩萨,……”。请注意,这个故事中的妖怪就号称“灵感大王”,是不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暗示?
《西游记》到这里,对于观音形象的详细描述一共有三处:
第一处是第八回,观音在“盂兰盆会”上主动请旨去东土寻找取经人,书中详细描述了诸菩萨眼中的观音“金身”形象:
理圆四德,智满金身。缨络垂珠翠,香环结宝明。乌云巧迭盘龙髻,绣带轻飘彩凤翎。碧玉纽,素罗袍,祥光笼罩;锦绒裙,金落索,瑞气遮迎。眉如小月,眼似双星。玉面天生喜,朱唇一点红,净瓶甘露年年盛,斜插垂杨岁岁青。解八难,度群生,大慈悯。故镇太山,居南海,救苦寻声,万称万应,千圣千灵。兰心欣紫竹,蕙性爱香藤。他是落伽山上慈悲主,潮音洞里活观音。
第二处是第十二回,观音在“水陆大会”上现身,书中详细描述了唐太宗、文武百官和百姓眼中的观音“法身”形象:
瑞霭散缤纷,祥光护法身。九霄华汉里,现出女真人。那菩萨,头上戴一顶金叶纽,翠花铺,放金光,生锐气的垂珠缨络。身上穿一领淡淡色,浅浅妆,盘金龙,飞彩凤的结素蓝袍。胸前挂一面对月明,舞清风,杂宝珠,攒翠玉的砌香环珮;腰间系一条冰蚕丝,织金边,登彩云,促瑶海的锦绣绒裙。面前又领一个飞东洋,游普世,感恩行孝,黄毛红嘴白鹦哥。手内托着一个施恩济世的宝瓶,瓶内插着一枝洒青霄,撒大恶,扫开残雾垂杨柳。玉环穿绣扣,金莲足下深。三天许出入,这才是救苦救难观世音。
第三处就是这一回,陈家庄老幼男女在通天河边,看到的“鱼篮观音”的形象:
懒散怕梳妆,容颜多绰约。散挽一窝丝,未曾戴缨络。不挂素蓝袍,贴身小袄缚。漫腰束锦裙,赤了一双脚。披肩绣带无,精光两臂膊。
《西游记》中的观音是多面的。
第十五回,观音与悟空直接粗口对骂,她恩威并施,最终让悟空接受了紧箍,继续西行。
第十七回,观音毫无心理负担地变作了妖精凌虚子,并顺着悟空的话头巧妙传道,“菩萨、妖精,总是一念,若论本来,皆属无有。”之后更是“假公济私”,将禁箍用在黑熊怪身上,把这个本领不亚于悟空的怪物收做了自己的守山大神。
到了第四十二回,观音则使用雷霆手段,制服了“野性不定”的红孩儿,让他做了自己的善财童子。
这样的观音,读起来实在精彩。如果您感兴趣,不妨以观音为主线来梳理一次《西游记》,一定会有所收获。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