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30秒跳过开头。为了播放流畅,文章经过提炼和润色。如需精读原文请从正规渠道购买正版书籍。)
听书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但各大平台缺少体能专业相关书籍的播放资源。于是我将利用公众号的“听全文”功能,持续分享体能相关专业的书籍,希望大家可以利用零散时间了解体能知识。
第5章 体侧线
体侧线(latera lline,LL)(见图5.1)支撑在身体两侧,从足内侧和外侧的中点开始,包绕踝关节的外侧向上,经小腿和大腿的外侧面,以"篮纹编织状"("鞋带交叉")的形式穿过躯干,从肩部下方上行至头颅的耳部区域(见图5.2,表5.1)。
第1节 姿势功能
在姿势上,体侧线可以平衡人体的前后和左右(见图5.3),也可以协调其他浅表线(前表线、后表线、所有手臂线和螺旋线)之间的力。体侧线通常以协调员的方式担当躯干和下肢的外部稳定系统,防止活动时身体结构变形扭曲。
第2节 运动功能
体侧线参与形成身体的侧向弯曲,躯干的侧屈、雕关节的外展和足的外翻,也是调节侧向运动的"制动器"和躯干旋转的"发条"(见图5.4)。
小节2.1: 手法治疗总则
尽管其他"主线"(指前表线、后表线)均有左右两条,在边缘处与两条体侧线融合,但是因为两条体侧线之间及它们和身体中线之间的距离足够远,所以和前表线、后表线相比,体侧线在骨骼上可以施加更多横向杠杆力(见图5.2A)。体侧线在调节人体左右失衡时非常关键。所以,在制订全身治疗计划时,应尽早对其评估并处理。
常见的与体侧线有关的姿势代偿模式有:踝旋前或旋后、踝背屈受限、膝内翻或外翻、髋内收受限或外展肌慢性短缩、腰椎侧弯或腰椎受压(双侧体侧线收缩)、胸腔在骨盆上侧移或倾斜、胸骨和骶骨间距离缩短,以及头部稳定性过低(特别是头前伸姿势导致的肩部受限)。
第3节 体侧线详述
体侧线将足的内侧、外侧和身体的外侧连接起来。为方便起见,我们再次从最底端,第1跖骨和第1楔骨之间的关节开始,它大约位于足内侧的中点,腓骨长肌腱的附着处(见图5.5)。沿着它,我们在足底横向移动,通过骰骨的一个隧道,转而向上走到踝关节外侧。
体侧线中途搭载了另一个起点,即足外侧缘中点下方的腓骨短肌。从第5跖骨底部的附着点开始,腓骨短肌腱向后上延伸,至腓踝关节的后侧,在此处,两块腓骨肌合成一块肌肉,进入小腿外侧肌间隔。由此,跖骨复合体的两侧与腓骨紧密结合,为外侧的纵向足弓提供支撑(见图5.6)。
小节3.1: 外侧足弓
足底筋膜的外侧束是后表线的一部分。虽然从技术上讲,它们不属于体侧线;但作为身体侧向平衡的一个因素,它们值得一提。如果外侧肌肉太短导致足外翻或足旋前,足底筋膜的外侧束(自跟骨下缘外侧一直向前至第5跖骨底)就会在两个附着点之间延展。
小节3.2: 腓骨肌群
由于腓骨长肌腱在足底位置较深、腓骨短肌的肌束较短,所以体侧线无法在外踝下方完成任何动作。因此,我们将从小腿外侧间隔开始探讨(见图5.7)。该间隔两侧各以隔膜为界,腓骨长、短肌在此汇合为一体。前侧的隔膜大致位于外踝和腓骨头之间的直线上;后侧的隔膜位于腓骨肌群和比目鱼肌之间,沿跟腱前缘上行恰好到腓骨头后方(详细内容参考后面的触诊部分)。这些隔膜及覆盖其上的小腿筋膜都是在处理各种筋膜室综合征时需要放松或打开的重要部位。
除了直接操作来放松上述隔膜,腓骨肌筋膜单元本身也可通过与肌纤维方向垂直的手法操作来延长或松解:让客户做踝关节背屈和跖屈,操作者用指尖或指关节将间隔内的组织向体侧线前后方向延展。站立位时,腓骨肌群常用来姿势性地防止踝关节背屈;如果它们太短,就会造成踝关节过度外翻。
小节3.3: 大腿
虽然腓骨短肌起源于腓骨的下半部分,但腓骨长肌(及筋膜间室)及体侧线列车继续向上行驶至腓骨头。显然,从此处直接连接到了股二头肌上(这个肌筋膜连接将在下一个章节中继续探索)。此处,体侧线进入了不同的"道岔"。略微向前进入腓骨头前韧带,到达胫骨段,并与髂胫束中广泛的下纤维融合(见图5.8)。
髂胫束从这里开启向上的"旅程",从胫骨外侧黑开始。髂胫束是一个狭窄、肥厚、强韧的束带,在大腿下段的外侧可以明显触摸到。就像跟腱一样,髂胫束向上走行时会变宽、变薄,当它到达微部时,其宽度如同一个筋膜罩杯或悬吊带覆盖住整个股骨大转子(见图5.9)。单腿承重时,髂胫束的张力借上方外展肌群和下方股外侧肌的压力增强,帮助股骨头固定在髋臼内。这种排列也可看作一个简单的张拉整体结构。如直腰伸髋("back-stay")时,髂胫束充当"桅杆",将体重的一部分压力从股骨颈上移走。髂胫束的杠杆通过股外侧肌收缩增强。
体侧线在大转子上方继续变宽,纳入了3块肌肉:前缘的阔筋膜张肌、后缘的臀大肌上部纤维和臀中肌,它们附着在髂胫束的深面(见图5.3和5.4)。
所有这些肌筋膜都附着在髂骨的外缘,从髂前上棘延伸到髂后上棘。每一步行走中,支撑腿上的肌筋膜复合体都要发力,防止躯干倒向非承重腿。换句话说,外展肌较少用于外展,但在每一步行走中都用于防止髋关节内收。这需要张力在沿着整个下肢的体侧线到下一个稳定区(足与地板接触的区域)之间保持稳定。
小节3.4: 髂胫束
就髂胫束在体侧线中的角色而言,可以被看作是开始于底部(胫骨髁,但实际上是整个膝关节的外侧)的一个点,向上扩展到顶部的3个点(髂前上棘、髂后上棘和髂嵴中段增厚的筋膜附着处)。根据骨盆的姿势角度,强烈建议干预髂胫束的前缘或后缘。髂胫束的左右失衡将会导致骨盆侧倾。髂胫束和内收肌群的失衡会导致膝内翻或膝外翻(膝关节向内或向外偏移)。
髂胫束的操作手法和腓骨手法相似:客户侧卧位,膝关节支撑于床面,操作者可以由下而上或自上而下操作。操作者半握拳或用指骨间关节,沿大腿外侧中线向外横向延展髂胫束及其相关的外展肌群。由于髂胫束的纤维与阔筋膜的环形纤维交织在一起,所以还可上下纵向操作。操作者利用自己尺骨的扁平面,一侧放于客户髂嵴下方,另一侧放于客户股骨大转子上,缓慢地将小臂向膝关节移动,刺激髂胫束。客户可以前后移动膝关节来配合操作。
由于髂胫束很紧,即使在强力拉伸下也很难延长,因此"牵伸髂胫束"一词很可能夸大了事实。我们或许可以将髂胫束致密的筋膜水化,这样有利于改善它的本体感觉和内在感觉,或者说增加了它在股外侧肌上的滑动。但是通过手法治疗、瑜伽体式的牵伸、泡沫轴滚压以及使用其他自我筋膜松解的工具来延长髂胫束是不可能的。
不过,在髂胫束操作还是有帮助的。用手指可以评估髂胫束的前缘是否比后缘更厚、更紧或固定得更好?如果是,操作者可以调整前臂与客户腿的角度,就像改变小提琴琴弓的角度来使其他琴弦发出声音一样,对问题部位(前、中或后部)进行着重处理。
髂胫束的后部与阔筋膜融合成一个坚固的壁,即外侧肌间隔,它向内插入,将股外侧肌与股二头肌分开(见图5.10A)。此间隔从大转子下部的后表面(臀大肌末端)延伸,并附着在股骨粗线上,沿着它到达膝关节上方的股骨外上髁(见图5.10B)。利用滚泡沫轴松解放松的人对髂胫束关注较多,但是我们需要注意(通常用肘部)髂胫束的后部,在肌群之间下行至股骨粗线边缘。
这个手法对那些骨盆相对于足前移位的人特别重要。让客户仰卧,在缓慢屈曲和伸展膝关节时,操作者用手将组织向膝关节方向移动,这样可以帮助有"鸭子步"或"紧张型"的客户重新获得适应性平衡。这层厚厚的间隔参与了前表线和后表线,如果患者站立时腿部组织倾斜,重力并不是通过骨骼向下传递的,那么此间隔也需要打开、补水和修复。当体侧线垂直穿过大转子到达踝关节时,腿部的前表线和后表线也能保持平衡。
小节3.5: 外展肌群和股骨大转子
对于外展肌群、阔筋膜张肌和3块臀肌,通常可以用肘尖或摆放合适的指骨间关节从股骨大转子向髂嵴方向做辐射状的组织松动。对于骨盆前倾的患者,由于其前侧组织是屈肌,往往更短、更紧。因此可能需要调整操作技术。不要忽视大转子自己的"关节面",对它仔细松解后,可使患者活动能力大大提高。
小节3.6: 脱轨
当我们沿着体侧线的肢体部分向躯干上移时,列车再一次脱轨了,打破了解剖列车规则。实际上,髂胫束和整个体侧线的下段,看起来就像字母Y(见图5.9)。要遵循上述规则,我们就要沿着Y的上部继续向上、向外(见图5.11A),肌筋膜的线或面应该从髂前上棘和髂前下棘继续向上、向外走行呈扇形。在螺旋线和功能线中我们能发现这种连续。但是,如果我们观察一下此处的肌筋膜是如何沿着躯干外侧向上走行的,就不难发现筋膜平面来回交叉,以"篮纹编织状"方式继续上行(见图5.2;图5.11B)。
虽然这些突然的方向改变打破了该列车的字母(Y)规律,但这一系列X形(或钻石状,如果你喜欢)的整体效果形成一张网,将身体侧面连成一个整体,有点像中国古代的翻绳游戏。最终形成一个宽网,从髋到耳把躯干侧面围住(见图5.2)。
小节3.7: 髂嵴和腰部
髂嵴上缘是背阔肌和3层腹肌的附着点。最外面两层是腹斜肌,它们在此处与髂胫束以筋膜连续,构成了体侧线的一部分(见图5.3)。腹外斜肌附着于髂嵴的外侧缘,腹内斜肌附着于髂嵴顶部,腹横肌(属于前深线的一部分)附着于髂嵴内侧缘。操作者可根据不同的目的调节力度、角度,来处理不同层面。
对体侧线而言,髂嵴是结缔组织附着的常见部位,特别是在髂嵴的后缘。"理清"骨骼上的这些筋膜层有助于调整体侧线的长度。操作方向很重要:若骨盆前倾,则应将组织向后推移;若骨盆后倾,则应向前推移;若骨盆中立,则可从中线将组织向任一方向推移。
当胸廓相对于骨盆向后移动时,下部的肋骨就向髂骨后方移动。这时,应多关注X形结构中的腹内斜肌,使其放松,从而使得肋骨可以向前上方提起。在某些少见的案例中,下部的肋骨会向前下方靠近骨盆,此时需要将腹外斜肌延长。
现在,我们在髂后上棘做一个急转弯,到达腹内斜肌最后方的纤维上,纤维向上、向前延伸到下部肋骨。覆盖在它上面的是从髂前上棘出发的比较浅的轨道,由腹外斜肌的前外侧纤维组成,向上和向后走行。这两块肌肉的纤维在躯干侧面几乎是相互垂直的,但仍然呈斜向,因此它们形成了一个X形(见图5.12)。如果捏一下腰侧部,最浅表是从髂前上棘向后上方走行的腹外斜肌纤维;其下是腹内斜肌,可摸到它是朝着前上方走行的。将手远离或朝向胸廓,可以感觉到这些虽薄但有力的层次之间的不同。可以一层一层旋转这些肌筋膜,也可以整体把肋骨从骨盆上提起来进行操作。
小节3.8: 肋骨侧方
腹斜肌附着在下方的浮肋上。我们可以通过肋骨本身或肋骨之间的肌肉继续向上走行。胸廓侧面(大约60。)也有类似的肌筋膜交错:肋间外肌向后上方走行,肋间内肌向前上方走行。这些肌肉以相同的模式走行,上至胸廓并通过肩带和相连接的肌肉,延伸到下颈部的第1肋(见图5.10B)。
虽然肋间肌与腹斜肌的设计相同,但肋间肌较短,且与肋骨穿插,所以它们的反应方式不同。肋骨上的筋膜可以延展或大幅度移动。虽然可以通过指尖的深入对肋间肌进行手法处理,但作用是有限的。
操作者可以提示客户如何从内部打开肋骨以帮助自己呼吸。不要忽视上段肋骨的侧面,操作者可以将手放在肋骨上,指尖在腋窝处进入胸肌和背阔肌之间。将手轻轻滑入,可以到达3至5肋的侧面,直接进行手法操作,或者让患者体会这里,在此处增加呼吸运动。
小节3.9: 颈部
在颈部,从肋骨到颅骨,X形模式不断重复,斜向前上方向的组织再次深入到斜向后上方的组织的深面(见图5.13)。
我们已经讨论过向斜后上方走行的胸锁乳突肌。由于此肌筋膜单元同时参与了前表线和体侧线,所以如果前表线被向下牵拉,体侧线也会受到不利影响。
在体侧线中,胸锁乳突肌的搭档是头夹肌,它是体侧线在颈椎最高处的X走行中斜向前上方的那条线。它起自下段颈椎与上段胸椎的棘突,止于枕骨外侧缘及颗骨的后部。拉长头夹肌时,应让客户仰卧。操作者一只手支撑客户枕骨,另一只手置于要操作的枕骨下方。用手指按住乳突和枕骨的连接处,这样一个指尖在枕骨的上方,一个在其下方。缓慢而稳定地把这条线上的组织向中线推移,同时让客户把头转向操作者操作的一侧。颈夹肌是走行至寰椎和枢椎的横突,也可以用该技术操作。
小节3.10: 体侧线和肩部
显然,体侧线和手臂是相互关联的:手臂悬于身体侧面,遮挡了肋骨外侧和体侧线的肌筋膜。但请注意:因为体侧线是躯干轴上的一条线,所以它本身并不直接涉及肩带。但这只是概念上的分离,手臂线的组织肯定会汇入体侧线之中。
概念上的分离有着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我们认为,最好是完全由躯干支撑头部,这样肩部就不需要承担任何工作。只要下方胸廓的位置正常,胸锁乳突肌和头夹肌之间平衡的张力就足够支撑起头部的两侧。
虽然其姿势功能很明显,但这4块肌肉的复合体,两侧夹肌和胸锁乳突肌,在行走和跑步时都在不停地运动。这4块肌肉都可以使头在躯干上旋转,夹肌负责向同侧旋转,胸锁乳突肌负责向对侧旋转。当躯干在步态中左右旋转时,身体在头部下方移动,这4块肌肉依次拉紧、放松,保持了感受器(眼、耳和前庭系统)的稳定和专注。右侧胸锁乳突肌和左侧夹肌有抵消头部向右旋转的趋势,而对侧则相反。这样的结果是使头部相对于目标物体(可以是一个球、猎物或另一个危险的人)保持相对"静止"。
一些手臂的肌筋膜线可能无意中"抢了"体侧线的工作,使肩部参与了核心稳定。其中一块肌肉,肩胛提肌,它连接颈椎横突和肩胛骨的上角。肩胛提肌和夹肌平行,其位置可以很好地平衡颈部或头部的任何前向拉力(见图5.14)。但问题是,肩胛骨并不是一个坚实的支撑座。把肩胛提肌的起点、止点倒置来抵挡"颈部前伸",其后果就是把肩胛骨拉向颈后。客户通常会说肩胛提肌下部有疼痛和触发点,并将其归咎于"压力",而这实际上是人体对普遍存在的头前伸姿势的反应(见图5.15)。这种姿势本身也是对压力的一种常见反应。为了缓解这种普遍模式,可以轻拍可怜的受害者背部的肩胛提肌,将头部从常见的头前伸姿势送回到身体正上方。
斜方肌的前缘附着在锁骨的外缘,同样可以取代属于中轴且更稳定的胸锁乳突肌,再次将肩部的组织拉入到头部的支撑队伍。这种模式可以被理解为对体侧线的误用。体侧线应该在肩下方,并且相对独立。当体侧线的X形结构之间的动态平衡受到干扰时,肩胛提肌和斜方肌就会试图接管工作。
第4节 运动治疗总则
几乎所有类型的躯干侧屈和腿的外展都涉及体侧线。是在一侧进行拉伸,直到它恢复稳定和收缩的作用,还是放松短缩的一侧,具体情况取决于身体与重力的相互关系。
由于体侧线的肌群可以产生侧屈运动。肌筋膜活动受限或肌肉过度紧张会出现的情况是:向对侧侧屈或活动时受限。例如,左侧体侧线障碍通常会引起向右侧屈受限。
正如我们下面介绍行走时要提到的,由于体侧线从股骨大转子至耳部是一系列的短弧线和折线,这条线与螺旋和旋转运动的关系就非常值得重视。
小节4.1: 评估和拉伸
1.在站立位从前面或后面评估体侧线,是查找左、右两条体侧线差异的最快、最简单的方法。肩部或髋部的倾斜可反映体侧线上的骨骼异常、扭转或软组织短缩。因为几乎每个人都会反射性地调整自己的身体,以保证在躯干一侧缩短时,对侧的颈部也缩短来抵消拉力,最终在重力作用下使眼和内耳保持水平。
2.另外一种评估体侧线的方法是,让客户站在门框处(或头顶上方有可抓握的地方),用双手将身体悬吊起来(见图5.16)。自我观察时,将会感觉到体侧线的组织在对抗重力的召唤。观察客户时,要寻找其悬挂起来后两侧的不对称。
3.就整体拉伸而言,半月式是拉伸体侧线的最显著的方式,即将手举过头,身体向一侧倾斜。此时体侧线和手臂线无缝连接,但这不是我们将手臂高举过头的目的。在侧屈时,很有必要关注上半身从髋部开始是向前倾还是向后倾(换句话说,其侧屈是否包括躯干的旋转)?最佳的评估是看患者能否达到单纯性侧屈,而不是伴有矢状面的屈伸,即头部远离颈部,颈部远离胸廓,肋骨彼此呈扇形分开。随着腰部打开,肋骨远离髋部,髂嵴远离股骨大转子。
4.三角式及它的变体对体侧线下部是一种很好拉伸。踝关节内翻,也就是距下关节的被动内翻,保证可牵伸到腓骨肌群。也就是说,足外侧与髂嵴之间距离会变至最大。一般来说,足部同时内翻和背屈时,会拉伸腓骨肌群,而外翻和跖屈则是由腓骨肌群收缩引起。
5.一个有趣的动作可以拉伸体侧线的外展部分:站立位,一侧脚放在另一侧脚的前外侧,身体向前弯曲,大腿后侧的髂胫束就得到了牵伸。
6.躯干和颈部的外侧可通过多种常见的方式进行拉伸,如瑜伽中的门闩式。
就运动而言,脊柱侧屈运动是行走的主要基石。俯卧在地板上,做缓慢而均匀的如鳗鱼样的摆动动作能够将体侧线联合起来。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师可以观察这种侧向运动,用它来评估从何处开始操作,或者用手把客户的注意力引导到他不能侧屈的位置。
第5节 体侧线触诊
两条体侧线的起点位于足的内侧和外侧(见图5.5)。我们在足内侧寻找腓骨长肌的远端附着点。虽然它很难直接摸到,但我们可以从弱趾开始,用手指沿着第1跖骨上行,在足内侧缘、踝关节前方大约2英寸(5厘米)处可触及1个隆起。从这里开始,将手指沿着足内侧向足底移动,可摸到第1跖骨和第1楔骨关节所形成的凹陷,继续上行,你会遇到一层组织,其覆盖在深层的腓骨肌腱上,使肌腱较难触到。但是这个肌肉的末端就是体侧线的起点,它恰好位于跖趾关节的下外侧。
用手从小趾开始沿着足外缘向上移动时,很容易触摸到体侧线的另一个起点。你会触及第5跖骨底部的显著隆起,腓骨短肌正是从这里向上延伸到腓踝关节的后部。
踝关节做外翻和跖屈时,我们可在外踝下方触及上述2条肌腱,它们从外踝后方穿过,进入并填充小腿的外侧肌间隔中(见图5.6)。其中腓骨短肌更突出,而腓骨长肌很快消失在踝关节下方的组织中。
寻找并评估肌间隔周围的筋膜壁是一项简单而有价值的工作。对于前隔膜,从外踝的腓骨开始,沿着骨骼向上移动手指(见图5.6和5.7),找出小腿外侧肌间隔的隔膜(筋膜壁)。要触诊前面的隔膜,可用手指沿着腓骨外侧上行。当骨骼刚开始被掩盖在肌肉下面时,寻找前侧和外侧肌间隔之间的凹陷,该处的感觉可能像一个凹槽,或感觉很紧张或有鼓泡感,像一串小豆子或珠子一样。这些"珠子"(主要是乳酸钙或其他代谢物)毫无用处,可通过强力的手法按摩或定点的泡沫轴滚压去除,这样可以提高该处的活动性(当这些代谢物被肝脏处理时,客户在治疗结束后偶尔会有轻微的恶心感)。如果很难触摸到凹槽(间隔),可辅以运动。踝关节跖屈时,腓骨肌群收缩,而胫前间隔内的肌群拉长;踝背屈和足趾伸展时,小腿前侧肌间隔内的肌群收缩,而外侧肌间隔内的肌群拉长。将指腹放于小腿外侧能感受到的凹槽的位置,就可以清楚地区分这两个相反运动的交界区。此处就是小腿前侧间隔与外侧肌间隔之间的隔膜。显然,该隔膜恰好止于腓骨头前面。如果从外踝到腓骨头前方画一条假想的线,此隔膜与该线将非常接近。
很多人会混淆比目鱼肌和腓骨肌群。因为踝关节跖屈时,挤压的比目鱼肌经常会在小腿外侧膨出,看起来就像腓骨肌。为了避免出现这种错误,一开始就要把腓踝和跟腱清楚地分开。沿着它们之间的凹陷向上走。由于小腿外侧肌间隔的下端止点非常小,所以利用足外翻使那些肌腱凸显出来,这样你就能准确地将手指停留在外侧肌间隔的后面。它们之间的隔膜应当正好止于腓骨头的后面。小腿侧面肌间隔(腓骨肌群)附着于腓骨头的侧面,而比目鱼肌附着于腓骨后侧面(见图5.7和5.8)。
触诊腓骨头附近时,让客户将足趾压向地板,再抬起,交替进行。这样能够清楚地区分胫骨前肌(胫前间隔,前表线)、比目鱼肌(小腿后侧浅层间隔,后表线),以及在两者之间的腓骨长肌上端(小腿外侧间隔,体侧线)。
腓骨头上附着的最明显的结构是外侧的腘绳肌腱。体侧线沿腓骨头前韧带继续上行(见图5.8A)。侧卧位令腿主动外展;或仰卧将腿做内旋并将足从床面抬起时,可以感觉到这个筋膜的绷紧(见图5.8B)。筋膜从腓骨头略微向前走行至胫骨的外侧股,形成了一个明显可触及的连接,然后进入髂胫束。
髂胫束,是体侧线的下一段筋膜。它是一条强劲有力的浅表束带,在大腿外侧的股骨股处或略高于股骨髁处可以清晰地摸到它。沿着它向上,可发现它沿着大腿浅层逐渐变宽、变薄,直至具有股外侧肌的肌肉感。髂胫束在膝关节完全伸直时是收缩的。
在大转子水平以上,体侧线包括更多的肌肉组织。一个是阔筋膜张肌。将手指放于髂前上棘外侧唇下方,并内旋髋关节(膝关节向内转),可以很容易地找到它(见图5.9)。另一个是臀肌的上部纤维。同样将手指放在髂后上棘的外侧,并外旋、外展虢关节,就可以感觉到它。
在阔筋膜张肌和臀肌上部纤维之间,通常可以感觉到髂胫束强有力的中央部分向上延伸到髂骨中部,且此处有臀中肌附着。髋关节外展时可清晰地感觉到它。
触诊体侧线中的腹斜肌时,可沿着腰侧面捏起它们(见图5.12)。如果能感觉到肌肉,最浅的腹外斜肌将会有一个"纹理"向前下走行到髋部;捏得更深一点,会触摸到腹内斜肌,它的纹路向另一个方向走行(从肋骨向后下走行到髋部)。让患者小幅度地旋转躯干有助于区分这两层肌肉。这两块肌肉的走行在侧面比在腹前区域更接近垂直,但仍然可以清晰地感觉到它们在走行方向上的区别。
在肋骨之间可以触诊到肋间外肌,尤其是在腹肌附着点的上方,在肋骨被肩部的多层肌肉覆盖之前。肋间内肌很难透过肋间外肌被摸到,但可以通过用力呼气或向触诊的同侧旋转胸廓来感觉到。
颈部的3层肌筋膜都能触诊到。胸锁乳突肌,在体表清晰可见,已经在前表线中讨论过了(见图5.13)。头夹肌,最容易触摸到的方法是:客户仰卧位,操作者将手放于客户头部,触诊的手指刚好放在乳突下方稍偏后的位置,调整手位,使拇指可以在头部旋转时施加一些阻力。让客户向操作者的拇指方向抗阻旋转,可以感觉到同侧的头夹肌收缩,它恰好位于很浅(通常也很薄)的斜方肌下方。
对体侧线在颈部最深层的肌筋膜进行触诊时,需要精确而自信的触觉。寻找前斜角肌时,让客户仰卧,操作者双手掌向下,用手指指甲侧面轻轻向前上挑起胸锁乳突肌,用指尖轻轻下压,即可感觉到坚硬的"肌肉柱"(斜角肌和颈椎周围的其他肌肉)(见图5.17);这群肌肉的最外侧是中斜角肌。将环指放在客户锁骨上方,指腹沿着"肌肉柱"的前面滑动,不要挤压它,也不要回避它(如压到臂丛神经,客户会感到手指刺痛或麻木,或肩胛骨有弥漫性疼痛,此时操作者应马上把手移开)。在指尖下半英寸(约1厘米)宽的条状肌肉是前斜角肌。让客户深呼吸,前斜角肌将会参与活动;对于很多人来说,前斜角肌会在吸气的顶点参与活动。
体侧线的另一个止点是头上斜肌。触诊时操作者用手环绕枕骨,这样手指就可以自由地伸到客户颈部后面。在枕骨下弯曲手指,用指尖深入枕骨下,注意手指必须透过斜方肌及其下方的半棘肌群。将3个指尖排成一列(最好是环指、中指和示指),置于枕骨下方;环指几乎到达中线位置,示指位于枕骨向乳突开始弯曲的内侧处。虽然操作者的手和患者的颅骨大小有异,但大多数人均可在中线左右两侧舒适地并排放下6根手指。头上斜肌在枕骨的附着点正好位于示指下方。操作者可以将示指固定在枕骨的下表面,然后用手轻轻地向后上方牵拉它。
"深层体侧线"的另一端是腰方肌。客户侧卧位,操作者将指尖置于客户髂嵴上缘近髂前上棘处,并向髂后上棘方向移动,即可触及腰方肌。在中线或中线偏后一点,沿着髂骨的内侧缘,你会触及腰方肌筋膜的前缘。这里通常非常坚硬,被一些人称为"侧缝(lateralraphe)"。侧缝可引导手指由髂嵴向第12肋外侧端移动,这清楚地表明你已经准确地找到了腰方肌。如果你的手指仅仅在髂骨顶部或外侧行走,上述方法就无效了。因为腰方肌位置较深,手指必须在髂嵴的内侧缘才能触及其筋膜层。要改善腰方肌的长度和反应性,可沿其外缘从髂嵴向第12肋方向进行松动。
第6节 讨论
小节6.1: 深体侧线
要想全面了解体侧线,有两组筋膜必须考虑。尽管它们都属于前深线(将在第九章讨论)。前深线的这些外侧组织一起参与构成了"深体侧线",在这里提到它们,是因为将它们和体侧线一起进行手法处理常常会提高体侧线的治疗效果,特别是在有呼吸问题和两侧不对称等问题时。
腰方肌比腹横肌更深一层,因此,它与体侧线浅层的腹肌并无筋膜连接。但我们不能忽略其与体侧线的一致关系。腰方肌从髂骨一直延伸到第12肋,是真正的椎旁肌。虽然后表线的竖脊肌(尤其是髂肋肌)也可参与侧向屈曲,但它们更多的功能是伸展和过伸。腹直肌(前表线)主要用于躯干屈曲。腰大肌(前深线在此区域的内侧部分,见第九章)能产生一系列复杂的运动,使腰椎屈曲、过伸、侧屈和旋转。然而,腰方肌的位置特殊,只能做单纯的侧屈。因此,对体侧线进行治疗时,还应关注腰方肌的张力和筋膜情况。但是按照解剖列车的规则,腰方肌并不属于体侧线的一部分。
在胸廓的另一端,颈部有一层相似的深层结构,斜角肌及其筋膜。斜角肌在颈椎周围形成一种裙状结构,和腰方肌类似,主要是引起和稳定头颈部的侧屈。我们可以想象胸廓(实际上是肺)被悬挂起来,腰方肌从一端牵拉,而斜角肌从另一端牵拉(见图5.17)。
我们还可以看到X形的另一条线,与胸锁乳突肌平行,但比胸锁乳突肌更深。其最内层由前斜角肌组成,从第1肋向上、向后延伸到颈椎中段的横突。即使没有直接的筋膜连接,该肌肉的拉力也与枕下肌,特别是头上斜肌或头半棘肌的上部形成了一个功能性的连接(见图5.18)。这些枕下肌使枕骨前伸或向前平移,上部的颈椎过伸;而前斜角肌则使下段颈椎屈曲。这种组合导致我们熟悉的头前伸姿势。
小节6.2: 体侧线和鱼类,振动、游动和步行的进化
小节6.2.1: 感受振动
体侧线的顶端终止于耳部,位于头侧面的颗骨;理想姿势中,体侧线必定穿过耳部。整个耳部含有对20至20000Hz的振动频率、引力和加速运动敏感的结构。耳是一个精密的振动感受器,它们分布在许多远古和现代鱼类的整条侧线上。例如,鲨鱼能从身体两侧"听到"猎物的拍打声(见图5.19)。后期脊椎动物(如人类)似乎将其大部分振动敏感区集中在身体的前端。但是,这种联系似乎仍然存在,因此左和右的差异比前和后的差异更能反映协调平衡问题。
小节6.2.2: 游动
几乎所有的鱼类都是以"左右摆动"的方式游动。这显然来自两个侧向"收缩区域"的交替收缩。这一运动的原动力可能是来自脊柱横突与横突之间细小的横突间肌(因此它们是体侧线的最深层)。当一侧肌肉收缩,它会牵拉对侧的肌肉延长(见图5.20)。脊柱牵伸反射是一种古老的脊髓运动调节方式,能通过使拉长的肌肉收缩,从而拉伸另一侧的顶端肌肉,接着依次收缩,以此类推。这样,一个协调的游泳动作(换句话说,协调的波动沿着外侧肌肉下行)就可以在大脑极少参与的情况下发生。现代的七鳃鳗是远古鱼类,将其去除大脑后,放入流动的水中,它仍可用盲目、缓慢但协调的方式逆流而上。这时仅通过脊髓工作,即体侧皮肤上的振动感受器感受刺激,引起牵伸反射。
当然,相应的动作仍然存在于人类身上。如步行,就是通过相互的牵伸反射来完成的。正常成人步行时,"左右摆动"不那么明显,但在3至6个月左右的婴儿开始用左右移动身体匍匐前进时,它潜在的主导作用就显现出来了。这个动作之后将被更复杂的爬行动作所取代,它结合了屈、伸、旋转及侧屈。
小节6.2.3: 步行
当我们评估成人步行时,过度的"左右摆动"被视为一种异常。步行时,我们希望看到头部甚至胸部笔直地向前移动,而大部分"左右摆动"发生在腰部和腰部以下。从肌筋膜经线的角度看,这种调整涉及整个体侧线。因此,纠正步行模式中侧屈过大或过小的问题时,应考虑整个体侧线。
我们人类的主要前进动力是屈伸的矢状面运动(海豚和鲸鱼也是),而不是像大多数鱼类那样左右摆动。正如我们注意到的,人类的步行涉及的左右调节很少,但人类行走的"对侧运动"涉及大量的旋转,特别是腰部和胸廓下部,它们在骨盆带和肩带的反相摆动中起到协调作用。
躯干和颈部的体侧线具有一系列X形或篮纹样特征,可以完美地协调和制动人体的旋转运动。因此,体侧线在躯干形成的这些编织结构可以被视为螺旋的弧,像弹簧和减震器一样可以缓和步行的复杂性。同样道理,我们可以看到肋间肌的斜行方式几乎就像手表的发条,当肋骨向一个方向旋转时储存势能,向另一个方向旋转时释放势能(见图5.21)。我们发现,将肋间肌作为步行肌而不是呼吸肌来治疗,会产生有意思的结果。
小节6.2.4: 侧向运动与矢状面运动
20世纪80年代初,在伦敦近郊,我刚开始为一群有氧操教练做周六培训,学校乐队的喧闹声淹没了我的声音。楼下正在举行一个荣军纪念日的游行。我和这群教练一起见证了一个简单而生动的现象:我们从6楼往下看,二战老兵队的头部以"一左一右"方式摆动,而青少年乐队的头部则是上下起伏运动(见图5.22)。
这个信息很明确:老年退伍军人腰部体侧线的适应能力减弱(可能髋关节有退行性关节炎)。因此,当他们"行军"时,他们被迫将重心从一只脚完全转移到另一只脚上,导致他们的头左右移动。背着乐器的青少年左右调节的功能良好,但(我们猜测)激素水平的增长和保持英国绅士形象之间的矛盾可能造成其骨盆前侧的髋屈肌紧张,因此所有来自踝背屈的上下运动都直接通过髋关节向上传至脊柱和头部。不管原因是什么,老兵显示出了群体性的体侧线问题,而青少年则显示出了后表线和前表线的受限。
小节6.3: 体侧线和诱惑
前表线内包含所有的敏感区和性感带,因此,如果一个人对外展示前表线,本质上是信任或表明"是";而展示后表线,后背(或"转过背"),本质上表达了自我保护或"否"。那么侧面(体侧线)展示了什么呢?答案是"可能"。因此,展示体侧线让人联想到复杂的纠缠,我们称之为诱惑。它将安全与性感、性联系起来。仔细看一下《时尚》、《周日时尚》等杂志的广告或时尚照片,可以发现身体侧面频繁地被用来展示衣服、香水、珠宝、化妆品或其他诱惑游戏的装备(见图5.23)。
小节6.4: 关于体侧线的X形总结
人体或多或少是双侧对称的(至少在肌肉骨骼系统中),因此从正面或后面来检查客户左、右体侧线的差异,并通过拉长、缩短组织来矫正这种失衡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从侧面看体侧线的编织或走形有点复杂,但也很有用。我们可以对沿着主干运行的单个X形交叉进行评估,也可以把躯干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评估。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从侧面(或镜子或照片中)来看你的客户。想象X的一条线从第7颈椎的棘突一直延伸到耻骨,另一条线从胸骨切迹延伸到骶骨顶部(见图5.24和5.25;与图5.11对比)。其中一条线比另一条线长吗?几乎所有抑郁或"背负压力"的人胸骨,骶骨线都明显短于第7颈椎,耻骨线(见图5.25B)。"军姿"体态通常使胸骨向前上倾,这是以骶骨向前上倾为代价的,因此X的这条线并没有被拉长,只是移动了一些(见图5.25C)。胸廓相对于骨盆向前下方的移动会导致胸骨-骶骨线变长,这很少见(至少在西方文化中)。
在这个X中,更常见的模式是从胸骨切迹到骶骨的线太短,很难触及其相关组织。腹内斜肌是一种可能的途径,但这种模式通常隐藏在膈肌脚、腰方肌或纵隔结构里(见图5.26)。通过有意识的呼吸调整通常更有效,且侵入性较小。
让客户侧面对着你站好,将你的双手分别放在客户胸骨柄和腰骶联结上。感受他的几次呼吸,注意吸气时你的手是否或如何移动。然后鼓励患者在吸气时将你的双手撑开,呼气时使它们合拢。有些客户,通过增加吸气,会使双手之间的距离加大;有些客户很努力,但也只是成功地把胸骨柄上的手向前推,而位于腰骶连结处的手跟着向前上运动以形成代偿,导致双手的距离在长度上没有净增加。通过手的引导和语言的鼓励,你可以引导患者改变胸骨到腰骶连结之间线的长度,胸骨向前上方移动,骶骨反向下降。让客户多重复几次这个动作,把这条线拉长。
第5章 结束
赞赏将全部用于公益
截图时间:13/10/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