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30秒跳过开头。为了播放流畅,文章经过提炼和润色。如需精读原文请从正规渠道购买正版书籍。)
听书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但各大平台缺少体能专业相关书籍的播放资源。于是我将利用公众号的“听全文”功能,持续分享体能相关专业的书籍,希望大家可以利用零散时间了解体能知识。
第3章 后表线
后表线(superficial back line,SBL)是解剖列车的第一条肌筋膜经线(见图3.1)。为了更清楚地解释一些通用的及特殊的解剖列车概念,我们将非常详细地介绍这条线。
后表线从足底到头顶,分为两部分:足趾到膝关节,膝关节到眉弓。后表线连接并保护整个身体的后表面(见图3.2,表3.1)。当双膝伸直时,后表线就成为肌筋膜整体结构中的一条连续的线。我们可以把后表线整体解剖下来,下面是它单独的照片和被摆放在骨骼模型上的照片(见图3.3和3.4)。
第1节 姿势功能
对于全身来说,后表线的姿势功能就是使身体完全伸展、直立,避免回到胎儿时的蜷曲状态。想长期保持这种姿势,肌筋膜链的肌肉部分需要有较大比例的慢收缩、耐力型纤维;同时筋膜部分需要加厚的膜与条索,如跟腱、腘绳肌腱、骶结节韧带、胸腰筋膜、"绳索"状竖脊肌及连接枕外隆凸的项韧带。
后表线的伸展功能在膝关节是个例外。后表线的肌肉收缩会使膝关节屈曲。站立位时,后表线的肌腱相互交锁,协助膝关节交叉韧带维持胫骨和股骨的姿势性排列。
第2节 运动功能
除了膝关节的屈曲,整个后表线的运动功能都是伸展与过伸。在人类发育过程中,后表线的肌肉使婴儿的头部从胚胎期的屈曲状态中仰起,逐步伸展,以便使婴儿用眼睛观察周围。接着,后表线把身体的其他部分,腹部、臀部、膝关节、足拉起来。当孩子在每个发育阶段都达到稳定时,大约在出生1年后就能直立站立(见图3.5)。
我们本是以一种蜷曲的姿势出生,后来发展成可以轻松维持完全伸直状态。这个缓慢又波折的成熟过程也伴随着后表线的力量、能力、平衡等各方面的发展。正如《圣经》中的《诗篇》第121篇中写道:"我要举目向山问:我的力量从何来?"后表线正是这一切的力量之源。
第3节 后表线详述
•注意:大部分"基本"线都是从远端或尾端开始的。这只是一种惯例,我们也可以从头向下讲。因为身体频繁地产生和分散张力,中间的张力也会向两端扩散,所以选择从哪头开始都没有关系。
小节3.1: 总则
关于这些解剖列车线,最普遍的说法是拉力(strain)、张力(tension,包括有益的和有害的)、损伤及运动产生的力往往会沿着肌筋膜经线传导。
后表线是一条在矢状面上协调姿势与运动的主要经线,既可以限制前向运动,又可以放大或维持过度的后向运动。
我们论述的后表线实际上有两条,左右各一。因此,还应观察和纠正两条经线之间的不平衡,同时处理这两条经线的受限模式。
常见的与后表线有关的姿势代偿模式有踝背屈受限、膝过伸、腘绳肌短缩以代偿深层外旋肌的肌力不足、骨盆前倾、骶骨章动,类似点头运动、腰椎前凸、胸椎屈曲导致的背部伸展肌群增宽、枕骨下方受限导致的上段颈椎过伸、枕骨在寰椎上的前移或旋转、眼脊运动的断开等。
小节3.2: 从足趾到足跟
后表线这条长肌筋膜经线的"始发站"在足趾远节趾骨的下面。第一段轨道沿着足底表面走行,它包括足底筋膜和起自足部的趾短屈肌的肌腱和肌肉。
这5条腱膜融合成一个腱膜,进入跟骨的前部。足底筋膜从第5跖骨底纳入了非常重要的第6条腱束,侧束,它在跟骨的外缘与后表线融合(见图3.6,3.7)。
足底筋膜及其相关的肌肉牵拉着足底,形成足纵弓的可调节"弓弦"。该弓弦可把两端拉近,使足跟和第1、第5跖骨头保持适当的位置(见图3.8)。足底腱膜只是这些弓弦之中的一个。跗骨深处的足底长韧带和跟舟足底韧带则是更短、更强的弓弦(见图3.9中其位于距下关节的下方,也见图3.34)。
小节3.2.1: 足底筋膜
足底腱膜(aponeurosis)往往是问题之源,问题通过这条线影响其他筋膜经线。它的受限通常与腘绳肌紧张、腰椎前凸和上颈椎的过伸、僵硬有关。尽管我们常用指骨间关节对足底结构进行手法治疗,或对致密的筋膜进行强力拉伸,但其实任何放松足底筋膜的方法都会对上方组织有益。如果你的手劲不够,可以考虑使用下面"简易测试"中描述的"脚下踩球"的方法。
比较一下客户的足内侧缘、足外侧缘的长度。虽然足的外侧缘总是比内侧缘短,但有一个大致的平衡比例。如果内侧缘较短,足内侧就会稍微抬高(称为旋后或内翻),可能朝踇趾方向弯曲,呈杯状,类似一只手微微弯曲、掌心向下置于桌子上。这时,需要打开足底筋膜的内侧缘。
有些问题是通过腿向上传递的,但其根源在于足底筋膜。如果足的外侧缘较短,即小趾或第5跖骨底部被拉向足跟,或足跟的外侧被拉向前方,就需要延长足底筋膜的外侧缘,特别是外侧的筋膜束。此模式常伴随内侧足弓无力,身体重量落在足内侧。即使没有足弓塌陷,也可能发生这种情况。
即使足内、外侧缘相对平衡,经常激活足底也大有裨益。它可以使足部更柔软,更易于传导动作,特别是对于整天把脚禁锢在皮鞋里的都市人群尤其重要。处理足底筋膜的常规做法是延长支撑足弓的各个点,足跟、第1跖骨头和第5跖骨头之间的距离(见图3.8)。
小节3.2.2: 简易测试
这个测试和后表线的整体功能相关,虽然简单,却有戏剧性。让受试者向前弯腰,保持膝关节伸直,用手去触摸足趾(见图3.10)。注意受试者两侧背部的轮廓和手垂下来的位置,同时让受试者感受一下背部两侧的身体感觉。
让受试者回到站姿,用一侧足底压住一个网球来回滚动,让球深压到足底筋膜,缓慢而尽力地施加压力,不要过快或过猛。至少要做几分钟,确保从5个足趾基底部到足跟前缘的整个区域(如图3.8所示的整个三角形区域)都压到。
然后让受试者再次做体前屈,并注意两侧背部轮廓的差异和每只手离地板的距离。对大多数人来说,这将产生一个戏剧性的效果,展示出仅处理一个小部位是如何对整体功能产生影响的。这个测试对大部分人有效,但并非百分之百有效:大多数人很容易看出效果,但对严重的脊柱畸形或双侧不对称者不适用。
这也是一种治疗方法,因此,不要忘记在评估双侧差异后对另一侧进行同样的治疗。在这个测试中,很难确定有多少是受神经的影响,有多少是由于筋膜的生理变化。就我们的目的而言,受什么影响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理解身体各区域是如何通过这些筋膜进行纵向连接的。
小节3.2.3: 跟骨骨赘
肌肉附着在骨骼上,这是"常识"但对于大多数肌筋膜来说,常识并不是事实。足底筋膜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例如,用前脚掌跑步的人或其他因各种原因反复牵拉足底筋膜的人,其足底筋膜的跟骨附着处会受到持续牵拉。由于筋膜并不是真正附着在跟骨上,而是融合交织,像"保鲜膜"一样包绕在骨骼的骨膜上,所以外力逐渐把骨膜拉离跟骨,在跟骨和筋膜之间形成一个空间,就像一个"帐篷"(见图3.11)。
在大多数骨膜及其覆盖的骨骼之间有许多成骨细胞,形成骨头的细胞。这些细胞不断地重建骨骼的外表面。无论是在最初的造骨过程中,还是在对骨骼持续维护的过程中,成骨细胞都遵循着一个简单的指令:填满骨膜的空腔。足底筋膜反复劳损的人的足底的任何撕裂或炎症部位都可能有足底筋膜炎。如果跟骨的骨膜离开骨头,那么成骨细胞就会填满这个骨膜下的"帐篷",形成一个骨赘,人们又习惯称为骨刺。骨赘本身和骨赘的形成过程都是自然的、无痛的,只有骨赘干扰到了感觉神经才会出现疼痛,跟骨骨赘通常与腓神经有关。
小节3.3: 足跟到膝关节
正如第二章所述,筋膜不仅仅是附着在跟骨上然后停止(如图3.11所示),而是附着在跟骨的胶原外套,骨膜上,这个外套就像一层厚的保鲜膜一样包绕着骨骼。按这种方式思考,我们可以看到足底筋膜与骨膜上的任何附着物都是连续的。如果我们沿着包绕跟骨的骨膜继续前行,尤其是从下面绕过足跟到它的后表面上(沿着厚厚的、连续的筋膜束带见图3.12和3.15B),就会发现我们已经位于下一段"轨道"的出发站,跟腱(见图3.12和3.13)。
由于跟腱必须承受巨大的拉力,所以它不仅附着在跟骨骨膜上,还嵌入跟骨自身的胶原纤维网里面,就像一棵树深深地扎根在土里。离开跟骨和跟骨骨膜,我们的"列车"经过跟腱向上行驶,"轨道"越来越宽阔、平坦(见图3.12)。跟腱是由3条肌筋膜结构汇集而成的,即深层的比目鱼肌、浅层的腓肠肌和中间的小的跖肌。
回看一下我们做的第一个连接-—从足底筋膜绕过足跟到达跟腱,这是一个"肌筋膜连接"观点的范例,有独特的临床意义。
小节3.3.1: 把足跟比作箭
简单来说,足跟就是踝关节的"髌骨",正如足的X线片中显示的那样(见图3.14)。从张拉整体结构的角度来看,在膝关节到足趾的软组织通路上,足跟是一个压力支撑点,可以把后表线的组织张力推离踝部,在胫距关节支点的后方形成适当的张力,对比这个力线和关节稳定肌的相似性:体侧线中的腓骨肌绕过外踝。同样,前深线中的趾长屈肌绕过内踝后方,它们使踝关节更稳定,减少了跳跃时的杠杆作用。
这个模式也造成了一些临床问题。把后表线的下段(足底筋膜和跟腱相关的筋膜)想象成一根弓弦,足跟就是架在弦上的箭(见图3.15)。由于后表线长期过紧,把跟骨不断向前推,使之向距下关节移动;或者,另一种常见模式:这种过紧的张力使胫骨-腓骨复合体移动到距骨后方。两者的结果是一样的。
评估方法:让客户站立,从侧面进行观察。从外踝的下方画一条假想的垂线。来看一下足部有多长是位于这条线的前面,有多长是位于后面。在解剖学上,前段应该比后段更长。只要稍加练习,你就能够识别出什么是正常的比例(见图3.16A),什么是"此线后方的足跟相对较小"(见图3.16B)。
测量从外踝下方向前到第5跖骨头之间的距离;测量此点向后到足跟离开地面处的距离。这纯粹是以临床经验为基础,笔者发现,后足和前足之间比例为1比3或1比4时可提供有效的支撑。1比5或前足比例更大则意味着身体背侧的支撑力较小。这不仅使后表线变紧,也会引起其他部位紧张。它还常常伴随着膝关节或骨盆的前移,使更多的重量落在前足,这进一步加剧了后表线的紧张。如果不改变这种代偿模式,仅仅在足的上方重建髋的平衡,会使客户有不安全感。
对于那些认为后足和前足之间比例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或认为跟骨不可能在关节内向前或向后显著移动的人,我们建议尝试以下方法。
1.向足跟方向放松足底筋膜,包括外侧筋膜带。
2.向下朝着足跟方向放松小腿后部浅层筋膜间室,腓肠肌和比目鱼肌。
3.足跟松动:一只手稳定在舶骨的前面,另一只手握成杯状,卡住足跟,做内翻、外翻的活动。
对于很多顽固的病例,可能有必要进一步放松踝关节的韧带,用手缓慢而深入地从内踝和外踝交角处斜向跟骨的后下角(注意避开神经)放松韧带。这样做的效果是,踝关节线后方的足长会有微小但可见的变化。客户身体后方的支撑也有显著的改善。因此,从策略上讲,在对骨盆前移做任何矫正之前都应该先做这项工作。
这个治疗的成功标志是,当你以外踝线为标准重新评估时,会发现从外踝到足跟的长度明显增长。当你用其他的方式来解决客户的骨盆前倾问题时,也要反复多次地做好以上工作。
小节3.3.2: 快车和慢车
跟腱上连接着两块大的肌肉:深层的比目鱼肌和浅层的腓肠肌(见图3.15)。连接后表线的是位于浅层的比目鱼肌。在这里我们要尽早说明解剖列车的另一个概念,慢车和快车。
快车和慢车最重要的区别是:姿势大部分是由慢车决定的,而不是由浅层的快车决定的。肌筋膜快车跨过多个关节,而慢车只通过并作用于一个关节。除了前臂和小腿的一些例外,慢车经常位于人体的深层,而快车则较浅。
小腿后方的浅层筋膜间室也不例外:腓肠肌的两个头都跨过并作用于踝关节和膝关节。深层的比目鱼肌仅跨过踝关节,从足跟到胫骨、骨间膜、腓骨的后面,作用于一个关节,所谓的踝关节实际上是由两个关节组成。胫距关节可跖屈和背屈,距下关节起内翻和外翻作用。虽然小腿三头肌确实对距下关节有一些作用,但我们现在将其忽略,在这个例子中,我们把比目鱼肌当作单关节肌肉。
如果搭乘比目鱼肌这列慢车,我们将在同一筋膜平面上继续走行,到达腘肌后面的筋膜,腘肌跨过膝关节并能够屈曲膝关节,屈膝的同时也能使胫骨在股骨上内旋,但这超出了我们目前的讨论内容。腓肠肌快车可以同时引起跖屈和膝屈曲这两个动作,而慢车只引出一个动作。我们会看到这种现象在肌筋膜经线中反复出现。
小节3.3.3: 脱轨
沿着后表线经过腓肠肌,可以来到解剖列车通路上的第一个弯曲,我们称之为"脱轨"。"脱轨"是指解剖列车规则中的例外。它是解释软组织治疗和运动治疗的术语。在脱轨时,解剖列车仍然可以行进,但只在特定的条件下才行。为了理解这第一个重要的特殊例外,我们需要更仔细地观察腓肠肌的两头和3个腘绳肌腱之间的接合处(见图3.17)。
对比图3.3和3.17,很容易看出腓肠肌和腘绳肌既是独立的,又是相连的。在解剖时可见,强有力的网状筋膜清晰地从腘绳肌远端连接到腓肠肌头近端。图3.17中,该组织已被剥离;在图3.3中则被保留。我们长期以来一直以为这种组织只是一个被动的"填充物",现在证明它在收紧时是一个有效的力量传递器。
实际上,屈曲膝关节就会使大腿与背部的下段列车"脱钩"。根据严格的解剖列车规则,这时它们不是一个"肌筋膜连接",只有当膝关节伸直时才起连接作用。腓肠肌的两个头向上延伸到腘绳肌腱。只要膝关节屈曲,这两个肌筋膜单元就各自走行,虽然相邻,但连接松散(见图3.18A)。然而,当膝关节开始伸展时,股骨镖回到这个肌腱复合体中,这些元件就相互契合,一起发挥作用,就像互握手腕的两双手一样(见图3.18B和3.18C)。这种结构也很像打了一个方形结,屈膝时松开,伸膝时拉紧。
为什么当你弯腰从地板上捡钥匙时,屈曲膝关节比伸直膝关节受到的牵拉更少?这里有一个冗长但准确的解释(见图3.19)。轻微屈膝足以显著增加脊柱和髋的前屈能力。传统的解释是,由于膝关节的屈曲,腘绳肌得到了放松,从而髋部的屈曲增加。事实上只要稍微屈膝,如膝关节只向前移动几厘米,虽然坐骨结节到小腿的距离没有明显缩短,但屈髋的角度却显著增大。我们的解释是,即使只是轻微的弯曲,也会使"方形结"松动,导致后表线的下段与上段"脱钩"。后表线连接起来时很难向前弯腰,打开时就容易得多。
在日常的站立姿势下,整个后表线是连续的。瑜伽中的直腿前屈体式都会使后表线保持一个连续整体,而屈膝状态下的体前屈只作用于这条肌筋膜经线的上段。那些后表线非常短的人除外,对他们来说,即使屈曲膝关节也不足以让他们完全完成体前屈。
小节3.3.4: 腘绳肌远端
腓肠肌的"头"和腘绳肌的"脚"经常发生粘连,其导致的结果不是膝关节屈曲,而是从侧面看胫骨似乎位于股骨的后方。
治疗它需要一定的指力,但付出总会有回报。为了避免客户疼痛,治疗师手指摆放的位置还要精确。让客户俯卧,一侧腿屈膝近90度。治疗师用胸骨或肩部支撑客户这一侧的足部,这样腘绳肌可以暂时放松。手指勾起,手掌面向外,在膝后方深入腘绳肌,指尖在这些肌腱之间"游动",分离腓肠肌头(见图3.17)。一定要连带着一小块皮肤移动,同时保持手指向腘绳肌腱外侧移动,避免压到腿窝中间的危险部位。需要注意的是,这项操作不应产生任何神经疼痛、麻木或放射感。然后移除支撑,让患者重新自己控制腿。当腘绳肌绷紧时,肌腱会隆起,所以要保持手指紧贴股骨远端的后表面。
让客户慢慢把脚放到床上,此时治疗师的手指在腘绳肌腱内侧缓慢向上移动。在这个离心收缩的过程中,客户的腘绳肌和腓肠肌将被拉长,使它们的远端彼此分开。如果这个操作有效,这种"固定加拉伸"的手法将使胫骨在股骨下方向前移动。
小节3.4: 从膝到髋
假设双腿伸直,膝关节伸展,我们继续沿着腘绳肌提供的肌筋膜连续向上,它将我们带到坐骨结节的后侧(见图3.20)。外侧的一条腘绳肌、股二头肌。虽然大腿外侧也可视为有两条"腘绳肌"和内侧的两条腘绳肌一起形成了从膝到髋的快车。
小节3.4.1: 腘绳肌分离运动
关于腘绳肌的文章有很多,但是论述其不同功能的文章却很少。内侧腘绳肌在膝关节屈曲时使胫骨内旋,外侧腘绳肌在屈膝时使小腿在股骨上外旋。为了实现不同的功能,这两组肌肉必须能够分开工作。在爵士舞、障碍滑雪、足球或橄榄球中的躲闪等活动或运动中,重力压在膝关节上,同时髋部要左右移动,这时内、外侧腘绳肌的不同功能就尤为重要。在向前直线跑中,因为内、外侧腘绳肌总是一起工作,所以就不需要分开了。
要感受内、外侧腘绳肌的功能性分离程度,可以让客户俯卧位向上屈膝以便于检查。从腘窝危险区的上方开始,向上查找两组腘绳肌之间的空隙(见图3.17和3.20)。由于此处有3个肌腱,所以很容易察觉内、外侧腘绳肌是分开的,这个空隙有3至5厘米宽。现在向上朝着坐骨结节移动,把手小心地放在两组肌肉之间形成的"山谷"中。你能向上触到的"山谷"有多长?有些人的3块肌肉紧紧地绑在一起,这个"山谷"离腘窝远不了多少;有些人则在向上离坐骨结节的一半距离处或更近处尚可扪及。在解剖中,这些肌肉的分离点距离坐骨结节仅约10厘米甚至更近。
要测试内、外侧腘绳肌的功能性分离,可以让客户俯卧,将所评估的腿向上屈膝成直角,然后让其把足部扭转到内旋和外旋的极限,"把小腿向内转动;把小腿向外转动"。这时治疗师把一只手放在腘绳肌上,触诊它们是否分开工作。
治疗"捆绑"的腘绳肌,需要治疗师把手指在最低的"绑住"部位之间插入,同时让客户在屈膝状态下持续、缓慢地向内或向外旋转小腿。"绑住"的筋膜会逐渐松开,使治疗师的手指能向股骨方向深入。继续向上,每次移动几厘米,直到不能继续。
小节3.4.2: 膝关节旋转
虽然膝关节只有在屈曲时才能实现功能性旋转,但在姿势上,胫骨相对于股骨的内旋或外旋却相当常见。有几个因素,包括关节周围组织的紧张和来自足部向上的拉力,可能导致这种模式,但在两组腘绳肌进行不同的处理有助于恢复腿的对位对线。
如果胫骨内旋,需要对内侧腘绳肌,即半腱肌和半膜肌进行手法放松或拉伸。如果胫骨外旋,则必须处理股二头肌。做手法放松时应该朝向膝关节。开始时先做一般的拉伸,或者按你原来的计划处理腘绳肌,然后再在腘绳肌腱上做相应的手法以减少膝关节的旋转。这个过程中,让患者屈曲膝关节,再伸展,使组织缓慢地被离心拉长。导致膝关节旋转的组织位于腘绳肌筋膜的深处。如果这个方法无效,可能要进一步寻找由足的位置、骨盆的扭转或螺旋线带来的异常张力。
小节3.5: 从髋到骶骨
如果仍然从肌肉的角度思考,由于坐骨结节上没有肌肉附着在与腘绳肌相延续的方向上,我们很难使用解剖列车的规则继续"前行"。臀大肌虽然跨过腘绳肌的附着点,但事实上它在一个更浅的平面上活动。如果走行到股方肌、大收肌或下孖肌,虽然他们都在同一个平面上,但这样就需要打破规则,彻底改变方向。然而,如果我们从筋膜的角度来看,就不会有任何阻碍:骶结节韧带起源于骶结节后部,明显是腘绳肌的延续,并穿过骶骨外侧缘,位于骶尾连接处的上方(见图3.20)。
骶结节韧带的下端直接与腘绳肌相连。实际上,外侧腘绳肌,即股二头肌,在解剖中可以被分离,并向上追溯到骶骨。韧带的这部分是退化的肌肉;在我们的哺乳动物朋友,马身上,我们能看到一直延伸到骶骨的股二头肌。当然,马的骶骨所承受的重量比人类的要轻,而且马的骶骨比人类的享有更多的活动自由。
小节3.5.1: 车站
接下来,让我们来更加清晰地了解筋膜在车站或附着点的连接。在这里,我们要先做一个更充分的解释,因为这是一个可以说明解剖列车车站的功能的好例子。并非整个骶结节韧带都是腘绳肌的延续。骶骨和坐骨结节之间有一种几乎像骨骼一样的、非常坚固的张拉连接,这对于保持直立的人体姿势和骨盆的完整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没有它,我们的"尾巴"就会在我们弯下腰时,令人痛苦地、无法挽回地弹向空中。韧带完全"钉"在骨骼上,整体上不能向腘绳肌或骶筋膜有明显的滑动。
我们认为,较浅的筋膜层与两侧的肌筋膜相连,并且是通过毗邻韧带表面的筋膜纤维传递运动和张力。有多少层能够连通、有多少层被"钉"住,取决于该区域特定的力学需求,这因人而异。在严重粘连的情况下,皮肤的真皮层会与其他层粘连,有时会在皮肤上形成一个凹痕,这表明此处没有连通。在极度松弛的情况下,常见于损伤后,有时候也由于过度的拉伸或过度的手法操作,或由于全身整体性的低张力而表现出韧带松弛,本来应该固定在车站上的筋膜层的连通性过度,这时需要其他部位的肌筋膜收紧,才能保持骶骼关节整体的张力。
深层韧带的上端与骶骨的结合同样非常牢固,但是有更多的浅层连接延伸到此区域的其他筋膜上,向下到尾骨,向上到骼嵴后方。在解剖时,可以将骶结节韧带的浅层连通纤维掀起来,而腘绳肌和竖脊肌之间的紧密连接仍然保留(见图3.3)。
小节3.5.2: 骶结节韧带
接下来,我们不是要讨论骶结节韧带本身,而是讨论从腘绳肌向骶筋膜行进而后跨过骶结节韧带的后表线列车。由于臀大肌的内侧缘附着在我们要进入的组织上面,所以手指要从韧带线(ligamentous line)内侧进入,从骶骨的下外侧开始,把组织向下、向外拉到坐骨结节上。反之亦然,这取决于模式。
对于骨盆前倾的人,治疗时要把这些组织向下拉;对于腰椎平坦或骶骨后倾的人,则要把这些组织向上送。治疗师操作时要用深的、坚定的、持续的压力,不要捅或挖,要感受轻微但深刻的释放感。
小节3.6: 从骶骨到枕骨
从骶结节韧带的上端出发,解剖列车规则要求我们保持大致相同的方向。在这里很容易做到:竖脊肌是从连接骶结节韧带的骶筋膜上发出的(见图3.21)。竖脊肌跨过整个脊柱,从骶骨到枕骨。最长肌和骼肋肌复合体这列"快车"覆盖在更深更短的"慢车",棘肌、半棘肌和多裂肌上(见图3.22)。最深的一层是横突棘肌群,它是最短的单关节慢车,这揭示了所有竖脊肌遵循的3种基本模式(见图3.23)。其他书籍中已经详细介绍过这些肌肉复合体的功能解剖学。
在这个复合体中,最浅层的筋膜快车将骶骨与枕骨连接起来。但我们应该知道,尽管竖脊肌构成了所谓的后表线,但还是有一些更浅的肌筋膜覆盖在后表线上,如后锯肌、菱形肌、肩胛提肌、斜方肌和背阔肌在肩部的浅层组织。这些肌肉组成了螺旋线、手臂线和功能线的一部分。
小节3.6.1: 竖脊肌的筋膜
治疗背部肌肉的方法繁多,数量巨大,有很多专门的书详细描述。我们在此只讨论几个与整体相关的思考和技术。
由于竖脊肌覆盖在脊柱曲线的后方,它与附着在颈椎、胸椎前方的其他肌肉和韧带一起共同创造了脊柱曲线的曲度。因此,我们首先需要考虑的是脊柱曲线的曲度:是腰椎前凸还是颈椎前凸,抑或是胸椎后凸?仔细观察一下,棘突是像一个山包或山嵴那样从周围的组织中突起,还是沉入周围的肌筋膜组织中形成一个凹槽?
通用的处理原则是违背直觉的,"堆山挖渠"。由于肌筋膜组织已从突出的棘突向外散开,先是被拉宽,随后与周围的组织层粘连,因此这些组织需要向中间移动,朝向棘突,这不仅可以放松组织,使其活动增加,也可以给那些太靠后的椎骨一些向前的推力。相反,当椎骨被深埋时,相邻的肌筋膜组织向中间移动并收紧,形成这段脊柱弓的弓弦。这些组织必须被延长,也要将其向外侧推开,由浅向深逐层操作。这会为深埋的椎骨提供一些空间和松弛度,以便它们向后移动。
评估脊柱各节段的延展能力时,让客户坐在凳子上,或坐在诊疗床边,诊疗床必须足够低,使客户的双足能舒适地放在地板上。帮助客户保持直立坐姿,将身体重量放在坐骨结节上,使头部向天花板方向延长伸展,但仍保持水平。接着让客户将下颌朝向胸部,直到他感到颈部后方被舒适地牵拉。利用头的重量带动身体向前弯曲,"每次弯曲一节椎骨"。这时你站在旁边观察。看是否有个别的椎骨在运动过程中不能和其他椎骨分开。就像火车出站的时候,车厢应该是一节一节地被拉动。除了最健康的脊柱,你会发现几乎所有人都有几块甚至是一串椎骨是一起活动的,没有任何分离。脊柱活动受限的客户可能会将脊柱作为一个整体来移动,他们大部分的前屈运动是通过屈髋来实现的,而不是通过脊柱本身的蜷曲或前屈(见图3.24)。
将你的手轻轻地放在僵硬的区域,鼓励客户"寻找"该部位脊柱的弯曲或运动,这样评估就会轻易地转换为治疗。对于特别僵硬的部位,可以直接采用手法治疗。你站在凳子后面,当客户的下颌略微收起、身体开始前倾时,将你全部远节指骨的背面放在颈胸椎连结水平的脊柱的两侧。当客户身体向前卷曲时,你跟随他的动作节奏将组织向下、向外或向下、向内推。当你的手到达能筋膜时,客户正好完全屈曲,胸部贴近大腿。
让客户双脚着地非常重要,这样他可以通过双脚撑住施加在后背的压力,而不是通过背部或颈部来对抗你手上的力。要取得良好的效果,一定要记住客户的脚不能悬空,而是要坚实地踩在地上。这个技术对客户来说应该是非常舒适的,一旦客户感觉腰痛应立即停止,但是由于此技术施加的力对肌肉和筋膜层来说是一个离心负荷,对有些患有腰痛的人实施这项技术通常会使其感觉很好。你用力的方向应该是向下而不是向前。
如要做进一步的治疗,可以将指骨间关节作为工具,也可以用肘部来打开增厚的筋膜层和条索。
对于驼背的客户,可以使用一个变通的方法,但是仅限于对那些腰部强壮有力的人。腰痛是使用此技术的禁忌。让你的客户从前面所述的动作开始,做脊柱屈曲运动。当你的工具到达胸曲后方最突出的位置时,指示客户"反向弯曲,把胸骨向前去贴墙",就像斯芬克斯或瑜伽里的眼镜蛇式。当客户在屈髋状态下躯干打开并且过度伸展时,你要在背后保持操作姿势,有点像过去装饰船头的破浪神。这样可以使胸部和胸椎大幅度打开。只要客户感觉舒适、没有疼痛,这些技术可以在一个疗程或者连续的几个疗程中多次重复使用,不会有不良反应。
小节3.6.2: 枕下肌
其他文献中有许多针对颈部组织的牵引和牵伸的通用技术,以及针对颈部肌肉组织的特定技术。这些技术都可以在后表线中有效使用。颈后方最深层的肌肉对于打开整个后表线至关重要。我们可以把头后直肌和头斜肌看作是后表线的功能中心(见图3.25)。这些组织中有大量的牵伸感受器,它们是协调眼球和背部其他肌肉运动的核心环节,这奠定了它们的中心地位。这些肌肉中每克含有36个肌梭,而臀大肌每克只有0.7个肌梭。因此枕下肌可以说是比臀大肌"聪明"将近50倍。但在现代任何一个健身房里都找不到一个器械可以用来锻炼这些最关键的肌肉。
如果你想感受这些连接,就把双手放在头的两侧,把拇指放在枕骨的下方。将拇指的力量轻轻地穿过表层肌肉,这样你就能感觉到枕外隆凸下更深的组织。然后,闭上眼睛,左右移动眼球,同时将手掌放在耳朵上方,确保头颅静止不动。你能感觉到拇指下肌肉张力的细微变化吗?即使你的头不动,这些肌肉也会对你的眼球运动做出反应。眼球向上或向下看,你会感觉到这些肌肉也在做着相似的运动。因为它们从根本上是相连的,而且几乎在我们整个脊柱进化史上都是如此,任何眼部运动都会使这些枕下肌的张力发生变化。这种深层神经的"程序"很难改变,但是当出现视力问题、阅读障碍和某些颈部问题时,有时必须对其进行干预。脊柱其余的肌肉"听命"于这些枕下肌,倾向于在它们领导下工作。
"猫总是脚着地"这句谚语也证明了上述概念。当猫感觉到自己在空中时,它会利用眼睛和内耳把头调整到水平方向。这使得枕下肌产生一定的张力,大脑接收到这些数量庞大的牵张感受器的信息后,会反射性地指挥脊柱其余的肌肉从颈部向下重新调整整个脊柱,从而使得猫的四肢在接触地板之前就已经位于身体的下方。尽管我们的脊柱是直立的,但是我们的头、颈、上背部的功能关系与猫的类似。因此,如何如何使用你的颈部决定了你的脊柱肌肉的张力。在临床上每天都可以见到大量与此有关的姿势问题:松解、牵伸和重整颈部常常是解决肩胛骨、腰部甚至髋部一些复杂问题的关键。
回缩头和颈部也是恐惧反射的一个基本要素。大多数动物对恐惧的反应是缩头,人类也不例外。大多数人的童年或多或少都有挥之不去的恐惧,这种回缩无论是作为运动前的习惯还是一个永久性的姿势,都已经成为动作的一部分而被社会所接受,不易觉察,但却很有危害。这个习惯根深蒂固,很难去除。亚历山大技术的教师们用了数年时间研究它,这些努力非常值得,因为它带来了心理和生理的解放。
4块枕下肌肉,头后小直肌、头后大直肌、头上斜肌和头下斜肌是后表线的一部分。它们位于枕骨、寰椎(C1)和枢椎(C2)之间。寰椎的横突非常大,而棘突却很小。要触诊寰椎的横突,可以让客户仰卧,而你坐在床头,用双手握住客户的头,示指的中节指骨黏着乳突,远节指骨可以自由活动。你的手腕应该置于床面或贴近床面,这样你的示指和胸锁乳突肌的方向才会基本一致。然后轻轻地弯曲示指远端,深入乳突下方的肌肉。如果你的手腕离床面太远,示指朝下,就摸不到寰椎。如果你的手腕太低,示指就到了胸锁乳突肌的前面,会深入下颌和乳突之间的空隙里,这也是不行的。有时候你可以在乳突的前下方直接摸到寰椎的横突;有时候由于有太多的肌肉在横突上竞争附着空间,你只能隐约感觉到它。然而,如果你保持示指中节指骨紧贴乳突,通过练习,你将能准确地感觉到一侧的横突是否比另一侧更大,意味着向突出侧平移或外移了;或者一侧是否比另一侧更朝前,意味着寰枕关节有一定程度的旋转;或者一侧是否比另一侧更接近颅骨,意味着颈枕之间有一个侧倾或侧屈。
头下斜肌的命名很糟糕,因为它并不是直接连到头部,而是从枢椎的大棘突连到寰椎的大横突,有点像马的缰绳(见图3.26)。这块肌肉平行于头夹肌,是使头做同侧旋转、摇头说"不"的肌肉里最深、最小的一块。它可以使寰椎和枕骨一起在枢椎上旋转。可以通过定位寰椎的横突和枢椎的棘突来找到这块肌肉。把你的手指放在两者之间,大多数人在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之间有一个标志性的"分叉",用拇指固定头颅,让患者做头部的抗阻旋转,深层的肌肉就会"突人"到你的示指,然后评估一下肌肉两侧张力是否有不同。
其他3块枕下肌从枕骨底的深处向下延伸。从中线向外侧看,头后小直肌从枕骨延伸至寰椎的棘突,只跨过了寰枕关节。但我们说过,寰椎没有明显的棘突,因此在大多数的解剖书中未能清楚地显示该肌肉是向下、特别是向前走行的(见图3.27)。
紧靠其外侧的肌肉是头后大直肌,向下延伸至枢椎的棘突。由于枢椎的棘突很大,这个肌肉几乎是直上直下的,导致这两块肌肉在功能上有所不同:头后小直肌,在它的其他功能中,更倾向于将枕骨在寰椎上向前拉动,枕骨前伸或在寰椎上前移;而头后大直肌在寰枢关节和寰枕关节上只能产生单纯的过伸动作,头后小直肌不能将寰椎向后拉,因为枢椎的齿状突阻止了这个动作。
这3块肌肉的最外侧是头上斜肌,它也是从枕骨的后外侧向前下方走行的,不过这次是连结到寰椎的大横突上。头上斜肌方向与头后小直肌平行,效果也相同,在寰椎上将枕骨向前拉,如果一侧比另一侧短缩,就会出现寰枕关节的姿势性旋转。
治疗这些肌肉是一个复杂的松解过程,由于它们上连眼睛,下连整个脊柱,我们还是要仔细触诊。再次让患者仰卧,这次用双手手掌托住客户的枕骨,这样你的手指可以解放出来。在枕骨下方勾起手指,手指方向是指向你而不是天花板,手指"游"过斜方肌和半棘肌到达深层的小肌群处。把小指留在床面上,环指接触客户的颈部中线,这样使两侧共6个指尖沿枕部底侧排列(见图3.28)。根据头颅及手掌的大小不同做轻微调整,你的环指触及头后小直肌,中指将接触头后大直肌,而示指会落在头上斜肌上。用中指来回弹拨经常能触到头后大直肌突出的条索,另外2根手指可以均匀地放在它的两侧。
为了扭转枕部在寰椎上前移的常见姿势问题,你需要延长和放松示指和环指下的肌肉。为了对抗颈部的姿势性过伸,你需要放松中指下方微微突起的头后大直肌,同时让客户把头后部向你的方向滑动,并将颈部向床的方向压平,以激活颈前的长肌。这两种模式常伴随发生于显著的头前移姿势中,有时也会单独出现,要注意鉴别。
小节3.7: 从枕部至眶上嵴
从枕外隆凸开始,后表线继续向上,越过枕骨。这些筋膜层与帽状腱膜或头皮筋膜融合,其中包含小片的枕肌和额肌,最后牢固地附着在眼窝上方的额骨处,也就是眶上嵴(见图3.29)。它们显然都与后表线的方向相同。
小节3.7.1: 头皮
尽管头皮看起来是向下黏到颅骨上,很像肌肉,但它是后表线和其他肌筋膜经线的活跃区,可以做很多松解。头皮是几条纵线的末端,对于有经验的手法治疗师来说,在头皮做牵拉放松就像操控提线木偶的线一样。头皮大面积张力可以在手指向尾部"刮"来延展它。姿势性头前伸的患者,和四足动物一样,其筋膜附属组织为了在头骨上找到更大的支撑力而"爬"到了枕骨后方,这就是为什么猫或狗喜欢抓搔耳后。部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除了放松来自前表线及前深线的拉力、矫正错误的呼吸,就是放松头后这些额外的筋膜附着点,使头抬起来。
仔细检查枕外隆凸到眶上嵴之间的头皮,会发现一些纺锤形的小束,很小,有时不易被发现,通常特别紧张,碰触时有疼痛感。要放松它们,你可以用手指持续压住硬结的中心约1分钟,或直至硬结或触痛点完全软化。有效地应用本方法,可通过整条线的调整使人彻底放松。
必须注意"纺锤"的方向。因为几条线都汇入头皮筋膜,"纺锤"会沿着拉力的方向像指南针一样排列。任何从主干线来的拉力线(前、后和侧向的力线)及螺旋线、前深线或臂后表线,都可能在这里显示。用指腹在头皮上缓慢地划圈,可以使整个头皮慢慢地放松下来。在颅骨上移动头皮,直到你感到头皮"融化"。如果你用的是指腹而不是指尖,耐心等待指下的硬结软化而不是直接用蛮力,往往更加奏效。
小节3.7.2: 脑颅与后表线
从眶上嵴至面部虽然也有筋膜连接,但是非常表浅且疏松,并不能构成结构性力线。当你推动面部组织时很容易感知到脸的肌肉是松软地嵌在浅筋膜里,比较一下前额皮下的筋膜,它只能少许移动。眶上嵴是后表线实际的止点。从进化起源的角度,后表线的终点止于眼裂上方也合情合理。在最早的脊椎动物中,颅骨刚好止于眼上方。眼和口的下方都被软组织占领。直到几百万年以后,鳏弓的骨性结构才"迁移"到面部,形成额骨、上颌骨和下颌弓。到今天,它们与更古老的脑颅连接,形成我们熟悉的颅骨(见图3.30)。
第4节 运动治疗总则
通常,后表线的可移动性(mobile)和活动性(motile)可以使躯干和髋关节在伸膝状态下做屈曲动作,还可使躯干过伸、膝屈曲和足跖屈。因此,各种类型的前屈都可以很好地拉伸整个后表线或其中一个独立部分,而姿势上的过伸是后表线肌筋膜短缩或张力过高的标志。拉伸骶可以作用于整个后表线,也可以作用于局部。
小节4.1: 整体拉伸
•注意:这些拉伸大多来自瑜伽体式,需要静心和呼吸的配合。自我尝试或让客户在没有适当准备或未经训练的情况下进行拉伸,可能会造成损伤或负面结果。请接受正规培训,谨慎使用,必要时转诊。整体拉伸包括坐姿前屈式(见图3.31A)、站立前屈式(见图3.31B)、下犬式(见图3.31C)和犁式(见图3.31D)。
婴儿式可用于伸展胸腰筋膜和竖脊肌。肩立式针对后表线的上背部和颈部。倚靠在桌子上做前屈可分离后表线中腿的部分。
作为初学者,可以趴在大治疗球上做滚动,这也是放松整个后表线的好方法。
小节4.2: 特定区域
1.足底:后表线从足底开始,过度致密的足底筋膜会限制足部和足趾的活动,也会限制整个后表线的运动。介绍一项简单而有效的技术:让客户赤足站立,保持膝关节伸直,身体向前屈曲,询问他的感觉。然后让客户再次站立,并将一个网球或一个小治疗球放在脚下。让他把重心压在足跟前方到前足的不同部位,寻找疼痛或紧绷的点。将足够的重量压在那个点上,使之介于疼痛和舒适之间。在每个点上至少保持20秒的压力。整个练习需要几分钟。
a.把球拿走后,让客户再次做体前屈,并感觉两侧后表线的差异。两侧对比通常会有戏剧性的效果。让他的另一只脚也做同样的动作。接下来,尽管活动度增大了,继续检查体前屈时双侧后表线是否对称。进阶练习:柔韧性好,耐受度高的客户可升级到使用较硬的球。
b.任何需要足背屈和足趾过伸的运动都会拉伸足跟周围的后表线的足底-小腿部分。要拉伸足底筋膜和跟腱周围的连接筋膜,有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方法:跪位,足背屈,同时使足趾过伸,然后坐在足跟上,如果较僵硬,就朝向足跟。对于柔韧性好的客户,可让其把膝关节逐渐接近固定的足趾,感受拉伸力沿足底表面增加。
2.小腿:身体前倾,将前臂撑在墙上,一侧脚在前,一侧脚在后,足跟着地,后表线的小腿部分将得到拉伸。如果足跟很容易就碰到地面,可将膝关节向墙壁方向屈曲,这就增加了对比目鱼肌的拉伸。将足跟悬在台阶外是一种经过时间验证的有效拉伸小腿的方法。
3.腘绳肌:上述任何一种体前屈都可以帮助拉伸腘绳肌群。在前屈过程中左右摆动上半身,以确保整个肌肉群被激活和拉伸,而不仅仅是一条线。
4.脊柱:在整个后表线,特别是在竖脊肌和周围组织做波浪运动,对放松和唤醒后表线的神经非常好。首先,让客户俯卧,或采取其他舒服的卧位。要求客户收紧腹部肌肉,这样"波浪"会经过腰部及骨盆。让"波浪"逐渐延伸,经过整个背部甚至传到腿部。观察运动,观察哪里有"死"点,运动被抑制和没有通过的部位。将你的手放在"死"点上,鼓励客户在那个部位运动。此时,客户通常会用很大的力气迫使运动穿过"死"点。但微小的运动,加上停顿和专注,一般更有效。虽然活动受限常常发生在屈伸时,但含有侧屈或旋转的波浪运动对打破这种受限也很有帮助。
5.颈部:位于颈上端的枕下区常常是持续紧张、固定的区域。头直肌和头斜肌是眼球运动和脊柱运动之间的中介,它们对后表线的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过分。这些肌肉也是颈部过伸、旋转和头前倾的起始因素。要拉伸它们,就要做上颈段的屈曲、旋转,使枕骨在寰椎牒上向后滑动。
在颈部区域做运动,需要把注意力集中在颈椎的顶端,因为由"快车"支配的下颈段也可以产生类似动作。快车覆盖在那些基础的、古老的、微小的"慢车"上。仰卧位,把注意力放在客户颅骨下方,颈椎的顶端。将客户的头后部向远处延伸,而不是将其抬离床面。这是一个上颈段屈曲和拉长的姿势,保持这个姿势,再次将注意力集中在上颈段,慢慢地旋转。
前面提过摩谢-费登奎斯的"动中觉察"课程,该课程把眼部运动与颈部、身体的运动分离出来,其辨别和区分此区域及其肌肉的能力是无与伦比的。
第5节 后表线触诊
我们再次从后表线远端开始。第一站是足趾尖的下面,我们可以在足趾近端较薄的皮肤下摸到趾短屈肌的肌腱。实际上,足底筋膜起始于前脚掌(the ball of the foot)的"车站",它向后延伸,逐渐缩窄,到足跟前方时缩至不足约2.5厘米。向上伸展足趾可以清晰地显示足底筋膜,很容易触摸到足底筋膜边缘。侧束被厚厚的足底组织覆盖,很难直接摸到,但可以把手指或指骨间关节放在足跟外侧缘与第5跖骨底部,在足跟到小趾的连线上可摸到一个明显的骨性结节的连线上,通过这条线来推断(见图3.6和3.7)。侧束,伴随小趾展肌的延续可以在第5跖骨底部和跟骨外缘之间被找到。
这条轨道包绕并穿过足跟,透过足底坚硬的足垫很难触摸到,但在跟骨后侧可触到。把手指放在跟骨上,当屈曲和伸展足趾时,感受运动对足跟周围筋膜的影响(见图3.12)。跟腱对大多数人来说都很熟悉,很容易被摸到。但是随着跟腱向上连接到小腿,跟腱会变宽、变薄。如果让客户踮起足跟,你很容易触摸到其腓肠肌的下缘,它们与腱膜相连。放松足踝,就能在这片筋膜的深处轻易摸到大块的比目鱼肌。
下一站是腓肠肌头。其位于股骨股后侧,膝关节后上方,在腘绳肌强有力的肌腱之间(见图3.17)。腘绳肌的肌腱向下延伸至膝关节以下:两个半肌(半膜肌和半腱肌)延伸至胫骨内侧,单块的股二头肌延伸至小腿外侧的腓骨头。沿腘绳肌向上就能抵达坐骨结节的后部(见图3.20)。让客户做抗阻屈膝或伸髋动作,你能感知到腘绳肌筋膜附着在距离坐骨结节上多远的部位。
如果你触诊坐骨结节上方,在臀大肌内缘的下面,可以找到像骨头一样坚硬的骶结节韧带,这条路线上最短、最致密的轨道。沿其内侧向上伸入,直至骶骨的外下缘(见图3.21)。
从骶骨车站开始,在两个骼后上棘之间,竖脊肌及其下面的横突棘肌群沿一条长轨道贯穿整个脊柱直到枕骨嵴。竖脊肌群的最里面是棘肌,通常不到1.2厘米宽,可在棘突处摸到。在胸椎中段的"胸罩线"水平最容易摸到(见图3.22)。
竖脊肌群的中间是最长肌,在棘肌外侧,像一组有力的绳索。最外侧是骼肋肌,在最长肌的绳索和肋骨角之间可以摸到。当你横向弹拨这块肌肉时,能感觉到它像灯芯绒上的凸起。这些肌肉中的任何一块都可以在定位的部位上下追踪。
在颈部的顶端,很容易摸到斜方肌下面的半棘肌,尤其是当你的客户将头部向后抗阻运动时,它们就像两条垂直的绳索自枕骨向下逐渐变窄。有关半棘肌下面的枕下肌群的触诊的内容已经在前文重点列出。
从枕外隆凸的"车站"开始,颅筋膜或帽状腱膜向上跨过枕骨,越过头顶,下至前额,到达终点,眶上嵴(见图3.29)。
第6节 讨论
小节6.1: 后表线与脊柱曲线
后表线纵贯身体的曲线,形成了一个功能连接。身体曲线是脊柱和腿的原生曲线和次生曲线连接而成。在着地行走的姿势中,身体将自己排列成一系列交替平衡的曲线。传统解剖学思维认为,使身体前方内凹的胸曲、骶尾曲是原生的生理弯曲,反映了胎儿发育时的弯曲姿势。
在妊娠后期和出生后的第1年,婴儿在原始生理弯曲之上形成次生曲线。颈部肌肉,抬头,和下背部肌肉,坐和爬的活跃改变了椎间盘的形状,也改变了颈部、腰部的凸面方向。
然而,在站立姿势中,我们可以把脊柱的起伏扩展到整个身体,将颅骨曲度视为原生曲线,颈曲为次生曲线,胸曲为原生曲线,腰曲为次生曲线,骶尾曲为原生曲线。
把这个观点向下拓展到腿部,轻微弯曲的膝关节可视为次生曲线,足跟曲线为原生曲线,足弓为次生曲线,而前脚掌是原生的。膝关节的"曲线"是在学习站立的过程中形成的,而最后一个次生曲线,足弓,是婴幼儿在行走过程中因小腿深肌的力量逐渐增强而形成的。
尽管这些曲线在发育上并不完全相同,但这一概念却非常实用,在手法和运动治疗领域得到广泛认可和应用。所有原生曲线或多或少都由周围的骨骼形状来维持。颅骨曲线本身是自成一体的;胸曲由肋骨和胸骨复合体维持;骶尾曲由髋骨和骨盆的韧带维持;而足跟曲线由足骨的形状维持(见图3.32)。
但是所有次生曲线都更依赖肌筋膜的平衡。肌筋膜首先是制造了曲线,接着是保持其位置。因此,颈椎和腰椎作为脊柱的独立部分,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它周围肌筋膜的"绳索"来保持其稳定性和位置。骨骼和韧带使得膝关节可以自由地从完全屈曲到过伸;而肌肉平衡则决定了膝关节平时的位置。同样,幼儿站立及行走时的推力使足弓被拉到最终的位置。就像任何一个真正的骨性弓一样,足弓的维持取决于腿和足部软组织的平衡。
在功能性姿势和运动中,所有次生曲线都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曲线的失衡会在临近的次生曲线中形成代偿模式。如图所示,膝关节和腰背部的这种关系在日常观察中很容易看到(见图3.33)。
所有原生曲线与次生曲线的平衡意味着后表线是均衡协调的,可以看作是从胚胎时的屈曲到"成熟"的过程中,人体被均衡地打开。姿势性屈曲或过伸模式可能与某些区域尚未完全成熟有关。慢性的屈髋通常是因为儿童生长期髋部没有完全伸展;这种伸展不足意味着后表线要有明显的代偿。一个完全展开的人可以通过身体矢状面上交替出现的波浪展现出张拉整体结构的均衡。
后表线将人体后侧的所有曲线从上到下连在一起。肌筋膜经线的一般原则是,力和最终的张力沿着这些路线向上或向下传递。因此,这些曲线中的任何一段出了问题都可能在这条线的任何部位造成不适当的应力。反之亦然:处理顽固的疼痛时,最好将评估和治疗范围扩大到该路线的其他部分,通常是远离疼痛的区域。本书也呼吁,应该创造时间和空间来考虑这种沿着肌筋膜经线的整体系统内的相互作用,或者继续深入,考虑经线之间的关系,而不是聚焦在单一的肌肉或单个筋膜结构,把后者作为功能障碍的罪魁祸首。换而言之,不要因为"罪犯"的行为而惩罚"受害者"。
小节6.2: 存在后深线吗?
根据标准的解剖学术语,如果存在后表线,那就应该存在后深线。前深线与前表线是明确存在的,但不论是否符合对称性要求,解剖学上确实没有后深线这一概念。虽然在后表线上有一些独立区域,它们的肌筋膜层也更深,但它们在后表线的深层没有持续地连接。
概览一下这些区域很有意义。例如,在足部跖面,足底筋膜上有很多层次。包括趾短屈肌和趾展肌、趾收肌及其筋膜,以及跑骨弓下的足底长韧带和跟舟足底韧带。上述的足底筋膜就像是足弓的弦。但是足弓不是静止的,这才使日常生活和运动中的许多动作得以完成。在运动中,所有这些连续的深层肌筋膜和韧带都被激活,以维持足弓(见图3.34;见图3.9)。
这些结构比后表线更深,但当我们观察它们的近端或远端时,我们找不到哪个特定筋膜是与身体其他部分连续的。因此不符合"筋膜网上每个部分都与其他部分相连"的原则。
在小腿上,腓肠肌下方有一组较深的慢车组合,比目鱼肌和腘肌。虽然它们只是附着于跟腱筋膜下方,我们将跖肌也算在此肌群中,但依然是后表线的一部分。
在比目鱼肌的深层还有一组肌肉,位于比目鱼肌和骨间膜后表面之间的后侧深层肌间隔里,它们是趾长屈肌及胫骨后肌(见图3.35)。尽管它们位于身体这个节段的骨后方,但很显然它们是前深线的一部分。腓骨肌位于侧肌间隔,显然是体侧线的一部分。
在大腿上,腘绳肌覆盖在股二头肌短头和大收肌上,后者是股二头肌长头"快车"下的"慢车"。所有的腘绳肌群一起向下到达骨性"车站",因此它们是后表线的一部分,而不是后深线。
髋后侧的情况又不一样。深层的外旋肌虽然没有直接被后表线覆盖,但起到了后深线的作用,与腘绳肌一起限制了髋关节屈曲,并协助保持脊柱直立和平衡。鉴于此,这一组肌肉最好的名字是"髋短肌"(extensor coaxe brevis),即髋关节的短伸肌网。这些肌肉从梨状肌向下,经闭孔肌和孖肌,到股方肌,彼此有功能连续性,但与该区域其他的肌筋膜结构没有方向上的延续。这些深层外旋肌可视为肌筋膜经线理论中前深线的一个支线,由于缺乏线性连接,很难将其纳入解剖列车路线图中。因此,最好是给它们另外一个名称,髋部的扇页。
在脊柱区,可能有争议的是:我们纳入的后表线肌肉分为两个筋膜平面,即浅层竖脊肌,棘肌、最长肌和骼肋肌和深层横突棘肌半棘肌、多裂肌、回旋肌、棘间肌和横突间肌。虽然确实有筋膜平面将这两组肌肉分开,但此处很有争议。这只是一组数量较多且复杂的"慢车"和"快车"的组合。从骶骨到枕骨的26块骨上,细小的单关节"慢车"形成了3种不同的模式,棘突到棘突,横突到横突,棘突到横突(见图3.22和3.23),其上覆盖的半棘肌和竖脊肌在越来越大的关节间隔上重复着这些模式。
在后表线的最后一部分,头皮筋膜里,颅骨的骨膜和头皮的真皮层之间仅有一层厚的筋膜,而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数条路线与肌筋膜层都汇入这里。
因此,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无论是否对称,都不存在肌筋膜后深线。当我们审视人类进化史,并意识到"前深线"起源于被囊动物"内脏体"(gutbody)的软组织"甲壳(carapace)"时(见图3.36),关于对称性的争论就可以平息了。
有一种观点认为"后深线"是由包绕中枢神经系统的结缔组织、硬脑膜以及延伸到神经和神经血管束的结缔组织组成的,这些神经和神经血管束蜿蜒穿过四肢。
有意思的是,前深线围绕着腹部器官并投射到手臂,经臂前深线和腿,可以看作是这些器官延伸到手臂和腿部。同样,硬脑膜包围着背腔的器官,因此它在肢体部分的延伸可称为后深线,尤其是坐骨神经。
随着对硬脑膜和神经鞘的解剖连接研究越来越多,我们可能会发现这个论点是有价值的,是鉴于:
1.可能除了梨状肌外,此筋膜结构不与其他肌肉相连接;
2.硬脑膜的筋膜延伸会跟随神经遍布身体各处。但我们还是选择坚持这个观点:没有可以被称为"后深线"的连贯的肌筋膜连接。
正如我们看到的,在后表线的很多部位,多关节的"快车"下方都有重要的局部"慢车"。由于后表线下方的骨架有原生曲线和次生曲线的起伏,我们注意到,局部"慢车"倾向聚集在次生曲线附近,足弓下方、膝关节周围、腰椎和颈椎。当然,胸椎是个例外,此处的原生曲线周围同样有许多局部"慢车"位于"快车"的下方。这就为局部应力提供了机会,因此也为许多顽固的激痛点提供了机会,而矛盾的是,我们最好从身体前方处理这些激痛点。
第3章 结束
赞赏将全部用于公益
截图时间:04/9/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