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30秒跳过开头。为了播放流畅,文章经过提炼和润色。如需精读原文请从正规渠道购买正版书籍。)
听书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但各大平台缺少体能专业相关书籍的播放资源。于是我将利用公众号的“听全文”功能,持续分享体能相关专业的书籍,希望大家可以利用零散时间了解体能知识。
第6章 螺旋线
螺旋线(spiral line,SPL)(如图6.1)有左、右两条,以螺旋形式环绕着身体。它从颅骨两侧开始,穿过上背部到对侧的肩,然后环绕肋骨到身体前面,在脐部水平交叉回到与颅骨同侧的髋关节。从髋部开始,螺旋线像"跳绳"一样穿过大腿前外侧,越过胫骨,到达内侧纵弓,穿过足底,沿着下肢后外侧向上到坐骨,进入竖脊肌筋膜(进入哪一侧,取决于姿势或位置),最终回到颅骨的出发点附近。
第1节 姿势功能
螺旋线的姿势功能是,将身体包裹在一个双螺旋中,帮助身体维持所有平面上的平衡(如图6.2A至6.2C,表6.1)。螺旋线连接足弓和骨盆角,并帮助确定步行时的膝关节轨迹。失衡的时候,螺旋线可以造成身体的扭转、旋转、侧移,也可以代偿或维持这种状态。在不同的姿势和运动模式下,尤其是在行走这种交替运动中,来自支撑腿的力可以从骶骨进入身体同侧或越过骶骨处进入身体对侧。
螺旋线中的大部分肌筋膜也参与其他主要经线(前表线、后表线、体侧线)和臂后深线。螺旋线参与多种功能,所以当它出现功能失调时,其他经线的基本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因为大多数人的手、腿和眼都有优势侧和非优势侧,所以螺旋线的两边很少能够绝对对称,但功能上可在比较大的范围内进行调整。
第2节 运动功能
螺旋线整体的运动功能是创建和协调身体斜向和横向的旋转,以及在离心和等长收缩中稳定躯干和下肢,避免身体弯曲至扭转跌倒。
小节2.1: 手法治疗总则
螺旋线"寄生"于许多其他筋膜链中,这意味着它的大多数结构也会出现在其他筋膜链中。头夹肌、阔筋膜张肌及腓骨肌群的操作已经在第五章论述。菱形肌会在第七章的臂后深线中论述,股二头肌和竖脊肌在第三章中,胫骨前肌和腹肌在第四章中涉及。本章主要关注螺旋线独有的操作技术。
常见的与螺旋线相关的姿势代偿:踝关节旋前和旋后,膝关节旋转和向内侧偏移,骨盆相对双足的旋转,胸廓相对骨盆的旋转,一侧肩部耸起或向前偏移,以及头部倾斜、偏移或旋转。
第3节 螺旋线详述
为方便起见,我们改变策略,从头部开始详细描述螺旋线。请记住,在人体内,每一辆解剖列车都可以从任何一端或任何一个"车站"发出,向其他方向传递力。
两侧螺旋线起始于颅骨侧面,从项线的外侧部分或其上方,枕骨和颗骨连接处,向下进入头夹肌。途中,从寰椎和枢椎处搭载颈夹肌,向下汇聚至第6颈椎到第5胸椎的棘突(如图6.3A)。
一侧螺旋线跨过棘突顶部,在身体对侧同一连续的筋膜平面可搭载大菱形肌和小菱形肌。[还有一个较小的力学连接是从头夹肌到较薄的上后锯肌,其位于菱形肌下,附着到竖脊肌外侧的肋骨上(如图6.3B)]。菱形肌带着我们沿同样的路线到达肩胛骨内侧缘,这样就可以将左侧颅骨与右侧肩胛骨连接起来(如图6.4)。
在肩胛骨内侧缘有一条筋膜线直接连接到肩袖肌群中的冈下肌和肩胛下肌,我们将在下一章手臂线中探讨。然而,螺旋线与肩胛骨深面的前锯肌之间的筋膜连接虽不太明显却非常牢固(如图6.5)。在解剖中,菱形肌和前锯肌之间的连接比这两块肌肉中任何一块和肩胛骨之间的联系都更牢固、更厚实。
菱形肌与锯肌的大部分相连,后者是一块纤维走行方向很多的复杂肌肉。如上所述,螺旋线的轨道主要通过前锯肌的下部。前锯肌起于肩胛骨内侧的深面,延伸附着到上9根肋骨,而其中连接到第5到第9肋的部分是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螺旋线轨道。在解剖中,菱形肌的筋膜连续性显而易见。如果我们能把肩胛骨的关节盂向后折,暴露前锯肌,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该处只有1块肌肉:菱形肌-前锯肌,也就是说在从上胸椎棘突到外侧肋骨的途中,肩胛骨被粘到了大约中间的位置(如图6.6)。即使把肩胛骨从其下面的组织切除,菱形肌与前锯肌之间的连接也是相当牢固的(见图6.4和6.7)。
小节3.1: 菱形肌和前锯肌
菱形肌-前锯肌(菱形肌-前锯肌悬吊带)经常会内外失衡或左右失衡,可用手法矫正。内外失衡常见的模式是菱形肌的闭锁延长(过度牵拉,离心负荷)、前锯肌的闭锁缩短(向心负荷),会牵拉着肩胛骨远离脊柱。这种模式通常发生在健美运动员及有驼背倾向(胸椎段过度向前弯)的人身上。对于这种病例,治疗师应该延展前锯肌,同时让患者收缩菱形肌。
让客户坐在矮床或矮凳上,双脚踏地且膝关节低于髋部,胸部中段轻度向前屈,治疗师站在客户的背后,将胸部贴在客户背部(若感到不妥可以利用枕头间隔,但就此技术而言,治疗师必须贴紧客户后背,起到支撑作用以利于操作)。治疗师的双手呈松拳状放于客户胸廓外侧就肩胛骨外侧缘或偏外一点和在背阔肌的外侧缘,手指屈曲将近节指骨放到周围软组织肋骨上,肘部尽可能向前伸展,找一个感觉舒适的位置。将胸廓周围软组织向治疗师胸部(客户背部)贴着骨面推,把客户背阔肌和肩胛骨推向后正中线。注意不是在胸廓里面"挖",而是带动肋骨周围整个肩部结构。同时让客户挺起胸膛,吸气。这个练习可以牵伸其前锯肌的肌筋膜,调整菱形肌的张力。
若两个肩胛骨左右不平衡,则用同样的姿势,在保持客户和操作者相对稳定的前提下,仅仅对一侧施力。
相反的模式不多,但也经常遇到,即菱形肌闭锁缩短,前锯肌闭锁延长。在这种模式中,肩胛骨倾向于被拉高并靠近棘突,通常伴有胸椎曲度变平(后伸)。
如果要调整这种模式,可以让客户坐位,身体稍微前屈(但不要达到肘关节够到膝关节的程度),暴露出胸椎和肩胛骨内侧缘之间的区域。治疗师站在客户后面,利用指骨间关节或肘关节从中心线向客户肩胛骨施力,把两侧向远离脊柱中线的方向延展。客户可以有两种方式来帮忙:双脚用力踩地以对抗治疗师的施力;保持背部稳定并把后背拱成圆形(屈曲)。而为了有更多的菱形肌延展,可让客户双臂前交叉,像给别人一个大大的拥抱一样。
如果想强调其中一侧,只需要对缩短的一侧多用一些力就可以。或者先把你的手交叉,一只手推住客户胸椎棘突,另一只手紧贴客户椎体边缘,通过两手的分离,拉伸菱形肌(当然也拉伸了斜方肌中部)。
小节3.2: 腹内外斜肌复合体
从锯肌的下方附着点来看,我们前进的道路很清楚,因为前锯肌与腹外斜肌的锯齿状附着点之间有很强韧的筋膜连接(如图6.7和6.8)。腹外斜肌的纤维融入腹部腱膜的浅层,并跨越白线,与对侧腹内斜肌的纤维相啮合(如图6.7)。这将我们带到了下一个车站:髂前上棘。在这里有机会做一个中转,或者说进入了机车库。
在腹部,一个腹内外斜肌(腹肋到对侧骨盆)复合体可能明显短于对侧(如图6.9)。评估这种不平衡,需要从腹直肌外缘穿过肋软骨的位置开始,测量其到对侧髂前上棘的距离,并将其与对侧比较。如果差异显著,可以将指尖插入腹部筋膜浅层,向肋骨方向斜向上提升筋膜。尽管多数复杂的平衡模式与腰肌及其旋转运动有关,但这种操作经常被用于矫正这种失衡。
小节3.3: 机车库 髂前上棘
螺旋线去往下肢之前要经过髂前上棘(anterior superior iliac spine,ASIS),并在此处形成一个机车库。髂前上棘对于一般的结构分析,尤其是肌筋膜连续性理论,具有非常重要的核心意义。所以我们必须在这里停下来,研究从这一点出发的各种机械牵拉力。也可以用时钟或指南针比喻,但由于我们在本书使用了列车的比喻,所以将其称为"机车库"。
腹内斜肌向内上方牵拉髂前上棘。其他腹内斜肌纤维和腹横肌纤维,则直着向内侧牵拉。扇形腹内斜肌的其他纤维,加上腹股沟韧带,向内下方牵拉。缝匠肌附着在髂前上棘,走向膝关节内侧,主要是向下并轻微向内牵拉。髂肌紧贴髂前上棘的内侧缘,朝着股骨中段直行向足部牵拉。
我们在讨论前表线时提及的股直肌,在大多数人身体中并不与髂前上棘直接相连。然而,它在髂前下棘下方的附着点上对髋部前方施加了向下的拉力。阔筋膜张肌则带来向下走向到膝关节外侧的拉力。臀中肌向后下方的大转子牵拉,腹横肌以接近水平的方向沿髂嵴向后牵拉,腹外斜肌则朝胸廓下缘的后上方牵拉。
要想让这些肌肉力量在站立和行走时平衡地分布到髋前面,需要专注的观察、渐进的处理及更多的耐心。此处维持平衡至少涉及3条解剖列车的经线:螺旋线、体侧线、前深线,另外还有通过力学连接的前表线。全面的评估应该考虑到每侧的骨盆都是半独立的,骨盆上的肌筋膜单元在不断变换着舞姿和拉力。
由于许多拉力和轨道竞争性地附着在髂前上棘,螺旋线在连通自己的上段(前面讲过的从颅骨到肋骨再到髋的部分)和下段(我们即将讨论的环绕足弓的"跳绳")时并非总能胜出。因此,我们通常把螺旋线的上、下两段分别进行评估和考量。
小节3.4: 螺旋线下段
螺旋线下段是一条从雕到足弓然后又回到雕的复杂悬索。从髂前上棘继续行进,按解剖列车规则我们必须沿同一方向继续,而不是骤然改变方向。我们从髂前上棘下方和髂嵴唇开始行进,穿过腹内斜肌纤维连接到阔筋膜张肌上。图6.10显示了阔筋膜张肌如何与髂胫束的前缘融合,它们向下有力地附着在胫骨外髁上。
然而这次螺旋线没有像在体侧线那样跑到腓骨肌去,而是直行,借由一条比较明显的筋膜(特别是髂胫束前缘)到达胫骨前肌(如图6.11和6.12)。这个连接很容易在解剖过程中看到(如图6.13)。
小节3.5: 髂胫束"小提琴"
在下肢,螺旋线从髂前上棘延续到膝关节外侧,只是向上或向下敲打髂胫束的前缘就可以对其进行放松并延展。客户侧卧位时,治疗师通常会用到自己的尺骨平面对客户进行手法操作。在这个体位下,髂胫束像小提琴的琴弦一样绷在大腿表面,治疗师尺骨则像琴弓,通过改变手臂的角度,可侧重于客户臀大肌到髂胫束后部的连线(多为体侧线或功能线的一部分),也可侧重于阔筋膜张肌到膝下胫骨前肌的髂胫束前(像此处螺旋线介绍的)。在膝关节附近,很容易摸到髂胫束前缘;靠近髋部时,髂胫束走行路线则是髂前上棘到膝关节外侧的中点。第一次治疗这个部位时可能会有明显疼痛,用温和的方式重复几次效果通常会更好。
小节3.6: 小腿
胫骨前肌向内下走行,穿过胫骨下段,附着到内侧楔骨和第1跖骨之间的关节囊。在标准解剖学中,这似乎是螺旋线的止点;但从关节囊的另一侧看,它与腓骨长肌的筋膜直接相连,而且这两条肌腱有连接到相同的骨骼和关节囊上的分叉(如图6.14)。换句话说,胫骨前肌与腓骨长肌之间既有筋膜连接又有力学连接。同样可以很容易地将这个"吊带"解剖出来而且保持其筋膜的连续性(如图6.15)。这种联系之前已经提到过,但现在可以理解为更大的整体图景的一部分(如图6.16)。
小节3.7: 足弓和"马镫"
"马镫"在足弓下是难以触摸到的,最好从小腿进行操作。奇怪的是,吊带的两侧绳索(胫骨前肌和腓骨长肌)彼此紧挨着,位于小腿的前外侧(见图6.12)。在前面的体侧线中,我们已经注意到这两块肌肉间有隔膜把它们分开。因此,这两块肌肉可以被看作是足底的吊带或"马镒",并且这两块肌肉至少部分起源于肌间隔。
很多人会发现旋前足(pronated foot)的人其胫骨前肌处于闭锁延长状态(或离心收缩),而腓骨长肌处于闭锁缩短状态。因此,治疗这些病例时,胫骨前肌的筋膜需要向上提升,腓骨长肌的筋膜需要向下延长,胫骨前肌需要额外的强化训练。旋后足(supinated foot)的人的治疗方案则相反:应向下延长胫骨前肌,同时提升、释放,最后强化腓骨长肌。
小节3.8: 腿部后侧
列车一旦进入腓骨肌,就很容易像体侧线那样沿着它到达腓骨头。但这次我们要走更明显的路径,从腓骨头进入股二头肌,即外侧的腘绳肌(如图6.17)。股二头肌的长头带我们到达坐骨粗隆。阔筋膜张肌、髂胫束、胫骨前肌、腓骨长肌、股二头肌的复合体,这可以看作是一个连续的"跳绳"。它从髋部沿着下肢的前外侧下到足弓,再从足弓沿下肢的后外侧上到髋(见图6.13;图6.18和6.19)。
小节3.9: 第4腘绳肌
股二头肌长头是一列跨过髋、膝的特快列车,在其深层,藏着两列虽然重要却不十分突出的普通列车。这种隐藏的连接有时可以解决顽固性的胴绳肌短缩、髋关节屈曲受限和髋-膝关节整合的问题。其中一列是股二头肌短头,它和长头一样起于
附着在腓骨头的肌腱,到达股骨上三分之一的股骨粗线(如图6.19和6.20)。另一列为大收肌的中间部分,向上延伸到股二头肌长头的下面,并附着在坐骨支(恰好位于腘绳肌附着点的前方)的下表面。
股二头肌短头的过度激活可能会导致慢性膝关节屈曲或胫骨相对于股骨外旋,而大收肌则与骨盆后倾、髋关节不能正常屈曲或不能跳"快滑舞步(sashay)"有关。
触诊"第4腘绳肌"需要精准进入浅层腘绳肌的下面。从膝关节后外侧,沿着腓骨头向上,找到唯一的股二头肌腱。从这根肌腱的外侧和内侧入手,都能找到肱二头肌短头。由于解剖学上的个体差异,从内侧或外侧也许能更容易摸到股二头肌的肌腹。让客户俯卧,膝关节屈曲,治疗师将肌肉(而不是肌腱)按压在股骨背面,让客户缓慢地放下小腿,使膝关节完全伸直,这样会牵伸股二头肌,使之延长。如果要牵伸股二头肌的短头,也可以让客户侧卧,把膝放在治疗床的边缘,同样借助膝关节的屈伸来拉伸它。
处理大收肌(在第九章中会再次讨论)时,可以让客户侧卧,要求其上方腿的膝关节和魏关节屈曲(在上方大腿的下面垫一个枕头,避免骨盆旋转,理想状态是一侧髋关节在另一侧的正上方)。这样,需要治疗的下方腿的内侧面就暴露出来了。
在坐骨粗隆的后面找到腘绳肌的附着点,沿着坐骨粗隆的下缘向前1英寸(约2.5cm)可以摸到强韧的大收肌附着点。指示客户向上抬起膝关节,这条肌腱就和腘绳肌分开了。一旦找到,就从这个附着点向股骨中段的方向发力,来对大收肌施行手法。要知道,这是一块很大、很厚实的肌筋膜,可能需要多次推按才能达到足够的深度。
运动教练可以让学生在屈懿且微屈膝的体位下,牵伸大收肌的这部分。比起常用的直腿体前屈的牵伸方法,这个牵身的感觉会出现在大腿后侧比较深的部位。
小节3.9: 螺旋线的后背段
从外侧腘绳肌开始,我们可以沿着后表线的轨道到达骶结节韧带,穿过骶筋膜向上到达对侧骶髂后韧带(它是整个韧带"床"的一部分)和对侧竖脊肌。但是,根据体态和优势腿的不同,从腿向上的力量也可以沿着后表线的轨道,把张力从骶结节韧带传到同侧的骶筋膜、同侧骶髂后韧带和同侧竖脊肌(见图6.2A)。这些模式取决于长短腿、骨盆倾斜、腿的承重等情况,并且在一些体育运动(如足球)中更是瞬息万变。
竖脊肌的最后一条轨道从菱形肌、头夹肌、颈夹肌的下面穿过,附着到枕骨上,非常靠近螺旋线的起点(如图6.21)。因此,螺旋线再次回到枕骨后面,回到起始点附近。
螺旋线(双侧都有)在颈部后方将顷骨的一侧连到对侧肩部,从前面环绕腹部,回到起始侧的惨部。从髋部开始,一路沿大腿和膝关节的外侧向下,然后跨过胫骨前面,在内侧足弓下形成一个吊带,接着上升到身体的后部,重新连接到颅骨,附着在其出发点的内侧。
第4节 运动治疗总则:相互作用
显而易见的是,旋转和扭转运动会用到螺旋线,并且可以拉伸它。最近流行的卷腹运动(上半身仰卧起坐),以一侧手肘接触对侧膝关节,就动员了螺旋线的上段。瑜伽"扭转式(twist)"可牵伸螺旋线的上段,三角式及其变种姿势则动员了整条螺旋线(如图6.22)。两侧螺旋线之间有明显的相互作用,坐着(固定骨盆)扭转整个上半身,从右肩上看,可以牵伸左侧螺旋线的上段,同时使右侧螺旋线的上段向心收缩。要观察这种运动是否协调,即观察收缩的一侧这条线是否均匀地收缩,而延长的那一侧是否均匀地延长。在第九章,当我们把核心的旋转模式也加进来的时候,更彰显了人类旋转运动的复杂性。
第5节 螺旋线触诊
虽然螺旋线起于颅骨后外侧筋膜,但其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车站"是横向延伸到乳突的枕骨崎。第一条轨道是头夹肌和颈夹肌。我们第一次遇到它们是在体侧线里(如图6.3A)。我们可以在枕骨崎下面清楚地摸到它们在浅层的斜方肌下方向颈椎棘突斜行。当头部向同侧抗阻旋转时,我们的指下会明显感觉到它们"蹦"出来。触诊夹肌时,让客户仰卧,将头放在治疗师的手上,治疗师的拇指放在头的侧面,其他手指从中线稍偏外处轻轻深入到客户枕下的软组织中。当抵抗治疗师的拇指转头时,在同侧较薄的斜方肌深处,可明显触及向下斜行去往上胸椎的夹肌纤维。
螺旋线的下一段轨道是菱形肌,在他人身上更容易看到并触及。由于在背部,所以这一区域痒时自己很难挠到。让受试者将肩胛骨向上并拢,在大多数人身上,我们会看到斜方肌覆盖下的菱形肌凸显出的形状。
如果我们的手指能够迂回潜入到受试者的肩胛骨内侧缘,就能感觉到菱形肌延续到了前锯肌上。但肉眼无法观察到肩胛骨下的大片肌肉。在体形较瘦的人中,当菱形肌收缩(如做俯卧撑或平板支撑)时,在背阔肌外侧缘可看到前锯肌的下4或5条肌束(这是我们要讨论的部分)。
众所周知,前锯肌下部的前面连接到腹外斜肌,并跨越白线进入对侧腹内斜肌。这很容易触诊到或观察到,如图6.9。这就带领我们到了腹内斜肌与髂嵴前部和髂前上棘的连接处。
从这个连接处继续向下,将手指置于髂嵴前缘的下方,然后外展和内旋髋关节(见图6.11)。阔筋膜张肌会跳到我们手指下。从这里,就能摸到髂胫束,但在大腿上端并不明显,越向下靠近膝关节越清晰。髋关节外展,足离地并背屈,可以明显感觉到髂胫束穿过膝关节到胫骨前肌的连接(见图6.12和6.13)。
沿着胫骨前肌向下到胫骨前方,在踝关节前部的内侧、支持带下方可以摸到强劲的肌腱。把足用力背屈、内翻,向下触诊这条肌腱,直到抵达位于第1跖骨和内侧楔骨之间的车站(见图6.14)。
腓骨长肌从这个车站的另一侧开始,通过关节囊的筋膜延续。但由于足底部覆盖着肌筋膜与筋膜垫,所以它很难被触诊到(见图6.15)。腓骨长肌腱在足底深处延伸到几乎所有的部位,穿过骰骨的通道(同样难以触诊)于外踝下方再次出现在我们的手指下(见图6.17)。在这里可以摸到两个肌腱,但腓骨短肌的肌腱(是体侧线的一部分,不属于螺旋线)在腓骨长肌的肌腱上面,明显朝向并附着于第5跖骨底部。
腓骨长肌的肌筋膜穿过小腿外侧到达腓骨头,此处有一个非常清晰、容易触及、通过解剖可以看到的连接通往外侧腘绳肌——股二头肌。追随着胴绳肌的肌腱,我们可以到达坐骨结节。从这里开始,螺旋线连接到了骶结节韧带、骶筋膜和竖脊肌(这些结构的触诊已经在第三章中讨论过,这里不再重复)。
第6节 讨论
小节6.1: 上段螺旋线与躯干的姿势性旋转
由于螺旋线在骨盆的髂前上棘处是力学连接,而不是直接连接,并且"机车库"上各个方向的力都会影响髂前上棘的位置,所以螺旋线的上、下两段经常(但不总是)独立工作。把螺旋线上、下两段分开讨论也是比较容易的。当然,这两部分仍然是连接的,能够协同工作,但也可以唱"对台戏"。
螺旋线上段从枕骨绕至对侧肩带,然后绕回同侧髂前上棘(见图6.7),占据了最好的位置以调控上半身的旋转(如图6.23)。螺旋线有时会引起姿势性的旋转或扭转,但更多时候是为更深的脊柱扭转做代偿。而后者是为数众多的结构或功能问题的来源。
因此,螺旋线的肌筋膜复合体在日常生活或者一些特殊运动可以使躯干扭转,而对于更深的脊柱侧屈或者是中轴的旋转,它还能够起到表层的"绷带"作用。核心的任何旋转都会影响表层的线,特别是螺旋线,它更容易被锁定在代偿模式下。如果脊柱核心右旋,那么套在外面的螺旋线经常会出现左侧螺旋线的代偿性缩短以保持平衡。最终,身体看起来是直的。但实际上是既受限又短缩(拿一条毛巾扭一下,会看到它的长度变短了,任何扭过的织物都会变短,筋膜组织也不例外)。
一旦认识到这种模式,就意味着在放松核心肌肉之前,必须先放松外周肌肉。这也是在这些模式中处理螺旋线的目的。请注意:当外周代偿模式被解除后,核心旋转模式会越明显。这时,当事人会觉得(或者看起来)躯体更加扭转。教育他们认识到"正在打开什么"非常重要,只有解除了螺旋线的"袖套式"旋转,才能有效地处理前深线或深层脊柱肌肉的核心扭转。反过来说,在表层"袖套式"旋转被解除之前,想要解决核心的旋转模式是徒劳的,会让治疗者和被治疗者都很失望。
由于深层模式和表层模式之间的相互作用,使用螺旋线来调整旋转问题的特殊的、个性化的方法不计其数。从髂前上棘到颅骨的螺旋线缩短,会产生一种特征性姿势,任何一名操作者都可以从图6.23中辨识出来。
当拉力线从髋经腹内、外斜肌通过腹部筋膜到达对侧前锯肌时,对侧胸廓也会被拉动,肩亦随之移动。这通常会将上背部和(或)下颈部拉向对侧肩部,因此头也会向肩部侧移(有时向对侧倾),所有这些在图6.23中都可以看到。在没有其他力量或与其他力量竞争的情况下,这种模式是清晰可见的。单块肌肉(如冈下肌)紧张或有其他线上的竞争性拉力(如也缩短了的同侧体侧线),这种螺旋线上段的短缩模式就会发生改变,甚至被掩盖,但不会被消除。
由于骨盆的自身重力和竞争力,螺旋线几乎不能从上方(肩、肋等)拉动髂前上棘。这条线上的局部紧张比较多见,但不会把张力传导到整条线。表现为部分螺旋线缩短,而其他部分却正常。有时,从颅骨到前锯肌的一段紧张,而腹部是放松的;或者腹部被拉向颈部,而不会影响肩部。也正是这个原因,我们经常从髂前上棘向头部方向评估螺旋线,而不是从上向下评估。勤加练习才能识别这种特殊模式。但是,有4个"红旗征"提示我们螺旋线可能存在失衡:
1.头部相对于胸廓侧移或者侧倾;
2.一侧肩部比对侧前移;
3.胸廓相对于骨盆向侧移;
4.胸骨与耻骨方向不同,这也可以理解为一侧肋弓(腹直肌外缘连接肋软骨的位置)到对侧髂前上棘的距离有显著差异。
如图6.9中,从左肋弓到右髋的长度明显大于从右肋弓到左髋的长度。在图6.23中,从左肋弓到右髋的距离比对侧短,但这在小照片中不太容易看出来。这不需要精确的测量。如果需要一个千分尺才能判断哪条线更短,那就说明螺旋线可能没有显著的问题。图6.24展示了其他不平衡的模式,主要表现在绕过左肩和肋骨的右侧螺旋线上。
小节6.2: 螺旋线和头前伸姿势
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前锯肌是一个复杂的肌肉,由方形和三角形的肌肉组合而成,它既可以稳定肩胛骨,也可以控制肩胛骨的位置。在人类进化史的早期,锯肌主要负责在直立的肩胛骨制造一个"吊带"来支撑胸腔。
前锯肌的下部纤维属于螺旋线,但其中部纤维却穿过胸大肌下面,在胸骨下部越过中线,于"胸罩线"的位置互相连接。这使螺旋线产生一条支线,形成随处可见的头前伸姿势。
如果我们从胸骨剑突上方的中线开始,沿着前锯肌的中部纤维到菱形肌的中部纤维,再到头夹
肌,最终我们将抵达颅骨的对侧(如图6.25)。亲身体验一下:拿一条6至8英尺(1.8至2.4m)的瑜伽带或纱布条,站在受试者背后,把布条的中段放在其胸骨剑突前面"胸罩线"的位置,并将两端绕至背后,在两肩之间交叉,连接到对侧颅骨,并用两手固定住(自己也可以这么做,但很难避免被缠在一起)。
现在,让受试者把头向前伸(头部比身体其他部位更向前),可以感觉到带子变紧,并有胸骨向后拉的感觉。很多头前伸姿势的人的胸带都存在紧张,这是力学上传递代偿的主要途径。它已经箍住了受试者的呼吸,如果想放松这个胸带,可让受试者将头部逐渐后移到身体正上方,同时逐步放松两侧前锯肌之间的筋膜。这有助于胸部在呼吸时能够充分运动。
小节6.3: 足弓和骨盆倾斜
人们很早就认识到,胫骨前肌和腓骨长肌在足弓下形成了一个"马镣"。了解这个模式有助于做出高度特异性、逻辑性和有效性的软组织干预。胫骨肌将足的内侧纵弓的薄弱部位向上牵拉,腓骨肌腱则支撑了外侧足弓的基石骰骨,它们共同作用,以防止横弓近端的塌陷(见图6.15)。
此外,这两条肌肉有着你松我紧的相互关系:松弛(或闭锁延长)的胫骨肌伴随着缩紧(或闭锁缩短)的腓骨肌,共同形成外翻(旋前)足。此时,内侧足弓有下降的趋势(见图6.16)。相反,一条短缩的胫骨肌和一条松弛的腓骨肌会形成内翻(旋后)足。此时,足弓明显升高,重心偏于足部外侧。
从螺旋线的整体来看,我们可以将这一概念延伸到整个下肢。胫骨肌连接到股直肌(前表线)、缝匠肌(前表线支线)、髂胫束和阔筋膜张肌(螺旋线)。这条线最终走到髋骨的最前端:髂前上棘或髂前下棘。腓骨肌则经过股二头肌长头连接坐骨结节,也就是骸骨的最后方(见图6.19)。
这样,由胫骨肌和腓骨肌形成的"马镫"或"吊带"将从下肢向上延伸到骨盆,并与骨盆的位置有关(如图6.26)。骨盆前倾会使髂前上棘靠近足
部,这样使得胫骨肌上方的张力去除,导致内侧足弓有降低的趋势(但并非绝对)(如图6.26A)。相反,骨盆后倾将会向上牵拉胫骨肌,松弛腓骨肌,导致足弓有上抬的趋势(如图6.26B)。
请注意其潜在的含义:下肢后面缩短的螺旋线将对抗前面的螺旋线,使骨盆后倾和足外翻(如图6.27A)。当我们看到这种模式时,就知道在背面螺旋线下段必然有一些显著缩短的地方(如图6.27B)。足内翻伴随骨盆前倾,说明前面螺旋线下段(胫骨前肌,髂胫束前缘)缩短。尽管这一模式也与前深线的缩短有关。
小节6.4: 螺旋线下段和膝关节移动轨迹
螺旋线能影响膝关节的移动轨迹(步行中,膝关节在前、后方向上的移动是平直的,或多或少与髋和踝的移动方向相同)。
要评估膝关节移动轨迹,可以让客户沿直线朝你走或背对你走,观察膝关节在步行周期中的运动轨迹。一个替代的评估是让客户双足平行(双足第2趾骨平行)地站在你面前,让客户的双膝屈曲向前,同时保持双足不离开地面,上半身直立,既不使臀部后翘,也不过度收缩尾骨而导致胸廓后倾,观察客户双膝关节的运动轨迹(如图6.28)。双膝屈曲向前时,如果一侧或双侧膝关节向内运动(内扣),则该侧的整个螺旋线下段可能处于紧张状态。
当我们知道螺旋线如何从骨盆前面的髂前上棘走行至膝关节的外侧,然后下行至踝内侧时,就能清楚地看到它绷紧后对膝关节方向的影响。它把膝关节外侧推向靠近髂前上棘到内踝的这条线上(如图6.29)。在做局部软组织手法之前,或安排矫正训练以恢复膝关节的运动轨迹之前,先从上或下松解这条线将会极大地提高疗效。如果做站立屈膝时,膝关节是向外侧"跑"的,增强站立时螺旋线下段前面部分的张力将有助于稳定膝关节。
讨论6.5: "跟足"与骶髂关节
众所周知,足部的骨骼被整齐地分隔成纵向两列,构成内侧足弓和外侧足弓(如图6.30)。借用舞蹈术语,可称为"跟足(heel foot)"和"趾足(toe foot)"。"趾足"是用来承受主要重量的:若你站立时让负荷在几个足趾之间转移,你会感觉到前3个跖骨头向上至距骨的压力。如果看到距骨与小腿的主要承重骨(胫骨)是如何对齐的,会更有说服力。尝试把重心从足跟上向前移,把体重放在外侧的2个足趾上,你会发现这么做十分困难,几乎不可能维持,除非你对此十分习惯。
在站立和行走时,足跟确实会承受重量,但是外侧2个足趾及其相关骨(第4、第5跖骨以及骰骨)实际上被设计为平衡器,是足的"独木舟"支架(如图6.31)。
从"跟足"向上看,我们可以发现腓骨比较特殊,被安放在胫骨镰下方(如图6.32)。对于承重来说,这个位置很差;事实上,它被放在这个位置看起来是要抵抗向上的拉力,而不是向下的重力。虽然足部有8块肌肉将腓骨向下拉,但有一条非常强大肌肉,股二头肌,直接将它向上、向内拉。
如果我们沿着完整的链条追寻,可以把"跟足"(也就是外侧足弓)经由腓骨肌、股二头肌和骶结节韧带连接到骶髋关节(见图6.20)。根据我们的临床经验,处理好足跟、腓骨肌、腓骨头和胴绳肌的软组织平衡,将使整脊(chiropractic)和正骨(osteopathic)治疗师针对骶髂关节的手法的成功率、有效率明显提高。换而言之,足跟的位置和外侧足弓通过背面螺旋线的下段影响骶髂关节的稳定。
小节6.6: 螺旋线在骶骨中线的交叉在行走中的作用
认为螺旋线在中线上存在第3个交叉是基于对骨盆稳定性的观察。关于步行中骶骨的复合运动以及其他两个未命名的运动已经在他处做了详细介绍,在这里我们关注的是,螺旋线在这些运动中的调整作用,以及如何让骶骨在稳定的约束中活动。
左足推离地面时,右足在前,处于足跟着地和承受重量之间,右侧的骶结节韧带通过牵拉和绷紧的筋膜连接到右足跟,防止骶骨的过度"点头"运动(章动,nutation)。同时,当左侧骨盆前面被拉入屈曲状态时,左侧的骶髂后长韧带可以防止骶骨的过度"仰头"运动(反章动,counternutation)。
这两个相互协调的韧带通过螺旋线的筋膜组织跨越骶骨。因此,从右侧坐骨结节穿过中线向上至左侧髂后上棘有一筋膜连接(如图6.33)。在步行周期的摆动相,两组韧带松弛,允许能髂关节一侧从"点头"变为"仰头",对侧则从"仰头"变为"点头"运动。当右足推离地面的时候,右侧的骶髂关节闭锁为"仰头"状态,而左侧是"点头"状态。当左侧足跟着地承重时,左侧骶结节韧带和右侧骶髂后长韧带形成的连接从左侧坐骨结节横跨骶骨,向上抵达右侧髂后上棘。
该复合体的张力由下面的腘绳肌和上面的骶多裂肌和腰髂肋肌动态调节(见图6.21)。从而将整个背面螺旋线与步态中的骨盆稳定联系起来。如果这个系统不能正常工作(多见于运动的明显不对称,还经常伴有疼痛),就需要从整体来分析。
将这些韧带结构的软组织调节平衡,做一些肌肉的拉伸,使步态中通过骶骨的力平顺,这些工作将对一些关注骨盆内部力学的技术(正骨和整脊)有所帮助。只有多学科的团队或多才多艺的实践者才能驾驭以下全部要素,即关节运动、韧带网络、肌筋膜张力和募集协调。
第6章 结束
赞赏将全部用于公益
截图时间:19/11/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