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重庆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了2024年度重庆市基础研究代表性成果。经多轮专家推荐与评议,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血液病医学中心张曦教授团队“间充质干细胞可使移植患者获得优质生存”相关基础及临床转化研究成果入选上榜。
据悉,该榜单是重庆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从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等单位广泛征集了100余项基础研究成果,并邀请专家以成果创新性、发表期刊国际影响力等为标准进行综合评议,遴选过程具有科学性、公正性,入选成果与“416”科技创新布局高度契合,聚焦科学前沿,突出原创,注重学科交叉融合,能够充分体现重庆市基础研究的特色优势和国际影响力。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治愈恶性血液病的主要手段,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是移植后严重威胁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在单倍型HSCT(Haplo-HSCT)中发病率高达50-70%。当前GvHD的防治策略主要依赖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但长期使用可能引发严重感染、恶性血液病复发及器官功能损伤等药物相关副作用,成为移植相关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探索一种高效低毒的GvHD预防方案,同时不增加白血病复发风险,是亟待解决的临床难题。
间充质干细胞(MSCs)因其促进造血重建及免疫负调控作用备受关注且毒副作用小具有临床转化潜质。然而, MSCs是一个混合群体,其异质性一直没有得到有效阐明,具体到GVHD防控方面,何种来源的MSC最好?最佳干预时机、使用剂量及频次都是尚未回答的问题,制约了MSC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
▲MSCs基础研究团队
针对以上问题,张曦教授团队开展了基础与转化研究。该研究首次完成最大样本量13.5万个不同来源和代次MSCs单细胞测序结合动物模型验证,明确了脐带来源MSCs防治GVHD效果最佳(Clin Transl Med. 2021, Cytotherapy. 2021, Exp Hematol Oncol. 2024)。基于基础研究结果,该团队牵头开展首个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构建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症预防的最优方案,显著提升患者移植后生存质量,为MSCs在移植后并发症预防的应用提供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此项工作对于实现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高质量生存,以及实现干细胞疗法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具有重大意义。2024年2月团队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JAMA Oncology》(肿瘤学纪要)上发表了题为《MSCs for Prophylaxis of Chronic GVHD After Haploidentical HSCT》(间充质干细胞预防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研究成果。
▲间充质干细胞输注实现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优质生存的基础与转化研究
张曦教授介绍,转化驱动和创新驱动不仅是现代医学进步的必然选择,也是使患者获益最大化的关键道路。近年来,新桥血液团队始终坚持“四个面向”战略导向,聚焦重庆市“416”科技创新布局,坚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发展,致力于将基础研究中的优秀成果高效转化为临床上的创新技术,持续推动更多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以期为血液肿瘤患者带来更精准、有效的治疗方案。
▲MSCs临床研究主创团队
此次研究成果入选“重庆市基础研究代表性成果”是对本中心在基础研究与转化领域的肯定和阶段总结,激励着团队在医学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团队未来将进一步开拓疾病诊疗新技术与新思路,促进血液病基础研究、转化与临床研究的深入发展,积极协同国内多家兄弟单位合力开展研究创新工作,瞄准前沿领域,加快推动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实现更多原创性、引领性的创新研究成果突破,为重庆医学科技创新注入“硬核”力量。
▲血液病医学中心骨干
▲血液病医学中心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