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新桥血液学科发展研讨会顺利召开|血液病骨髓细胞形态学读片培训会分会场速递

文摘   2024-12-28 17:50   重庆  


12月27-29日,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淋巴瘤专家委员会、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重庆市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主办,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细胞治疗专委会、重庆市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血液病分会、中国输血协会细胞治疗专业委员会、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血液病医学中心、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共同承办的“2024CSCO淋巴瘤专委会巡讲重庆站暨新桥血液学科发展研讨会”在渝隆重举行

中西医结合学会重庆市血液病骨髓细胞形态学读片培训会分会场于12月27日下午正式启幕。由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曦教授担任分会场主席,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诚教授、彭贤贵教授担任执行主席。本会场汇聚了国内血液病骨髓细胞形态学领域的多位专家,围绕血液病骨髓细胞形态学领域实验室诊断等专题,带来了系列精彩报告。



致辞环节    


会议伊始,彭贤贵教授向莅临现场的各位专家学者表达了热烈的欢迎并发表致辞,他表示,血液病骨髓细胞形态学领域实验室诊断对于血液病的诊断尤为重要,本次会议上大家将一起探讨本领域实验室诊断的特点以及质量控制,希望与会人员能够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加强交流探讨、取得满满收获。



  学术环节  


随后进入学术报告环节,首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潘静教授主持下,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院杨再林教授以《浆细胞肿瘤概念进展及实验室诊断》为题,围绕浆细胞肿瘤概念进展及实验室诊断,介绍了浆细胞疾病的基本概念、实验室相关检查以及进行案例分享。最后提出浆细胞疾病覆盖范围广,诊断需结合血清电泳、游离轻链检测、骨髓活检、基因分析和多模态成像来具体分析,做到对浆细胞肿瘤进行精准诊断。

潘静教授主持

杨再林教授作学术报告

在重庆医科大学冯文莉教授主持下,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彭贤贵教授作了题为《血液病实验检查综合诊断报告的质量控制》的报告。彭贤贵教授基于血液病实验检查综合诊断报告的质量控制,从八个方面进行介绍,提出血液病实验检查综合诊断报告的质量控制对于血液病实验室综合诊断报告是非常重要的,做好血液病实验检查质量控制是奠定血液病综合诊断的基石。

冯文莉教授主持

彭贤贵教授作学术报告

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冯一梅教授主持下,重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招权教授作了题为《急性白血病的形态学诊断与鉴别诊断——新形式下形态学诊断的思考》的报告。李招权教授基于急性白血病的形态学诊断与鉴别诊断,从五个方面介绍了诊断与鉴别要点,提出形态学检查依然是血液肿瘤诊断最基本方法,练就过硬的形态学诊断实力是非常有必要的,作为血液病诊断的第一道关我们要把好,再根据MICM以及临床资料具体分析。

冯一梅教授主持

李招权教授作学术报告

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黄兴琴教授主持下,重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萍教授作了题为《淋巴瘤综合诊断》的报告。张萍教授通过三个病例,揭示了淋巴瘤诊断难点,提出了淋巴瘤综合诊断是非常复杂多变的,需要完善MICM检查、病理学资料、影像学资料以及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对淋巴瘤进行精准分型。

黄兴琴教授主持

张萍教授作学术报告

在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马雷主任主持下,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墙星主管技师作了题为《TP53突变髓系肿瘤形态学特征探索》的报告。墙星基于TP53基因的突变形式和位点、突变起源、突变比例,主要总结了四个方面,为从形态的角度看基因提供了新的思路。

马雷教授主持

墙星教授作学术报告

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王世一教授主持下,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唐永杰主管技师作了题为《红细胞寿命检查在血液疾病中的应用》的报告。唐永杰基于红细胞的生成与死亡,讲解了红细胞寿命的测定的方法、原理及临床应用,阐述了红细胞寿命检查在血液疾病中的重要性。

王世一教授主持

唐永杰教授作学术报告



 2024重庆市血液内科医疗质量控制总结   


随后进入2024年重庆市血液内科医疗质量控制总结环节,在陆军特色医学中心李郑主管技师主持下,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洪洋主管技师以《2024年重庆市血液内科医疗质量控制评价分析》为题,从质控发放、质控形式、质控品、质控单位、结果分析、数据分析、质控结果等方面展开分析,表示2024年重庆市血液内科医疗质量控制共发放两次质控,第一次质控涵盖37个单位、40个科室,第一次全对单位:(35/40);第二次质控涵盖36个单位、38个科室,第二次全对单位:(23/38)。

李郑主管技师

主持

张洪洋主管技师

作学术报告

在开州区人民医院黄裕林教授主持下,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陶廷露主管技师以《2024年重庆市血液内科医疗质量控制评价解读》为题,从第一次质评图片分析、第二次质评图片分析进行分析,强调需从形态结合多学科实现精准诊断。

黄裕林教授

主持

陶廷露主管技师

作学术报告

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杨武晨主管技师主持下,重庆市血液内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组彭贤贵、张萍教授对2024年重庆市血液内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工作进行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张萍教授表示2024年的质控血液内科医疗质量工作顺利完成、成绩斐然,推动实验诊断工作和业务水平有力提高,效果显著,并总结了亮点及存在的问题。随后彭贤贵教授从八个方面介绍了2025年的质控工作计划,表示希望大家2025年齐心协力、克服困难、携手同行、共造辉煌!

彭贤贵教授总结

张萍教授总结

杨武晨主管技师主持

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张洪洋主管技师的主持下,马雷、万秋斌、胡维波、黄裕林、侯玉兰、刘玲教授围绕2025年重庆市血液内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的工作计划展开讨论,各位专家提出基层医院标本量少,需要形态学诊断走进基层的想法,后续应开展形态学培训班进行专业培训,进一步提高基层形态学诊断水平,帮扶建立血液病专科诊断平台。

张洪洋主管技师主持

万秋斌主任发言

马雷主任发言

胡维波教授发言

侯玉兰教授发言

刘玲教授发言

黄裕林教授发言

彭贤贵教授以《人工智能血细胞图文系统的临床应用》为题,围绕结合项目团队、项目背景、下一步计划进行阐述,表示下一步计划是中国血细胞数据库的建设、血液病临床预测模型的建立、算法的优化与改进、图像识别与数据分析模型的整合,为人工智能血细胞图文系统的临床应用推波助澜。

彭贤贵教授作报告



   表彰环节    


随后,重庆市血液内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组杨再林教授对2024年重庆市血液内科医疗质量控制优秀单位进行表彰,分别为: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病智能诊断中心,陆军特色医学中心血液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液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检验科、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血液肿瘤中心、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检验科、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检验科、重庆市沙坪坝区陈家桥医院检验科、重庆市丰都县人民医院检验科、重庆市江津区第二人民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重庆医院、重庆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检验科、重庆市黔江中心医院、重庆市荣昌区人民医院检验科、重庆秀山县人民医院检验科、重庆市两江新区人民医院、重庆璧山区人民医院、重庆红十字会医院(江北区人民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并表彰五人获”先进个人”称号:杨再林、黄兴琴、李佳、张洪洋、陶廷露(排名不分先后)。

  2024年重庆市血液内科医疗质量控制  

  优秀单位、先进个人合影  




会议最后,由大会主席张曦教授总结发言,他表示本会场学术氛围浓厚,感谢大家对质控中心工作的支持,同时祝贺通过一年的努力获得先进荣誉的单位及个人,均为血液病的精准诊断做出卓越的贡献。最后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让质控工作走向全国前列,共同促进全国血液病诊断的高质量发展。



血液直通车
血液直通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