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散英魂寄千万雄鹰翱翔神州,
尽智魄载十亿慧芯呼唤华夏。
——《国务院给予江上舟同志挽联》
01
前沿导读
法国媒体《世界报》在近期刊登了一篇紧急新闻:
SMIC and Chinese mobile phone manufacturers may have successfully developed the 5nm process, but mass-producing thousands of wafers using the older DUV machinery is posing a challenge that neither Chinese firm can scale at this point. Likely realizing the need for extreme measures if eliminating dependency on overseas companies is the primary goal, Chinese mobile phone manufacturers is said to be poaching TSMC engineers by offering monetary rewards in the form of triple the compensation that they currently receive。
翻译:
SMIC和一家中国手机公司,可能已经成功研发先进制程工艺,但使用较旧的 DUV 设备大规模生产数千片晶圆构成了一个挑战,目前两家中国公司都无法扩大规模。如果消除对海外公司的依赖是主要目标,手机厂商可能意识到需要采取极端措施,据说该手机厂商通过提供三倍于他们目前获得的薪酬形式的金钱奖励来挖走台积电的工程师。
02
开高薪挖人
中国的某些科技企业,现在越来越像巅峰时期的三星了,三星的巅峰时期,就是李健熙接手的那几年。
李秉喆去世之后,李健熙担任三星集团董事长。他在三星的芯片产业当中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其中绝大多数的资金投入,全花费在了招揽人才上面。
当时国际层面强大的芯片企业屈指可数,美国的TI、IBM、英特尔,日本的东芝、东京电子等。三星把第一步放在了存储器领域,当时日本东芝是全球存储器的霸主,市场份额占比常年在90%以上。
李健熙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缩短三星和东芝的技术差距,他开3倍工资去挖东芝的技术人员。
早在李秉喆担任三星会长的时期,三星集团就成立了情报部门,专门搜集全球各个高科技企业的技术动向。依靠情报部门的市场洞察力,三星用高昂的薪资成功挖走了东芝的一大批技术工程师。
有了东芝技术人员的加持,三星的闪存业务在几年内就实现了自研自产。三星闪存业务的崛起,吞并了东芝相当大的一部分市场份额,并且接替东芝成为了全球闪存芯片市占比最高的企业。
三星开3倍工资挖人的方案,一方面可以让三星在短时间内获得相关领域的核心技术,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挖对方墙角的做法,削弱对方的技术研发速度,以此来让自家的芯片技术获得发展的时间。
三星在挖东芝人员之前,根本就没有制造闪存芯片的技术基础。李健熙的发展体系就是,一个比尔盖茨,可以顶得上几百个没有创新的工程师。而三星需要做的,就是用丰厚的待遇,招揽到类似于比尔盖茨这样的人员,并且留下他。
华为的发展体系与三星很相似,早在几十年前,华为就已经意识到拥有创新能力的工程师,才是企业需要的人才。
在加大拿的北电网络破产之后,华为开出高价挖走了北电网络实验室的主管童文。童文参与了全球通讯行业标准的制定,入职到华为之后担任华为5G部门的负责人,他也是帮助华为成为5G通讯引领者的核心技术人员。
03
人才是企业竞争的砝码
往期经典回顾:10万+阅读量
往期经典回顾:100万+阅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