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散英魂寄千万雄鹰翱翔神州,
尽智魄载十亿慧芯呼唤华夏。
——《国务院给予江上舟同志挽联》
01
前沿导读
根据权威媒体的最新消息显示,由于美国政府对中国的制裁,导致中国在发展先进芯片技术上面受到了严重影响,如今中国正在扩充传统芯片的制造,以此来让中国芯片技术出口海外,提升市场份额。
为了阻碍中国芯片的出口,美国政府对中国制造的传统半导体芯片展开调查,理由是对美国国家安全和关键基础设施构成潜在风险。中国芯片产业的大量扩产,会使中国的晶圆制造商能够以其他人无法竞争的价格充斥市场。
02
围追堵截
美国针对中国芯片产业打击力度最大的一次,就是今年第三轮的出口管制:旨在减缓中国半导体和人工智能行业发展。
就在美国 12 月 2 日宣布该出口管制后的几天内,中国就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包括禁止出口该国控制的关键半导体材料,并呼吁国内公司不要使用美国芯片,因为它们不“安全”。研究人员估计,全面禁止镓和锗出口可能会使美国 GDP 损失 34 亿美元。
据《南华早报》报道,中国市场监管机构已开始对英伟达进行反垄断调查,目前仍在进行当中。
据工程师特里奥洛说,他是一名从事电子技术领域的工程师,曾在中国工作。“中国的商业私营公司储备了先进的 GPU,并且能够在 AI 模型开发方面继续取得进展,实际上大大缩小了与 2022 年 11 月存在的 OpenAI ChatGPT 的差距。”
并且他还指出,中国的商业努力主要集中在民用而不是军事应用上。
根据美国半导体协会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大陆的芯片企业,在成熟制程工艺的市场占比上非常高,甚至要比芯片制造业强盛的中国台湾地区还高,并且这个优势还会持续扩大下去。
台湾地区的芯片制造业,以台积电和台联电为主,这两个晶圆厂都有着极其强势的市场地位。
台积电拥有10nm以下先进制程芯片的绝对统治力量,而台联电虽然在制造上面不如台积电,但是在其他产业链上面,比如设计、制造、封装、销售,都设有专门的子公司。
而中国大陆的晶圆企业,比较核心的就是位于上海的SMIC和华虹。都拥有成熟芯片的制造能力,并且实现了去美化生产。
但是在逻辑芯片的10nm以下制程工艺领域,SMIC与华虹半导体的市场占比很少,在全球的市场占比领域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绝大部分都是被台积电和三星占据着,这种情况也是美国针对中国大陆企业进行制裁所导致的直接情况。
目前来说,中国大陆的芯片制造企业,在闪存、内存、28nm逻辑芯片的制造领域,都有着一定程度的市场占比。但是跟三星、铠侠、台积电、英特尔等老牌的企业相比,中国企业还具有很明显的发展空间。
03
国产技术的影响
美国之所以在传统的成熟芯片上对中国下手,主要原因就是中国在成熟芯片上面的产能扩充,在一定程度上会打破国际芯片产业链市场的平衡。
在28nm节点,以及更老旧的40nm、90nm制程节点,中国拥有非常强大的产能优势,一旦这种优势继续放大,中国的芯片出口金额会越来越高,容易导致海外企业过于依赖中国制造的成熟芯片,严重的可能会面临着破产。
传统芯片的产业周期很长,在消费电子产品、汽车、工业控制、军事用途等各种领域都有着明显优势。
美国针对中国开启的芯片战争,本质上来说就是逼着中国进行独立自主的产业链发展。
独立自主的含义是自己发展,不依赖其他人。但是对于芯片这种产业来说,独立自主不是个很好的发展趋势。
集成电路产业讲究的是集成两个字,哪怕是强于美国,也无法通过本土的技术设备来制造芯片,尤其是在先进芯片领域,必须要依靠荷兰的设备、日本的材料、中国台湾的制造技术。
美国制裁中国,逼着中国只能走独立自主的发展路线,这叫做“把互相依赖武器化”,为了不让你依赖我,所以我要制裁打击你。
很多人陷入了一个误区,认为想要不被美国卡脖子,我们只能进行全产业链的国产化发展,这是个不完全正确的观点。全产业链国产化固然重要,但是让我们的产业技术变得更有依赖性的价值,这才是我们需要重点发展的地方。
我们在前期被美国制裁的时候,根本没有还手的能力。就是因为我们过于依赖美国的技术设备,导致我们没有与对方讨价还价的权力。
到了现在这个阶段,中国在先进技术和成熟技术上面双发展,已经取得了不错的进展。
在面对美国后续的制裁,中国选择对制造材料进行出口限制,以此来作为回应。
紧接着就是中国在成熟芯片上面的扩产消息,随着中国芯片的出口数额越来越大,海外的市场已经出现了依赖中国芯片的情况。如果中国在成熟芯片上面拥有了一定程度的国际市场规模,那么到时候就变成美国依赖中国技术的市场情况。
一旦海外的这些传统成熟芯片的制造企业,在成本、产能、市场规模上面无法与中国企业抗衡,那么这些海外的制造企业,将会被市场淘汰出局。
往期经典回顾:10万+阅读量
往期经典回顾:100万+阅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