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
1
国务院办公厅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
10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文件从强化生育服务支持,加强育幼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教育、住房、就业等支持措施,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四方面提出系列生育支持措施。(新华社)
2
国家卫健委公开征集2025年度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立项建议
10月28日,国家卫健委公开征集2025年度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立项建议。以食品添加剂和食品营养强化剂、检验方法、食品产品、微生物、食品相关产品等标准为重点,统筹推进标准制定、修订,使标准范围覆盖我国主要食品类别,涵盖已知安全风险因素。(国家卫健委)
3
医保局:1至9月各级医保部门共追回医保资金160.6亿元
近日,国家医保局发布消息称,今年1至9月,全国各级医保部门共追回医保资金160.6亿元,同比增长38.7%。同时,医疗机构通过自查自纠主动退回的金额近36.2亿元。(国家医保局)
1
人工智能有望助力中国乳腺癌防治
近日,北京协和医院在《国际外科学杂志》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自主研发的基于人工智能的红外热成像体系,有望应用于乳腺癌临床前筛查,为优化乳腺癌筛查策略和提高患者生存率作出贡献。体积小、成本低、效率高,有望使广大女性在家里或社区就能便捷高效地完成临床前筛查。(北京协和医院)
2
研究发现每天排便一次或两次更健康
近日,一项发表在《细胞》期刊的研究发现,个人每天排便的次数对长期健康影响十分显著,每天排便1—2次更为健康。研究发现排便频率与肠道微生物群组成有关,排便频率正常的人群纤维发酵细菌丰富,而腹泻或便秘的人群蛋白质发酵细菌更多见。《细胞》期刊
3
突然消瘦可能是预示癌症的信号
近日,一项发表在《英国医学期刊》的研究发现,与没有突然消瘦的人相比,突然消瘦的人在3~6个月内被诊断为癌症的可能性增加。研究分析了6万多名突然消瘦的成年人,结果发现,在体重减轻诊疗后6个月内,908人患癌,其中,882人年龄在50岁以上,最常见的是肺癌,其次是结直肠癌、胃癌、食管癌、胰腺癌和淋巴瘤。《英国医学期刊》
1
中科院启动合成细胞国际科学计划
近日,中科院在深圳启动了合成细胞国际科学计划。该计划聚焦合成生物学领域的前沿基础研究问题,汇聚全球跨学科的优势力量,共同推动生命科学前沿研究和生物技术创新合作。(中科院)
2
研究人员设计出小巧高效的“基因剪刀”
近日,一项发表在《自然-方法学》杂志的研究成果提到,研究团队成功改造一种源自细菌的小型蛋白质,并利用它设计出小巧而高效的“基因剪刀”,可望使基因编辑变得更容易。新研究采用的小型蛋白质分子提取自抗辐射奇异球菌,这是一种能耐受大剂量辐射和多种严苛环境的细菌。(新华社)
3
研究设计出高效培养血小板装置
近日,一项发表在《通讯-工程学》杂志的研究成果,设计出一种高效人工培养血小板的装置,有望实现血小板等细胞的大规模培养。培养血小板需要装置内部形成搅拌机似的构造以制造湍流,研究人员将45升培养装置内部两个叶轮构造改造为三个叶轮构造,使湍流情况变得理想。《通讯-工程学》杂志
健康提示
秋季是癌症复发高发季?
据媒体近日报道,一名40年烟龄的男子频繁咳嗽、胸口疼,就医后检查出早期肺癌,手术切除后恢复了烟酒不离手的原有生活习惯,结果半年后检查发现肺癌复发了。
吸烟是肺癌的首要风险因素,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尽管有多种治疗选项,但这些治疗方法也可能带来恶心、脱发和疼痛等副作用。
“5年生存率”是肿瘤治疗的长期观察一个重要的医学术语。大多数肿瘤患者在接受综合治疗后,大约80%的复发转移发生在术后前3年内,另有10%会在5年内发生。癌症手术后的生活习惯、饮食、心态等,都会影响到复发的风险。
秋季被认为是癌症复发的高风险季节,主要基于以下三大因素:
1. 适应能力普遍较差,癌症患者通常免疫力较低;
2. 容易引发人们的悲伤和忧思,情绪波动可能会诱发复发;
3. 早晚温差大,增加了呼吸道疾病的风险。
如何避免癌症复发?
+
术后复查
遵循医嘱进行复查,每年做体检,多留意治疗过部位的健康情况。
+
科学治疗
遵守医生的治疗计划,不自行更改治疗方案或迷信偏方。
+
改变不良习惯
手术后原有的不良生活习惯也会影响复发风险,尤其是肺癌后要戒烟。
+
保持乐观心态
乐观心态不仅可以提高生活质量,还能增强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
提高免疫力
适当锻炼、健康饮食、规律作息,提高免疫系统功能可以减少癌症复发的风险。
10月30日08时至31日08时,内蒙古东北部、新疆北疆北部和西部、西藏北部和东南部、青海中南部、甘肃西南部、川西高原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雪或雨夹雪。甘肃东南部、陕西南部、海南岛南部、台湾岛大部等地部分地区有中到大雨。
未来三天,关注海南岛持续强降雨及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台风“康妮”发展动向及对我国东南沿海的风雨影响、新疆北部和西部等地雨雪天气对交通运输和农牧业生产等的影响。
来源 | 各部委公众号等
编辑 | 龙薇、崔润琦(实习)
©央视财经中国好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