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
目前,脑血管病是我国居民死亡原因之首。在众多脑血管病症中,有一种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复发率高的疾病,仿佛一颗“不定时炸弹”,令人不寒而栗。
它就是脑卒中!
2024年10月29日
是第19个世界卒中日
今年的宣传主题是“体医融合,战胜卒中”
就让我们来说一说这种凶险的疾病
脑卒中是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俗称“中风”。患者发病急,经救治后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肢体、神经功能障碍,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01
每28秒就有1人因脑卒中离世?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3)》显示
我国40岁以上人群脑卒中患者达到1242万
平均每10秒就有1人初发或复发脑卒中
每28秒就有1人因脑卒中离世
幸存者中约75%的患者留下后遗症
40%的患者重度残疾!
杜万良
北京天坛医院急诊科 副主任
划重点:脑卒中救治最佳窗口期为4.5小时
一旦患者发病后未得到及时救治,会造成脑细胞死亡,而脑细胞死亡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可逆的,因此脑卒中的致残率很高。
杜万良介绍说,脑卒中之所以如此凶险,主要是因为血管堵塞后脑细胞供血缺少或消失,进而导致脑细胞死亡,如果死亡的脑细胞位于躯体功能区则会造成躯体残疾,如果在语言功能区则会导致患者失语、表达困难等。
在临床上,脑卒中主要表现为脑出血和脑梗死,如果梗死面积较大,或者脑组织损伤严重,则有生命危险。很多脑卒中死亡患者,其死亡原因是脑卒中致残后引起的继发性疾病如肺炎、感染等。
小医提示
“120”口诀,快速识别脑卒中!
“1” 要看脸:脸部是否对称,是否口角歪斜。
“2” 查胳膊:平举两只手臂是否有单侧无力情况。
“0” 听语言:讲话是否清晰,有无口齿不清、言语含糊等现象。
如果出现以上任何一种状况,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尽快前往医院进行救治。
02
脑卒中年轻化趋势加剧
虽然脑卒中的发病率、致死率、致残率位于所有疾病的高位,但值得庆幸的是,脑卒中的防治水平已有所提高,治疗效果得到了明显改善。
统计数据显示
与十年前相比
目前脑卒中患病率、死亡率都有所下降
患者复发率为7.7%
与欧洲国家水平持平
整体预后优于全球平均水平
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到,脑卒中患者初次发病的年龄有所下降。
数据显示,45岁以下人群占比为11%,也就是说脑卒中越来越年轻化了。因此,杜万良医生建议中青年应戒烟戒酒、改正不良生活习惯,尽量避免熬夜,并适当增加体力活动。
03
聚焦脑卒中治疗最前沿!
脑卒中发生后,以溶栓、取栓为代表的“再灌注”治疗,能尽快恢复大脑供血。血管内取栓术,是近年来再灌注治疗的重要进展,然而,仍有相当比例的血管内取栓术患者在治疗90天后存在不同程度的残疾。
这样的局面有望得到改观。10月24日,北京天坛医院牵头的一项中国脑卒中创新研究在世界卒中大会上发表。该项研究数据显示,卒中再灌注治疗前给予脑细胞保护,可进一步改善大血管闭塞型卒中患者的治疗结局,帮助他们恢复自理能力。
此前,《央视财经中国好医生》也报道了北京天坛医院在脑卒中抢救方面的创新方案,点击➪《重大突破!一个小房间,即将改写每年200多万新增脑卒中患者命运》一文了解详情。
近年来,医学界涌现出不少脑卒中的创新疗法
2023年11月,陆军军医大学研究团队提出了早期静脉使用新型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致残性卒中的新疗法,明确了减少急性脑卒中致死致残的关键药物、最佳使用时机及最佳使用剂量等。
2024年5月,中国科大附一院研究团队公布了由国内31家综合性医院卒中中心参与的脑卒中治疗临床试验研究的最新结果,受到国际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关于脑卒中引发偏瘫等后遗症的治疗,《央视财经中国好医生》曾专门推出一期调查节目,点击即可观看⇩
关于这一创新疗法,点击➪《中国医生挑战4万根神经纤维“绣花手术”让偏瘫手臂“动起来”》查看详情。
04
如何预防卒中以及加速患者康复?
今年的世界卒中日,以“体医融合,战胜卒中”为主题,倡导通过科学运动预防脑卒中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对于如何通过运动预防以及加速患者康复,杜万良医生也给出了科学的建议。
预防卒中
每周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可以将有氧运动作为首选,包括但不限于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
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循序渐进地增加运动量,并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
卒中后的康复
针对肢体功能障碍、语言障碍、认知障碍等脑卒中后遗症,体育锻炼和康复训练是促进患者功能恢复的重要手段。
可通过平衡训练,以及俯卧撑、仰卧起坐等抗阻运动来帮助脑卒中患者改善肢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编辑 | 龙薇、马思遥(实习)
©央视财经中国好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