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之源

文摘   2025-01-29 07:57   黑龙江  

应少欲知足——首先跟大家说一下(那天讲龙树菩萨的《亲友书》时说过):所谓的“少欲”,是对“未得”(指对想得到、还没得到)的东西没有那么强烈地欲望,“知足”指对已经得到的东西,特别(心中产生极大)地知足,最富裕、是最幸福的是知足少欲的人。人要是有了这两个,不管过的平淡还是富足,权贵还是没有权利,在任何地方、任何状况下,都会幸福美满,这两个是幸福之源。还有,

酬报诸恩德——人一定要学会,不管过长时间、多少年,对自己有恩德的人,一定要加倍地奉还,这大概就是我们中国人说的“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意思。另外还有一个,

应摧伏忿慢——“忿”就是愤怒,脾气很暴躁、暴跳如雷。应该断除这样的暴躁脾气,或这种非常重的嗔恨心。因为与有嗔恨心的人在一起相处,无论他有多少钱或多少享受,周围的人都不会感到幸福,而且自己也很痛苦,所以应该放下这种暴躁的脾气。

然后就是“慢”、傲慢的心。明明你没这个本事、这样的学问,却认为有,那叫傲慢。骄恣和傲慢有点儿不同,这里可能都包括了,是由自卑感所导致的。刚开始你比不上人家时,感觉特别怯懦又自卑;然后安抚自己“没事,我肯定行、我一定行”,安慰多了,就让自己成了“我的确行”那种心态。这是一种假象,而且是一种非常狂妄的心态,不好,要断除这种傲慢。

应具低下心——在和任何人相处时,不要把自己看得那么重,要看低点儿、弱点儿;不要喜欢出头,要往后点儿、低调点儿、谦虚点儿,这叫做“具低下心”。这样才会有很多人尊敬或尊重你,这是非常好的一个事情。

——节选《菩萨宝鬘论》讲记




菩提道次第
佛教的定义是:诸恶莫做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