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可以改

文摘   2025-01-27 08:00   黑龙江  

以算命的方式虽然可以了知未来的福祸得失,但并不能说明命中注定。为什么不能说明呢?因为算命只能粗略了知未来的福祸得失,而不是微细了知。算命算出来的并不是说我穿什么色的衣服啊?说什么话啊?我说这个话的时候他会说什么啊?不是那么详细的问题,是大概的福或者祸,得或者失,他算出来的极其的粗略的。比如他说你某个月有难,但是某个月某个时辰由于什么原因?造成什么样的什么程度的外伤还是内伤?还是撞车还是什么东西?他没有这个详细的了知,没有一个算命先生能够算出来,他只有一个粗略的推算,这就说明不了命中注定。为什么呢?因为粗略地了知,不用算命也有很多的。比如说一个政府的审计局审计非常好的人,年初的时候可以搞预算,他根据过去的这些数据资料、根据过去的每年经济增长的百分比率可以做出来比较准确的今年的财政收入、今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今年的农业或者副业或者其他的某某业的税收或者支出,能算出来,甚至他算出来的可能比算命先生算出来的还要细微,而且准确度也基本上可以达到80%-90%。难道你说就是年初的时候决定了丰收与否?年初的时候决定了收入有多少吗?不是的,而且他也不知道未来怎么样,他只不过是根据过去的依据来推算未来而已。同样,既然因过去这种算命是一种粗略的,那么就说明他这个是以现在的现状和过去的现状为基础、他的生辰八字为基础推断出来大略的一种方向,并不是细微的,这就说明达不到100%,只是80%-90%,因此这就说明不了命中注定。
第二,算命的结论并非绝对,若遇特殊因缘也有变化的可能性。这就有个例子了,《了凡四训》当中了凡先生说,我自小屡屡算命丝毫不差,但有一次算命得出结论此生无子,做官谋事生命有难、劫数难逃等等,对此了凡先生他说他是深信不疑、苦恼万分。然有一次前往寻寺拜佛的时候,拜见一位高僧大德,告白了缘由,此时大师跟他说,若行万善断除万恶定可免灾。那么此后牢记大师的教诲,行善积德,生有二子,为官终身无祸,从此先生算命再也不准了,可能是我打破了常规,改变了因缘,结果也就发生了变化。这段话当中就可以想出来一件事情:算命先生他能算得出来很精确的内容,不假;但是他的精确的内容以什么为基础呢?以他当下的心态、他的生辰八字和一个人的常规的变化为基础的,要是遇到了偶然的变化的话他是算不准的,就像《了凡四训》里面所说的一样。汉人非常重视传宗接代,要不生儿子说起来那就心里很难受了,按道理这个了凡先生他确实可能没有儿子,而且做官做到什么时候他可能要生命劫数难逃。可是后来经这位大师指点他行万善断万恶,最后不但是生孩子,而且生了二个儿子,而且做官终身还是结果非常好,没有什么祸,他说从这一天开始算命先生算他的命就再也不准了。在这个里面我们去想一个问题,就是因果是可以改变的。包括我们佛教当中有很多消灾解难的一些经等等,为什么呢?在算命先生看来可能就是命该如此了,但佛教看来通过某一种方式是可以打破这个法则的,这就是佛教的高明之处。可见,算命乃以当下的善恶行为不变的方向为前提,就是算命是当下的一个善的人或者恶的人他的那种善和恶的起码的方向不变为前提,然后方能粗略了知未来的得失,倘若当下的善和恶的行为方向性发生了变化,结果自然就会变的。比如,谁都知道儿童攻读六年小学方能毕业,但这个是以不退校追赶本班的课程学习的最低限为前提的,倘若这个儿童在中途退校了,或者无法追赶他自己本班课程学习的最低限的话,那么他可能永远也不能够毕业。因此所谓儿童攻读六年小学方能毕业的这种共识是以不变的常规方向为前提,倘若变了方向或当下形成的常规,怎么能不变其结果呢?这就是之所以算命先生算出来算得准不能说明命中注定的理由,还可以改,不是注定的,这就是回答。
——节选《因果论》




菩提道次第
佛教的定义是:诸恶莫做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