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做善事,为何还遇灾难

文摘   2025-02-03 08:00   黑龙江  

因果的复杂性里面还有一个就是,已造的业力的种类的复杂性。这段话是怎么说来着呢?你看有很多人有很多这样误解:唉呀,我此生下来从来没有干过什么伤天害人的事,为什么我会处处遇到这么多的灾难呢?或者他说:我老在做善事,你看我为什么会遇到那么多的麻烦呢?
其实他之所以有这种呢,他就忽视了一件事情,他忽视了什么?他忽视了除了我们今生之外的前世所造的业,也忽视了前世的前世无数世来所造成的业,因为他忽视了这些,他考虑了今年的业,因此他老认为:因为我今生没有做过这么这么那么那么,所以说,我今生不应该得到这个这个那个那个的结果这是其一。
其二呢,他忽视了另外一件事,那是什么呢?他只在乎我刻意地去做的事,没有去考虑我没有刻意去做,可是呢,随心所欲的或者自然的做的事。但是,实际上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是什么问题呀?我们行善的时候啊,如果不刻意做的话,就是千军万马也拉不动的。因为我们对善的习气实在是太少太少了。要修起善来呀,不说别的,就是我相信啊,就听一天的法下来之后,到了晚上的时候,乏累呀整个身体都象软骨头似的,没力气呀,就累得呀!唉哟,好累好累呀!是不是呀?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不曾对善呀有非常强烈的欢喜,或者非常强烈的这种兴趣,因此呢,反正做善是极其的艰难,就象爬山一样;可是行恶呢?是用不着刻意地去做,随意的他会做。就象这个下坡一样。下坡呀,你根本就用不了什么力气,随便你呀,只要是你的脚一动,他会自然就会走,用不了什么花力气,他自然就走。同样的道理,我们做恶呀,是就是行走坐卧的自然当中。我们用不着刻意的去想,他自然就会做。比如说,瞋恨心说来就来,本来好好的,马上就可以生起;贪心说来就来;愚昧说来就来;傲慢心说来就来,这些都是用不着刻意去做的。它会自然就马上就会出来,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对这种贪嗔痴的习气,太深太深。我们库房里面最多的东西不是善而是恶;不是断贪、断嗔、断痴,而是贪嗔痴。所以呀,就是不费事,因此他就忽略了这一事实以后呢,导致了什么结果呀?就导致了另外一个结果。那就是他把力气最大最容易做的这个恶业的部分,他就忽视掉了,没有积极地去忏悔。但是呢?他把我们力气比较弱,不是那么太强大的善呢,前行、正行、结行,不是那么圆满的善行,把它当真:啊,我做了多大多大的善事啊!他就看成是这样。其实不然,从时间上、从力量上、从这个熟练的程度上来说呀,我们对贪瞋痴的熟练程度、对贪瞋痴的势力、对贪瞋痴的这种习惯的程度,那就比对行善积德的熟练的程度和势力呀强过万倍十万倍。所以说呀,咱们作恶并不觉得费了多大力气;而行善呢,感觉费了很大的力气,因此呢,他只知道了我行善,但他不知我无意当中也造了很多很多作恶。
因此呢这个问题就说明了什么,就这么积攒下来,今生我们已经积攒了无数前世、前世的前世无数世以来积攒的那有很多很多种。总而言之,虽然是比重而言,善业比较少,恶业比较多,但是呢,就象五谷杂粮混杂在一起一样,反正大米也有、豌豆也有、什么东西都有的一个粮食的粮库啊,就放在那里,当你把它拿出来播种的时候,并不是你单面的去种这个大米呀、单面地去种这个豌豆啊,不是这个样子的,你可能什么都会种下。所以说,生起来的时候,到时候会生出来什么呢?种的时候,就把五谷杂粮全部混在一块种的;因此呢要生出来的时候,看什么?怎样情况呢?看哪一种粮食在这个地域、这个肥料、这种气候条件、这种育养的前提下容易生长的,先生;这个气候、这个环境、这个条件不适合的就后生;或者干脆就生不了,就产生这个结果。就因为这样呢,我们虽然是行善,可是我们没有遇见行善而受报的因缘,故而呀,我们可能更遭受的就是恶的果报,过去所造恶的果报。
如果你认为我从今天开始再也不做恶事,就仅做行善积德的话,然而一定能够不再受任何一个果报的话,那你可能就错了,为什么呢?那你过去所做的这些就抵消了呀?没有哇!你没有摧毁它的种子,它怎么会抵消哇?除非你通过忏悔,具有四力忏悔的方式,彻底地摧毁了它的这个恶的种子之外,这个恶是不会抵消的;只要遇到了这个因缘,它会马上就受到苦报。
——节选《因果论》



菩提道次第
佛教的定义是:诸恶莫做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