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杜茶村墓到马祥兴菜馆

文摘   2024-07-28 21:47   德国  

从杜茶村墓到马祥兴菜馆

            ——《金陵稗抄》(1

按:近十馀年,笔者因搜集与南京有关的诗词文章,翻阅了大量古籍资料,特别是明清至民国时期的诗文总集和别集,同时顺便浏览了一些文人的笔记、杂著,发现不少与南京相关的内容,随手抄录,已不下百篇。其中有些材料或可与地方文献相互佐证,故略加考索,整理成文,总其名曰《金陵稗抄》,不定期在本公号发表,以饗同好。

本文材料源于一本诗话,原无标题,本文标题是笔者按其内容所拟,看到这个标题,读者一定感到奇怪,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名称会有什么交集呢

提起马祥兴菜馆,老南京人几乎无人不晓,但知道杜茶村墓的人就不多了。其实在清代,文人墨客大多知道杜茶村及他的诗作,也知道他的墓在南京,常会有人到南京来寻访他的旧居遗址或去他墓前祭拜。一些记述南京名胜古迹的专著都把“杜茶村墓”列入其中,如清代陈文述的《秣陵集》、金鳌的《金陵待征录》、唐赞袞的《金陵名胜》等。

杜茶村何许人也?此人原名绍先,后改名濬,字于皇,号茶村,湖北黄冈(今湖北黄州)人,明崇祯十二年副贡生,明末避乱移居金陵,在鸡鸣山西侧筑茅屋数间,名之曰饥凤轩、变雅堂,自甘贫困,刻意为诗,是清初著名的遗民诗人,尤以五律见长,清初江左三大家之一的吴伟业就说过,读了杜濬的《焦山》等诗之后,写五律诗有所长进。杜濬的诗作大多散佚,现存《变雅堂遗集》不足其所作的十分之一。晚年穷困日甚,却不轻受人惠,前来求诗者不少,皆谢绝。卒后无钱安葬,后来得到江宁知府陈鹏年捐俸资助,葬于钟山北麓梅花村。岁月沧桑,到清末此墓已难寻觅。

最近我看到《民国诗话丛编》中有一种《今传是楼诗话》(以下简称《诗话》),记述了清末民国时期一些诗人的轶事和诗作,作者叫王逸塘,安徽合肥人,清光绪三十年进士,官兵部主事等,曾留学日本,民国初期担任过袁世凯的秘书、顾问,北洋政府内务总长等要职,后皖系被直系打败,一度逃亡日本,1924年又出任安徽省长,北洋政府垮台后,南京国民政府下令通缉,此人逃匿于天津日租界,《诗话》一书就是他在天津《国闻周报》上连载的文章,从民国16年(1927)起,前后达数年之久,民国22年(1933)由《大公报》社出版。日寇侵华,此人沦为汉奸,曾在汪伪政府中担任考试院院长一职,抗战胜利后被捕,1948年被处决。

《今传是楼诗话》扉页书影

《诗话》共有五百馀则,但均无标题,其中有一则文字,记载了作者听友人冒广生(字鹤亭,近代著名学者)淹留南京时寻访杜茶村墓的经过,现照抄如下:

比岁淹留白下,时有胜游,又于南京太平门外访得杜茶村墓,且致祭焉。表彰遗逸,攸关风教,正未可与词人好事同年语也。近承写示两诗,并述颠末。略谓出太平门,过蒋王庙,有地名王家井者,由此步行度阡越陌,询刘家井,佃人刘姓屋后,即杜茶村先生墓,墓前有五碑,其一为光绪中重刻方望溪所撰墓表,表内称先生葬梅花村,今墓前虽有梅花,然询村人以梅花村,则瞠然不省也,若先询刘家井,则人人皆知,但不能知其间有杜茶村墓耳。

这段文字大意说冒广生近年在南京逗留过较长时间,游览了一些名胜古迹,在太平门外寻访到了杜茶村的墓,具体过程是:出太平门,过蒋王庙,在一个叫王家井的地方开始步行,走了一段乡间小路,打听到一个名叫刘家井的村子,在一家刘姓佃农的屋后,找到了杜茶村的墓,墓前有五块石碑,其中一块是光绪年间重刻的方望溪所撰墓表,方望溪即清初著名古文大家方苞,号望溪,他写的应该是《杜茶村先生墓碣》,叙述其生平及安葬经过,明确杜茶村先生所葬之地叫梅花村。而如今村民们只知道刘家井,不知梅花村,也不知这里有杜茶村墓。我查了《南京地名大全》,现在的地名中不要说梅花村,就是刘家井也消失了。据《玄武区志》、《南京百科全书》、《南京市志》记载:“杜茶村墓,位于太平门外王家湾伊刘村。”伊刘村是1950年两个村庄合并后改的名,新村名中的刘字就是指刘家井。

方苞《杜茶村先生墓碣》书影

《玄武区志》、《南京百科全书》、《南京市志》三书关于杜茶村墓的记载基本相同,墓前原有清代王铭震等人“谒杜茶村先生墓”诗碑、石刻“孤岭梅花同阁部,千年千表伴中山”及乾隆十一年所立“杜茶村先生之墓”石碑,皆毁于“文革”时期,现仅存同治十三年(1874)所立“楚北诗人杜茶村之墓”石碑,1982年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诗话》中说墓前有五碑,但只提到光绪年间重刻的方苞所撰墓碣碑,上述三书提到了四个碑,正合五碑之数。但《南京百科全书》和《南京市志》上提到的联语石刻,其中的“千表”不通,“千”应该是个错字。另外,《玄武区志》和《南京百科全书》把杜濬的字于皇,误作于室,把杜茶村的著作《变雅堂集》误作《奕雅堂集》,《南京市志》则误作《弈雅堂集》,可见三书关于杜茶村墓的文字同出一源。杜茶村在清代诗坛应该算是比较有名的人,很多工具书里都能查到。墓葬属文物古迹,撰稿人应在文化部门工作,把一个文化名人的字和著作弄错,实不应该。

《变雅堂诗集》扉页书影

 《诗话》在叙述了寻访杜茶村墓的过程之后继续写道:“今年清明偕鄂人刘禺生、李葆初同往祭,携鄂中所制糖供墓前,浇以酒,焚以纸钱。祭毕赴聚宝门外回回马祥兴家共饭,此肆极逼狭,而所制鸭冠于南都。尚系洪武初开设,马氏世其业。达官贵人既嫌其陋,而路又远,盖无枉顾之者。是日想及茶村先生生前或饮于此,特奔驰数十里就之,亦极思古之幽情矣。

文中的“今年”应该是指此文刊载在天津《国闻周报》上的那一年,《国闻周报》连载《今传是楼诗话》是从1927年开始,1933年结集出版,这个“今年”应该就是这几年中的某一年。

有了“比岁”的寻访,“今年”去杜茶村墓是轻车熟路了,杜茶村原籍湖北,与冒广生同行的刘禺生、李葆初也是湖北人,带的祭品中有湖北生产的糖,以表对这位同乡先贤的景仰。祭拜之后,他们一行人奔赴数十里到聚宝门外的回回马祥兴家用餐,从王家湾到聚宝门外的路程确实不近。据《中国饮食史》等书记载,清末民初南京的菜馆大体上可分成三个等级:环境宽敞,设施高档者称为大馆子,贡院街上的“金陵春”是其代表;规模、档次稍逊一筹的称为中等菜馆,贡院西街上的“小乐意”是其代表;店堂狭小,设施简陋的属于“小馆子”。大馆子和中等菜馆主要集中在夫子庙一带,“小馆子”则遍布大街小巷,其中以南门外的清真馆“马祥兴”最有名。我还查了民国时期不同年代出版的十几种旅游指南书,其中记载南京的菜馆有多有少,但把马祥兴列入其中的只有《京镇苏锡游览指南》一书,其他旅游指南书皆未提及,所以《诗话》说得没错,马祥兴确实是个小馆子,作者用了一个“极逼狭”来形容,可以想见店堂里那种挤挤扛扛的场面,店小,简陋,路又远,为什么人们还慕名前来,肯定有他的道理。

《诗话》说马祥兴制作的鸭子“冠于南都”,这倒是我头一回听说,不过这也是有可能的。但冒广生一行人跑这么远到这样一家小馆子来用餐只是为了品尝鸭子吗?原来更主要的原因是,他们不知从哪儿得知此店开设于洪武年间,遥想当年杜茶村先生或许在此店畅饮过,故此不辞劳苦,到此小店以发思古之幽情。

这段关于马祥兴菜馆的记述与我们现在所了解的马祥兴颇不同,不知作者当年写这段文字的根据是什么?

现在关于马祥兴菜馆的记载,最早应该是198612月出版的《南京简志》,其文如下:“马祥兴菜馆始建于1850年前后。原址花神庙,辛亥革命后迁址米行大街(今雨花路),建房3间,19582月迁至鼓楼。创始人是河南逃荒回民马思发,以随身一付箩担,分置锅碗缸罐,摆摊售卖‘荒饭’谋生,开始只卖牛八样(牛肚、熏牛肉、牛肉汤等),后来才逐步创制出脍炙人口的‘松鼠鱼’、‘蛋烧卖’‘凤尾虾’、‘美人肝’四大名菜,深得赞誉,至今不衰。”

上世纪80年代位于鼓楼的马祥兴菜馆

之后,有关马祥兴菜馆的记述基本都是在此说法的基础上略加修改完善,如2010年前后出版的《南京市志》说:“马祥兴菜馆,建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创始人马思发。马思发原在花神庙以摆饭摊谋生,后在回回营一间小矮房开店,取名马祥兴。民国16年(1927),迁址米行大街(今雨花路),建房3间,经营牛八件、炒菜,同时开办筵席。国民政府建都南京后,马祥兴菜馆有较大发展,当时马祥兴第一代传人马德铭与厨师共同研制美人肝、松鼠鱼、凤尾虾、蛋烧卖四大名菜,名噪金陵,”云云。

现在位于云南北路上的马祥兴菜馆

即使按《南京简志》的记载,马祥兴菜馆始创于1850年前后,也是南京现存店龄最长的老字号菜馆,若按《诗话》所记,此店开设于明洪武年间,那马祥兴就是国內现存最老的菜馆了,我想这种可能性不大,因为该书此段文字本来就是听冒广生说的,冒广生也是道听途说来的,并没有什么依据。按《南京市志》的说法,这时候马祥兴的四大名菜已名噪金陵,而冒广生只称赞了该店的鸭子,对四大名菜只字不提,令人颇感疑惑。

冒广生一行人是如何在马祥兴菜馆抒发思古之幽情的呢?无非是各人即席赋诗一首,这里就不复述了。从《诗话》所记的诗作来看,他们这一行至少有四人。按前文所述,这是当年清明的事,同年的重阳前一日,冒广生又偕同另外四人前往杜墓拜谒,并作联句。冒广生曾任南京国史馆簒修,可能此时就住在南京。

《诗话》还提到关于杜茶村墓址的不同说法,这在清代南京人金鳌所撰《金陵待征录》里已有表述:“杜茶村墓,方望溪墓表具言在钟山梅花村,而沈归愚《别裁集》则云在聚宝门外,卓尔堪《遗民集》则云在燕子矶东麓。”又云:“然太平门外遗墓尚存,其墓近程绵庄家祖茔,程氏子孙犹守先训,为之祭扫。”《诗话》亦云:“要以望溪墓表所述为最可信,其所指钟山梅花村,今之王家井者,当即近是,然梅花之盛,已非复从前矣!”后又举清末民初南京人陈作霖所撰《可园诗话》以证之,今杜茶村墓所在位置应无疑义。

                          2024728


往期回顾:

解放后南京的餐馆

民国时期南京的餐馆

京苏菜宴席“八达八”

蔬菜名称与南京话(上)

蔬菜名称与南京话(中)

蔬菜名称与南京话(下)

新街口忆昔(下)

新街口忆昔(上)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走马观书
酷爱读书,偏重文史,偶有一得,寄诸笔端,若有同好,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