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异名别称知多少(上)

2022-07-03 22:47  

南京的异名别称知多少(上)

 

建置名称,一部历史

 

在网络上常看到一些讲述南京异名别称的文章,在这些文章中都提到一点,就是南京异名别称之多,在全国首屈一指,但具体罗列出来的异名别称也就一二十个,其实在全国范围内有一二十个异名别称的城市为数不少,不足为奇。应该说,南京确有很多异名别称,这是南京地名文化的一个特色,但只列举一二十个来,是不能令人信服的,那么南京究竟有多少异名别称呢?


 

中华门外城墙边上的南京异名别称标牌

 

据我所知,目前主要有三本书对南京的异名别称做过统计:

一是由季士家、韩品峥主编,南京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金陵胜迹大全》,该书认为南京的异名别称“仅在清末民初江宁府的上元、江宁两县的地界内,县、州、郡以上的正式名号就有42个,如加上简称、美称、雅号,竟达62个,一个城市有那么多丰富多彩的名号,不仅为中国城市兴衰史上所少见,就是在世界城市演变史上也是罕见的。”(见该书第29页)

二是由马伯伦主编,海天出版社1994年出版的《南京建置志》,该书说:“凡县以上政区之建置地名见于史籍者,今市区江南部分(即古金陵之大体范围内),即多达56个以上,金陵、秣陵、建业、建康、江宁、白下、应天、南京、天京、扬州、丹阳等等,皆历史上的重要地名。即使去除其中前后建置为郡、府、县等不同层次政区而名称相同者,如“江宁”、“金陵”等只计为一个地名,亦有46个之多。” (见该书第17页)

三是由卢海鸣著,南京出版社2018年出版的《南京历代名号》,该书认为在今南京市所辖区域内,历史上曾经先后出现过70多个各具特色的名号” (见该书第2页)。在该书附录所列历代正式名号一览表中的名号,剔除名称相同者还有27个,在历代非正式名号一览表”里包括不同的外语译名以及近年才出现的雅号如十朝都会博爱之都等一共有50个。两者相加,正合“70多个”之数。

三书所言之“南京”,所指的地域范围各不相同,《金陵胜迹大全》指清代上元、江宁两县,即今南京主城六区加江宁区,《南京建置志》所说的南京市区江南部分,当指今玄武、秦淮、建邺、鼓楼、栖霞、雨花台六区,《南京历代名号》则说的是南京市域范围”,即今南京市的所有辖区。《南京建置志》仅指建置名称,《金陵胜迹大全》和《南京历代名号》则包括正式名称和非正式名称。

所谓正式名称,就是一个政权赋予这一地域的行政区名称,即建置名称,这就相当于一个人的正名、或者叫大名,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曾经经历过很多政权的统治,曾被赋予很多不同的建置名称,这就好比一个人有很多曾用名。所谓非正式名称,就是民间给这座城市起的俗称、美称、雅号等,这就如同一个人的小名、或者绰号。

 

由于南京独特的地理位置,历史上多次建都又屡经战乱,多次毁城又重新崛起,从而导致南京地区历代的建置复杂多变,要厘清南京历代到底出现过多少名称难度很大。本文根据正史中的地理志及部分地理总志,参考《南京建置志》及南京历代方志等书,作一个粗略的梳理。其中完全相同的建置名称不重复计数,名号相同但行政层级不同(如州、郡、府、道,或为上一级行政区的治所等)均如数列出。

南京历史上行政区的划分极其复杂,为便于说明历史上建置名称所在位置,我将现在的南京市域范围分为三片区域:

一是古金陵之地,即今南京市区6区(玄武、秦淮、建邺、鼓楼、栖霞、雨花台)加江宁区,此区域在隋唐时期为一个县,从南唐至清代,分为上元、江宁两县,民国后分为南京市与江宁县。

二是溧水、高淳两区,明代以前是一个县,历史上与古金陵之地时有分合。

三是江北地区,明代以前主要是六合县,与江南诸县分属不同的行政区,明代南京开始“跨江而治”,同时新置江浦县。

     下面按朝代顺序记述建置名称。

 

一、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今南京市域江南部分主要属吴国,越灭吴后属越国,江北部分主要属楚国,吴、越强盛时也曾据有江北之地,战国时期,楚国逐步灭掉越国,今南京市域全部归楚国。春秋战国时期,在今南京市域范围先后出现三个建置地名。

1、棠邑   今南京市域内最早的建置地名出现在江北,即今之六合区,史载周灵王元年(公元前571年)已有“棠邑”之名,可知这个建置地名在此之前已设置,一般认为这个行政区建置是由楚国设立的,据说伍子胥之兄伍尚曾担任过“棠邑大夫”。

2、濑渚邑 第二个建置地名出现在南京市域的南端,史载周景王四年(公元前541年),吴国在今高淳区固城湖北岸建城,设置“濑渚邑”,后世称此城为“固城”,“固城湖”之名即由此而来。濑指濑水,即溧水,濑、溧,古语同音,濑水为古河流名,今称水阳江。

3、金陵邑 春秋时期,今南京主城区还没有出现建置名称,直到战国时期,在周显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33年)时,楚国打败越国,原来的吴国故地全部为楚国所有,楚威王在石头山(即今之清凉山)设置“金陵邑”,这是南京主城区第一个建置名称,南京古称“金陵”即由此而来。

关于“越城”  有人说南京的建城史是从春秋末期越国所建的“越城”算起的,所以南京主城区的名称应以“越城”为最早。据史料记载,越灭吴后,于公元前472年在古长干里一带高地筑城,虽然城池很小,但确实是南京主城区最早的城垣,南京建城史以此为开端没有任何问题,但此城在当时仅作为军事据点,并非行政建置,当时的越国政权也没有给这座小城起个名字,所谓“越城”,是后来人们因城系越国所建而以此称之,传说当年主持修城的是范蠡,所以此城也被称作“范蠡城”,不过有人考证范蠡在灭吴后即辞职远游了,故此城不太可能是范蠡所建。

关于“冶城”  还有人说,春秋后期,吴王夫差在今朝天宫设立冶铸作坊,有人甚至考证出是在公元前496年,认为“冶城”是南京主城区最早的城邑。事实上,关于“冶城” 的记载最早见于刘宋时的《丹阳记》,该书云:丹阳冶城去宫三里,吴时鼓铸之所,吴平犹不废,”又云“孙权筑冶城为鼓铸之所。”可见冶城系孙吴时冶铸兵器之所,后《景定建康志》、《至正金陵新志》在记述“冶城”时只说“古冶城,本吴冶铸之地”,而忽略了《丹阳记》后面的“孙权筑冶城”之语,致使后人误将方志中的“吴”当作春秋时的吴国,始作俑者可能是明代著名学者陈沂,他在《金陵古今图考》中说:“惟石头城东有冶城,传云:夫差冶铸于此,即今朝天宫地。”但他也说是传闻,并无根据,后人以此讹传至今,现在有不少这方面的书籍或影视,都持此说,令人诧异。另外,所谓“冶城”,实为一冶炼场所,并无城垣,更不是行政建置。

 

二、秦汉时期

 

秦并六国,一统天下,废除分封诸侯,实行郡县两级行政体制,初分天下为36郡,一郡下辖若干县,今南京市域范围设有五县。

 

秦末鄣郡

 

4、秣陵县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第五次出巡,过金陵,“改金陵邑为秣陵县”,今南京主城区大部及江宁区中西部均属秣陵县,县治也就是县城,一般认为在今江宁区东南秣陵关,但也有人持不同看法。

5、江乘县  《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三十七年东巡“从江乘渡”,置江乘县,当时江乘县的辖区很大,从清凉山以北沿江而下,直至句容下蜀镇,再由下蜀向南直达淳化、湖熟一带,皆江乘县地,其范围大体相当于今鼓楼区北部,栖霞区,江宁区东部,句容市北部,所以“江乘”也是南京的一个重要建置名称。今栖霞山附近有江嵊村,很有可能是当年江乘县城所在地。

6、丹阳县  又作丹杨县,亦为秦始皇三十七年东巡时所置,辖区包括今江宁区西南一隅,溧水、高淳两区西部及安徽省当涂县,县城就在今江苏、安徽两省交界处的小丹阳。

7、胡孰县 汉朝初年,分江乘县地,置胡孰县,县治即在今江宁区湖熟镇。汉武帝时曾改为胡孰侯国,后复为胡孰县。

8、溧阳县  春秋时,吴楚交战,吴国将濑渚邑城从固城湖北岸迁至今溧阳县城附近的陵平山,改名陵平邑。战国时楚国取吴故地后改为平陵邑,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改平陵邑为溧阳县,县域范围除今溧阳市外,今溧水、高淳两区东部亦属此县。

9堂邑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改棠邑为棠邑县,秦时棠邑县范围很大,今南京市域范围的六合区全部及浦口区北部皆属此县。汉初曾为棠邑侯国,汉武帝时复为县,并改“棠”为“堂”。

10、宣亭县 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公元923年),改秣陵县为宣亭县。

11、相武县 王莽新朝改江乘县为相武县。王莽时所改县名在刘玄更始元年(公元23年)恢复原名。

 

12、湖熟县  东汉时改胡孰县为湖熟县。东汉末年,孙权废湖熟县,改为湖熟典农都尉。

秦代,秣陵、江乘、丹阳、溧阳四县隶属于会稽郡,郡治在吴县(今苏州市),秦末从会稽郡中分置鄣郡,郡治在鄣县(今浙江湖州以西),秣陵等四县隶属鄣郡,汉武帝时改鄣郡为丹阳郡,郡治在宛陵(今安徽宣城),秣陵等四县隶属丹阳郡。今江宁区丹阳镇俗称“小丹阳”,而称镇江市下辖的丹阳市为“大丹阳”,其实“小丹阳”之名来源甚古,汉代丹阳郡17县,丹阳县为其中之一,故丹阳郡为“大丹阳”,丹阳县为“小丹阳”也。

 

东汉丹阳郡

 

江北的棠邑县,秦代属九江郡(今安徽省淮南地区,非今江西省之九江),汉初属东阳郡,后改属广陵郡,元狩六年析置临淮郡,堂邑县属临淮郡。

汉武帝时设立十三刺史部,丹阳郡、九江郡属扬州刺史部,广陵郡、临淮郡属徐州刺史部。

 

三、六朝时期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赤壁之战后,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孙权割据江东,建立吴国(史称孙吴),在秣陵县建都,改名建业。

13、孙吴都城建业县 建安十六年(211),孙权从京口徙治秣陵,次年,改秣陵县为建业县。

孙吴时期,汉代的丹阳、堂邑置县如故,湖熟、江乘两县改为典农都尉,溧阳县改为屯田都尉。

14丹阳郡治建业  建业县隶属于丹阳郡,孙吴以建业为都城,为此在汉建安二十六年(221),将丹阳郡的治所从宛陵迁至建业,这是南京历史上首次成为郡一级治所。

15、扬州治建业 汉代扬州刺史部所辖范围极大,今江苏省长江以南,安徽省淮河以南,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全部,河南省、湖北省还有几个县也属于扬州,下辖九江、庐江、丹阳、吴、会稽、豫章六郡,扬州治所曾先后设于历阳(今安徽和县)、寿春(今安徽寿县)、曲阿(今江苏丹阳),吴建都建业后,于建安二十八年(223)将扬州治所迁至建业。自此南京亦称“扬州”。

 

晋武帝太康元年(280),“王浚楼船下益州”,吴国灭亡,三国重归一统。晋朝为加强对吴都建业的控制,将其一分为三。

16建邺县  晋灭吴后,将孙吴都城建业恢复原名为秣陵县,不久又以秦淮河为界将其分成两县,河南为秣陵县,河北为建邺县。改“业”为“邺”,或有贬抑之意。

17临江县  在灭吴的同年,晋王朝又将秣陵县西南境划出,新置临江县。

18江宁县  临江县名仅用一年,次年即改名为江宁县,县城就是今江宁区江宁镇,南京又称“江宁”始于此。不过此县不久即被废除,到永嘉元年(307)又恢复。

除建业县外,晋王朝还将丹阳县分成丹阳、于湖两县,将江乘、湖熟、溧阳恢复为县。

丹阳郡一分为三 丹阳郡在汉代所辖范围很大,包括今江苏西南隅,安徽皖南、江西东北部及浙江西北部分地区,孙权时将丹阳郡南部的歙县、黟县等划出,设置新都郡,晋太康二年(281),又将宛陵、泾县等划出,设置宣城郡,剩下的丹阳郡,辖建邺、秣陵、江宁、江乘、湖熟、溧阳、丹阳、于湖、句容、芜湖、永世11县,郡治设在建邺。其范围大致相当于今南京市域江南部分,句容市、安徽省马鞍山、芜湖一带及浙江长兴等地。

扬州重归为一 扬州在三国时期分属吴、魏两国,吴国占据扬州绝大部分区域,只有一小部分属魏国所有,晋平吴后,南北两个扬州合并,治所设在建邺,可见此时建邺仍为江南之重镇。


三国时扬州分属吴、魏两国

 

19堂邑郡  江北的堂邑县原属徐州临淮郡,晋元康七年(297),升格为堂邑郡,改属扬州。

20建康县  晋建兴元年(313),为避晋愍帝司马邺讳,诏改建邺县为建康县,南京古称建康自此始。

21东晋南朝都城建康(京邑二县)  晋建兴四年(316),晋愍帝被杀,西晋亡。次年,司马睿在建康称帝,史称东晋,南京再次成为都城。

东晋南朝时,皇宫及官僚机构在建康县,城市商业和居民区主要在秦淮河南岸的秣陵县,所以人们称建康和秣陵为“京邑二县”。

南京市域范围的江乘、湖熟、江宁、丹阳、溧阳等县,在东晋南朝时期,所辖区域、隶属关系时有变化,但县名未变。

22同夏县  梁武帝萧衍出生于秣陵县同夏里,梁武帝在天监元年(502)将同夏里及周边区域从秣陵县划出,新置同夏县,县域不大,其地当在今高桥门、上坊、麒麟门一带。

 

东晋南朝侨置郡县 东晋南朝时期,因北方战乱频仍,大量民众南下避难,为安置北方来的官员和庶民,在沿江及江南地区设置了很多侨州、侨郡、侨县。

南京的建置在东晋南朝时期最为复杂,尤其是侨置郡县的设置既多且乱,沈约在《宋书·诸志总序》中说其时“一郡分为四五,一县割成两三”,“版籍为之浑淆,职方所不能记”。有的郡县还有实际管辖的区域(称为“有实土”),如琅琊郡,临沂县等,有的郡县则寄治于他县之地,称为“无实土”,如东海郡、兰陵县等。由于史书记载过于简略,很多侨置郡县的来龙去脉并不是很清楚。《南京建置志》的编撰者经过认真查考梳理,确定在今南京市域范围内,东晋南朝共设置侨郡12个,侨县有30个以上,其中在江南侨置的有917县,江北侨置3郡,至少16县。侨郡有琅琊(后改名南琅琊)、兰陵、东海、东平、魏郡、广川、高阳、秦郡、陈留、淮南、齐郡等;侨县有怀德、临沂、即丘、阳都、开阳、兰陵、承县、谯县、费县、乌山、建安、秦县、尉氏、义成、肥乡、元城、博陆、平丘、临涂、外黄、雍丘、浚仪、昌国、顿丘等

在众多的侨置郡县中,值得一提的是琅琊郡和临沂县。

23琅琊郡(南琅琊郡)  琅琊郡原来在今山东省南部,西晋时为琅琊国,晋元帝司马睿原袭封为琅琊王,永嘉南渡时,大批琅琊国人随之南下,元帝先在建康县侨置怀德县(无实土)安置琅琊国人,后又在江乘县侨置琅琊郡(无实土)。桓温任琅琊郡守时,求晋成帝从江乘县划出部分土地給琅琊郡作为治所,“帝从之”,自此南京有了一块地方称之为“琅琊”,这个琅琊郡的治所就是著名的“金城”,此城为孙吴时所筑,在江乘县蒲洲上,桓温曾在此城种植柳树,若干年后,桓温北伐经过此城,见当年的柳树已很粗壮,感慨道:“木犹如此,人何以堪!”(见《世说新语》),此后“金城柳”成为一个典故,常见于诗词歌赋之中。还有人把“金城”当作南京的正式名号,依据就是琅琊郡治设此。到刘宋永初元年(420),改琅琊郡为南琅琊郡,后又将秦汉古县江乘划归南琅琊郡。齐永明年间,南琅琊郡的治所迁至白下城(即今下关老虎山麓金陵村一带)。梁朝又改南琅琊郡为琅琊郡,琅琊郡之名在南京存在时间较长,不仅领有一些侨县,还有本土古县江乘,与其他侨郡不可同日而语。前几年曾热播的电视连续剧《琅琊榜》,即以“金陵”为背景,可见琅琊与金陵的关系非同一般。

24临沂县  临沂县本土原在今山东省临沂北面,东晋时的世家大族,所谓“王与马共天下”的王家,就是临沂县的名门望族。咸康元年(335),从江乘县划出一片区域侨置临沂县,以安置从临沂县来的官员和庶民,这是一个有实土的侨县,隶属于琅琊郡。其地域当在今笆斗山以东,栖霞山以西一带,县城在独石山,北临长江,此县从东晋侨置,到隋平陈后并入江宁县,存在了两百多年,到唐代还有人称其地为临沂,王维《送沈子福归江东》诗云:“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沂。”这个临沂就是指南京,点题“归江东”也。

25建兴郡  陈朝太建十年(578)废琅琊、彭城二郡,置建兴郡,领江乘、湖熟、同夏三个本土县和建安、乌山、临沂三个侨置县。

26、方州  东晋南朝时期,今南京江北地区因处于南北争战之地,或为北魏、北齐所占,又时被南朝收复,故其侨置郡县较之江南更为复杂混乱。到陈朝后期,北周夺取江北地区,改南朝侨置的秦郡为方州。

27、六合郡  北周大成元年(579),置六合郡,隶属于方州,辖县有尉氏(东晋时在堂邑县境内设置的有实土的侨县)、堂邑、方山等,六合得名因其境内的“六合山”,《舆地纪胜》云:“六合山即定山也,有寒山、狮子、石人、双鸡、芙蓉、高妙六峰相接,通谓之六合山。”此山今在浦口区境内。

 

四、隋唐时期

 

隋开皇九年(589)平陈,南北重归一统。隋文帝诏:“建康城邑并平荡耕垦,于石头城置蒋州”。

28、蒋州  隋开皇九年,废除丹阳、建兴两郡及东晋以来的一些侨置郡,置蒋州。与此同时,将建康、秣陵、同夏、丹阳、湖熟、江乘等本土县及在这些县域里的侨置县全部并入江宁县,隶属于蒋州。

西晋时从丹阳县分出的于湖县,东晋时在于湖县侨置当涂县(本土原来在今安徽怀远),隋开皇九年,废于湖县,却以侨县之名当涂取代之,当涂县亦属蒋州。

29、溧水县  隋开皇十一年,将溧阳县西部划出与原丹阳县东部合并,设置溧水县,隶属于蒋州。开皇十八年,又将溧阳县并入,此时溧水县所辖区域相当于今溧水、高淳、溧阳三地。

30、丹阳郡  隋炀帝大业三年,改州为郡,蒋州改为丹阳郡,仍辖江宁、溧水、当涂三县。此时的丹阳郡与汉代丹阳郡已不可同日而语,今南京市域江南部分是其辖境的主体,隋朝的丹阳郡与六朝时只是郡治设此不同,此时的丹阳郡可以称作隋朝之金陵也。

 

隋朝丹阳郡

 

31、六合县  隋开皇元年(581),废六合郡,改侨置的尉氏县为六合县,并将堂邑、方山等县并入。六合县辖境包括今六合区及浦口区北部。隶属于方州,隋炀帝大业元年,废方州,六合县隶属江都郡。

 

有唐一代,南京的政治地位比隋朝更受压抑,在唐朝290年中除唐初尚未稳定的8年、唐肃宗前期国家尚处于混乱中的6年、以及唐朝灭亡前20年,南京曾为州、郡一级外,其余255年南京都降为县一级,并隶属于润州(州治设在今镇江市,唐玄宗天宝年间,一度改润州为丹阳郡,郡治仍在今镇江市)。唐诗中偶有称镇江为金陵者,然在镇江的历代建置中从没有过金陵之名,之所以如此,很可能是金陵在唐代有较长时间隶属于镇江的缘故。

唐朝初年,南京地区曾为地方割据势力所占,建置沿袭隋朝的丹阳郡未变,从唐高祖武德三年至八年,南京地区建置名称及隶属关系变动频繁,但还不失为州一级,武德九年州废,古金陵之地沦为县级,隶属于润州。

32、归化县  唐武德三年,杜伏威归降,唐王朝改江宁县为归化县。到武德八年,改归化为金陵,归化之名历时五年。

33、安业县  唐武德三年,从江宁、溧水二县中分出丹阳、溧阳、安业三县,丹阳当即东晋南朝时分出于湖(即今当涂)后的丹阳县地,溧阳即隋朝分出溧水之后的溧阳县地,亦即今之溧阳市,安业县辖境不详。武德八年,安业县并入归化。

34、金陵县  武德八年,改归化为金陵,九年又改金陵为白下,金陵之名在战国时为“邑”,以“金陵”名县,仅此一次,时仅一年,而江宁、上元之名延续时间较长,然唐代诗人却多以“金陵”称其地。

35、白下县  武德九年(626),更金陵为白下,隶属润州。到贞观九年(635),又复称江宁县,县名“白下”历时九年。

36、扬州  自孙吴将扬州州治迁至建业,直到隋平陈,扬州治所在南京四百年。开始扬州所辖范围极广,后逐步“分而治之”,扬州的辖境日益缩小,到陈朝后期,扬州仅辖丹阳、建兴二郡,建康、秣陵、江宁、湖熟、同夏、溧阳、江乘等县,其辖境较今南京市域江南部分大不了多少,故此时之扬州可等同于南京。隋平陈,改扬州为蒋州,隋炀帝又改蒋州为丹阳郡,唐高祖武德三年,再改丹阳郡为扬州,辖江宁、溧水二县。武德七年,平辅公祏,又改扬州为蒋州。八年,复为扬州。武德九年,扬州之名移至江都,即今之扬州市,自此南京地区不再称扬州,原扬州所辖县中,白下属润州,溧水属宣州,南京沦为县级行政区。

37、江宁郡  肃宗至德二年(757),于江宁县置江宁郡,属江南东道,

38、昇州  肃宗乾元元年(758),又将郡改为州,江宁郡改为昇州,下辖江宁、句容、溧水、溧阳四县,南京又称“昇州”始于此。史载浙西节度使曾于此时驻昇州,第二年便移往苏州,又置浙西观察使(地位低于节度使)于昇州,上元二年(761),废昇州,浙西观察使移治宣州,属县分别归属润州和宣州。

唐朝末年又复置昇州,但时间有二说,《新唐书》记载:“光启三年(887年,光启是唐僖宗年号)复以上元、句容、溧水、溧阳置”,《资治通鉴》记载:“大顺元年(890,大顺是唐昭宗年号),复以上元为昇州。”

39、上元县  肃宗上元二年(761),改江宁县为上元县,“上元”之名取自唐肃宗年号,南京又称“上元”自此始。

40、石梁县  南京江北地区在唐代主要是六合县,唐高祖武德七年,在六合县复置方州,又在六合县西北境分置石梁县,方州辖六合、石梁二县。唐太宗贞观七年,再废方州,石梁县并入六合县,隶属于扬州。唐玄宗天宝元年,改州为郡,扬州改为广陵郡,六合县属广陵郡,唐肃宗乾元元年,广陵郡复为扬州,六合县仍属之。唐朝末年,扬州包括六合县属于杨吴势力范围。

 

五、五代宋元时期

 

唐朝末年,藩镇割据,昇州曾先后为多股地方势力所攻占,唐昭宗天复二年(902),淮南节度使杨行密夺取昇州,天祐六年(909年,天祐是唐哀帝年号,唐亡于天祐四年,即907年,但杨吴政权前期十余年仍沿用唐朝年号),权臣徐温自领昇州刺史,天祐九年,徐温养子徐知诰(即后来的南唐先主李昪)任昇州刺史,天祐十一年徐知诰筑昇州城,史称“杨吴筑城”,隋文帝平毁建康城300多年后,南京又有了一座新的城池。李昪夺取杨吴政权后建立南唐,以此为都城,所谓“六代俄然又一唐”也。

41、昇州府  杨吴初期,昇州辖境沿袭唐朝末年之制,仍为上元、句容、溧水、溧阳四县。天祐十四年(917年),杨吴政权在昇州置大都督府,同时将上元县西南19乡及当涂县北2乡之地划出复置江宁县,自此上元、江宁两县同城而治,直至清末(1911),时近千年。

42、金陵府  杨吴武义二年(920),改昇州大都督府为金陵府。

43、杨吴西都  杨吴天祚二年(936),吴主诏以金陵为西都。

44、江宁府  杨吴天祚三年,齐王徐知诰改西都金陵府为江宁府。同年吴主杨溥禅位于齐王,徐知诰更名徐诰,在江宁府即皇帝位,改吴天祚三年为昇元元年。

45、南唐国都江宁  昇元三年(939),齐国主徐诰恢复自己的李姓,取名李昪,并附会唐朝宗室吴王李恪为其先祖,改国号“齐”为“唐”(史称南唐),以江宁府为国都。江宁府原领上元、江宁、句容、溧水、溧阳五县,成为南唐国都后,辖境扩大,当涂、芜湖、繁昌等县陆续划入,江北之六合县亦曾一度划归江宁府。

46、昇国  宋开宝八年(976),宋军攻占江宁府,南唐国亡,宋王朝改江宁府为昇州,辖上元、江宁、句容、溧水、溧阳五县,南唐时划入的当涂、芜湖、繁昌等县划出置太平州。天禧二年(1018)二月,宋真宗诏改昇州为江宁府,并置建康军,同时以年仅九岁的六皇子、寿春郡王赵崇仁(赵祯)行江宁府尹,充建康军节度,加太保,进封昇王,江宁府为昇王封地,称昇国。同年九月,册封赵祯为皇太子,四年后继皇帝位,是为仁宗。

47、江南东路治江宁府  北宋初期为改变唐代后期方镇混乱局面,加强中央集权,以州县直属朝廷,南北统一后,朝廷直接管理300多个州幅度太大,不得不在州之上设置一级地方行政机构,即“路”,太宗时设15路,仁宗时18路,神宗时23路,徽宗时24路,江宁府为江南东路治所。江南东路辖一府(江宁)、七州(宣、歙、池、饶、信、太平、江)、两军(南康、广德)

宋代“府”的地位高于“州”,仁宗时,江宁府以“龙兴之地”,地位与京府等,较其他府为高。

48、建康府  南宋建炎三年(1129),宋高宗诏改江宁府为建康府,辖县不变。

49、南宋留都  南宋建炎、绍兴年间,宋高宗曾三次驻跸建康府,建康府治原在南唐宫城,后改建为行宫,建康府治移至行宫东南。在《景定建康志》中有“留都录”,记述宋高宗在建康行宫事。

50、建康路  南宋德祐元年(1275,元至正十二年),元军占领建康城,至正十四年以上元、江宁、句容、溧水四县设置建康路。至正二十八年,溧阳复为县,还属建康路。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溧水、溧阳升格为州,仍隶属于建康路。

51、集庆路  元文宗图贴睦耳原居于建康路,致和元年即帝位,改元天历,因建康是他的“龙兴之地”,天历二年(1329),诏改建康路为集庆路,辖境不变。

元代初期,为适应军事和政治需要,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是代中书省行使权力的临时行政机构,之后逐步演变成相对固定的地方行政机构,这也是后来一级行政区“省”之起源,建康路开始隶属江淮行省(省治在扬州,一度迁至杭州),后江淮行省江北部分划归河南江北行省,江南部分改为江浙行省,建康路隶属江浙行省(省治在杭州)。


元朝中期十一省

 

元代设江南诸道行御史台,为中央御史台派出机构,统辖江浙、江西、湖广三省,主要行使监察职能,初设置于扬州、杭州、江州等地,后治于建康(集庆),直至元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攻占集庆。

 

六、明清时期

 

52、应天府  元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攻占集庆,改集庆路为应天府,他在应天府称吴王,并以此为根据地,东征西讨,到1367年完成统一大业。应天府直隶中书省。

 

明应天府

 

53、南京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登基称帝,国号大明,改元洪武。实行两京制,应天府为南京,大梁(今河南开封)为北京。“南京”之名始于此。

54、京师  1378年,朱元璋撤销大梁的北京称号,改南京为京师,确定为大明国都。

55、江浦县  洪武九年(1376),以六合县浦子口(后省称浦口)巡检司改置江浦县,同时析扬州府六合县孝义乡、凤阳府滁州丰城乡、和州遵教、怀德、任丰、白马四乡为江浦县辖境。划属南京应天府。洪武二十二年(1389),又将六合县从扬州府划属应天府。

56、大明留都(南都)  朱元璋去世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年号建文,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经过三年内战,于建文四年(1402)夺取帝位,改元永乐,同时恢复两京制,诏改京师为南京,改北平府为顺天府,定为北京。永乐十九年正式迁都北京。南京仍保留一套中央军政机构,此后南京又称留都或南都,南京的中央机构之前冠以“南京”二字。

57、南京(南直隶、南直、南畿)  朱元璋占据应天府后,初期仍沿用元代行省制度,1356年设江南行中书省,治所在应天府。称帝后,罢江南行省,应天府及原江南行省所属各府、州直属中书省,洪武十三年(1380)罢中书省,所属各府、州直隶六部。永乐十九年迁都北京后,原直隶中央六部的各府、州隶属于南京六部,故在这些府、州前冠以南京二字,或称之为南直隶、南直、南畿。因之“南京”的概念就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南京就是指应天府,或仅指附郭县,即上元、江宁两县,广义的南京则指南京六部所辖应天、凤阳、淮安、扬州、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庐州、安庆、太平、池州、徽州、宁国十四府,徐州、滁州、和州、广德四个直隶州,辖境大于今江苏、安徽两省和上海市,因其中有几个县后来分别划给了浙江、河南、山东、湖北、江西。清初顾炎武编撰《肇域志》、顾祖禹所编《读史舆地纪要》称这一行政区为南直隶、或简称南直,明代编的这一区域方志称《南畿志》。

58、高淳县  高淳本为溧水县所属古镇,明孝宗弘治四年(1491),应天府为加强对边远地区的控制,奏请将溧水南部七乡划出,另置高淳县,仍属应天府。至此应天府辖上元、江宁、溧水、高淳、溧阳、句容、江浦、六合八县。

 

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攻破北京,明亡。凤阳总督马士英、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等拥立福王朱由崧即位,年号弘光,定南京为都,史称南明,但弘光朝历时仅一年,清军即占领南京。

59、江南省治所驻江宁府  清顺治二年(1645),清军占领南京后,改南直隶为江南省,改应天府为江宁府,江南省治设在江宁府。顺治四年,江南省置左、右布政使各一人,并治于江宁。


清江宁府

 

60、两江总督驻江宁府  顺治四年,置江南、江西、河南三省总督,驻江宁。顺治六年,河南省划归直隶总督,遂辖江南、江西两省,称“两江总督”,驻江宁。

61、安徽省治所寄驻江宁府  顺治十八年(1662),江南省左、右布政使划域分治,江宁府属江南右布政使(治所移至苏州)。江南左布政使寄治于江宁府。康熙六年,江南省拆分为江苏、安徽两省,江南省右布政使称江苏布政使,治苏州,江南省左布政使称安徽布政使,寄治江宁,直到乾隆二十五年(1760),安徽布政使才将治所移至安庆,江宁府并不隶属于安徽,却作为安徽省的行政中心近百年,所以现在有人称南京为“徽京”,还真是有历史渊源的。

62、江宁布政使驻江宁府  安徽布政使迁走后,江苏省增设江宁布政使,驻江宁,辖江宁、淮安、扬州、徐州四府,海州、通州两直隶州,原江苏布政使仍驻苏州,辖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四府和太仓直隶州,一省两布政使分治,亦甚特殊,此后江宁府亦称江苏省城。

雍正八年(1730),以溧阳县改属镇江府,江宁府遂领7县,直至清末。

63、天京  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攻破江宁府城,随即便以此为太平天国都城,改名为天京。后以天京周围地区设置天京省,辖江宁郡(清江宁府辖地江南部分)、镇江郡、常州郡、太平郡(今安徽芜湖、马鞍山等地)。

64、天浦省  咸丰八年(1858),江浦、六合亦为太平军占领,太平天国以江浦县为治所设置天浦省。

65、尚元县  太平军占领江宁府城后,为避上帝讳,改上元县为尚元县。

同治三年(1864),清军攻破天京,太平天国灭亡,其所改的建置名称全部恢复原名。

66、江宁道  清宣统三年(1911),江苏省政区划分为5道,江宁道仅辖江宁一府。但很快清朝就灭亡了,这一建置随即撤销。

 

七、从民国到新中国

 

67、南京府  191110月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政府,19121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正式成立,撤销江宁道及江宁府,以原上元、江宁两县之地置南京府,定为国都。南京府直隶临时政府内务部,原所辖句容、溧水、高淳、江浦、六合五县划归江苏省。同年4月,临时政府迁往北京,南京府撤销,复置江宁县,辖原上元、江宁两县之地。

68、江苏省省会江宁县  19124月,江苏省行政公署成立,驻江宁县(今南京市主城区和江宁区),江宁复为江苏省省会,直到1929年江苏省政府迁往镇江。

69、金陵道  19145月,袁世凯政府明令在省、县两级之间设“道”,江苏省划分为金陵、沪海、苏常、淮扬、徐海5道,金陵道辖江宁、句容、溧水、高淳、江浦、六合、溧阳、金坛、丹徒、丹阳、扬中11县。

70、民国首都南京市  19273月,北伐军占领江宁县,4月,国民政府宣告成立。宣言“奠都南京”,同月,南京市政厅成立,6月改称南京市政府,同时定为特别市,南京称“市”自此始,这也是全国第一个称作“市”的行政区。当时南京市所辖主要是城区和近郊区(大体在明南京城外郭以内),其他乡镇仍归江宁县管辖。同时将原属江浦县的浦口镇划归南京市。

71、首都特别市、南京(直辖)市  19292月,江苏省省会移至镇江,4月,改南京特别市为首都特别市。1930年,首都特别市改为南京(直辖)市,直隶于行政院。抗战时期,南京市政府机关内迁,19459月抗战胜利后返回南京。从19459月至19464月,国民政府陆续还都南京。

日伪时期南京市  19371213日,日寇占领南京,19383月拼凑成立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19393月,改南京市为“维新政府特别市”。19403月,汪精卫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成立,同时定南京为伪中华民国首都。

72、南京市从直辖市到江苏省省会  1949423日,南京解放,南京市直属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领导,194910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南京为中央人民政府直辖市。1952年南京改为江苏省省辖市,并定为江苏省省会至今。

南京市下辖的区、县情况较为复杂,拟专文记述,此处不赘。

 

说明:本文所附地图,分别引自《中国历史地图集》和《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未完待续)

      202272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走马观书
酷爱读书,偏重文史,偶有一得,寄诸笔端,若有同好,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