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期)
早年逛新街口,广场南面中山南路一段是必逛之地,如果逛得不尽兴,那就继续向北行,从广场东南角顺着人行横道线穿越中山东路,这条人行横道线是广场周围四条横道线中人流量最大的,节假日过马路的人群浩浩荡荡。经过广场东北角的一小片绿地,就来到了中山路东侧的人行道上,与新街口广场南面一样,新街口广场北面,路东也比路西热闹。紧靠广场的一幢楼房原为二层,原来也是银行,上世纪八十年代翻建为六层大楼,南京日报社曾设于此。过了这幢楼就是糖坊桥巷口,此巷与广场西南面的丰富路原来是相连的,而被广场占去的一段正是之前名为“新街口”的街巷。从糖坊桥巷口向北,沿街各色商店鳞次栉比,有百货店、服装店、钟表店、日用杂品店、烟酒食品店、理发室、照相馆、餐馆、小吃店等,其中不乏老字号名店。由于这条路上小商店很多,店名也时有变更,有不少商店的名号已想不起来了,现只能将尚能记起的部分商店略作记述。
中山路6号是曙光理发室,此店原来在马路对面,后迁至此,计划经济时期,理发业按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制定收费标准,为此将理发店分为五个等级,即特、一、二、三、四级,特级店全市只有四五家,曙光是其中之一。
中山路16号是环球照相馆,也是一家老字号。18号是扬子衫袜店,32号是华东文化体育用品商店,该店1930年始创于上海,原名华东运动器具公司,1932年来南京中山路30号开设分公司,抗战时迁走,1946年在南京原址复业,主要经营各种体育器械、运动服装鞋帽等,公私合营后隶属中国文化用品公司南京分公司,1959年与相邻的先施钢笔店合并,改名为华东文化体育用品商店。
中山路38号是南京粤菜馆的代表——大三元酒家,该店始建于1936年,抗战时期内迁到重庆,1946年迁回南京,原来在大行宫附近,1950年迁到新街口,该店名菜有烤乳猪、挂炉烤鸭、明炉叉烧、脆皮鸡、烩三蛇、炖水鸭等。名小吃有鸡蛋伊府面、蚝油叉烧包、鲜虾饺、杏仁豆腐、三元烩饭、咖喱鸡饭等,该店制作的点心也很有名,其中蛋糕和“萨其马”尤为人们称道,“文革”时曾更名为“东升饭店”。
中山路46号是艺风摄影器材商店,该店前身是上海日商千代洋行1937年在南京开设的分店,专门经营照相器材和冲晒放大业务,日本投降后该店关闭,店里几位被遣散的中国员工在长江路估衣廊口创办了艺风摄影服务社,主营相片冲晒放大及照相机修理等业务。解放后迁至中山东路,更名为艺风照相器材商店,公私合营后迁至中山路46号原千代洋行旧址,是当时南京唯一一家经营照相器材的专业商店。
“艺风”的北侧是一条小巷,因适值中山路48号位置,取名为中山路四十八巷,巷内有表演各类曲艺节目的“百花书场”,当年南京共有三家书场,这是最大的一家。巷口北侧是中山路50号,这是一家烟酒食品商店,店号“旭东”,应该是文革时期起的名字。56号是一家服装店,早年的店名已不记,上世纪80年代名为“金京时装店”。58号是冠生园食品厂门市部,冠生园1921年创建于上海,1927年来南京开设分公司,1946年设在碑亭巷的工厂建成投产,主要生产广式和西式糕点,下设5个门市部,此为其中之一。66号是联谊塑料门市部,销售各种塑料制品,68号是计时钟表店,72号是长江百货商店。
中山路76号是著名的李顺昌呢绒服装店,该店1904年始创于上海,原名“升昌服装店”,1915年迁来南京,更名“李顺昌服装店”,以定制加工服装为主,因所制西服质量上乘,声誉鹊起,在南京服装业界,男装制作首推该店,公私合营后隶属南京市纺织品公司,逐步成为销售与加工并重的服装商店,文革时曾先后更名为“东方红服装店”、“南京呢绒服装店”,文革后恢复原名。
中山路84号(有的书上记载为82号)是1934年建成的胜利电影院,原名新都大戏院,该影院规模宏大,设施完善,有座位1446个,当年与大华、首都(解放后改名解放电影院)、国民(解放后改名人民剧场)并称南京四大影剧院,1951年更名为胜利电影院,早年南京的影剧院夏季降温大多采用吊扇,有冷气设备的仅有四五家,而胜利电影院是人们公认冷气效果最好的影院。到该影院看电影,有时会提早一点到,以便到附近的商店转一转,或者在看完电影后,顺便逛一逛电影院周边的商店。
电影院北侧是一条小巷,名为中山路八十六巷,此巷北侧是茂林南北货商店,门牌是中山路88号,该店是一家老牌南北货店,主要经营干鲜果品,尤以糖炒栗子名闻遐迩。
中山路92号是“太平村食品商店”,该店是1933年苏州“稻香村食品店”在南京开设的两爿分店之一,另一爿分店在太平路,故取名为“太平村”。早年南京糕点行业大多采取前店后坊的经营模式,公私合营后,大部分糕点店的生产作坊合并到各区食品厂,只保留了少数几家商店继续采用这种模式,“太平村”是其中之一,该店的著名产品有:云片糕、方糕、玉带糕、杏仁酥、玫瑰酥糖、粽子糖等,是当时南京糖果糕点行业的名店之一。文革前这里新建成一幢四层楼房,一楼是“太平村食品店”,二楼是老广东菜馆,记得小时候曾在那里吃过一次便餐,服务员是一位四五十岁的男士,说话口音带有浓厚的广东腔调,名副其实的“老广东”啊!后来“六华春菜馆”搬到新火车站,“老广东菜馆”就迁到马路对面去了。
中山路96号是耀身绒线商店,该店始创于1945年,原来在夫子庙,名为“耀身绒线公司”,解放后迁至中山路52号,改名耀身绒线商店,专售各种毛线,并开展用机器代客编织毛衣业务,1970年迁至中山路96号,店名改成“为民”,1983年恢复原名。当年羊毛衫对多数人来讲属于奢侈品,人们穿的毛线衣都是自己手织,所以当时各大百货商店都设有毛线专柜,而专卖毛线的商店肯定比毛线专柜更齐全,所以该店在当年很受女士们青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羊毛衫成为普通的消费品,毛线销售日益萎缩,该店调整经营范围,改名为耀身百货商店。与该店毗邻的是位于长江路口的长江药房,门牌是中山路98号。中山路100号在长江路口北侧,上世纪六十年代前期在此新建了“长江南北货商店”,经营各类食品、干鲜果品及全国各地土特产,其经营规模在全市同类商店中名列前茅。该店也是到达新街口商业街区最北端的标志,虽然在此店北面还有几家比较有名的商店,但多数人逛到这里就往回走了。
从长江路口向西是华侨路,在四环路拓建以前,华侨路比较狭窄,也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商店,现在华侨路口南面是南京中心大酒店,始建于1987年,1991年建成,该酒店所在之地有一部分原来属于福昌饭店,所以现在中心大酒店和福昌饭店的门牌都是中山路75号,福昌饭店北侧原来是几家小商店,记得其中有一家是五金商店,因华侨路拓宽,后又兴建南京中心大酒店,这一片房屋全部拆除。在中心大酒店未建之前,福昌饭店除主楼以外还有两幢楼房,并有一个院子,现仅存主楼,该饭店始建于1932年,1935年建成开业,主楼高六层,底层为大厅,餐厅在顶层,以西餐享誉金陵,文革时改名为胜利饭店,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恢复原名。
在福昌饭店南侧原有两三幢楼房,记得文革前路经此地时曾见一幢楼房上有霓虹灯,打出的广告是“小汽车日夜出租”,那时候人们出行主要是乘公交车,在没有公交车的地方,只能步行,经济条件好一点的就雇个三轮车,能租小汽车的人在当年可谓凤毛麟角,不过这个出租车服务部紧靠福昌饭店,解放后该饭店主要为外宾服务,这个出租车服务部可能就是为此设立的吧?不知道该服务部到底属于福昌饭店还是南京市交电公司尚待查考。与该服务部相邻的楼房是南京市交通电讯公司,门牌是中山路57号,后改名为南京市交家电公司,上世纪八十年代市交家电公司腾出办公楼,将这一片房屋改造扩建成“南京家电商场”,在当时是南京规模最大的家电卖场。
家电商场南侧是《新华日报》社,民国时这里是国民党的《中央日报》社。《新华日报》社南侧是一条小巷,巷内有一座剧场,民国时名为“世界大戏院”,始建于1930年,据说京剧“四大名旦”之一梅兰芳曾在此演出过,文革时更名为“延安剧场”,上世纪八十年代复名为“世界剧场”。剧场西侧原为著名的摊贩市场,经营者全是个体商贩,销售各种小商品及电子元器件等,当年有不少无线电爱好者,自己组装半导体收音机,商店里卖的元器件较贵,很多人都到这里来淘,文革前很热闹,文革中衰落,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此兴建了一幢六层楼,名为“南京招商市场”。
回到中山路上,过了这个巷口,是一排三层楼房,楼下商店一家挨一家,紧靠巷口的是著名餐饮老字号“六华春菜馆”,该菜馆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原址在夫子庙南面的东牌楼,民国时期成为南京本帮菜——京苏大菜的头号菜馆,是当时达官贵人和文人墨客饮宴、雅集之所,1952年迁到新街口。“六华春”拥有胡长龄、杨继林、尹长贵等一批名厨,凡南京风味名菜,“六华春”无所不备,其中著名的菜肴有炖菜核、炖鸡孚、金腿炖腰酥、香炸云雾、松子熏肉、黄闷鸭、荷花白嫩鸡、芙蓉虾球、炖生敲、金陵叉烤、金陵圆子等二十馀种。有一种南京人家喻户晓的菜:“三鲜锅巴”,现在不论是南京菜、淮扬菜、四川菜等不同风味的餐馆里一般都可以点到此菜,具体做法是:将锅巴经油炸后上桌,倒入有三种配菜(即所谓“三鲜”)烩制的浇头。据说此菜乃“六华春”首创,所以很早就为南京人所熟知,有的人家还会自己烹制,此菜创制时最初的配料主要是口蘑,故原名为“口蘑锅巴”,现在的“三鲜”中口蘑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鲜。因在倒入浇头时有“刺啦”一声爆响,有人将此菜起名为“平地一声雷”,油炸的锅巴吸收了鲜浓的汤汁格外香酥鲜美,又被誉为“天下第一菜”。抗战时期,此菜流传到重庆,餐馆大厨用虾球、番茄作浇头,将锅巴堆砌如同城市,汤料中的虾球喻为炸弹,番茄比作火焰,一声爆响后,锅巴全都倒在汤汁中,名其菜曰:“轰炸东京”,因菜名切合时局而风行一时。
“六华春”不仅是京苏菜的名店,也是京苏帮厨师的摇篮,当年有不少擅长南京菜的名厨都出自该菜馆。1968年末长江大桥通车,南京新火车站启用,省、市领导决定将六华春菜馆迁至火车站旁,改名为“车站饭店”,来此就餐者多为行色匆匆的旅客,他们对饭菜的要求是便宜、快捷,一家著名的本地风味顶尖菜馆沦为供应普通饭菜为主的食堂,令人叹息。
“六华春菜馆”迁走后,店址让给了原来在街对面“太平村”楼上的“老广东菜馆”,该菜馆始建于1945年,最初在中山路八十六巷内摆摊,经营广式馄饨、面条、白斩鸡等小吃,其中馄饨以“个大、馅足、汤鲜”而为人称道,后在中山路上开店,店名“广东馄饨大王”, 1950年店面扩大并开始经营粤菜,更名为老广东菜馆,1968年迁至中山路45号原“六华春”旧址。
在“六华春”南侧也是一家老字号——“鹤鸣鞋帽店”,该店始创于上海,店名出自《诗经·小雅》“鹤鸣于九皋”,1944年来南京开设分店,原来专业做鞋,前店后坊,名为“鹤鸣鞋店”,所做之鞋质量优良,服务也很有特色,生意十分红火,公私合营后取消生产作坊改为销售各种鞋帽,更名为“鹤鸣鞋帽店”。
与“鹤鸣”比邻的是南京当时最大的摄影专业商店“南京摄影图片社”,该社前身是创建于1946年的“大中华电影照相器材行”,1958年公私合营后改名为大中华照相馆,1965年与“南京风景社”合并改名为“南京摄影图片社”,主要从事舞台剧照、风景图片、专业摄影等业务。当年有的电影在上映后,电影中的插曲也会风行一时,这时一种印有电影插曲歌词和简谱的图片就会出现在市场上,这种图片有不少就是该社制作的。在该社南面不远处是著名的“小红花儿童服装商店”,早年南京专售儿童服装的商店独此一家。
在这一排楼房南侧是一条狭窄的小巷,巷内有一家小餐馆,名曰“九里香”,听人说这是一家天津风味的馆子。在巷口的南侧是南京市邮局新街口支局,民国时是中国国货银行南京分行,此楼始建于1934年,楼高6层,地下1层,从人行道进入此楼有好几层台阶,门前有一道走廊,廊柱之间有宽厚的栏杆,人可以坐在上面,当年路经此处,总看到这里坐满了人,甚至还有人坐在台阶上,是邮局的什么业务让这么多人在外面等候吗?非也,这些人坐在这里是以此为休憩之所,因为当年新街口一带可以休息的地方实在太少。这幢楼房现在还在,不过再也看不到当年的那种景象了。
在邮局大楼南侧是一排楼房,“曙光理发室”原设于此,后来搬到马路对面去了。理发室隔壁是“清真韩益兴菜馆”,该店原来在夫子庙,当年也是很有名的清真菜馆,与“马祥兴”不相上下,那时候清真菜馆大多集中在城南一带,新街口以北寥寥无几,因此在公私合营后,有关部门对餐馆的布局进行调整,将“韩益兴”迁到新街口,“马祥兴”迁到了鼓楼,文革时“韩益兴菜馆”更名为“民族饭店”,“马祥兴菜馆”更名为“团结饭店”,不过“韩益兴”没有“马祥兴”幸运,“马祥兴”的招牌至今尚在,“韩益兴”却消失得无影无踪。“民族饭店”没有等到恢复原名就拆除了,后来在这块地方新建了金陵饭店购物中心,是南京第一家高档品牌商店。走过这片楼房就到了新街口广场西北角,当时是一小片绿地,从这里向西就是汉中路口。
早年的新街口,在汉中路上大多是一些小商店,逛街的人们很少走到这里来,但有两家餐馆例外,一是“金春锅贴店”,该店创建于清朝末年,原址在中华门内沙湾口(今钓鱼台东南口),以经营锅贴、蒸包、小煮面等南京特色面点著名,1945年迁到汉中路口,1956年又迁址汉中路38号,该店采取每客锅贴免费赠送一碗鸡汤的营销策略,引来众多食客,一时生意兴隆。另一家是“三六九菜馆”,该店始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相传当时有人为此店撰写对联云;“人分三六九等高高下下,这里都可以接待;小事天天有大事三六九,这里都能够摆平。”因此为人们所熟知。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因建金陵饭店,两店均迁往他处。
新街口商业街区东片主要是一些专业商店,其中书店就有三家,除商店外还有文化宫、体育馆等,文化气息颇为浓厚。
从新街口广场东南角折向东就来到了浓密树荫下的中山东路,路南面靠近广场的是一家贸易信托商店(中山东路2号),人们俗称其为“拍卖行”,当年有些市民将家中的旧衣服、家具、电器、钟表等放在店里让其代卖,卖掉后店里按一定比例收取佣金。中山东路6号是一家医疗器械商店。再向东行,有一幢六层大楼,其中一、二层是“南京无线电商店”,主要销售收音机、扩音机、电唱机以及无线电元器件等。大楼东侧是一幢两层楼房,楼下是一家烟酒食品商店,过了此店便到了名为“破布营”的巷子。巷口东侧是市蔬菜公司所属菜种商店(中山东路42号),当时全市经营菜种的独此一家,不仅本地菜农来此购买,还有外地农民也来此选购,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与市蔬菜种子站合并成立南京市蔬菜种子公司。
在菜种商店东面不远处是新华社江苏分社,再向东走就到了南京市工人文化宫,当年的工人文化宫是一个很大的院子,大门是一座牌坊式建筑,正对大门是两排高大的悬铃木笼罩下的林荫路,文化宫内的数幢楼房大都掩映在绿荫中,环境十分优雅。这里原是1946年中央政治大学校友会为给蒋介石祝寿集资所建,名曰“介寿堂”,内有大礼堂、会议室、图书馆、娱乐室、餐厅、招待所等。解放后,全国总工会南京办事处设此,后由时任南京市市长的刘伯承提议将南京市总工会设此,并亲笔题写了“工人之家”四字,后改建成“工人文化宫”,这里有图书阅览、有群众文艺演出、经常举办各种展览、讲座等,当年人们到新街口,经历了商业的熏染之后,有时也会到这里感受一下文化的氛围。文化宫的东门在洪武路上,文化宫的主要建筑都在东门附近,东门的北侧是“工人电影院”,也属于文化宫的一部分。在文化宫院子里向南走有一条巷子可通往正洪街。
从文化宫继续向东是南京最大的书店——新华书店中山东路门市部(中山东路56号),当年南京市区的书店一共只有十几家,中山东路上就有三家,这三家书店各有分工,中山东路门市部以文学艺术和文化教育类为主;在西祠堂巷口有一幢三层楼房,名为“科技书店”,一楼销售社会科学类书籍,二楼以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书籍为主,此店学术专业性较强,当年在读书人中很受推崇,此楼今日尚存,现在的店名是“教育书店”,与当年的情形已不可同日而语;在该店马路对面原来有一家“外文书店”,专售各种外文书籍及学习外语的教辅材料,此店后来迁到了大行宫口。
新华书店中山东路门市部当年是一长排平房,东侧是一幢三层楼房,人称民航大楼,楼下是民航售票处,开往机场的大巴也在这里发车。大楼东侧是洪武路,当年洪武路从白下路到淮海路一段与明瓦廊差不多宽,淮海路到中山东路一段与今日淮海路东段相似,后新街口修建四环路,洪武路进一步拓宽,民航大楼拆除。
在洪武路口东面有几家商店,值得一提的是位于中山东路94号以涮羊肉著名的北京羊肉馆,该店创建于1934年,原是一家北方风味小吃店,原址在中山南路63号,1956年迁到中山东路,经营规模扩大,楼下供应清真菜肴和北方面点,品种有各类焖饼、北京火烧、麻酱烧饼等,楼上专门供应涮羊肉,成为南京地区著名的清真菜馆之一。再向东就没有什么像样的商店了,经过抄纸巷口继续向东,到西祠堂巷口就是刚才提到的科技书店,此店与外文书店,距新街口已有一些距离,也远在后来拓建的四环路之外,但人们仍称书店所在之地为新街口,可见数十年前,新街口的地域概念就已经模糊了。
中山东路路北较之路南冷清不少,靠近广场是今天还保存完好的民国建筑,该建筑4层,建于1935年,高大的罗马柱极富特色,原为中国交通银行南京分行,汪伪时成为中央储备银行,抗战胜利后一度为中央银行南京分行,不久归还給交通银行。解放后曾为中国银行南京分行,现在是工商银行营业部。此楼东侧也是一幢老楼,现在是中国银行营业部。从银行向东到上乘庵巷口主要是一些机关企事业单位,如市纺织工业公司、市蔬菜公司等,在这些办公楼之间夹杂着一些门面不大的商店,有餐馆、小吃店、小百货店、日用杂品店,理发店等,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两家,一是“山西饭店”,该店始建于1946年,1964年迁至中山东路15号,是南京唯一一家山西风味菜馆,以经营刀削面闻名,此店所在位置现在是天时大厦。另外在市蔬菜公司办公楼西侧有一家专门销售唱片的商店——嘹亮唱片商店,改革开放前此类专业商店在全市屈指可数。
上世纪八十年代全民大办商业,到处破墙开店,新街口中山东路北侧的一些机关企事业单位也加入了这一潮流,有的将一楼腾出来开店,如市纺织工业公司就开办了百货商店,市蔬菜公司则将办公地点迁往别处,开办了“丽丽儿童用品商场”,有的则将围墙拆除,建了一排平房开店,其中有一家时装店名为“丽人岛”,但这边路上的人流量并没有因为商店多了而增加,生意始终不温不火,后逐步关闭。
从上乘庵巷口(拓宽后改名洪武北路)向东有几家专业商店,比较著名的是南京打字机商店,还有一家门面不大的餐馆,名为“金陵春”,可以肯定这个“金陵春”与清末民初南京著名的大餐馆“金陵春”毫无关联,记得八十年代初在那里吃过一次便饭,是一家很普通的餐馆。再向前,过了外文书店和一排阅报栏,就到了中山东路体育馆,在五台山体育馆未建之前,这是南京唯一一家室内公共体育馆。如果按一些人的观点,四环路以内是新街口商业街区的范围,体育馆已远在新街口之外,但我们看到,现在南京市全民健身中心(原中山东路体育馆)门口有一个公交车站,站名就是“新街口东”!
图20 从新街口广场向东眺望(上世纪30年代)
以上是我对六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末新街口商业街区的粗略回忆,有时也涉及到一些八、九十年代的情况。我看到网络上也时有一些回忆昔日新街口的文章,但大多过于简略或语焉不详,故在追忆往日情景的基础上,查阅了部分历史资料,但遗漏和不准确之处在所难免,欢迎补充、指正。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二三十年,南京的城市发展变化巨大,老城街巷风貌大多消失,但留存在人们脑海里的往日情景却难以抹去,所以设在南京博物院地下的民国馆“老南京”,成为博物院里的热门打卡地,还有以民国时南京为原型的影视拍摄基地(在溧水石湫),以金陵为名的仿古建筑群(金陵小城),都以老城旧景的名目来吸引人们的眼球,但在这些所谓的“老南京”里完全找不到与曾经存在过的旧迹相对应之处,都是虚构的莫名之地,有的建筑虽然建得美轮美奂,但却无法触动人们怀旧的思绪。我想如果要新建一处老街,发展商业旅游,不如以新街口的旧貌为蓝本,再现部分老建筑、老街巷的景象,恢复部分老字号商店、餐馆,再辅之以其他的旅游休闲设施,可能会比缺乏实际地名依托的假想景物更能吸引游客,因为这才是人们心目中的“老南京”啊!
说明:文中部分插图来自《江苏商业》等画册或网络。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