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不适合做播客

文摘   2024-10-01 22:07   四川  

这几天,小红书总给我推荐「找播客搭子」的帖子:小白领找播客搭子、女大学生找播客搭子、留学生找播客搭子……再点进帖子,这些人想聊的方向基本是职场感悟、个人成长、生活方式。

看得我眼前一黑,因为些普通人根本就不适合做播客。

内容行业有一个朴素的道理,人们愿意听你讲话,总得图个什么。要么你有非凡魅力,要么你愿意花时间制作有信息增量的内容。

对应到现有的播客类型上,最常见的访谈播客其实难度最高。因为访谈播客需要同时具备这两种要素,主播要有魅力,嘉宾也要能提供增量信息比如《随机波动》《忽左忽右》,这几位主播都有个人魅力,听众愿意长时间听他们讲话,并且他们邀请来的也是足够资深或有趣的嘉宾。

越来越流行的口秀播客,制作难度也很高。口秀播客完全靠几位主播的个人魅力,需要他们真能逗笑听众。而个人魅力和搞笑都是非常非常稀缺的人格特质,真正需要老天爷赏饭吃。没有经过验证具备这些特质的普通人,完全不适合参与。

实际上,普通人最适合做的播客类型是叙事播客、商业故事播客和罪案播客。因为这些类型的播客都削弱了主播的影响力,以事件为主而不是以人为主。一个表达能力还行的人,花足够的时间整理资料,甚至每期节目都写十几万字的逐字稿,那么他一定能制作出质量不错的内容。并且逐渐积累经验,节目做得越来越流畅。

如果你去听《商业就是这样》的早期节目,会发现两位主播的早期读稿水平其实一般。他们每期都写逐字稿,然后按角色分别朗读,听起来不如现在的AI流畅。但是这不重要,表达能力可以培养、制作经验可以积累,现在两位嘉宾配合得已经非常流畅,《商业就是这样》也成长为中文播客里的头部商业节目。

道理很简单,要么你本身有个人魅力,靠聊生活方式、插科打诨就能吸引听众,要么你愿意花时间精力,为听众提供有信息增量的内容。

除此以外,我实在想不出什么人会去听毫无人生阅历的大学生、小白领的播客节目,就凭这些对话有「聊天感」?还是「真诚」?

这属于是完全误解了内容行业。内容行业和制造、金融等其他行业一样,需要资本、技能与人力,最不需要的就是年轻人的真诚与热情。如果你有过内容行业经验,就会发现,这同样是一个看人下菜碟的行业。公司老板、行业前辈评判你时,看的依然不是你的热情与真诚(当然太虚伪也不行),而是你的作品与履历。

毕竟,内容行业要直接面对受众。受众的反应是最残酷的。人们不愿意听普通人说话,而更愿意听权威人士、明星和KOL说话。

如果你玩过ClubHouse,就能明显感觉到这一点。ClubHouse在2021年初爆火,大约有几十万的国内网友到处求邀请码,我也跟风要了一个。听了几天后,我发现大家都只爱去名人或KOL的房间,马斯克的房间在线人数能达到几十万人,那些中文KOL的房间也能涌入几千上万人,而普通人开的房间几乎没什么人听。ClubHouse上也有长期保持几千人在线的大房间,围绕某个主题建立,每个人都能申请发言,当KOL发言时,在线人数会涨,而当普通人发言时,在线人数持续往下掉,直到下一个KOL发言。

播客也是一样的。人们不愿意听普通人讲话,更爱听名人讲话。只是,任何媒介都存在红利期。在红利期里,普通人更容易成长为名人。比如几档头部中文播客节目,《随机波动》《忽左忽右》的主播在做记者时都不算特别成功,至少没有像2010年代的成功记者一样——写出几篇代表作后,进入互联网行业发财。但是,这几位主播抓住了播客红利期,凭借他们较好的人脉和表达能力,验证了自己的个人魅力,成为中文播客的名人。

但是,中文播客的红利期已经过去了。听众可以听他们熟悉的播客主播,那就没有必要再听普通人讲话。

现在的中文播客,最适合入场的是KOL。今年,杨天真、李诞开始做播客是一个标志。说明播客主播目前的职业上限是李诞这样的末流星、顶级KOL。

播客主播的职业下限在哪呢?我认为是记者、投资人、心理咨询师,与表达能力强的工程师、法医、程序员……也就是,知识行业里的普通人与传统行业里表达能力强的人。

对于比李诞咖位更大的明星来说,他们足够有名,不一定需要做相对小众的播客。对于比记者、投资人更普通的人来说,他们大概率没有精彩的故事,也没有足够有趣的人脉圈,做播客是一个难度高、挑战大、收益低的选择。

中文播客依然极度缺乏相对资深的主播与提供信息增量的内容。大量像开头的小白领、大学生涌入播客行业,正需要相对资深、有做事经验、人脉广泛的KOL来淘汰掉这批人。

所谓: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KOL。




葬愛咸鱼
现在我们来较量较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