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香肉丝有没有正宗?

文摘   2024-10-23 21:04   四川  

鱼香肉丝是一道经典川菜,全国各地都有。

我吃过很多地方的鱼香肉丝。据我观察,从南到北,鱼香肉丝越来越甜。北京餐馆炒的鱼香肉丝,普遍偏甜口,酸味只起点缀。

几年前,我到内蒙古旅游,参观成吉思汗陵。返程已是晚上,我们一行人又累又饿,在住的镇子上临时进了一家餐馆。

一群四川人,第一次喝咸奶茶,喝不习惯,干坐着等上菜。终于,老板端来一盘鱼香肉丝。我一看,居然是胡萝丝炒肉丝,胡萝卜丝是黄的,肉丝是白的,配料只放了几片斜刀片的大葱。一吃,几乎纯甜口。还好,至少不算难吃,我们太饿了,最后连盘子里的汤汤水水都倒进碗里,一群人狼吞虎咽吃完。

吃过更多鱼香肉丝后,我不由地思考,到底什么是鱼香肉丝呢?

从前,我以为这是一个不需要思考的问题。成都、绵阳的路边餐馆,卖的鱼香肉丝基本一样——莴笋丝、木耳炒肉丝,加豆瓣酱、泡辣椒段和葱姜蒜末。炒出来亮红色一大盘,味道大酸大甜,酸味略比甜味突出。泡辣椒段和葱姜蒜末,下入热油爆香的味道,就是鱼香味。

但是,视频网站上的烹饪大师们,还有不一样的做法。老饭骨里请来川菜大师,大师用料更细,莴笋丝换成冬笋丝、肉丝用猪里脊、木耳还要切丝。大师也不加豆瓣酱,而是将泡辣椒细细剁蓉,热油滑散肉丝后,加泡辣椒末炒香,再放冬笋丝、木耳丝,最后下碗芡炒匀出锅。

我做饭的手艺基本是看B站视频学的,所以也学了一部分大师的做法。

做鱼香肉丝最重要的是糖醋比例,大师用白糖和米醋,重量比1:1,做一份鱼香肉丝大约需要三四小勺醋、三四小勺糖。因为白糖是固体,能略微冒尖,所以糖的体积实际比醋多一点。

确定好糖醋比,剩下就是备料了。莴笋切丝、里脊切丝、木耳泡发,三根泡辣椒、大拇指头大小一块姜、三四根小葱和四五瓣蒜切末。

肉丝先要码味,一份两百克左右的肉丝,加一小勺酱油、半个小拇指体积的盐拌匀,再加一小勺芡粉、两三小勺葱姜水,抓拌到肉丝起黏,尝尝味道,应该比正常口味稍稍偏淡。

为了预防炒菜手忙脚乱,还要先兑个碗芡。一个小碗,加一小勺酱油、三四小勺醋、三四小勺糖、一小勺芡粉,再加相同体积的水、一半的葱姜蒜末,拌匀,尝起来应该是正常口味。

中餐炒菜的主要精力花在备料上,真正炒菜的时间只有几分钟。先倒菜籽油,开中小火,油温热时下肉丝滑散,直到油热、肉丝炒香。再下泡椒末、剩下一半的葱姜蒜末,以及莴笋丝和木耳,开大火爆炒。炒香后不着急,慢慢搅匀碗芡,全部下锅。最后炒一两分钟,让鱼香味猛烈地充满整个厨房,就可以出锅装盘。

不过,这一套流程太麻烦,我很少完全照着做。有时候材料不齐,炒出来大概还是鱼香肉丝。北京的盒马、美团,大多数时候没有四川泡辣椒,只用豆瓣酱,炒出来也是鱼香肉丝的味道。有一次,我忘记放豆瓣酱,葱切成了葱段,最后炒出来,除了颜色不红,味道也有鱼香肉丝的六七成。

逐渐地,我意识到,鱼香肉丝最核心的是糖醋比例,其次是葱姜蒜末。糖醋提供鱼香肉丝最基础的酸甜口,葱姜蒜末产生基础的鱼香味。只要碗芡的糖醋比例是1:1,加入葱姜蒜末,炒出来就是一盘七八成像的鱼香肉丝,加上四川泡辣椒就是九成。

不加葱姜蒜末其中之一,影响其实都不大。葱可以替换,四川餐馆喜欢用小葱,北京餐馆喜欢用大葱,大葱更适合偏甜的鱼香味。油还可以用花生油、玉米油,一般人其实吃不出来油的区别。至于莴笋丝、冬笋丝、木耳这些配菜,都可以不放。

鱼香汁还能抽离出来,炒肉丝可以,炒素菜、炒煎蛋,或者淋在肘子上也行。前两天,我在成都的一家香辣蟹店,吃到一盘鱼香莴笋片。纯素菜,我之前没见过,但鱼香汁调得极好,是四川正宗的大酸大甜、稍微偏酸的鱼香味。

但是,鱼香汁真的是酸甜口吗?前两天,朋友带我去吃成都知名餐厅芙蓉凰,各路美食媒体都称其是传统川菜。我们四个人点了六个菜,无意中点了两个鱼香味的菜,一个芙蓉大肘、一个泡菜鲈鱼,其实就是鱼香猪肘和鱼香鲈鱼。

猪肘炖得稀溜耙,淋上一层浓厚的鱼香汁。鲈鱼新鲜,一面改刀做了造型,白水煮熟,让鱼像炸过一样立起来,再浇上同样的鱼香汁。味道好极了,我们四个人只用几分钟就吃掉了一只猪肘,一人一块肉就消灭了一条鲈鱼。

不过,芙蓉凰的鱼香汁是咸酸口,吃不出甜味。鱼香味完全来自泡菜末、葱姜蒜末,也放了豆瓣酱。我从来没有吃过咸酸口的鱼香汁,但同样好吃。

想一想也很合理,越吃越甜是这些年才有的趋势。我的婆婆爷爷做菜,除了糖醋排骨和甜烧白这种甜菜,其余几乎不放糖。传统川菜的鱼香汁,确实更可能是咸酸口,而不是酸甜口。

这顿饭吃到最后,我意识到了一件事情——吃得越多、做饭越多,自己却很难再定义到底什么才是鱼香肉丝,什么才是鱼香味了。

我想起来一句话:不要管正不正宗,对自己胃口就正宗。


葬愛咸鱼
现在我们来较量较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