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新闻是最早完蛋的

文摘   2024-08-22 17:26   上海  

围绕贞观的《一个外地女孩》一文,媒体老师们陷入了一场内斗。


大概可以分为两派。一派主要是退役前媒体人,认为这些记者跑到死者老家,不去报道完整的死者故事,却只是引用几句官方发言,做一点周边采访,没有尽到媒体本身的责任。



另一派是现役媒体人,认为能到现场的记者已经很难得,采访不到死者父母,那么只能写官方回应、做些周边采访,已经算是尽力,老前辈不要站着说话不腰疼。



我不想说车轱辘话,这事情很明显,老前辈是对的。所谓旁观者清,退役媒体人希望的——媒体要发挥主体性,要调查事件真相,而不能只引用官方发言,发几篇几百字的快讯,然后大家一起等官方通报——这些合情合理,那些报道名篇都是这样写的。


现役媒体人会感到不满。老前辈说的全是应然、理论,实际上做不到。死者父母就是采访不到,编辑部给的KPI又重,第二天必须要发稿。那么,一线记者只能写出这样的报道。


但是,真正的问题无关对错,而是选择。老前辈相信的报道规范,显然已经失效。今天的记者面临完全不同环境,除了回光返照般的个案,不可能再写出老前辈心目中标准的调查报道。


真正的问题是选择。一种选择是,遵循老前辈相信的报道规范,注定不可能完成,只会加速跑路。另一种选择是,抛弃旧的报道规范,凭借本能写报道——只采访到了官方,但有信息增量,为什么不能发稿?自媒体文章有错误,为什么不能指出?


至于那些更高层面的价值判断,保持独立、全面均衡、提供公共论坛,就不是现在的记者媒体能做到的了。


新闻也好、伦理规范也好,这些上层建筑是由更基本的东西决定的。当前提条件改变后,个人的坚守也不能带来价值。如同泰坦尼克号沉船,当海水淹没水密舱后,船员的努力是没有价值的,唯一值得做的事情是协助乘客弃船逃生。


新的前提条件是,文章由自媒体公众号发出,在抖音、微博碎片化传播,引爆舆论,最后全民等待蓝底白字的官方通报,一锤定音。

在如何适应新时代上,没有人能给出有效意见。事实上,老前辈们早就跑路了。2000年成名的那批记者,先是去往了门户网站,后来是互联网大厂,现在少数做高管,多数在躺平。2010年代成名的那批记者,有多少人还在机构媒体里写社会新闻,而不是做自媒体账号?

了解过去20年新闻史的朋友都知道,社会新闻是最早完蛋的,然后是财经、商业、科技和整个新闻业。两三代记者的努力都葬送了,他们寄托理想的非虚构也仅剩下个案。


前提条件已经改变,过往经验不能给现在任何参考。轻记者要么随旧规范一起离开新闻业,要么适应新时代,写自己所能写的所有报道



附事情经过:


8月19日,贞观文章全网传播后,先有顶端新闻记者拨打了西安下辖11个行政区公安分局的电话,均未得到证实。而后,贞观发文澄清,文章的经历和细节都是真实的,但是事发地不在西安,而是西安周边市县。

于是,记者给咸阳市公安局打了电话,得到了肯定答复。咸阳公安证实确有此事,案发地在咸阳市秦都区。

到了这里,文章被证明至少不是完全编的,一个女孩死在出租公寓,这个基本事实没有错。但是,文章还提到了众多关键细节,比如女孩211大学毕业、家庭条件差、多次取得家乡事业单位考试笔试第一、骨灰被父亲扔了……这些都有待核实。

很快,记者赶到宁夏固原,死者老家的村里。

8月20日,从公开报道来看,至少红星新闻、极目新闻的记者都到了死者老家。不过,记者没有找到死者父母,采访的信源是乡政府干部、村干部、「当地官方有关负责人」,以及邻居村民。

记者实地采访的报道,否定了上述大部分细节。死者并非211大学毕业,而是专升本毕业于北方工业大学;骨灰并非扔了,而是按当地风俗撒进河中;死者家庭条件在当地属于中等水平,死者父亲每个月能领到300元低保。

8月21日,当地官方回复了红星新闻,死者考了两次(2018、2019)宁夏事业编,一次(2022)宁夏公务员,笔试排名最高为25名,均未进入面试。那么,贞观文章里写的死者多次笔试第一就是虚假的了。

到了这里,记者能采访到的差不多了。因为死者父母采访不到、当地政府也回复了主要质疑,剩下的就是等着固原和咸阳警方出官方通报。

葬愛咸鱼
现在我们来较量较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