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名有字,才叫有名字

文化   文化   2024-04-18 23:07   广东  

文/熊大


昨晚才定下我儿子的大名,91天了,取名字其实相当不容易。

一是避讳长辈的用字(我考虑的范围更大,亲朋好友的用字都避掉了);二是五行搭配得得当;三是读音得好听(我要考虑的包括潮汕话普通话白话都得好听);四是不产生歧义;五是有内涵寓意吉祥;六是避开偏僻字;七是字的结构最好相对简单不难写;八是别流俗;九是还要根据八字特点确定名字的风格。


当然你也可以随便取,这没问题,这样自然简单。

这就是我取名字的时候必须考虑的9个要点,即便我是一个从事文字工作的人,这样筛选下来其实也没多少字可以用。

我拟定的名字不下二十个,结果到了昨晚其中的一个名字才过了我自己这一关,虽然不算很满意,但也只能用了,因为找不到更好的了。

讲到取名字,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现代社会中我们每个人其实只有名,没有字。在古代,哪怕在民国时期,依然还有取名又取字的旧传统,如此合起来才叫名字。

按传统,孩子出生之后,家里的长辈或者孩子的父亲,都会帮孩子取名,但字不会马上取,无论男女,拥有自己的字得等到成年开始。

在古代,不论男女都要蓄留长发,到一定的年龄他们的家族会为他们举行一次成人礼。

比如,男子行加冠礼的话,就是把头发盘成发髻谓之“结发”,再戴上帽子。成年了,也意味着可以结婚了,我们经常听到的“结发夫妻”就是从这里衍生出来的。

《礼记》讲得很清楚:“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意思就是男子在20岁行冠礼时加字,女子在15岁行笄礼时取字。这里面的岁数,都是虚岁。

在男女的成年礼上,他们的父母会邀请德高望重的长辈、朋友或者孩子的师长参加见证,很多时候甚至会让这些朋友师长来给孩子取字,显然在古代成年礼是一件非常严肃而庄重的事情。

这种冠礼由父亲主持,一般都是在宗庙举行,通过加冠、取字、拜见君长之礼之后,一个人才能算真正成人,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要由指定的贵宾为其加冠三次,分别代表拥有治人、为国效力、参加祭祀的权力,然后长辈才会赐字。

而这个字的取法,也是有讲究的,一定是跟自己的名字本来的涵义相关,古人认为这叫“以表其德”,后来也成为“表字”。,比如胡适,字适之;赵云,字子龙;毛泽东,字润之。

在宋代之前,这种成年礼非常隆重,到了宋之后才开始越来越简化,清朝之后很多人甚至都不宴请宾客,只是在本家举行。到了现在,我们连字都没有了。

古人为何要取字呢?

因为古人认为,一个人成年之后,如果被人直呼其名,那是对其不尊重的体现,只有长辈才可以直呼其名,平辈之间都是称字而不是称名的,当然了,也没有人会用字来自称自己。

比如曹操,字孟德,我们看古籍经常看到孟德或者孟德公之类的,但曹操从来不会自称“我孟德……”,拿自己的字自称那会贻笑大方的,如果是自称的话都是直接用名自称的。

字也有避讳的作用,比如唐高祖叫李渊,若是你的名也有渊字,别人不会叫你的名字,而是称你的字,比如公孙渊就改称为公孙文懿。当然,那些文人如果为李渊作传记,也会称李渊的字,而不是名。

没办法,有时候就是这样,比如李渊没当上皇帝之前,大家都可以用渊这个字,但他当上了,后来的人自然不能用这个字。

取字这件事,最早起源于商朝,后来在周朝盛行,再后来就形成了一种制度而不是简单的习俗而已了,哪怕到近代也是有这种制度。

看到没有,就算是取名取字也有这么多讲究,之所以说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就是我们的仪式感太强了,而西方文明远没有我们这么多的仪式感。

现在很多人在追捧西方的一些仪式感,殊不知,跟中国比起来简直弱爆了。只是现在的中国人心里是自卑的,从鸦片战争之后我们国人就是这样。

但是,若大家能细细体会我们传统节假日的一些习俗,好好品读我们的古书典籍,一定能深深地感受到中国先哲的伟大智慧。

就像我们的二十四节气真的是伟大的发明,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洞察真的非常美妙,非常有美感。

人活着,是需要仪式感的,不管你的仪式感居于什么逻辑。否则,真的很容易变成行尸走肉。因为仪式感的背后,其实是灵魂和精神在寻求归宿。

若灵魂无归宿,精神空洞内心空虚,肉身确实就是行尸走肉了。

我提倡大家重新回到我们的传统文化当中去,去寻求那些人生重大课题的答案。

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实际上并非我们才遇到,古人早就碰过各种问题,两者的区别其实只是问题的表现形式不一样而已,但其精神内核是一样的。

即便我们已经是在一个工业化的时代,也不妨碍我们借鉴老祖宗的智慧,特别是在这个大转型的时代,这个社会普遍是充满迷茫、困惑甚至焦虑的。

作者简介:熊大,毕业于中山大学,前经济记者,目前为职业投资人,保险、命理分析业务咨询添加助理微信:13226629207。每次读完文章,请给我点赞、点在看。将这个公众号“设为星标”可第一时间阅读每天的文章。


金融路人甲
复盘预测股市/分析经济走势/洞察财富逻辑/透视人性规律/读懂人生哲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