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顶级阳谋,中国经济激荡30年(16)

文化   2024-11-10 22:42   广东  
文/熊大

特朗普胜选了,随之而来的是完全可以预期的中美贸易战升级。当下很多人非常担忧,特朗普强势的极限施压风格,会不会让中国陷入新一轮的经济和贸易困境。
当大家准备陷入毫无理性的恐慌之前,不妨先面对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2018年特朗普担任美国总统时启动了对华贸易战,到了拜登担任总统的这4年,美国对华贸易战更是变本加厉,拜登比特朗普还狠。
但贸易战打了6年,这个世界的局势演变完全超乎美国人的意料,更超乎国人的意料。美国人是不想承认对华贸易战的失败,而绝大多数中国人是无法理解为何我们能够成功跨过6年的至暗时刻。
我可以用非常直观的数据来呈现中美贸易战在过去6年的结果,并且为了更客观呈现这种结果,我选用的时间维度是2019年1-10月的商品贸易数据。
因为美国对华贸易战的效果从2019年才真正体现出来,而选用1-10月的周期,主要是为了方便对比,因为2024年还没过完,目前只公布了1-10月的相关数据。
中国海关总署11月7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以美元计价,中国10月出口同比增长12.7%至3090.6亿美元,跃升至27个月高位;进口同比下降2.3%至2133.4亿美元;10月份当月的贸易顺差957.3亿美元,前值817.1亿美元,创历史第三高
2024年1-10月,中国商品出口总值为29264.55亿美元,同比增长5.1%,低于2022年同期的29569.19亿美元,为历史同期第二高水平。
2024年1-10月,中国商品进口总值为21411.91亿美元,同比增长1.7%,低于2021年同期的21872.64亿美元和2022年同期的22537.83亿美元,为历史同期第三高水平。
我们对进出口贸易规模进行简单的减法,2024年1-10月,中国商品贸易顺差为7852.64亿美元,同比增加15.8%,这个数额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高于2022年同期的7031.36亿美元和2023年同期的6783.10亿美元。
而10月当月,中美贸易额为598.24亿美元。其中,中国对美出口466.63亿美元,自美进口131.61亿美元。中国对美贸易顺差335.02亿美元,占比10月中国贸易顺差的35%
纵观2024年1-10月,中美贸易额为5641.74亿美元,同比增长2.8%。其中,中国对美国出口4277.76亿美元,增长3.3%;中国自美国进口1363.98亿美元,增长1.2%。中国对美贸易顺差2913.78亿美元,占比1-10月中国贸易顺差37.11%,美国再次成为中国最大的顺差来源国。
自从2018年美国发起贸易战以来,中国贸易额和贸易顺差规模稳定增长。2023年中国实现贸易顺差8221亿美元,与2018年的3517.6亿美元相比,大幅增长134%。这就是中美贸易战打了6年之后,中国进出口贸易的现状。
而美国对华贸易战打来打去,还是打成了我们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国。同时按照这种趋势,中国在2024年的贸易顺差有望突破1万亿美元,一旦达到这个规模,就不仅仅是突破了自己的贸易记录,也会成为全球首个贸易顺差超万亿美元的国家。
为何在贸易战不断升级的这6年中,中国的贸易规模以及贸易顺差依然能保持相对的高速增长呢?我们来看一下三组数据就知道了。
2019年1-10月,中国对美国出口3477.87亿美元,2024年1-10月为4277.76亿美元,累计增长23%。
2019年1-10月,中国对欧盟出口3011.37亿美元,2023年1-10月为4281.69亿美元,累计增长42.18%。
2019年1-10月,中国对东盟出口2871.5亿美元,2024年1-10月为4726.0亿美元,累计增长64.59%。
很显然,过去6年东盟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出口国,出口贸易的增速排在第一。同时过去6年,中国针对非洲、印度、拉美以及俄罗斯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增速也保持在50%以上;对韩国和欧盟的出口增长则保持在35%-42%之间。
因此即便在过去6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累计增长只有23%,但是由于中国在其他地区和国家特别是东盟的出口贸易维持高速增长,不但抵消了美国发动贸易战对我们的冲击,同时还能保持整体规模的迅速增长。这个过程中,东盟先后取代美国和欧盟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是非常关键的贸易结构转变。
今年1-10月,按美元计价,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7976.3亿美元,增长7.2%。其中,出口4726.0亿美元,增长10.8%;进口3250.3亿美元,增长2.3%。东盟成员中,中国的前三大贸易伙伴依次为越南、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
同期,以人民币计价,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16.94万亿元,增长6.2%。其中,出口9.48万亿元,增长8%;进口7.46万亿元,增长3.9%。
加上东南亚当下正在持续工业化,需要更多的来自中国的上游零部件、机器和原材料以及东南亚的市场规模在不断扩大,未来中国和东盟的贸易规模只会越来越大。
这就是为何这几年中国不断加强对南海的控制的原因,因为事关中国的贸易安全。我之前的文章深入剖析过,如今整个南海已经在中国的掌控之下,其中中国落子印尼,一条从成都出发延伸至印尼的雅万铁路,就是最核心的布局,它的战略意义等同于中国控制了印度洋进入太平洋的核心通道:马六甲海峡、巽他海峡和龙目海峡。
如今这种布局,正在深入推进。11月8日至10日,印尼总统普拉博沃·苏比延多来华进行国事访问,中国和印尼双方决定,打造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构建具有地区和全球影响力的中印尼命运共同体。如果读懂“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就知道这里面的深意了。
不过,在以上那些细碎的进出口贸易数据当中,其实还隐藏着一个更值得关注的核心信息。那就是最近几年中国总体上的进口增速是在下降的,而出口却在不断增速,并且是对所有主要经济体的出口保持较大的增长。
这说明中国的产业转型升级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国产替代的速度也正在急速推进,由此中国的整体工业体系才变得更加自主可控。在国产替代进口不断加速的情况之下,需要从国外进口的商品,无论是卡脖子技术还是比较优势的商品,都不再显得那么稀缺了,唯一需要关注的只是资源型商品。
中国对印度、俄罗斯、非洲和东盟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增速累计保持在50%-65%之间。有人说东盟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是中美贸易战之后产业转移的结果,但这是其中一个原因并非唯一原因,甚至不是核心原因。
因为很明显,过去5年我们不仅仅是对东盟的出口保持急速增长,同时对非洲的出口累计增长将近57%,对俄罗斯的出口累计增长125%,对巴西的出口累计增长也有76%左右,很明显是因为发展中国家的需求在崛起,它们的经济开始变得活跃。
即便是对澳大利亚这样制造业出口很少的国家,中国对其出口在过去5年间也增长了57%左右,我们很难说因为中美贸易战,澳洲也跟东南亚国家那样承接了中国的产业链加工之后再出口欧美。
显然,这些变化只能发生在中国自身的工业体系变得更强大、韧性更足的基础上,我们能在国内形成自我闭环的产业链制造更多的商品,我们对海外的商品输入速度才会下降。
比如中低端芯片,以前我们要进口设备、原材料以及各种代工,现在慢慢成熟之后,我们自己不要进口那么多东西,通过国内的产业链就能满足生产,然后再把生产出来的芯片卖到国外去,这样就会促成进口增速下降而出口增速增长。
从某种意义上看,中国保持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增速,就是在抢占西方的工业品市场份额,这本身也是竞争,并且通过这种竞争又能够反哺国内的产业升级和转型,这对西方国家来说无疑是釜底抽薪。
以上这些数据,已经非常清晰勾勒了当下中国的对外贸易现状。2018年的时候,中国的GDP只有91.93万亿元,2023年GDP是126.06万亿元,占据全球35%的工业总产值,并且如今中国的军力控制了南海,下水了三艘航母,055大驱成为全球海上的大杀器,贸易战打了6年中国成了这个样子。
当下,中国在无人机、太阳能技术、石墨烯、高铁、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新能源汽车相关的电池和电机技术、量子通信技术、5G通信技术、雷达以及激光技术、新型核岛、特高压、超算技术、北斗导航等多项高新技术方面已经领先全球。如果是在军事领域,那在全球处于垄断的技术就更多了,看看我们陆海空三军的武器装备和新型作战手段就知道了。
现在,我们制造业的总产值是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和加拿大总和还多,也就是超过了G7了,这还是部分产能被转移之后的结果。工业用电我们是美国的5倍多,是G7之和的两倍多。
2023年全年全球粗钢产量为18.882亿吨,中国占了10.19亿吨,占全球54%,这还是我们房地产萎缩情况下的占比。第二名的印度约中国1/7。

2023年全球铝产量6986万吨,中国4100万吨占59%。第二名印度约为中国1/10。

2023年全球原镁产能为163万吨,产量为100万吨,其中中国产能136万吨,产量82.24万吨。也就是说,中国占了全球82.24%市场的份额。而且因为需求下降,这还不算峰值,峰值的话是占90%左右。

2023年全球煤炭产量87.4亿吨,其中中国46.6亿吨,中国占比53.3%,和钢铁差不多。但是中国消耗煤炭占全球55%以上。

2023年全球水泥产量40.72亿吨,中国以20.23亿吨的水泥产量占49.7%,我们最高时占全球60%左右;自1985年以来,连续38年位居第一。印度以4.15亿吨位居第二,越南以1.27亿吨位居第三。

中国还可以列出很多第一,并且是超过全球一半的,比如钛、智能电话、家电、造船、列车、无人机、太阳能光伏、风力发电机、核电站;维生素、抗生素等。
就算是汽车出口,2023年中国汽车生产和销售均超过3000万辆,出口汽车超过500万辆,不仅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销售国,还超越了传统汽车大国如美国、日本和德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这也是为何欧盟跟着美国对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加征高额关税的原因,再这样下去德国、日本和美国的汽车产业就废掉了。
以前都干不过中国,现在还想发动贸易战,而中国比6年前更强大,随着技术的升级和产业的转型,中国的很多工业品正在加速国产替代,芯片的完全突破也是指日可待的。我不知道美国人到底想怎么打?打下去,美国又会商品短缺物价飞涨,辛辛苦苦控制下来的通胀到时又会急速飞升,搞死的只能还是美国的中低层人民,这是毫无疑问的。
不得不承认,2018年的时候,当时的美国是非常自信的。因为他们认为中国是外向型经济,严重依赖外贸出口,一旦关税太高我们必然承受不住,经济发展会严重受影响,而且当时华为的芯片技术一旦被封死,其他企业也跟着不敢进行技术升级,到时自然会乖乖找美国谈判。
但是美国人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即便是2018年的中国也已经是全球独一无二的超级工业大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拥有联合国525个工业分类的国家。
用今年1月美国智囊CEPR发文说:中国是现在世界上唯一制造业超级大国。如果你去翻全球经济史,你找不到会有工业霸权国输掉贸易战的先例。中国扛过过去6年美国卡脖子周期的关键,最核心的还是过去几十年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积累下来的产业基础。
当年的英国作为工业大国,是人口千万级别的规模,美国和日本是亿级人口的规模,我们是十亿+级的人口规模,这种规模对于打造齐全的产业链来说至关重要。
德国法国为何打不过美日,说白了就是欧盟的那些国家在人口基数上不过弹丸之地,市场需求不够大自然无法引导企业有动力去打造完整的产业链,因为完整的产业链意味着需要很大的投资成本,但构建完毕之后又可以形成规模化优势而把边际成本做到最低。
举个例子,去年8月1日起,中国宣布对镓和锗进行出口管制,这无疑是大杀器。镓和锗的用途可大了,比如锗,经常被应用在红外光学、纤维光纤、太阳能电池、聚合催化剂及医药等高新技术领域,对于芯片、太阳能电池、生物科技和武器制造也是有极大的潜在价值的。
而这两种产品是炼铝的副产物,如果要拥有镓和锗,首先就要建设铝厂,要建设铝厂就要建设电厂……这样下来,整个上下游产业链都需要构建。经济全球化的这几十年,欧美国家早就把很多生产环节放到了中国,再回去重新构建的话,以欧美国家那种在国会吵来吵去的效率,十年八年都不一定搞得定。
再说了,如果他们为了得到镓和锗,就算真的构建了产业链,那生产出来的铝他们用来干嘛,没有规模优势,肯定成本很高,价格也很高,他们根本无法跟我们竞争。所以直接管制镓和锗,欧美确实无可奈何。
我们中低端产业方面其实已经卷死全世界了,而最近十年已经在不断往高端发展,即便我们现在确实离欧美最高技术有距离,但这种距离是在不断缩小的,而且已经慢慢在实现国产替代化。
以前的核磁共振仪,你从欧美进口的价格一台是3500万人民币,我们直到2015年才自主研发出了真正有高技术含量的3.0T高场磁共振设备,逐步摆脱西方的垄断。
到了2021年,我们推出了完全自主化研发的5.0T核磁共振系统,无论是在成像精度还是成像速度都达到了世界顶尖水平,甚至在一些领域还超过了西方国家的同类产品。我们售价300万左右,西门子的产品价格从3500万直接降低到600万。
20多年前,我们还没有自己的盾构机,1996年我们修西康铁路要穿过秦岭,打通秦岭隧道自然需要盾构机,当时没办法,我们花了7.6亿买下两台盾构机,在那个年代属于什么概念?相当于现在大概20亿元左右。
到了2008年我们推出了自己研发的盾构机,售价3000万,德国的盾构机直接把价格下降到5000万,后来一降再降,现在市面上大概1000万左右,而现在国产的盾构机已占全球市场近七成。
所以大家要明白,为何欧美很怕我们不断抢占高端制造业,就是因为这里面有垄断利润,他们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让我们一直帮他们生产鞋子、衣服、玩具、打火机之类的轻工业的低端产品,然后在高端制造业对我们压榨垄断利润。
但中国经历几十年的发展之后,已经完全跟以前不一样,我们确实具备了很强的产业链能力,也有足够大的应用市场,这样很容易形成规模优势,那么自然容易把产品价格打下来,这是西方完全不想看到的,我们进军高端的同时,就意味着他们越来越没垄断利润吃了,他们不着急不抓狂不狗急跳墙才怪。
所以我能够理解美国人现在的心态,不出牌等于投降,这非常不符合西方人的性格,他们只接受我们直接打败他们,而不是投降。只有打败了,才会心服口服,甚至败了,他们都不一定会认输。
只是很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历史从来不会让大国的博弈出现在一个最佳的时间,而是出现在一个最尴尬的时间。对于中美两国来说,2018年的贸易战都不是最佳时间。
对美国来说,如果可以重来,往前推10年在2008年附近是最好的时间窗口。可是美国出现了次贷危机自身难保,还等着当时的中国用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解决它们的危机。
对中国来说,如果可以重来,往后推10年在2028年直面美国才是最好的时间窗口。因为无论是房地产的软着陆、地方债的化解、自主可控的技术升级和产业转型都会全部解决,但是美国人等不及了,再拖下去就等于什么都没了。
因此,2018年的贸易战就这样出现了,它出现在全球经济进入一个存量时代并且民粹开始抬头的时间。但是熬过至暗时刻的中国,这次不会手软了,未来4年,一切皆有可能,因为顶级阳谋无解。
温馨提醒:《非稳态生存指南》第16章《中国股市的终极走向》已经定稿,已经付费订阅的找助理拿。这是付费内容,有需要再加微信:13226629207去咨询,避免无效沟通
目前已经更新的章节如下:1、《自序》2、《周期的宿命》3、《另起炉灶 分庭抗礼》4、《美国的挫败》5、《步入冰点的外循环》6、《新时代:走第三条路》7、《摊牌的最后准备》8、《楼市的结局》9、《难以逾越的阵痛期》10、《股市任重道远》11、《中国经济激荡30年,一个千年顶级阳谋(上)》12、《中国经济激荡30年,一个千年顶级阳谋(中)》13、《中国经济激荡30年,一个千年顶级阳谋(下)》、第14章《中国经济激荡30年,一个千年顶级阳谋(新秩序)》、第15章《通胀:化债的必经之路》、第16章《中国股市的终极走向》
新粉丝,还可以关注我的备用微信公众号:水熊优保
作者简介:熊大,毕业于中山大学,前经济记者,目前为职业投资人,保险、命理分析业务咨询添加助理微信:13226629207。每次读完文章,请给我点赞、点在看。将这个公众号“设为星标”可第一时间阅读每天的文章。

金融路人甲
复盘预测股市/分析经济走势/洞察财富逻辑/透视人性规律/读懂人生哲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