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基民关心的7件事

文摘   2025-01-01 05:50   上海  
从2021年的市场高点到现在,已经跌了三年多,有很多基民被套牢,也有很多人无法忍受选择割肉,其中的煎熬和纠结,可以说是五味杂陈。今天是2024年最后一天,我想从基民的角度,说一说2024年基民关心的几件事。
1、中证A500指数基金


2024年9月23日,中证A500指数正式发布,由10家头部公募推出首批中证A500ETF。随后,第二批和第三批中证A500ETF,以及非ETF指数产品持续发行。短短三个多月里,中证A500指数基金赛道涌入近70家基金公司。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跟踪中证A500指数的基金总规模已突破3400亿元。包括场内ETF、场外指数基金、联接基金及指数增强基金等多种类型。跟踪中证A500指数的基金数量已超过98只(不同份额分开统计),此外,还有百余只相关产品正在申报中,布局的公募基金公司超过70家,中证A500指数基金成为今年最卷的一个品类。


中证A500ETF一诞生就成了爆款,成为各家基金公司的必争之地,也是基民定投的首选品类,也是退出后最快纳入个人养老产品计划的产品之一。各家基金公司展现十八般武艺,卷渠道、卷营销、卷费率、卷分红、卷速度,但唯独没有卷出差异化,市场对同质化竞争的担忧也日益加重。


之所以出现如此火爆的场面,一方面是因为中证A500指数的编制规模进行了大幅度的升级优化,相比沪深400指数,增加了行业覆盖度,相对中证500指数,对行业龙头的覆盖更聚焦。


另一方面是因为过去三年,主动基金伤了太多人,基民不再信任基金经理,大家都转而购买指数基金,以低费率组合配置的方式买基金。


对于基民来说,指数基金内卷是好消息,只有充分的竞争才能让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拿出真本事,用最好的收益回报基民,并且我们买基金的时候,能享受更低的费率,我认为这是利好。


对于基金公司来说,有些人会说完了,根本卷不过大公司,我认为这是懒惰的想法,你跟大公司做一样的东西,你这么能超车呢,你的增量价值体现在哪里,这才是行业需要思考的部分。


2、基金降费


4月份中国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证券交易费用管理规定》,并自7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标志着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第二阶段举措正式落地,行业综合费率水平继续稳步下降。


其实基金降费从2023年就开始了,当时第一批有17家国有大型基金公司整体降低主动基金的管理费,主动基金的管理费从1.5%降低到1.2%甚至更低。降费直接降低了基民的持有成本,尤其是长期持有的基民收益将显著提升。


在公募基金降费浪潮中,ETF成为主力产品类型。2024年11月19日,华泰柏瑞基金、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南方基金、嘉实基金等多家头部基金公司宣布,将旗下多只大型宽基股票ETF的管理费率和托管费率分别下调至0.15%和0.05%,创下指数型基金行业费率新低。


据粗略估算,此次降费涉及的基金产品总规模高达1.3万亿元,预计每年为基民节省成本约50亿元。这一举措不仅大幅降低了基民的持有成本,也进一步推动了ETF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公募基金行业的费率改革树立了新标杆。


根据央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4)》,未来还会推动第三阶段的降费行动,降费的主要环境是销售机构。实际上2024年年销售机构的降费动作就已经开始了,交行是第一家,随后农行,浦发,邮储,招行等机构也陆续推出基金降费措施。


总之,降费对基民来说是有好处的,我很高兴看到这一点。


3、债基大牛市


2024年,在较为宽松的货币周期和充裕流动性的支撑下,债市迎来了一轮贯穿全年的牛市行情,整体利率呈现单边下行态势,标志着债市正式进入低利率新阶段。


债券价格和利率波动是反向的,利率下降则债券价格会上升,今年可以说是债基的大牛市。


国债价格持续攀升,尤其是超长期品种表现尤为亮眼。这一现象的背后,主要得益于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以及存款利率的下调。与此同时,货币基金收益率持续走低,促使部分基民主动调整配置结构,将债券基金作为替代选择。


数据显示,国内纯债基金中超九成净值刷新历史纪录。今年以来,已有超过1000只债券型基金年内收益率突破5%,表现远超往年同期,甚至超出许多机构的预期。


具体来看,30年国债ETF年内涨幅高达20%,鹏扬中债-30年期国债ETF(511090)近1年收益为21.51%,博时上证30年期国债ETF(511130)近6个月收益为10.02%。


10年地方债ETF年内涨幅超过10%,政金债券ETF、十年国债ETF、活跃国债ETF等品种年内涨幅均超过8%。


可以说,债券基金成为2024年最受基民追捧的基金品类,成为承接居民理财配置需求的主力军。债基的大涨也带火了很多债基投资工具,浦银安盛的债基收蛋宝几乎是每个买债的人都在用。


如果今年你买了债基,估计做梦都笑醒了。


4、红利基金


除了债券基金,红利基金也是2024年走红的基金品类。尽管A股市场整体呈现震荡分化格局,但高股息资产却逆势走强,掀起了一轮新的红利投资热潮。


华泰柏瑞上证红利ETF(510880)的基金规模快速上升到234.71亿,华泰柏瑞中证红利低波ETF的管理规模上升到134.96亿,易方达红利ETF的管理规模上升到89.11亿。相比2023年有大幅度增长,展现了红利资产的吸金能力。


收益方面,华泰柏瑞上证红利ETF(510880)近1年累计收益20.17%,华泰柏瑞中证红利低波ETF(512890)近1年累计收益23.58%,易方达中证红利ETF(515180)近1年累计收益17.92%,收益表现可圈可点。


按照靠谱指数的评分模型,今年我购买的基金是嘉实沪深300红利低波动ETF(515300),近1年累计收益27.91%,业绩还算不错。


从中长期来看,低利率环境将会延续,低息的宏观经济环境进一步增强了高股息资产的吸引力,保险资金、养老金等长线资金以及低风险偏好资金对红利资产的配置力度有望持续提升。


预计2025年红利资产还会继续走强。


5、924重磅会议


9月24日,央行行长潘功胜、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证监会主席吴清出席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介绍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会上,多项重磅金融政策出炉,包括降准0.5个百分点,降息20个基点,创设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和统一房贷最低首付比例等。


在政策发布之后,市场反应非常积极,当日A股主要股指普涨,其中上证综指上涨4.2%,中小板指上涨4.4%,创业板指上涨5.5%。


会议释放出一个什么信号呢,那就是政策底到了,接下来就是市场底的到来,然后是经济底。如果现在有人说新一轮牛市要来,可信度要比去年高很多,我是愿意相信的。


6、个人养老基金扩容


2024年12月12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金融监管总局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通知》,宣布个人养老金制度将于12月15日起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推广。


证监会表示,将根据《通知》要求,及时优化产品供给,将首批85只权益类指数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投资产品目录。


作为资本市场的专业机构投资者代表,公募基金行业目前已受托管理各类养老金资产超6万亿元,不仅创造了良好的长期收益,还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为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全面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每年会在招商购买12000元的个人养老产品,这次产品扩容之后,我就可以购买中证A500指数基金了,这种扩容基民基民来说也是好事情,希望未来会有更多产品纳入个人养老账户。


个人养老账户采用的逻辑是税收递延,你现在买的基金,等到你退休的时候取出来,只需要缴纳3%的个人所得税,考虑到通货膨胀,你的税收基本上就免掉了。


7、主动基金偃旗息鼓


不得不说,2025年主动基金很惨,从基民心中的小甜甜,现在变成了牛夫人,有些甚至连牛夫人都不如。当前主动权益基金所面临的困境,反映出公募基金行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首先,行业产能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在规模急速扩张的浪潮中,部分基金经理的管理边界被快速扩大,动辄管理百亿,甚至千亿规模,一些研究员在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就被仓促推上基金经理岗位。


作为普惠金融的重要载体,公募基金肩负着服务7亿多基民的重任,其管理规模的边界问题亟待系统性解决。主动权益基金的规模扩张不应仅仅依赖于基金经理个人能力的提升,更需要构建标准化、体系化的投研风控体系和销售体系,打造一条可复制、可持续的生产线。


其次,基金营销模式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当时很多基金公司在市场高点大力推销基金产品,而行业内部从业者则抱怨市场低迷时基金难以销售,这种矛盾导致引导客户进行逆向投资举步维艰。


时至今日,基金行业仍深陷动量营销的窠臼,倾向于推荐短期表现亮眼的产品。从这一角度来看,主动权益基金的"失宠",实质上是由销售驱动的商业模式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更深层次的反思应当聚焦于主动权益基金的预期管理。这是提升基金行业主动管理能力的关键所在。20%乃至30%的回撤幅度确实令人震惊,这种剧烈波动既包含了押注赛道、抱团取暖等因素,也反映了外部需求端预期的不合理性。


从基民角度看,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对主动权益投资的预期,不要在市场高点疯狂购买,我们需要反其道而行之,买在无人问津之时,逆向投资才能赚到钱。


好了,从我的视角来看,以上7件事是非常重要的。市场的涨跌我们无法预测,我们只有做好应对,通过指数基金+趋势定投+组合管理的方式,让自己的理财之路走的更稳一些。


祝你新年快乐,2025年基金大涨!!!



投资没有那么容易

每个基金有它的脾气

别人说的话随便听一听

自己做决定

基民大厨
用心买点好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