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时代背景很大程度上都不是个人能决定和左右的,如果你恰好顺应时代潮流,加入这个时代发展最快的行业当中,总还是能获得一些红利的。
当然,生活不会一帆风顺,你会遇到很多困难,需要持续学习,快速调整状态,如果不愿意接受这些生活当中的波折,就会觉得痛苦,如果你有勇气接受变化无常,你就能解脱。
也就在一念之间。
从技术角度看,烦恼是因为个人的想法行为跟外部环境差异太大导致的,说自寻烦恼并不为过。
个人的烦恼是可以通过认知,经历,思考来消化掉,通过修行,让自己放下烦恼,或者说让自己能够接受客观的事实,放弃个人的主观想法,只要假以时日,还是能做到的。
在这些因子当中,经历需要慢慢磨练,思考需要沉淀,而信息输入似乎是家长愿意重点投入的,方式就是各种补习班,读书,写字,做练习。说的时髦一点叫鸡娃。
结果把娃给整趴下了,信心没了。
家庭决策通常依赖于谁能让家庭更好,有些家庭甚至拳头决策,属于一种原始结构。
公司决策的逻辑谁负责谁决策。老板是股东是法人,产品出现问题时老板要负责,而不推给员工,因此决策者是老板。
军队和国家的决策则不能简单看权责对等,因为没有人能承担一个军队或国家灭亡的责任。这种决策一般需要全民参与,主要评判标准是靠谱指数。谁更可靠,谁就能影响并带动人民和军队集体决策。
不管在什么组织里面,决策的基础是影响力,影响力的基础是能力,如果你有勇气面对问题,有能力承担责任,那么你就能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力。
大乘佛法说的修行跟这些有很大区别,既不是依靠拳头,也不是因为责任,更不是依赖权威和能力。而是类似教师的作用,只是表达而已,至于表达有没有效果,就因人而异,对于爱学习的孩子来说,教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于不爱学习的孩子,教师简直太讨厌了。
也就是说大乘修行的人,能做的事情就是介绍,表达,输出,弘扬一切好的东西。只要你在表达好的东西,就说明你在修大乘。
至于有没有人听到,并不重要。
这也不是你能决定的。
说到这又回到了原点,大乘修行的终点其实还是让自己更完善。从这个点上能来说,大乘和小乘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让自己更好。
区别在于:
小乘是向内求心安
大乘是向外求安心。
值得做的好事、善事,天道之事,不计较个人成败得失,只管去做。从个人生命价值的角度看,也要听从自己内心的指引,用真实的想法,勇敢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实现自己的梦想,一定要勇往直前。增广贤文里头说: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心之所向,无问西东。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小乘大乘是一体两面。
其实一个人无论是修小乘也好,修大乘也好,都是为了让自己的生命更丰满充实。我们都应该让自己的生命完满充实,不留遗憾。但凡是你还有一点不满意,就说明你还要继续修行。
也许修行就是持续向善没有止境的过程。
没有终点。
------------------------------------------
每个基金有他的脾气
别人说的话随便听一听
自己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