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第一次有主见

文化   2024-11-19 21:15   江西  

在西游记原文中,唐僧虽然是发愿去西天取经的领头人,但一路上都是比较情绪化,意气用事的性格。比如说低估了路途遥远,前路艰辛,火急火燎赶路,才出发没多久就摔了个人仰马翻。有比如说遇到困难就哭哭啼啼,心中常常着急,恨不得一日到西天,取经回长安,总是要追问究竟还有多久才能到西天。

虽然乌巢禅师教了唐僧“多心经”,但唐僧只会背诵,只会默念,对于经文的真正意义并没有深刻的理解和领悟,这也是为什么唐僧虽然心地善良,一表人才,但也必须经历磨难才能取得真经的原因。不管什么人,都必须要亲自去经历人生的苦难,才能获得属于他自己的善果。

之前李白有聊过孙悟空被唐僧赶走过三次,最后一次也是最严重的,按理来说这个时候取经团队已经相处了好几年,相互之间也有了感情基础,也因为朝夕相处而增进了相互的了解,不应该动不动就上头赶走孙悟空。这恰恰是作者揭示一个深刻的道理:不破不立。

人们发现自己的错误,然后去改正错误,其实都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很少人能真正一下子就做出改变并且不会再犯,真实的人生,真实的人,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和自己拉扯的过程。李白之前分析过,唐僧之所以最后一次赶走孙悟空,主要是孙悟空打死强盗,唐僧念经超度强盗的时候,被孙悟空实事求是的言语激怒了,不愿意承担自己做师傅的责任,害怕孙悟空的残暴牵连自己。

那么,孙悟空走后,这一次唐僧是什么表现呢?

原文中写了唐僧的原话“自五更时出了村舍,又被那弼马温着了气恼,这半日饥又饥,渴又渴,哪个去化些斋来我吃”。

孙悟空已经被赶走了,唐僧还用孙悟空最忌讳的弼马温三个字称呼他,可见唐僧心里的气有多大,一个出家人,一个得道高僧,可以对妖精抱有最大的善意,却无法包容跟自己最亲近的徒弟,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说明唐僧的修行还远远不够。

离了孙悟空,唐僧半日饥渴,也说明猪八戒和沙僧不中用,不会主动想着替师傅解决问题,都属于抽一 鞭子挪一步的主。孙悟空去化斋,最差也能就近取材,野果山桃弄些来垫垫肚子,猪八戒是跳上云头,四处找寻村庄,找不到就原地落下告诉唐僧结果,并不会说进一步去想办法。

唐僧见猪八戒、沙僧都不中用,心里可能拿他们和有孙悟空的时候对比,但很显然会有这种落差感,不得已,只好委婉表示:没有斋饭,水也可以,好歹弄些来。

随后便是猪八戒去了找水,沙僧见猪八戒迟迟不回来,也去寻猪八戒,留下唐僧一个人,然后被六耳猕猴变化的孙悟空一棍子敲晕过去。等猪八戒和沙僧欢欢喜喜弄的斋饭和水回来时,见唐僧倒在尘埃里,两人才捶胸顿足、大呼小叫。

沙僧哭得那叫一个惨,他知道孙悟空走了,西天的路是难走得,没想到唐僧居然也“死了”,今存的一点点幻想也破灭,如果团队真的散了,他将是最悲惨的一个,他也是最不喜欢半途而废的人。

当初大战红孩儿,孙悟空昏死过去,是猪八戒没有放弃,救醒了孙悟空。如今也到沙僧表现的时候了,沙僧以脸温脸,把晕死过去的唐僧给弄醒了。

几个人一商量,唐僧要沙僧去找孙悟空拿回行李,这一次唐僧是最有主见的,他说:你到了花果山,要察言观色,若能拿回行李,就假意谢谢他;如果他不肯给你,你就走,不要跟他争,直接去南海找菩萨,把情况告诉菩萨,让菩萨问他去要。

唐僧从长安出来,走到这里,一路也经历了很多风浪,这是第一次想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是直接想到最合适的方案。唐僧也明白,自己是受了命,是菩萨在执行如来的旨意,既然一切都是安排好的,那直接找“管事”的人。

在这之前,唐僧是骄傲的,单纯的,觉得凭自己的一心向佛,一定能够无往不利,抱着这种信念,他确实是死也不怕。因为他相信他为他的善良付出生命,也是一场功果。

但他不知道,善良并非是一种无脑的选择,更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善良应该是一种不动声色的成全,不动声色,其实就是道家说得“为而不恃”,你做了事情,但不会觉得自己高尚,觉得别人就应该如何感恩、如何回馈。善良是你会这样去做,你认为你应该这样去做。

有了徒弟以后,唐僧一直都是觉得,徒弟只是来护送保佑他这个真命取经人的,属于自己的工具。到这个时候,他才认真思考了取经这个事情,也算是一种“发难”,好像问菩萨:你看你安排的人,非但没有保护我,还把我给干晕了,行李也抢了,行李有通关文牒,没有了这些东西,我怎么去西天,我怎么完成任务?

虽然唐僧的这些想法,依旧不够成熟,但离他触摸到取经真谛,已经进了一大步了,至少这个时候他是真正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做了一个他占据主动权的决定。

而这些变化,也是来自他大怒之后,怒的是孙悟空连着打死人,怒的是孙悟空确实不会被阎王,被冤魂索命,怒的是猪八戒、沙僧只能挑担牵马做点体力活,怒的是孙悟空回来奚落嘲笑自己离开他以后水都没得喝。

唐僧这些怒气,全部都是实实在在的现实,是真实的。如果是假的,他反而不至于生气。生气是因为这些都是摆在眼前的现实。

虽然这是唐僧第一次有主见,但离他真正把心修成正果还有很长的距离。不过,有了第一次,就是一个好的开头,每个人都是要经历过愤怒,才能了解愤怒,进而才能够不再愤怒。唐僧也是经过这一次彻底的暴怒,才真正暴露出自己的修行不够,然后才能不断调整。


慈俭化尘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你一起看不一样的风景。从来都没有失传的文明与传统,它只是换了一个方式存在,你如果没有看到,那可能仅仅是你还没有切换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