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聊了一下西游记里面,唐僧师徒借宿宝林寺的故事。今天就继续讲一讲相关的内容。宝林寺一段,是为了铺垫乌鸡国这一难,唐僧夜宿宝林寺,被乌鸡国的国王托梦,然后引出孙悟空替乌鸡国国王赶走全真道士的故事。
这段故事也挺有意思,譬如说全真道士其实是如来授意,让文殊菩萨安排的,这里面是佛道的斗争,干坏事的人是佛家的,但败坏的是道家的名声。这点今天就先不谈了,李白这个系列也不倾向于讲神仙体系、佛、道相互的明争暗斗,抢地盘这种事情在李白看来其实挺无聊的。
有一个小细节倒是挺有意思的,唐僧睡不着,听见外面有动静,就喊“徒弟徒弟”,猪八戒则非常直白的抱怨:大晚上让不让人睡觉了,白天挑行李牵马赶路累的半死,晚上端茶送水递夜壶倒尿盆伺候还不够,一个安稳觉都不让睡,我们是来保护你老和尚的,现在干成了长工,别瞎JB徒弟徒弟的使唤了,赶紧睡。
这段情节特别真实,现实生活的人,都会有这种脾气,睡得好好的被打扰,其实是相当生气的。不能怪猪八戒不礼貌,因为唐僧也是一样,唐僧睡下以后,孙悟空去喊他师傅,唐僧自己也假装睡着了不理人的。
大家都一个吊样,谁也没素质高到哪里去,这才是真实的人。
长话短说,乌鸡国国王,原本是是个好善斋僧的国王,然后如来佛主就很欣赏他,便派文殊菩萨来度化这个国王,要领他去西方。这其实也说明国王整体上是个不错的人。
文殊菩萨遵了佛旨,就变成一个普通的和尚前来考察一下国王。原文中明确写了,是文殊菩萨用言语刁难激怒了国王,国王才把菩萨给绑了,丢在河水里泡了三天三夜。因此文殊菩萨回头就告到了如来那里,如来于是就让文殊菩萨去报仇。
需要注意,这个其实属于私仇,乌鸡国的国王其实很无辜。首先,人家国王是个善人,也算得上是爱民如子,长时间不下雨,心急如焚,对能求雨的全真道士恭敬有加,同食同寝。其次,乌鸡国国王也没有犯什么错,是文殊菩萨先去刁难人家,冒犯了国王,国王才绑了菩萨的。最后,虽然文殊菩萨的坐骑青毛狮子是骟了、被阉割的,没有性功能,无法玷污王后以及三宫六院,但确确实实做了三年假国王,败坏了人伦纲常。
所以,这一段,表面上看,是乌鸡国国王得罪了菩萨,“一饮一啄”,所以被沉入井底三年。实际上就是佛家一贯的做派:有仇必报。并且打着一个“为了你好、度化你的旗号”。
佛,向佛,应该是自愿的、主动的,从内心里认可的。但在西游记中,佛主度化别人,一般就是两个手段:威胁、断后路。都是属于强制的手段,一点都由不得别人选择。这就是佛,一定要记住,这才是佛,它就是那样,没有好与坏,而世人往往要么说它好,要么说它坏,都属于执迷不悟,完全没有搞懂佛。
孙悟空很不客气地对文殊菩萨说:你报所谓的一饮一啄私仇,把人家搞得妻离子散,纵容青毛狮子害人。
文殊菩萨怎么狡辩的?他说:不曾害人,这三年来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狮子也是阉割了的,没有玷污后宫。
瞧瞧菩萨狡辩的嘴脸,菩萨说得是事实吗?是,也不是。事实并不全面,譬如说风调雨顺,这个当然很容易做到,呼风唤雨的佛家,有这个能力,但是国泰民安就不见得了,宝林寺那几个字布满灰尘就是证据,另外,宝林寺方丈那一副只接待权贵的嘴脸,也反映出乌鸡国境内的寺庙并非修行的清净之地。
至于狮子骟了,没有玷污王后和后宫粉黛,那也只是牵强的借口。太子并不太相信孙悟空的话,孙悟空叫太子去问王后近三年来夫妻恩爱的情况,王后是怎么回答的呢?
王后听见太子这样问,是泪如雨下,说:三年前恩爱有加,这三年冷冰冰,每次想跟国王做爱,国王都说累,早点睡。
青毛狮子没有玷污,那就要问一问什么才叫玷污,又或者文殊菩萨认为的玷污,是什么玷污?一句话,按文殊菩萨的逻辑,戴套都不算强奸了。人家乌鸡国国王好好的凡人国君生活,王后也是正当的需求,被一头狮子耽误了三年的鱼水之欢,难道不是一种生理与精神的折磨?你文殊菩萨的狮子是没有X国王的女人,但国王的女人也没有享受到她们应该有的三年正当性生活。
佛主见乌鸡国国王好善斋僧,就想要去度化。佛主有问过人家国王,是不是愿意向西天参拜,是否认可佛家那一套价值观。说白了,你认为的好,你觉得的好,是不是合适别人,你完全不考虑,就要强加给别人。而且派去度化的工作者文殊菩萨,言语挑衅国王,算不算钓鱼执法呢?
西游记原文,高明就高明在这里,作者不会给出一个结论,而是把事情写下来,让读者们自己去想,自己去见他们的“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