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植物学、地植物学和森林生态学的发展历程中,刘慎谔先生是一位卓越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刘慎谔先生生于 1897 年,1918 年考入育德中学留法高等工艺预备班第二班,与李富春、李维汉成为同班同学。1929 年,他与林、齐雅堂等人于巴黎发起编辑《中国植物文献汇编》。同年,他完成博士论文《法国高斯山植物地理的研究》,其动态地植物学思想也在此期间萌芽。
回国后,刘慎谔先生先后在我国西北、西南、华北、东北等地区及印度、朝鲜等地进行野外考察。在此基础上,他逐渐形成了动态地植物学思想体系。该思想核心在于对植被“顶极”学说和群落演替理论的深入认识与总结,并将其应用于解决我国人工植被建立、自然植被改造、森林采伐更新、治沙等实际问题中。
在学术成就方面,刘慎谔先生留下了丰富的遗产。他的考察涵盖广泛地区,积累了大量标本资料,共计 46624 份标本,涉及 260 个科的 5927 个物种。他在不同时期参与了众多重要的学术活动,如 1930 年北平研究院生物部人员合影、1936 年西北植物调查所成立典礼、1950 年第一次植物分类学会议、1961 年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等。此外,他还举办了地植物学讲习会和历史植物地理学讲习会,为培养后辈学者做出了巨大贡献。
别人对刘慎谔先生的评价极高。著名林学家朱济凡临终时指出,批判刘慎谔的“生态论”如同批判马寅初的“新人口论”一样,引起了严重后果。如果在 30 年前采纳刘慎谔的建议,我国的森林资源不会陷入面临枯竭的局面,生态环境恶化也不致如此严重。刘慎谔的女儿刘媖心回忆其父时写道,他以动态的观点看待植物群落之间的关系,强调科学研究必需紧密与生产相结合,认为“文竟不但要写至纸面上,而且要写在地面上。这样既能验证科学性,又有说服力”。
刘慎谔先生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丰硕成果。
在植物分类学领域,他采集大量标本,综合分析植物多方面特征,形成独特分类体系,对一些植物分类和归属提出独到见解,为中国植物分类学奠定基础。
其动态地植物学思想影响深远。该思想源于对植被“顶极”学说和群落演替理论的深刻理解,并结合中国实际。他认为植被是动态系统,植物群落演替有规律。这一思想打破国外静态研究局限,为中国植被生态学研究提供新思路。如在东北林区,通过对红松林研究提出采伐和更新理论,指导东北森林可持续发展。
在历史植物地理学方面,他指出植物分布和演化与地理环境变迁密切相关。其研究视野广阔,涵盖亚欧大陆及世界版图,探讨植物传播路径和分布规律,为中国植物地理学开辟新方向。
刘先生还积极推动中国植物学研究机构建设,担任多个重要职务,培养众多优秀人才。他注重培养青年的实地考察和研究能力,为后续发展储备力量。
他编写了诸多地方植物志和图志,如《黄山地区植物志要》《昆明习见植物名录》等,还主编了《中国北部植物图志》《东北木本植物图志》《东北植物检索表》《东北资源植物手册》《东北药用植物志》和《东北草本植物志》等。这些著作为中国植物学研究提供丰富资料,体现他对中国植物学研究的自主推动和重要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应用生态学报》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建所70周年专刊)。全文链接见:https://doi.org/10.13287/j.1001-9332.202409.034
推荐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