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之死~破僧

文摘   小说   2024-08-21 18:02   北京  

   释迦牟尼成佛后,返回故国迦吡罗卫城,向宗族说法,得到了佛陀的父亲净饭王支持臣民追随佛陀,有五百释迦族人出家,其中有阿难、阿那律陀、优婆离、提婆达多等。


   佛陀虽然是教主,但在原始佛教时期,信徒们仍把佛陀视为教友和导师,佛陀为弟子和信徒们答疑解惑,是释迦牟尼成佛后,一直到佛陀涅槃前的常态。


     晚年的释迦牟尼诸事不顺,佛陀事业末期,佛教僧团内部出现了严重的内部纠纷,佛陀的堂弟提婆达多与佛陀争夺僧团的领导权,最后虽以提婆达多率领一千多僧侣出走自立门户为结局,但这次僧团的内部分裂,令佛教僧团元气大伤,也令释迦牟尼伤心不已。


  据早期佛教经典和耆那教经书记载,提婆达多与佛陀释迦牟尼争夺僧团领导权之争,并不是简单的权力之争,而是佛教在初期发展中,由提婆达多发起的一次宗教改革。


  《十诵律》中记载的提婆达多:“出家做比丘,十二年中善心修行:读经、诵经、问疑、受法、坐禅,尔时佛所说法,悉皆受持。”


  《出曜经》中说提婆达多:“十二年中,坐禅入定,心不移易诵佛经六万。”


  提婆达多对佛法广学博问,精勤不懈,在摩揭陀国都城王舍城传佛法时,提婆达多受阿阇世太子供养,有了自己领导的僧团,提婆达多在王舍城的势力超过了佛陀,提婆达多与六外道之一的晡刺拿是好友,二人都否认轮回和善恶业报,在戒律上提出倾向苦行的“五法”。

  而佛陀释迦牟尼早在成佛之前,就已经否定了“外道”的苦行,成佛后,善恶业报~是佛法的核心与主要组成部分,因此,佛陀与提婆达多的矛盾不可调和,这是对佛法理解上与修行方法上的根本性的对立。


   而后世把佛教发扬光大的“大乘佛教”,其实正是捡起了佛陀当初抛弃掉的这些东西,纳入佛法,只不过比提婆达多纳入这些晚了几百年。


  提婆达多提出的佛法戒律,一部分来源于被佛陀排斥在佛教之外的“沙门外道”,一部分来自婆罗门教的仪轨、仪规和修行方式,这虽然在几百年后,重新被佛教大乘摄入,但在当时,是佛陀本人绝对不可能接受的。


  提婆达多的僧团因其更加接近当时民众的信仰习惯,信徒更多,又得到了摩揭陀国太子供养,得以发展壮大,提婆达多认为,这才是佛教发展壮大的方向,于是向佛陀提出挑战,争取佛教僧团的领导权,但很快失败,于是带领自己的僧团出走。


  于是,提婆达多制定破僧事,立提婆达多五法:1.不食盐;2.不食酥乳;3.不食鱼肉;4.乞食;5.春夏八月日露坐、冬月日坐于草庵。


提婆达多的出走,对已是老年(65岁)的释迦牟尼的打击是巨大的,老年的释迦牟尼常常夸赞堂弟提婆达多的品行、智慧、容貌,在提婆达多出走后,《十诵律》中记载了佛陀一面夸赞提婆达多,一面因提婆达多出走心痛不已的记载,后来这段在《十诵律》中的记录,在被鸠摩罗什在草堂翻译为汉文时,被鸠摩罗什删除了。


  及至大乘佛教兴起,提婆达多这“佛教大乘”的“祖师”,在大乘佛教本生谈故事里,提婆达多在佛经里成为佛陀几世、十几世里最恶毒的敌人,完全无视佛陀在世时,对提婆达多的高度赞扬。

  提婆达多派僧团供养三世佛,唯独不供养释迦牟尼佛,提婆达多派僧侣不食乳类制品,其它与佛教徒基本无差别,提婆达多派僧侣在印度存在了很长的时间。


   中土去天竺取佛经的法显、玄奘、义净都在印度见到提婆达多派僧人,十二世纪末、十三世纪初,突厥伊斯兰入主印度次大陆,提婆达多派僧团彻底灭绝,只在耆尼教与佛教的一些经书中依稀留下些影子。


  提婆达多出走几年后,佛陀的大弟子舍利弗病逝于故乡那罗陀村,目犍连在罗阅城遭婆罗门袭击,伤重而死,年老的释迦牟尼伤心不已。


  释迦牟尼七十五岁那年,释迦牟尼的母国迦吡罗卫国,被宗主国憍萨罗国吞并,佛陀两度试图阻挡,但是徒劳无功,据耆那教和斯里兰卡佛教文献记录,部分释迦族人为躲避屠戮,从迦吡罗卫城逃到了毗发瓦那。


(北传佛教~大乘佛教说释迦族被灭族;南传佛教~“小乘”佛教说,释迦族除贵族外,其它释迦族人没受多少被灭国的影响,并未被灭族。)


  佛祖释迦牟尼八十岁时,在南末罗国受铁匠纯陀宴请后,得了痢疾、便血,勉强沐浴后,渡过尼连禅河后,于娑罗门树林躺下侧卧休息,在树下圆寂涅槃,涅槃时,身边大弟子只有阿那律陀和阿难在身边,其后遗体被火化,舍利子被信徒带到各处分别供奉。


  据说佛陀涅槃后,有八国分其舍利(骨灰),建塔供养,而更普遍的是,供奉足印等等,后来逐渐把佛的形象现于塔上,这种供养,纪念的意义要大于宗教偶像崇拜的意义。


题内话:公元前四世纪,希腊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入侵征服印度次大陆,带来了古希腊雕刻艺术,与印度本土艺术相结合,婆罗门教神灵、佛教神灵,开始有了艺术形象,这是印度次大陆宗教偶像崇拜的开始。


而亚历山大大帝的印度侍从旃陀罗笈多~月护王,赶走了希腊人在旁遮普的残余力量,逐渐征服了北印度大部分地区,并获得了阿富汗的统治权,建立起“孔雀王朝”。


被佛教称为佛教护法法王的~“月护王”,晚年笃信“耆那教”,老年时,依耆尼教传统,不食而亡。


(未完待续)


纵横论天下
看历史,观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