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气东来”~老子的逃亡(上)

文摘   小说   2024-08-25 16:01   北京  

  老子的生平事迹,史书记载不多,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说:“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


   除《史记》外,《左传》、《礼记》、《孔子家语》、《庄子》、《列子》等书,都有关于老子生平事迹的片断记载,根据这些史书的记录,老子是春秋时期的陈国人,约生活于公元前571年至公元前471年间。


  老子早年在周王室任图书管理员,鲁昭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16年,周王室发生内乱,王子朝携带大量典籍逃奔到楚国,老子所管理的图书也自然被带走,老子因此被免职归居故里。


  随后,老子到了鲁国,在那里生活了多年,鲁定公五年,公元前505年,孔子从老子“助葬于巷党”,老子在鲁国时,孔子与他有过不少往来。


   鲁定公九年,公元前501年,老子居住在沛国,“孔子行年五十有一,南之沛,见老子”,老子晚年返回故里陈国居住,鲁哀公十七年,公元前478年,“楚灭陈”,老子遭亡国之痛,不得不逃亡他国。


  老子的生平事迹虽然史书记载不多,但他所撰述的《道德经》却流传至今,《道德经》作为一部思想内容丰富的作品,并不是由老子凭空想像出的的产物,而是春秋时代社会存在的投影。

  春秋中叶,冶铁技术已经很发达,随着冶铁技术的发展,铁器的使用范围也日益扩大,不仅应用到农业,而且也应用于手工业生产,提高了生产力。


  社会物质产品的大量增加,推动了商业的发展,催生了大批商人,促进了土地的自由买卖,加速了经济、政治制度的变革。


  春秋末期政治剧烈动荡,早已衰微的周王室,没有能力维持自己的统治,各诸侯国互相争战不休,争城夺地,互相砍杀,都不再把衰弱的周王室看在眼里。


  齐、楚、秦、晋等大国之间的争霸,愈演愈烈,各小国不但要向大国献贡纳赋,依靠大国生存,各国份纷实行繁杂的税费制度,用以支持军事战争的经费需要。


  “人民病苦”、“道殣相望”,而诸国贵族“宫室日更,淫可不违”,不甘心死于沟壑的百姓,常常铤而走险,做了盗贼,于是各国力图加强“政刑”消弭“盗寇”,先后出现了“刑书”、“刑鼎”。


  老子所著《道德经》的时代背景,就是如此,今本《道德经》五千余言,其中述古之处并不少见,书中标明直接援引古人之言的有二十二章、四十一章、五十七章、六十九章等。


  援引古籍中之语未标明出处的有五章、七十九章原于《周易》,六十四章本于《周书》,三十六章出于《诗经》,也就是说,老子的学说不是老子自创,而是与当时已是的古之学术《诗》、《书》、《易》的思想有着渊源关系。


  《道德经》中表述的关于“道”为万物本原,“天之道”、阴阳对立、对立统一之“和”、“物极则反”等观点,都是老子在吸收前代贤者的思想资料的基础强,加以提炼、改造、发展,重新构筑成自己的思想体系。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有现存最早的《道德经》,而帛书的书名是《德道经》,“德”在“道”之前,老子的思想体系不是后世出现的道教中,所说的修身养性之学,而是一本为春秋时代君主如何治理国家提供了自己的理论思想的谏言。


  老子讲的是德,是道,是天,是地,也就是大自然,大自然按照其固有的规律运行,不以个人意志转变其规律,也就是说老子要表达的思想,是要顺应大自然的规律,而不是去妄想改造大自然的规律,所谓顺应“天”、顺应“道”。


  也就是说,老子否定了人的智慧与能力,否定了人类有改造大自然的能力。


  于是老子在《道德经》中赋予大自然最高的品格:无私智、无私意、无私情、无私欲、行所无事,把这些定义为天地至理。


   “法自然”成为老子学说中最无私的“善”,认为人应顺应自然而行事、行法,天理绝对不可违反、冒犯,这些,被老子认为是统治者“侯”、“王”、“圣人”应该俱备的品质和个人的道德标准。


老子的这套上承古人的思想体系,在史书中,没有记载老子过向任何君主自荐自己的学说,那么具体原因是什么呢。


同时期,老子的学说,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各国君主的注意,老子的历史记载,很多是因为他与孔子的交往,才留名于史。


(未完待续)

纵横论天下
看历史,观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