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2月1日,毛泽东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做了一个《整顿党的作风》的演讲,里面用很大篇幅讲了“老实”问题,他说:
“刘少奇同志曾经说过,有一种人的手特别长,很会替自己个人打算,至于别人的利益和全党的利益,那是不大关心的。‘我的就是我的,你的还是我的’。(大笑)这种人闹什么东西呢?闹名誉,闹地位,闹出风头。在他们掌管一部分事业的时候,就要闹独立性。为了这些,就要拉拢一些人,排挤一些人,在同志中吹吹拍拍,拉拉扯扯,把资产阶级政党的庸俗作风也搬进共产党里来了。这种人的吃亏在于不老实。我想,我们应该是老老实实地办事;在世界上要办成几件事,没有老实态度是根本不行的。什么人是老实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是老实人,科学家是老实人。什么人是不老实的人?托洛茨基、布哈林、陈独秀、张国焘是大不老实的人,为个人利益为局部利益闹独立性的人也是不老实的人。一切狡猾的人,不照科学态度办事的人,自以为得计,自以为很聪明,其实都是最蠢的,都是没有好结果的。”
毛泽东说了,拉拢一些人,排挤一些人,在同志中吹吹拍拍,拉拉扯扯,是不老实的;为个人利益为局部利益闹独立性的人也是不老实的,而要办成几件事,没有老实态度是不行的。
毛泽东一生对很多人的评价,就是这个人很老实,是老实人。他自己也喜欢用老实人,比如他评价罗荣桓,就说“我们这个同志哥是个老实人”,他对这个从秋收起义就跟着自己革命的人委以重任,抗日战争时,派他去山东主持大局,解放战争时,又派他去东北跟林彪做搭档。罗荣桓死了,他写诗“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
1956年,毛泽东在中南海怀仁堂主持召开中共七届七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会上评价了邓小平和陈云。他说:
“我看邓小平这个人比较公道,他跟我一样,不是没有缺点,但是比较公道。他比较有才干,比较能办事。他比较周到,比较公道,是个厚道人,使人不那么怕。”
“陈云同志,我看他这个人是个好人,他比较公道、能干,比较稳当,他看问题有眼光。我过去还有些不了解他,进北京以后这几年,我跟他共事,我更加了解他了。不要看他和平得很,但他看问题尖锐,能抓住要点。”
毛泽东说的这些老实人,能够“做成几件事”,关键是上面有赏识重视老实人的人。
但是如果上面的人就不是老实人,就是“拉拢一些人,排挤一些人,在同志中吹吹拍拍,拉拉扯扯”的人,下面的老实人能不吃亏?
我们现在也提倡老实作风,但在现实生活中,往往这种老实人就是吃亏的人。你不吹不拍,看问题尖锐,得罪人,你能有啥好结果?你为了全局利益,不计个人得失,那你个人受了损失,啥好处也没有,谁会主动体谅你,补偿你?说不定人家还会说你自己蠢,活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