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的主要领导职务年龄情况是这样的:
县委书记,一级调研员,1973年;
县长,一级调研员,1974年;
县委副书记,统战部部长,三级调研员,1983年;
县委常委,副县长,三级调研员,1973年;
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三级调研员,1974年;
县委常委,副县长,1974年;
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1979年;
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1987年;
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三级调研员,1971年。
通过这个县的主要领导年龄情况,我们能发现,1973年左右(51岁)的人最多,说明要当上一个县的主要领导,差不多都要这个岁数。
这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按资排辈现象。
但是,这其中,也有两个领导是80后,一个41岁,一个37岁。说明按资排辈也并不绝对。
按资排辈的好处,就是保证公平性,让人能看到希望,你只要干活,你最终都会解决一定的待遇,这是给体制内无背景,无关系的人兜底。
按资排辈的坏处就是,不能让有能力的人脱颖而出,造成系统内部死气沉沉。
所以体制内,按资排辈,属于主流,但也有破格提拔,优先提拔的渠道。
不过这种破格和优先,必须严格控制范围,不然就会产生大量的腐败现象,一些有背景关系的人,会早早占据重要岗位,会终导致山头林立,又会导致底层彻底没了希望,最终导致系统的僵化,崩盘。
所以体制内的普通人,反而喜欢按资排辈,这样你总有希望;而有门路的人,不喜欢按资排辈,因为他们想优先。大概就是这么个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