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可以结婚的信号

文摘   2024-10-09 21:30   山东  

文 | 实用菌


知乎有个热门话题:“人为什么要结婚?”


有个高赞回答引用了《离婚律师》中的经典台词:


“我相信爱情。也相信爱情会死。没有什么是必须通过婚姻才能够得到的,但两个人之间最珍贵的感情,只有通过婚姻才有可能产生。”


婚姻不是人生的必选项,而是加分项。


不必为了结婚而将就自己,但若真的遇见那个合适的人,也不要因为犹豫不决而错失良机。


今天我们就来和你聊聊,什么样的男女更适合结婚。



三观契合,相处不累


有位哲人说过,三观不合的感情,就像一辆没有汽油的车,你可以安全地待在车里,却永远无法前进。


想要在亲密关系中走得长久,光靠爱情是不够的,还要有相互匹配的三观。


在《100对幸福婚姻的打开方式》中,主持人@李维斯Becca 采访了一对中年再婚的幸福夫妻。


妻子智梅初识丈夫卫老师时,刚结束一段失败的婚姻,还带着一个女儿,彼时的她年近40岁,对婚姻几乎不抱希望,直到遇见了与她三观契合的卫老师。


他们都热衷于做公益,都喜欢帮助别人,都看重并珍惜对方善良的品格。


相似的价值观和择偶观令他们相互吸引,最终走进了婚姻。


婚后,两人立下约定:不管发生什么事,任何一方绝不提“离婚”二字。


卫老师认为,婚姻应该以始为终,既然做了约定不能离婚,那就要想办法让彼此过得更幸福,他以此为目标,不断调整自己。


刚结婚时,由于前段婚姻带来的不安全感,智梅总是偷偷查看丈夫的手机。


卫老师发现后,为了彻底打消她的疑虑,决定两人共用同一个苹果ID,彼此所有的信息都能看见。这让智梅一下就有了安全感,对丈夫也更加信任。


后来,卫老师创业失败,欠了一大笔债,却一直不愿向智梅开口。


同样认为婚姻应该以始为终的智梅心想,既然约定了不能离婚,那遇到了困难,就该相互帮助,共渡难关。


她不愿丈夫带着巨大的压力去生活,就卖掉了自己婚前买下的房子,帮丈夫还掉了欠款。


在主持人看来,这是一种牺牲,智梅却觉得自己这么做是自然而然的事。在这之后,即使两人吵架时,她也从没提过这件事。


美国心理学家哈利曾提出过“情感银行”的概念,他说:“在每一对伴侣心里,都有一个情感账户,对方每做一件让你感动的事情,就是在给你的情感账户里存钱。”


三观契合的伴侣,即使是争吵,也会因为相近的想法、共同的目标,而不断调整自己,不断向对方的情感账户里存钱。


当彼此的爱越积越多,多到难以割舍,这样的婚姻关系又怎能不长久、不幸福呢?



彼此独立,又相互依赖


来访者绵绵对我说,她之所以恐惧结婚,是害怕一旦结婚,就会丧失自我,担心事事都要为对方考虑而失去自己的人格。


事实上,过度依赖和过分独立,都会使我们在亲密关系中适得其反。


弗洛姆曾说过:真正成熟的爱,是在保持个性的前提下与他人合二为一,既保有自我的意识,又与他人形成联结。


彼此独立,又敢于相互依赖的两个人,更适合结婚。


杨绛和钱钟书这对文坛伉俪在学术和文学领域各有所长、旗鼓相当。


钱钟书生活能力很差,杨绛就成为了他日常的依赖。


他喜欢吃家乡的红烧肉、扁豆和虾子,不会做菜的杨绛就自己琢磨,慢慢做出他爱吃的口味。


他打翻了墨水瓶,弄脏了房东的桌布,她总能想办法洗干净。


他弄坏门轴,她总能修好。


就连他脸上长的疔,她也总能治好。


而杨绛也依赖于钱钟书的陪伴,她和他有说不完的话,聊不完的书。即使她下乡锻炼,他也会每天写信给她,说些缠绵的情话,讲幽默的笑话哄她开心。


特殊的岁月里,他们相互安慰,相互支撑,做彼此的精神支柱,这份依赖也推动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越飞越高。


杨绛翻译的巨著《堂吉诃德》被公认为迄今为止最好的版本,她的小说《洗澡》,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我们仨》广受读者好评。


钱钟书的《管锥编》等著作成为公认的现代学术经典之作,长篇小说《围城》也成了家喻户晓的文学经典。


精神分析学家阿米尔·莱文提出过一个概念,叫“依恋悖论”,他指出,在亲密关系里,并不是两个人越独立就越幸福,而是彼此之间的依赖关系越有效,个体才会越独立越勇敢。


适当依赖自己的伴侣,并非一种缺陷,而是促使我们不断成长,变得更加独立的条件。


好的婚姻不会让你失去自我,它反而会给予你一个更加独立、更加优秀的自己。



心理学教授索尼娅·柳博米尔斯基曾说:


“美好的婚姻会给你的人生插上翅膀,让你成为最好的自己;


不幸的婚姻则会禁锢你的身心,让你暴露自己最坏的本性。”


一辈子不长,不必将就。


与合适的人在一起,才不会辜负如此珍贵的自己。





内向星球
这是属于内向人的世界,在这里,你可以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成长自我 丨内向星球更懂内向的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