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实用菌
让我们来想象一个场景:
一个人没衣服穿了,脏衣服就堆在一旁,TA却懒得去洗。
你认为,TA可能是什么情况?
A:懒星人一个。
B:TA患有抑郁症。
其实,这是实用菌看过的一条新闻。
有个女大学生突然不去上课了,整天躺在床上什么也不干。她室友就埋怨她“太懒了,别影响别人”。
后来大家去上课时,她就割腕了,这时大家才发现她是重度抑郁。
比起“懒”,用“意志瘫痪”这个词来形容抑郁症患者更为贴切。他们丧失了积极动力,回避、退缩、否定成了生活的主旋律。
和我们想象中的不同,抑郁症很多症状看起来和“抑郁”无关,并不是整天唉声叹气的人就是抑郁。
就比如前文的“懒”,让人很难和这种病联系起来。别说身边人了,就连当事人也很难意识到自己生病了,反而会为自己贴上其他的负面标签。
可是,这偏偏又是关乎性命的,马虎不得。
日媒曾经做了一项统计,发现以下行为暗藏抑郁症风险:
相信在对号入座的同时,有的人会大呼无语:
这些和抑郁症有啥子关系啊?
是啊,很多行为看起来就像是普通的个人喜好。但心是不会表达的,言行才是心灵的发言人。
如果有些习惯是突然产生的,还伴随着长期的负面情绪,就有可能是潜在的抑郁。
今天,实用菌整理了几条最容易被忽视的潜在症状。
如果发现自己有潜在的抑郁倾向,及时咨询检查,或许就能避免这场“心灵感冒”。
拍照喜好改变,朋友圈出卖细节
如今加一个好友,我们习惯先翻翻朋友圈来了解对方。
晒娃的宝妈,加班的打工人,网红地打卡的大学生,还有不发朋友圈的神秘人……
朋友圈成了一个人的名片,却也暴露了许多“真相”。
一项发表在EPJ数据科学杂志上的研究发现:
只需要根据INS等社交平台上的信息,就可以识别一个人是否有抑郁倾向,准确率高达70%。
他们采集了上百人的INS照片,发现抑郁症患者和普通人的喜好是有区别的。
抑郁症患者更喜欢用模糊褪色或者“黑白灰”的照片,而非抑郁用户则会选择明亮清晰的照片。
在照片内容上,抑郁患者更喜欢人脸特写的照片,照片中人数也会更少。
当然,这只是数据测量的粗略趋势。
我们无法根据一个人喜欢发黑白照片,就判定TA 有抑郁症倾向。
但如果能多留意朋友圈的细节,或许某个时刻,你就能拯救一颗濒临崩塌的心。
莫名生理不适,出现躯体化症状
最近,b站有一部抑郁症相关的短片《灯火之下》。
主人公纯子是个高中生,因社交、学业和家庭的压力患上了抑郁症。
不知何时起,她开始整夜失眠,精神恍惚,但她和身边人都没发现问题。
直到出现躯体化症状,她才向外界求助,接受治疗。
情绪心态的变化,很多人是无法敏锐察觉的。
好在身与心是紧密联系的,这个时候生理不适就是一个警醒的信号。
心理学家海特认为:“人们照顾自己的能力与是否抑郁之间存在着关系。”
一个有抑郁倾向的人,会持续被负面情绪所消耗。
他们难以像普通人那样,花精力去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会厌倦运动,饮食、作息不规律。
这种极度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显然会带来更多身体不适和疼痛。
比如食欲下降或猛增,性欲减退,早醒失眠,肌肉疼痛……
就拿早醒来说,如果你总是会提前一到两个小时醒来,并且难以再入睡;当持续半个月以上的时候,就需要高度警惕了。
认知两极化,社交圈逐渐缩小
在豆瓣,有一个17万人关注的“相互表扬小组”。
在求表扬的人中,有不少是抑郁症患者,互相鼓励。
这些抑郁症患者,在网络上倾诉、抱团的现象很多,因为他们在现实中时常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小部分人是遭到不理解人群的排斥,但大部分都是“亲手”将身边人推开的。
或许你不知道,抑郁会使人的大脑神经受损,以至于改变思维模式。
抑郁症患者看到的世界会越来越狭窄,以至于最后被自己的痛苦挤满。
他们的世界里看不到别人,更何谈关照别人的心情。
有的人认为,负能量是抑郁患者受排斥的主要原因。可即便是微笑抑郁症患者,每天都展露笑容,仍有可能逐渐陷入孤立。
被抑郁所消耗的人,整日被自责和自卑裹挟,是难以正常与人社交的。
高敏感人群擅长以他人为镜,时刻关照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在这里是一件好事。如果你发现你的社交网络正在慢慢缩小,或许可以觉察一下:
你和外界的相处模式,是否出现了问题呢?
我曾看到一个抑郁症患者的母亲求助:
“我的女儿自杀了,我该怎么办?”
网友告诉她:“您的女儿是病逝的。请不要用自杀这个字眼折磨自己了。”
是啊,不管人们如何想象、扭曲抑郁症,它就是一种疾病。
就像饮食不规律可能引起肠胃疾病一样,对情绪和心态的忽视,会带来心理问题。
抑郁症并非“想太多”人的专利,它可以离我们很近。
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关爱自己当作一门必修课。
身与心的健康缺一不可,这些才是幸福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