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工商 泣红盾
文摘
2025-01-22 07:01
河南
闲来翻看过去写的关于工商的文章、诗词,一种伤感油然而生。曾经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队伍,说没有就没有了。我们的青春、我们的酸甜苦辣、我们的喜怒哀乐随之去了。曾经何时,工商是那么的风光、那么的自豪、那么的让人羡慕。回顾40年的奋斗历程,我们铸就了辉煌,无愧于使命,而如今竟成为过往云烟。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这40多年恢复工商部门以来,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工商行政管理发展历程实际上是漫长的,是一个历史范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奴隶制国家从其诞生之日起,就运用政权的力量对工商业和市场活动进行管理,以维护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和奴隶制国家的经济秩序。据《周礼·地官》记载,周朝专设了“司市”,从各个方面对市场活动进行管理。至此,商品交换一定程度的发展及国家的建立,催生了我国古代的商贸管理。从公元前221年泰朝建立到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前,以先秦两汉时期起政府就对工商业者进行“注籍”为起点,经历隋唐经济兴盛时期的坊市、宫市、集市、夜市和互市,宋元时期出现规范市场秩序的交易法、均输法等法令。明清时期,商贸管理的范围、内容、深度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已初步具备工商行政管理的特征。我国清末开始有了商标管理,1904年颁布了《商标注册试办章程》。1911年10月,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北洋政府从1914年起又颁布一系列旨在保护和促进工商业发展的经济政策和法规,主要有:《公司条例》《公司注册规则》《商人通例》《商业注册规则》《矿业条例》《全国烟酒公卖暂行简章》等等。北洋政府时期是我国商标法律史上的一个极具里程碑意义的时期。1923年5月3日,我国商标发展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商标法》颁布。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工商行政管理从是1921年到1949年全国解放。为了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支持革命战争取得胜利,革命政权对根据地和解放区的社会经济进行了大量干预,对工商业和市场活动进行了积极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工商行政管理的基本政策为了革命战争的需要,当时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经济方针。围绕这一方针,将一切在苏维埃政权和革命民主政权辖区内的外国资本主义企业和官僚资本企业全部收归国有,使之变成由革命政权直接经营管理的国营企业。 为了促进和管理工商业活动,各根据地和边区政府设置了行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的专门机构。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设立贸易局、粮食调剂局行使管理市场、稳定物价、打击商的职能。抗战时期,晋冀鲁豫根据地的太行、太岳区成立贸易统制局,执行工商行政管理职能。1941年9月以后,晋冀鲁豫地各个边区先后成立工商管理局,工业、商业、税务、粮食、物度量衡等工作归工商局统管。解放战争时期,新老解放区政设有工商厅或工商局和财政经济部,负责对私营工商业和市场贸易活动的监督管理。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近30年里,工商行政管理随着共和国的成长,走过了一段曲折发展的道路,经历了国民经济恢复、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和十年“动乱”四个时期,工商行政管理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状况和阶段性特征。1949年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任务主要是贯彻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和对个体工商业进行教育、管理和改造。1957年到1961年,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环境下,工商行政管理被单纯地看成是阶级斗争的工具,阶级斗争尖锐时,就强调工商行政管理工作,阶级斗争缓和时,就忽视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工商行政管理机构被精简,工作范围大大缩小,主要是管理集市贸易和打击投机倒把活动。1961年1月,国家根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农村集市贸易和城市自由市场有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为加强市场管理、活跃城乡经济、打击资本主义势力,各地工商行政管理机构又陆续恢复起来,有些省、自治区和专区、县还加强或新设了工商行政管理机构。1964年4月,国务院批转的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工商行政管理机构和编制问题的报告》中指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对资本主义势力作斗争方面担负着重要任务,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应当继续加强,不能削弱。从八字方针到1966年这一时期,初步认识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所具有的地位、职能和作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深受其害,一度停顿。企业登记管理和商标注册管理受到破“四旧”的冲击,工作被迫停止。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恢复建制,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和自身建设都取得了重大成就。改革开放以后,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步人了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1984年10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1996年,以实施《工商行政管理所条例》和核定36万行政编制为契机,加强工商所规范化建设,改革以行政区划设工商所为按经济区域设工商所,推进小局大所、精局强所建设,充实了一线执法力量。在1994年实行大中城市区工商行政管理局改分局的基础上,1998年,为了切实提高工商行政管理执法的统一性,权威性和有效性,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实现了省以下垂直管理。2001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调整为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由副部级升格为正部级,逐步理顺了工商行政管理体制。经过多年努力,通过办管脱钩,工商行政管理队伍从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双重角色中彻底摆脱出来,真正成为一支坚强有力的市场监管执法队伍。推行财政收支两条线制度,规范了执收执罚行为;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行企业登记注册互联审批制,促进了职能转换。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重视下,工商行政管理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人员整体素质明显提高。1978年9月恢复建制时,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只有10万人,1995年12月,国务院核定了36万工商所行政编制,这是基层工商所实施国家公务员制度、工商所人员列人公务员序列的历史性举措。截至2007年底,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共有在职人员407034人,其中公务员364861人。从学科专业分类看,大专以历中,管理、法律、经济三个专业占的比例最多,分别为3.27.0%和25.6%,基本实现了干部队伍专业化。2018年3月2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成立,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并入其中,从此再无工商红盾。
老工商渐渐退出历史舞台,新人进来面对完善市场监管体制,推动实施质量强国战略,营造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的任务,可谓是力不从心。职能不断增加,人员断崖式减少,公务员编制被蚕食,没有系统培训,加上基层所下放乡镇办,业务逐步荒废,能力跟不上,执法主体混乱,同工不同酬,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外行领导内行、职业索赔人纠缠,案件少有人会,躺平已成常态,群众不理解,面临多重风险等等。社会主义统一大市场没有了统一的监管体系,怎么能真正的统一。
别了,工商;别了,红盾。我们回忆工商,毕竟为之奋斗了半辈子。我们留恋红盾,那是曾经是我们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