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我是老陈。
这篇文章写给所有高考的同学,读大学应该做点什么、学点什么?前文我会给一些很实用的建议。「必读书单」在文章末尾,每一本都很有价值。
如果你身边有高考的朋友,一定要转发给他,相信会对他很有帮助。
又一年高考结束。
恭喜一批年轻的师弟师妹,抵达人生第一个很重要的起点。
是的,千万不要把高考当成一个终点,而是你人生的刚刚开始。
我高考后这方面的认识很糟糕,我们的高中老师说,你们要好好学习,等考上大学就好了,考上大学你爱怎么玩就怎么玩。
我当时信以为真,就以为,考上大学就可以好好放纵了。
结果白白浪费了四年的大好光阴,后来悔不当初。
我是05届高中生,也就是05年读的高一,站在十几年后的今天,再回头看,就看到了完全不同的景象。
我看到一只命运的大手,随意拨弄几下,就把这一群人弹飞。
几年后,大家都要散落在各地,离开彼此越来越远,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圈层,甚至完全不同的时空。有的人越来越出色,有的人则越来越平庸。
而这一切,都取决于高考后的那个点,取决于你怎么想,怎么做,怎么走。
所以,这篇文章,是作为一个老师哥,给你的一点点建议,到大学后应该做点什么,学点什么?
1/找到人生的坐标
什么是人生的坐标?就是你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你要开始有自己的观点啦。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觉得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你怎么定义这个世界?这些因素将决定你如何做选择。
而选择决定命运。
为什么有的人上大学后依旧刻苦学习,而有的人上大学后天天打游戏?因为他们虽然生活在同一个时空,但看到的世界完全不同。
所以,要有意识的雕刻自己的三观,思考这些重要的问题,这样你才能看到更大的世界,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读大学不仅仅是学习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
有人说,最适合放在大学和大学生之间的动词不是“教”,不是“培养”,而是“熏”。北大,也一直有“熏出来”这种说法。
什么是“熏”?
其实就是学校的氛围、文化、思想,在这种环境中浸泡。
为什么大家都愿意去好大学?不仅因为资源好、城市好,还因为好大学有好学风,这才重要。
中国有句古话,叫作“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这句话的意思是,藤蔓本身是软趴趴的,但是如果藤蔓是生在麻的中间,藤蔓会依靠麻的直而直,不用去扶它。
如果你身边的人都爱学习,那你大概率也会好好学习。
其实,这件事的本质是“三观”的不同,因为学校好文化的熏陶,你们看到了未来的世界,看到了自己未来要走的那条路,所以你们才可以无视诱惑,去做那些更有价值的事情。
学习思想,就是刷新三观的过程,就是找到人生的坐标。
有了坐标,你就不会浑浑噩噩,你就知道自己要去哪里,就能明白自己的追求,就能坚定做出选择,就会更强大。
所谓强大,就是拥有一套独立的价值标准,并能让自己按照这套标准生活。
但,如果考上一所普通大学,没这么好的氛围怎么办?
那就自己去创造环境,就像董宇辉说的,如果你身边没有特别出色的年轻人与你为伍,你就找先贤们的书籍,他们把一生的所有思考、智慧、经历和情感,都倾注在那些书里头了。
2/学会自我管理
很多人一到大学,生活就开始变得乱糟糟,因为大部分人不懂自我管理,我们读初中、上高中是被别人管理,是他律。
但到大学后,就不会再有人给你束缚,这根绳一旦松开,很多人就放纵自己,然后四年就稀里糊涂的过去了,没有修炼出自己的硬本领、竞争力。
大学没人给你提要求,但你要学会自己给自己提要求,否则的话,当你大学毕业步入社会可能就非常不适应,因为你会发现到处都有人给你提要求,但你散漫惯了。
别人给我们提要求,是束缚,自己给自己提要求,是自由。
还要学会自律。学会自律,你就能自我领导、自我教育,想学什么,买本书、找点资料,就一定能学会。想做什么,制定计划,按部就班,就一定能做到。
这样的人生, 才拥有无限可能。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说:
“我对任何唾手可得、快速、出于本能、即兴、含混的事物没有信心。我相信缓慢、平和、细水流长的力量,踏实,冷静。
我不相信缺乏自律精神、不自我建设、不努力,可以得到个人或集体的解放。”
3/修炼你的硬本领
你可以找到自己的热爱,好好修炼,把它练成你的硬本领,四年后你就拥有一个特长。
当然,我更建议你一定要读书和写作,把它们修炼成你的硬本领。
我们上面提到过,读书是找到自己人生坐标很好的方式,多读书才能看到更多伟大的思想,多读书才能看到更大的世界,让你的心灵越来越开阔。
另外,读书也是自我教育最好的方式。
在《读懂一本书》提到一个观点:社会已经进入指数级增长时代,一个人在学校学的知识往往无法与社会很好地衔接。
如果一个人没有自学能力,不能快速地通过阅读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与能力,他很快就会被社会淘汰。
可见,当下的社会,最重要的不是学校教育,而是自我教育。
你要学会主动学习,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去探索和研究,并沉淀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了这一套方法,你就可以复用,快速切入任何一个新领域,你的竞争力将大大提升。
给自己定个目标,大学四年读200本书,你的学识、见识、气质,都将远远超过身边的人。
另外,读书最好和写作相搭配。
因为写作是深度思考的武器,一本书你读过了,可能并不能理解其中的深意,但你把作者的观点结合自己的感悟写下来,理解就会非常深刻。
很多人想要锻炼表达能力、逻辑能力,不用去学说话技巧,好好写作就够了。
表达的核心,就是讲观点。
你讲不出东西,不是因为技巧不够,而是因为没有观点。
写作,是锻炼表达能力绝佳的方式,因为写作就是写观点,在不断写的过程中,你的观点就能得到锤炼。
另外,如果你能在感兴趣的领域,持续读书输入,持续写作输出,持续实践,慢慢你就能建立知识体系,这就是你的能力壁垒。
当你有了知识体系,你就拥有了系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你的认知深度和实操能力,都会远远超过其他人。
读书,就像打一口井,如果你只是匆匆读过,那你的井相当于只打了5米深,不会有多少水。
而如果你读了很多书,每本书都会写出自己的观点,那你的井相当于打了100米深,水就会不断从井底冒出来。
《认知觉醒》的作者周岭说:
一个能读会写的人,他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深度一定比常人更凌厉,他的行动能力更强,做出选择的质量也更高。
4/最后,送你这份精心准备的书单
1)《曾国藩传》作者:张宏杰
把这本书放在第一位,因为曾国藩的经历,对我们很有启发意义。
如果你没考好,那么你一定要读读这本书,因为曾国藩考了7次才考中秀才,考中秀才后便一飞冲天,连续考中举人、进士、翰林。
一次的失败并不代表什么,要愈挫愈勇,人生拥有无限可能。
如果你考的很好,也一定要读读这本书,因为曾国藩后面考的很好,他开始变得骄傲。
可等到他考进翰林院,才发现身边优秀的人太多了,自己这点成绩根本算不得什么,于是继续发奋图强,才慢慢修炼成半圣。
2)《时间的悖论》作者:菲利普·津巴多
这本书会带你认识什么是时间,重塑你的时间观。
时间是不可再生资源,对我们很重要,但大部分人都不太珍惜时间。
这本书会让你理解,过去、现在、未来,对你究竟有什么意义。
3)《奇特的一生》作者:格拉宁
读完这本书,你可以看到一代大师柳比歇夫是如何进行自我管理的,是如何通过自我管理获得不朽功绩的。
你可以学会柳比歇夫的时间记录法,并运用到生活和学习中去,自己给自己提要求。
4)《哲学起步》作者:邓晓芒
这是一本很好的哲学入门书籍,推荐你读一读哲学。
哲学会帮我们解答一些根本的问题,比如“你是谁,从哪来,到哪去”这灵魂三问。
这其实很重要,因为理解它们,我们才能真正的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
5)《掌控习惯》作者:詹姆斯·克利尔
人是习惯的合集,乔布斯说,在人生的前30年,你养成习惯;在30年后,习惯塑造你。
养成好习惯很重要,大学是培养习惯的好时候。
这本书可以系统的教给你如何养成习惯,提供了很多实用的技巧和建议。
6)《认知天性》作者:彼得·C.布朗
我们学习了很多年,但其实大部分人并不了解学习的底层逻辑。
这本书系统的讲述了我们的记忆、决策、注意力和感知等方面的底层原理,讲了学习的过程,在大脑中到底是如何发生的。
7)《元认知》作者:大卫·迪绍夫
元认知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我们人类独有的能力,越早了解对你越有帮助。
所谓元认知,就是对我们自己思考过程的思考,这有什么好处呢?
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其实有大量的错误思维方式,但我们很难发现它,而如果你的元认知能力很强,你就能认知到自己的思维错误,从而去调整它。
8)《如何阅读一本书》作者:莫提默·艾德勒
读书对我们很重要,但若想高效阅读,就需要掌握系统的阅读方法。
这本书是一本非常经典的阅读指南,它能教会你如何高效的阅读各种类型的书籍,让你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书中的内容。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才会更高效。
好了,以上就是推荐给你的书单。
最后,祝福所有考生都能金榜题名,得偿所愿。
也记得把这篇文章转发给你高考的朋友,祝福他们金榜题名,相信也会对他们有很多启发和帮助。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如果文章对你有帮助,记得帮老陈来个一键三连,点赞、在看和转发,感恩~
❤️ 精华文集,扫上图二维码领取:
点个关注,再来不迷路👇🏻
▲ 点击上方“老陈进化论”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