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我是老陈。
最近带大家共读《认知觉醒》,有个小伙伴两天未打卡,我去问他有没有遇到困难,并鼓励他继续跟上打卡。
他的回答很干脆,也很出乎我的意料,他说,“不想打了,感觉不是自己内心想做的。”
我并没有劝他继续,而是尊重他的想法。这两天读《认知觉醒》,恰好读到“自我决定理论”,他的状态就非常符合这个心理学理论。
“自我决定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和理查德·瑞恩共同研究发表的,它指出人类有三种天生的内在需求:自主需求、能力需求、关系需求。这是一个人获得幸福的关键。
换句话说,如果你获得幸福,就需要满足以下因素:
① 自主选择的权利,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② 在某些方面有较强的能力、技能,能够胜任这些事情;
③ 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获得别人的爱和尊重。
这个理论其实很好理解,如果你做的是自己喜欢的事情,且你有能力把它做好,能赚足够的钱养家,而且有一群好朋友和关系融洽的同事,那简直可以称得上人生赢家了。
反之,我们每天的压力和痛苦,不也是这些吗?做的工作不喜欢,业绩压力大总担心完不成,和同事关系充满竞争……
///
所以,现在你可以理解我为什么没有劝那位小伙伴继续打卡了吧?因为他已经失去了自主感,继续被迫做这件事,也只会感觉痛苦。
可是,问题在于,有些事情我们是可以放弃的,不想做就不做。但有些事情不可能放弃,比如,工作不想做总不能直接辞职吧?不想写文章总不能就不写了吧?不想带孩子总不能直接扔家里不管吧?
但被迫去做,又感觉痛苦,该如何解决呢?
周岭老师在《认知觉醒》中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用的方法:
当你遇到那些“不想做但必须做”的事情时,只要在心里默念一句“咒语”,就可以让自己跳出事情本身。这句“咒语”便是:我并不是在做这件事,我只是在做另外一件事。
把这句话套用到其他场景中是这样的,
·我并不是读书打卡,我只是在和昨天聊天对话;
·我并不是在写文章,我只是想解决一个难题;
·我并不是在带孩子,我只是增进和孩子的亲密关系;
·我并不是为老板做事,我只是为了提升自己。
这种方法,在心理学上叫动机转移。即,把你做这件事的原有动机,转移到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动机上。
比如,如果你觉得是为了公司打工,为了老板打工,你做事肯定就不认真没动力,但是,如果你觉得工作的最终目标是提升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强大,那么,你一定会尽力认真做好每一件事。
///
这个方法,我其实很早就开始用了。
比如,熟悉老陈的人都知道,我写书评特别长,动辄四五千字,前天写的书评甚至超过了8000字。你说,如果我是为了赚钱而写作,能写下去吗?
绝对写不下去,因为根本就没多少读者能看完8000字,写完也赚不了钱,这纯属费力不讨好的行为。而且写几千字,还是挺难的,每次都写的很艰苦。
我是怎么坚持写完的呢?因为我写长书评,并不是纯粹为了给别人看,而是我迫切想解决内心的一个疑惑,一个问题。
比如,前天的长文为什么写了8000字?因为那篇书评是关于“思维模型”的,我一直对这个概念感兴趣,想把它理解清楚,写这么多字,就是为了把这个概念写清晰、写透彻。
当我从这个角度思考时,写作就不是我追求粉丝、追求关注、追求赚钱的手段了,而是变成了我学习的一个工具、方法,我通过写作学习重要的知识。
换句话说,我写长文的本质是为了学习,而获得关注、粉丝,只是这个过程的附属产物。
这就是动机转移,我的真正动机从向外追求,变成了满足自己的内在需要,从为别人而做,变成了为自己而做。
其实,高手都是这样思考的,比如李笑来曾经说过,绝大多数人都是给老板打工的人,而他从一开始就是给自己打工的人。
注意,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李笑来从一开始就创业当老板,而是他在公司工作,但从来都是抱着给自己打工的心态在工作。
///
另外,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稍微改变一下心态,世界就会变得完全不同。比如,原来你是这样想的:你不得不早起上班、你不得不读书写作、你不得不跑步锻炼、你得打电话谈单……
现在,请把“不得不”换成“想”,你不是不得不做那些事,而是想做那些事。你想早起上班,你想读书写作,你想跑步锻炼。仅仅是更换了语言,就把负担变成了希望。
我曾经看过一个使用轮椅的人的故事。当别人问他是否感觉行动受限时,他答道:
“我没有被困在轮椅上,我被它解放了。要不是因为我的轮椅,我就只能躺在床上,根本不能到户外活动。”
这种视角的转变彻底改变了他每天的生活状态。
如果你想获得更多幸福感,就要多去做这种视角转换,从关注外部转移到关注内部,更多关注好处而非不足。
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会让你更有掌控感,会让你更有动力和斗志,会让你更从容应对你的生活。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啦,如果对你有启发,记得转发朋友圈,帮老陈点点赞和在看,感恩~
❤️ 精华文集,扫上图二维码领取:
点个关注,再来不迷路👇🏻
▲ 点击上方“老陈进化论”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