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河、海运、铁路“打劫”,公路运输要变天!

文摘   2024-12-24 19:03   广东  
点击下方名片立即关注 共赴电动物流新商业浪潮



2024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的意见》(下称《意见》)发布。这份文件与前不久发布的《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共同揭示了国家推动物流降本提效的决心。


中国制造业能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优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强大的物流体系。但随着劳动力成本、环保要求等多重压力的影响,过去通过“单一节点”的优化降本方式已经见底。


如今,物流降本提效的“旗帜”已高高举起,公路运输的“黄金时代”显然快要过去了。



降本大旗高举
公路运输的“黄金时代”即将结束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全国营业性货运量中,公路运输占比高达73.7%,水路运输占比17.1%,铁路运输占比9.2%,民航运输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可以看到,公路运输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但随着行业竞争加剧、运输成本上升,传统公路运输的生态已经岌岌可危,未来的降本空间只能从运输结构调整中找到新的突破口。


《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快运输结构调整,鼓励多式联运,推动公路、铁路、内河、海运等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提升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不同运输模式的衔接环节方面,2018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就曾下发《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目前,海港散改集已经基本完成,内陆区域的散改集也在快速推进。


近期,首家数据科技央企中国数联物流在沪成立。根据资料,该公司将以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口岸等领域数据资源共享和开发利用为核心,整合物流与信息流、资金流,构建国家级物流大数据平台,以数字技术提升产业运营效率,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可以说,经过多年的推进,货运运输结构的改革调整已经到了拐点。

这意味着,传统的公路运输将不再是物流行业的唯一主力军,内河、海运、铁路等替代运输方式将逐渐崭露头角,为物流行业的转型提供新机遇,也让那些固守传统公路运输的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铁路改革
中铁快运的市场化转型


《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明确提到,目标到2027年,货物运输结构进一步优化,铁路货运量、铁路货运周转量占比力争分别提高至11%、23%左右。


近年来,国铁集团不断加大改革力度,优化铁路货运体系,通过建设物流中心、改进管理机制和增强服务意识,为铁路货运市场的转型铺平道路。中铁快运作为国铁集团的重要业务单位,已经明确提出“从‘铁老大’到‘铁小二’”的目标,体现了铁路货运由传统的运输服务向更加市场化、灵活化和专业化的物流服务方向发展的决心。



为了实现这一转型目标,中铁快运积极进行多项市场化改革措施。


首先,通过优化货运组织体系,建立物流中心,提升市场化服务能力,实现了从“站到站”到“门到门”的服务升级,极大地提升了物流效率并降低了成本。


其次,铁路货运价格体系市场化,实行浮动价格政策,使各地铁路局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灵活定价,增强了服务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此外,中铁快运还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手段,推出网络货运物流平台,通过整合社会化运力资源,提升运输效率,降低了物流成本。中铁快运预测,未来铁路两端的公路接取送达业务将大幅增长,市场空间从30亿元扩展到400亿元。



内河运输
政策加码与基础设施再升级
推动货运“公转水”

内河运输自古以来便是我国重要的运输方式,主要依赖长江、黄河、珠江等水系。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推动,内河运输正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据统计,2023年中国完成水路固定资产投资2016亿元,比上年增长20.1%。其中,内河建设完成1052亿元、增长21.3%,沿海建设完成912亿元、增长14.8%。


202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交通运输部对全国沿海和内河港口的航道进行了系统的优化与布局,提出了“四纵四横两网”的高等级航道建设规划。


“四纵”主要指通过京杭大运河、江淮运河、湘桂运河、平陆运河、赣粤运河、浙赣运河等运河联通工程,战略性地打造四条纵向的水运通道,贯通南北。这些工程计划中的大型运河项目已进入启动和论证阶段,总投资额在多个省份合计已接近万亿元。

2024年,国家宣布进一步加大对运河建设的投资,尤其是在长江航运建设和黄河流域水运体系的完善上,形成了多层次、立体化的内河运输网络。



在中国铁路总里程已突破16万公里,高速铁路里程超过4.6万公里的背景下,为什么还要大规模建设运河?


一方面,内河航运利用水路的天然优势,能够大幅降低物流成本。具体来说,水运的成本大约是铁路的1/4,公路的1/15。据估算,一艘万吨级货船的载货量相当于100节火车车厢或400辆大型卡车。


另一方面,内河运输的发展不仅能够带动港口和航运贸易的增长,还将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通过完善水路运输体系,可以更高效地连接各地市场,推动区域之间的贸易和经济合作。


近年来,轿运车“公转水”等试点项目在长江、珠江等流域逐步展开,重点通过改造现有水运枢纽和集装箱运输设施,实现公路运输向水运的顺利过渡。这些项目的成功落地,将为长途运输提供更低成本、环保的选择,尤其是在轿车等大宗货物的运输中,公转水将成为一种重要的运输方式。



海运:沿海捎带新机遇
绿色航运快速崛起


海运作为最具成本效益的运输方式之一,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遇。


沿海捎带是一种基于沿海航运网络的多式联运模式,指的是在海运主航道上,船舶除了执行主要运输任务外,还顺带将货物从一个港口运送至其他临近港口或区域。


这种方式通常应用于沿海地区的货物转运,通过减少不必要的空驶和优化船舶航行路径,能够提升运输效率并降低物流成本。沿海捎带模式有助于在不增加额外运输成本的前提下,实现多个港口之间的货物快速转运,形成更为紧密的区域物流网络。


许多航运公司已经开始积极实践沿海捎带模式。比如,中远海运(COSCO Shipping)利用其在中国沿海的航运网络,推出了多个覆盖沿海主要港口的“捎带航线”,不仅减少了空驶率,还降低了物流成本。



沿海捎带主要在外贸和内贸两个方面得到应用。在外贸方面,沿海捎带帮助将进出口货物从国际航线转运到国内港口或从国内港口转运到国际市场。通过这种方式,船舶不仅完成了国际运输任务,还能顺便将货物运输到其他国内港口,增加了船舶的装载率,提高了运输效益。

在内贸方面,沿海捎带则主要通过国内沿海港口之间的海运将货物运输至其他区域,尤其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沿海经济区中,形成了高效的物流体系。这种模式适用于大宗商品、非紧急货物以及区域内的资源流通,能够降低陆运成本并减少交通拥堵。


《“十四五”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要优化内外贸运输通道,推动多式联运,提高沿海航道的运力和效率;同时,《中国航运发展白皮书》也强调加强区域航运协同,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为沿海捎带模式提供了政策保障。此外,国家绿色发展政策的推广也为沿海捎带提供了新的机遇。随着环保法规的不断加强,航运公司将更多采用低碳或零排放的船舶,提高航运业的环保标准。



多式联运下的红利与挑战


随着《意见》的落地实施,内河运输、铁路、海运等运输方式将逐渐占据更大市场份额,而公路运输的主导地位正在被挑战。


这其中,500km以上的长途运输,将被拆分为多个运输环节,通过不同运输方式的协作,形成一个更加高效、环保、经济的运输网络。



这一变化源于多个因素:


1)降低成本

公路运输尤其是长途运输存在着高燃油成本和人工成本,而铁路、内河和海运等方式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


铁路和海运,特别是在大宗货物的运输中,能够在单票运输费用上大幅度降低运输成本。而内河和海运也能通过利用水路优势大幅度降低物流费用,特别是在节省燃料消耗方面具有天然优势。


2)提升环保效益

随着国家对碳排放的重视,推动公转铁、公转水等绿色物流模式成为降本增效的关键。铁路和水运的碳排放远低于公路运输,因此转向这些方式对于实现绿色物流目标至关重要。


3)优化运输结构

公路运输作为传统物流的主力军,虽然灵活高效,但长途运输的资源投入和碳排放过高,逐步转向其他方式将进一步优化整体物流体系结构,形成更加均衡、智能和低碳的运输网络。



二段短驳运输模式的崛起


当长途运输被拆分为内河、海运、铁路等多式联运后,短途公路运输将成为不可或缺的一环。尤其是在城市周边区域和港口、铁路枢纽等地,短途公路运输能够连接各种运输方式,形成物流流动的“最后一公里”或“最后一百米。


短驳运输将成为新一轮物流市场中的重要增长点,尤其是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与运输枢纽之间的连接


随着内河、铁路和海运的衔接不断加强,短驳运输将负责将这些运输方式的货物高效地运送到最终用户,尤其是跨城或跨区域的大宗货物需求。此外,短途公路运输还将在货物从分拨中心到具体目的地的配送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社会化机会


为了推动多式联运的应用,内河、铁路、海运的短驳环节势必要引入社会化的运力资源,降低短驳交付成本,具有运营能力和区域资源的物流公司将会获得一波增长机会。


3)适应新能源物流车的需求


短途运输将成为新能源物流车尤其是电动物流车的重要应用场景。


新能源车在短途运输中的优势尤为明显,因为它们具备较低的运行成本和碳排放,并且更适合城市、园区和近距离运输。在当前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新能源物流车的应用不仅有助于降低运营成本,还能助力企业实现绿色发展。




物流公司的机会


1)抓住政策改革红利,采用多式联运降本


国家推动的运输结构调整,意味着物流公司可以抓住政策红利,灵活运用多式联运来降低整体物流成本。通过采用铁路、内河、海运等方式替代传统的长途公路运输,不仅能在运输成本上获得显著的降幅,还能帮助企业提升环保形象,降低碳排放,顺应国家绿色低碳发展战略。


例如,物流公司可以通过推出自己的多式联运产品,整合各类运输资源,以最优的方式实现货物运输。同时,通过与铁路公司、港口运营方、航运公司等多方合作,扩大资源整合能力,提升整体供应链的协同效率,获取更多的竞争优势。


2)抓住短驳运输需求增长,探索新能源运力平台模式


随着短途运输需求的爆发式增长,新能源物流车在这一过程中将成为主力。物流公司可以通过投资和运营新能源物流车,提供短驳运输服务,借此占领市场份额。


此外,结合智能化调度和新能源物流车的绿色优势,物流公司还可以探索建立新能源运力平台,整合区域内的新能源车资源,形成共享经济模式。平台可以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对各类新能源车辆的智能调度,提升运输效率,同时降低空驶率,进一步降低成本。




电动物流世界
ALL IN 物流电动化,为建设绿色物流网络贡献力量。物流及商用车电动化转型的创新媒体与服务整合平台。连接产业链上下游,提供深度行业内容、前沿洞察以及供应链服务,助力企业迈向新能源时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