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城配物流车建换电站,到底是不是伪命题?

文摘   2024-12-13 21:22   上海  



来源:运联智库(ID:tucmedia)

作者:曹莉

编辑:晓璐


换电的风,吹向了轻卡市场。


11月15日,由北京融易程科技投建的北京首座全自动智能轻卡换电站落成投运。


此次落成的换电站采用了全新的单侧方底部全自动智能换电技术,通过高精度的智能RGV和控制系统,实现了轻卡车辆电池的快速更换,全程仅需3.5分钟。



事实上,自2022年以来,轻卡换电站的身影便陆续在国内一些城市出现。


2022年7月21日,国内首座“车、站、电、网”四位一体商用车综合能源站——“慧鹏换电”亮相合肥市安巢经济开发区,一辆轻型电动商用卡车实现车辆“满电复活”仅需3分钟。


2023年4月18日,皖丰长能与慧鹏换电合作开发的首座轻卡换电站——长丰县皖丰轻卡换电站交付。


2023年12月28日,由吉泰车辆(GETEC)、中建科工联合交付的首座全自动轻卡模块化智能换电站,在广东东莞清溪镇正式启动运营。


众所周知,换电是为了解决货车运营效率的问题,所以一般中短途、高频次、快速周转物流运输场景会需要换电来提升车辆效率。比如,拉砂石料或矿区拉煤场景。


但是,城配物流运输虽然满足了中短途条件,但是出勤率和时效要求并不是很高,一帮情况下充电就完全可以满足货车往返运输。


如此来看,高成本投入给轻卡建换电站,到底是不是个伪命题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笔者采访了几家从事城配物流运输的物流企业以及行业专家。



一天一充
充电模式成为纯电轻卡主流


按照动力类型来分,新能源城配车主要分为纯电动轻卡、甲醇混合动力、柴油混合动力以及汽油混合动力等。


而纯电动轻卡车型在新能源轻卡中的占比超过一半,高达80%以上,居于绝对的垄断地位。


据行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0月,国内新能源轻卡的累计销量为71751辆,其中,纯电轻卡以66127辆的销量领跑市场,同比增长124%。

可以说,国内纯电轻卡市场很大程度上反映着新能源轻卡市场现状。


按补能模式来分,纯电轻卡分为充电轻卡和换电轻卡。而由于换电轻卡市场还不太成熟,普及率不高,目前行业内并没有把充电轻卡和换电轻卡的销量数据单独统计出来。但可以知道的是,充电轻卡是纯电轻卡销量的主要力量。


云南盛贤物流是一家区域性龙头城配企业,总经理宋盛贤向运联智库透露,盛贤物流至今没有使用过换电轻卡,新能源车型全是充电车,另外保留了30%的油车。


宋盛贤表示:“城配物流虽然也有时效要求,但是车一般一天充一次就够用了。像饮料的运输业务,一车会有8、9吨,电车拉不动,我们就会用油车。大多数时候能用到电车的都用电车,因为电车确实成本要低很多。”


凯东源城配总经办总监刘远也向运联智库表达了类似观点:“我们这边电车一般都在100公里半径范围内活动,续航基本够用,司机通常都是晚上回到园区或者附近充电,也还算方便。”



换电轻卡存在感非常之低,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换电站是换电轻卡实现补能的基础,但现实情况是,换电站的建设和运营成本较高。


一座轻卡换电站的投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成本:土地费用,租用或购买土地;设备费用,常备5—8块电池,电池费用高达50万—70万元;人工成本,人工运营、管理、维护;建设和运营成本,建设费用、日常维护费用、电费等。


光从成本来看,轻卡换电站的投入成本总计在数百万元之间,一般人是玩不起,妥妥的重资产模式。


其次,除了投入成本高,从运营角度来看,不管是自建换电站还是公共换电站,其局限性都很大。


一方面,电池不是标准产品,无法在不同的换电站之间通用。即使是企业共建的换电站最多只能给单独品牌的车型换电,而且还要考虑不同车型的兼容性。目前来看,同一车企的不同车型甚至都不能在同一个换电站进行换电。


刘远表示:“目前各个主机厂的电池规格很难统一,还需要很漫长的过程才能实现。”


另一方面,换电站电池的容量大多都在60 kWh—81 kWh之间,换一次电的续航能力大约只能局限在150—160公里。


这意味着,如果换电站不够多、位置也不便利的话,对司机来说其实更不方便。司机可能要来回空驶去换电,然后再回到仓库去装货,增加了额外的时间和人力成本。


“换电站最多只能覆盖周围十公里以内,没有司机愿意来回跑四五十公里去换电站换电。所以,建设换电站需要根据不同的运输节点进行布局。另外,那些有长期固定路线的城配企业,大概率已经有长期固定的补能方式,如果想在这种固定路线上建换电站,前提是要拿价格或者其他利好去吸引客户更换补能方式。”运联智库高级研究总监石美燕说道。


第三,更为重要的一点是,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突破,电池容量逐渐增加。而换电站普及的速度,是难以匹配更高电量车型的更新换代的。当大电量轻卡产品成为主流,那些已建成的低容量电池换电站或早已无人问津。




轻卡换电站到底适用什么场景?


当前,快充、超充技术逐渐得到突破,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大布局超充相关新产品,实现超充新技术的应用落地。这为纯电卡车提高补能效率,提供了有效途径。


据业内专业人士表示,现在很多企业都在研发超充、快充技术,等这些能实现快速补能的技术实现,换电站就不会有优势。比如宁德时代研发的2C电池,半小时就能充好电;超充技术在10分钟内充完电。


“将来等固态电池量产+超充普及,这种换电站一夜之间就会被淘汰。现在各地都在大力建造超充站,以后充电也就十几分钟的事,基本上也不会有人去考虑换电。”


如此看来,轻卡换电站真的没有自己的优势和使用场景了吗?


其实不然,运联智库在采访过程中,总结出以下三种观点。


第一,大部分在运营电动轻卡是由第三方公司来运营的,物流运输公司通常根据自身需求来向这些第三方公司租用车辆。这样的情况下运力饱和,车辆出勤率高,出租公司或者说电动轻卡的资产持有方才有可能去建换电站。


第二,建换电站对有固定线路以及多业务的城配公司来说,更有优势。


第三,换电模式+大车队的结合。

换电站追求的是换电次数,车辆少,换电站就难以盈利。中国产业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博导刘大成指出,如果一家城配公司一天只跑几趟业务,且距离短,基本不用去换电站换电。但如果是以大车队模式,就能通过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提高运距,增加换电需求。

“换电模式和大车队的结合,一定要是相辅相成的。城配的总需求很大,但是城配所归属的公司都很小,只有通过大车队的模式实现规模化运营,形成网络化,才会对路径进行优化,城市的交通压力也会大幅减少。”刘大成说道。

当然,这背后少不了强大的资本支持,以及算法、运营上的助力。


此外,还有观点认为,换电模式是由场景决定的。


有业内专业人士表示,新能源城配车发展的破局之道在于基于场景的定向化开发,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对产品的电池电量进行定制化开发,才能将成本降至最低。


2023年,吉泰车辆董事长、怡亚通商用车总经理符修齐曾表示:“有没有超充,都改变不了城市物流配送换电的需求,这是由场景决定的。换电并非是纯技术驱动,更多是有应用场景和产品属性决定的。”


但就现阶段来看,轻卡换电站还处于验证阶段。你是否看好轻卡换电模式?欢迎留言互动讨论。





  • 本文经授权转载,仅代表作者观点。

电动物流世界
ALL IN 物流电动化,为建设绿色物流网络贡献力量。物流及商用车电动化转型的创新媒体与服务整合平台。连接产业链上下游,提供深度行业内容、前沿洞察以及供应链服务,助力企业迈向新能源时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