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人参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安神增智等功效,为“百补之王”。
不过,人参性燥,服后极易上火,并非人人皆宜,更不宜长期大量服用。
其实,在中医看来,人体自带一条大补经络——心包经,它不但大补元气,还是一条急救、救命的经络。
心包经,人体自带的“强心药”
心包经很短,却被誉为“救命的心包经”。
《医学正传》如是描述:“心包络,实乃裹心之包膜也,包于心外,故曰心包络也”。就是说,心包经是心的包膜,是用来保护心脏的。
打个比方,心脏好比君王,而心包经就好比是保护君王的御前侍卫,当外邪入侵的时候,心包经就起到防御的作用。因此,心包有“代心受邪”的功用。
心包经通了侍卫强大了,君王的安全也就有保障了。
刮痧+艾灸,一泻一补,胜过人参
人参为什么可强心?
因为人参补气活血,可调动气机,化解瘀血。当然,对付瘀和虚,我们有比人参更好用的方法:刮痧+艾灸。
刮痧:
“痧”是离经之血,这是废血。
刮痧可调动全身气机,在气机作用下,将离经之血从皮肤腠理排出体外。但是,刮痧只完成了一半工作——泻实,此时还应补虚,否则,又会因虚致瘀,导致恶性循环!
所以刮痧后还需要艾灸,艾灸被誉为人体气血运行的“发动机”。
艾灸:
艾草的药性随热力深入经络,就像太阳蒸发液体一样,能一举扫荡体内的寒湿、痰浊、瘀血。
同时,由于艾灸补阳,阳气足,气的推动力就强,人体气机升降得到调动,原本不平衡的系统功能得到调整,气血寒热虚实自会调和。
综上所述,刮痧+艾灸,一刮一灸,一泻一补,既能消除有毒的瘀血,又能化生新鲜的血液,让整个心包经彻底畅通。
温馨提示:
需要注意的是,刮痧要从上往下刮,且刮痧应在艾灸前,因为刮痧可使穴位开泄,便于艾灸的火力和药性更好更快地渗透。
艾灸怎么疏通心包经呢?
7个部位,最为关键
01 天池穴
天池跟肝胆二经相通,当人体气郁的时候,郁结的闷气、火气会从肝胆二经夺路而上,窜到心包经上来。
中医认为,肝经和心包经属同一条经——厥阴经,在腿上为肝经,在胳膊上就是心包经。肝经有瘀血,心包经肯定阻塞不通,故而,天池作为心包经和肝经的交接点,非常重要。
02 天泉穴
有些人总是胸闷气短,医生说是心脏供血不足,这时就可以艾灸天泉。因为天泉不仅有给心脏补血之效,还有理气化痰通络之功。
03 阻滞点
把天泉与曲泽之间分成3份,心包经的阻滞点就位于靠近曲泽的1/3处。每个人略有差别,有的偏上,有的偏下,以痛点为准。
临床发现,有人经常感到胸闷、心绞痛,到医院检查时发现患有冠心病或早期心肌梗塞,这个阻滞点就非常疼痛。
04 曲泽穴
曲泽是心包经的合穴,“合治内府”,故而,它能调节心包经的整个脏器,还能修复心脏损伤。
心脏供血不足,也叫心血虚,一是肝气郁结所致——气血堵在半路过不来;二是心脏本身功能虚弱。曲泽对这两种情况都适用。
05 郄门穴
郄门是心包经的郄穴,具有宁心、理气、活血,以及预防心痛、心跳过快、胸痛、神经衰弱等症状的功效。
按压郄门,心脏问题越严重的人越痛。因心脏病等引起的突然昏厥,可用郄门作为急救穴。
06 内关穴
“心胸内关谋”,但凡心胸有什么不适,可以找内关。内关可宁心安神、理气止痛,还能预防心绞痛、心律不齐、癔病等。
在心脏不适时,艾灸内关+神门,可安神宁志;艾灸内关+膻中,可理气宽胸、活血通郁。
07 劳宫穴
劳宫可调理心痛、心悸、口臭、善怒、发热无汗等症状。
心脏不适的人手掌心经常爱出汗,这是阴虚火旺、心火妄动的表现,往往伴随肾阴的损耗,他们通常有上热下寒等心肾不交的症状,此时最应艾灸劳宫+涌泉。
注意:因为心脏在左边,急救时通常选择左臂,平日刮痧、艾灸,也要特别注重加强左臂。
温馨提示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