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冬季不养阳,一年都白忙”。冬季是一年中最为寒冷的季节,同样也是自然界阳气潜藏的时节,人体内阳气也会顺应这一特点。只有阳气得到充分的养护与封藏,来年才能更好地发挥生理功能以保证脏腑气血充沛,经络畅通。
中医将类风湿关节炎归属为“痹病”范畴,“痹”者,不通也。古代医者观察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普遍怕冷畏寒,冬季尤为明显,且关节肿痛遇寒湿后加重,加温保暖后方可缓解,于是逐渐认识到痹证的基本病因为风寒湿邪,即“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素问·痹论》)。本病患者体内的寒湿邪气一方面阻碍气血运行,另一方面还耗损阳气,造成关节肿痛反复发生。因此,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尤其应在冬季重视养护阳气。
艾灸的神奇功效
艾灸是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常用的外治法之一,是用艾叶制成的艾条或艾柱所产生的艾热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艾灸是以艾绒为主要材料制成艾炷或艾条,点燃后熏熨或温灼体表腧穴的治疗方法。艾灸具有显著的温通经络作用,可以促进气血运行,尤其可保持阳气运行流畅,有助于养护阳气,减少因低温造成的阳气耗伤。艾灸散寒祛湿力量较强,作用在病变关节局部可以减轻关节肿痛症状,改善关节活动度。现代研究发现,艾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确切,且操作简单易行,价格低廉,适合长期使用。
艾条灸的使用方法
艾条灸又称艾卷灸,是将艾条点燃后在施灸部位或穴位进行熏灸的方法,主要分为手持灸和艾灸器灸。手持灸又分为温和灸、回旋灸和雀啄灸三种。
1、温和灸
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患处,约距皮肤1.5-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5-7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
施灸者左手中、食二指放于被灸穴位两侧,以感知皮肤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的距离和防止烫伤,此法温通经脉、散寒祛邪,多用于灸治慢性病,临床运用最为广泛。
2、回旋灸
将点燃的艾条,旋于施灸部位上,距离皮肤3cm,平行往复左右移动或反复旋转,使皮肤有温热感而不至于灼痛;一般可灸20-30分钟。适用于风湿痹证、神经性麻痹及广泛性皮肤病等。
3、雀啄灸
艾条燃着的一端对准穴位,上下移动,鸟雀啄米样施灸,一般可灸5分钟左右。多用于灸治急性病、昏厥急救、儿童疾患等;此法热力较强,注意避免烫伤皮肤。
艾灸穴位推荐
1、命门穴
命门——督脉腧穴。命,人之根本也,以便也。门,出入的门户也。命门名意指脊骨中的高温高压阴性水液由此外输督脉。本穴因其位处腰背的正中部位,内连脊骨,在人体重力场中为位置低下之处,脊骨内的高温高压阴性水液由此外输体表督脉,本穴外输的阴性水液有维系督脉气血流行不息的作用,为人体的生命之本,故名命门。
取穴位置: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即跟肚脐在同一水平高度,可以沿着肚脐向后找,到了背后正中的棘突下面的凹陷就是此穴。)
2、腰阳关穴
腰阳关——督脉腧穴。腰,穴在腰部也。阳,阳气也。关,关卡也。腰阳关名意指督脉的上行气血中滞重的水湿在此沉降于下。本穴物质为腰俞穴传来的水湿之气,在上行至本穴的过程中是散热吸湿,至本穴后滞重的水湿之气不能继续上行,本穴如同督脉水湿上行的关卡一般,故名腰阳关。
取穴位置: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3、肾俞穴
肾俞——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常用腧穴之一,肾的背俞穴。肾,肾脏也。俞,输也。本穴名意指肾脏的寒湿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
取穴位置:位于腰部,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约3.5寸凹陷中。
4、阿是穴
阿是穴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特效穴位,可以快速缓解关节疼痛和肿胀。
取穴位置:疼痛部位即是阿是穴,灸受累关节能缓解关节局部的疼痛。
艾灸治风湿注意事项
1、辩证施治
艾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需要辩证施治,根据不同的证型选择不同的穴位进行艾灸。艾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需要长期坚持,不能急于求成。
2、禁灸症状
醉酒、空腹、过饥、过饱、大惊、大怒、大汗、极度疲劳的时候禁灸;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禁灸。
3、灸后注意
艾灸后,施灸部位4小时内不能接触冷水,多喝热水,多吃营养丰富的食物,艾灸结束后,不能马上离开施灸的地方,穿好衣服后在原地停留10-15分钟才能离开,出汗者应等汗停了再离开。
温馨提示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