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70后”司长落马,曾是金融科技大咖

创业   财经   2024-04-26 23:53   北京  


 |俞燕

编 |吴戈


出品 |喻观财经


落马一年零五个月后(4月18日),留着板寸的央行原党委委员、副行长范一飞,垂首站在了被告席上,再无昔日的气势。他以受贿3.86亿余元,成为反腐界的又一位“亿哥”。

六天后(4月24日),范一飞的老部下、时任证监会科技监管司司长、信息中心主任姚前,也被带走了。

4月26日,CCDI官宣了姚前落马的消息。他由此成为证监会新掌门上任后首个落马的证监会干部,且是首个落马的会机关在职部门一把手,亦是4月16日中巡组进驻证监会进行常规巡视后的首个成果。

近年来,金融业的一批“70后”、博士,纷纷走上领导岗位,成为金融业的中坚力量。也有一些“70后”博士,则走到了另一个方向。姚前成为后者。

姚前,是金融科技领域里的知名大咖,横跨央行和证监会两大金融监管部门,其中在央行度过了七年时间,与范一飞有过两年共事的交集,其所在的数字货币研究所,正是范一飞分管的范围。

目前尚不知姚前落马是否与范一飞案有关。对于54岁的姚前来说,他的后半生将从此改写。

2017年出版的《金融科技:发展趋势与监管》,创下了作者落马之最:三个作者里,有两个(二作孙国峰、三作姚前)先后沦为落马的命运。

如今,金融科技的时代洪流滚滚向前,已升格为数字金融,并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部署的新高度。而范一飞、孙国峰、姚前等这些金融科技旧时代的领军人物,则留在了旧时代。




4月16日,第八中巡组进驻证监会进行常规巡视,主要受理反映中国证监会党委领导班子及其成员、下一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和重点岗位人员问题的来信来电来访,重点是关于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等方面的举报和反映。

4月24日,坊间传闻,姚前被带走了。两天后,他登上CCDI公告,成为证监会的常规巡视开启后的首个落马者。

在此之前,证监会系统的落马者,多来自发行审核领域。3月15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副主席李超谈到反腐工作时表示,发行审核是腐败高发领域,驻证监会纪检监察组先后查办了16起证监会系统典型腐败案件,暴露出当前腐败行为呈现“期权腐败”“影子股东”等新特点。

这16起证监会系统典型腐败案件,涉及证监会司局级干部、证券交易所高管、发审委委员和市场中介机构从业人员。

与发审领域的落马者不同,姚前无论是在央行时期还是证监会时期,其职业生涯主要与金融科技打交道。

姚前是计算机专业科班出身,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计算机系(现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后来获得工学博士学位。

姚前的职业生涯始于燕山石化,在这里度过了两年时光。

1997年5月,姚前进入证监会,开始了其作为金融监管者的人生之路。

最初,姚前在证监会信息中心计算机管理处工作,从一名主任科员成长为副处长。

五年后(2002年10月),姚前调任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国结算”),任技术开发部副总监,后任系统运行部总监。

彼时中国结算成立仅一年多,承接了原来隶属于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全部登记结算业务,建立起全国集中统一的证券登记结算体制的组织架构。

彼时与姚前共事、时任中国结算总经理助理的高斌,多年后“下海”加盟上海景林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担纲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及总经理等职,2023年6月亦沦为落马的命运。

加盟中国结算近四年后(2006年5月),姚前升任系统运行部总监。这一年,《证券登记结算管理办法》发布并施行。

2010年12月,姚前在证监会系统度过了13年之后,“跳槽”进入央行,任央行征信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从此开始了八年央行岁月。

这八年间,作为科技专业人才,姚前深度参与了中国央行数字货币(DC/EP)的以及区块链的研发。

姚前初来央行的这一年,央行打造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成功切换至上海运行,并正式对外提供服务。

2014年,央行开始启动对数字货币的研究,为此成立了法定数字货币研究小组,开始对发行框架、关键技术、发行流通环境及相关国际经验等进行专项研究。姚前成为研究团队的成员之一。

姚前曾在演讲中指出,数字货币作为一种新型货币形态,设计者必须重点考察它对央行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变迁、货币供给、货币需求、货币层次、利率水平、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等因素的影响。

2015年1月,中投公司副总经理、副首席运营官范一飞调任央行,次月出任副行长,成为彼时最年轻的央行副行长,分管支付司、货币金银局、科技司等司局。姚前成为他分管领域的下属。

2016年,央行首次提出对外公开发行数字货币的目标,并启动了基于区块链和数字化币的数字票据交易平台原型研发工作,并完成了法定数字货币第一代原型系统搭建。

这一年,央行开始筹建数字货币研究所,时任科技司副司长姚前担任筹备组组长。

2017年 5月,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正式挂牌,姚前顺理成章地成为首任所长

2017年末,央行开始组织商业机构共同开展对法定数字货币(e-CNY)的研发试验。作为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的姚前,带领同事推动我国的法定数字货币在全球先行先试。

据报道,姚前任职所长期间,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共申请了几十项专利,仅2017年成立当年就多达57项,其中多项专利涉及数字货币钱包。而姚前本人作为申请人的专利多达百项。

工作之余,姚前发表的多篇文章和出版的多部作品,亦围绕数字货币等话题,比如《数字货币初探》《数字货币研究前沿》《数字货币经济分析》《读懂Libra》《金融科技:发展与监管》《征信大数据理论与实践》等。

2017年,姚前在《数字货币与银行账户》一文中,提出了基于银行账户与数字货币钱包分层并用的设计思路,同时指出发钞行和中央银行以及发钞行之间的互联互通,将由央行来做顶层设计,该顶层是否可以迁移至分布式账本的架构之下,将是业界面临的重大课题。

这一年,彼时全球最热门的区块链媒体Coindesk评选的区块链年度最具影响力人物,姚前上榜。Coindesk给出的上榜理由写得挺夸张:

“如果说中国正在成为一个脱离加密货币世界的范本,那姚前也许是它们最大的资产。这个负责为中国重新思考比特币的人并不是被随意授权的,他好像对加密货币了解透彻。”

2018年,央行掌舵者更迭。而在这一年8月,证监会发布《监管科技总体建设方案》,完成了监管科技建设工作的顶层设计,并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

这一年10月,姚前挥别央行,重返度过了八年时间的中国结算,出任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从总监到总经理,12年的岁月已悠悠而逝。

2020年6月,证监会重构证监会科技监管体系,新设科技监管局,对信息中心、中证数据公司、中证技术公司的职能进行优化调整,形成了以科技监管局、信息中心为一体,中证数据公司、中证技术公司为两翼的科技监管体制。

作为科技专才,姚前回到作为金融监管者的始点——证监会,出任证监会科技监管局局长。

2023年证监会机构改革后,科技监管局变更为科技监管司。一年后,这里成为姚前职业生涯的终点。

27年前,姚前从证监会信息中心计算机管理处的小科员起步,最终走到了司长的位置。27年后,一切归零。

在两大监管部门,姚前分别成为两个新设机构的首任负责人,参与并见证了两大监管部门对金融科技的探索。

他的前上司范一飞,以金融科技之名,行谋利之实,揽财数亿元。一直为金融科技摇旗呐喊的姚前,又是在哪里迷失了自我呢?

据说,姚前是个“红学”爱好者,曾出版过一本研究红楼梦的书籍。如今他在幽室里想到那首《好了歌注》,会是怎样一种心境?


【姚前简介】
1970年出生,安徽人。毕业于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工学博士。
1992年8月至1994年8月,在燕山石化工作。
1997年5月,任证监会信息中心计算机管理处主任科员。
2001年4月,任证监会信息中心计算机管理处副处长。
2002年9月,任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技术开发部、系统运行部副总监。
2006年5月,任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系统运行部总监。
2010年12月起,历任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支付司副司长、科技司副司长。
2014年,任央行科技司副司长。
2017年5月起,任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后任科技司巡视员。
2018年10月,任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2020年6月,任证监会科技监管局局长。
2023年11月,任证监会科技监管司司长、信息中心主任。
2024年4月,落马。
发表了《在线金融交易确认框架协议研究》《中国法定数字货币原型构想》《中国版数字货币设计考量》等论文。与人合著《金融科技:发展趋势与监管》《征信大数据》《WEB3.0:下一代互联网的变革与挑战》等作品。


图片:网络




相关阅读




范一飞:流星飞坠
范一飞:“草根”金融家的旧日荣光
双面孙国峰:A面金融学术大咖,B面千万级金融硕鼠
蔡鄂生受贿逾5亿元,位居金融落马“亿哥”第四名
蔡鄂生受贿逾5亿元,位居金融落马“亿哥”第四名
两个“70后”金融“守门人”,折翼贪欲
金融圈一日



【入驻平台】


【版权声明】

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并注明稿件来源和作者姓名。

其他平台如从本公众号转载的文本若修改后引发纠纷,与本平台无关。

喻观财经
事以理喻,物以情观。热话题,冷思考。透视金融运行的逻辑,拆解数字背后的故事。关注银行、保险、互联网科技行业以及与之有关的资本市场动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