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到最后一个板块了,这是我高考最后的一个科目,也就是说我的高考在第三天的12:15就结束了。高考完了看到一个段子,“为什么要选物化地?谁不想体验只有两天半的高考!”之前的模拟考按照高考流程来,因此每次我们学化地的都可以约着出去玩一下午。当然,玩笑归玩笑,选课还是要按照自己擅长和感兴趣的科目来,可不能拿前途当儿戏。至于我对地理的体会嘛,我对地理的感觉就是——没什么感觉,地理在我高中学习过程中是最没有存在感的一个学科了。第一因为它是赋分学科,而且文科生普遍没理科生那么卷,赋分经常很高;第二是地理实在没什么学习的必要,跟前面的化学形成截然相反的对比,努力跟成绩关联实在不大。这里可以给大家看一些证据,这个是以前每次上地理课的时候玩的,甚至还发明了很多创新玩法,比方说把围棋和五子棋结合起来,重点不在此就不展开了。不过我的地理成绩并不差,一般赋分后可以保持90分,这大概跟以前经常旅游出行和看纪录片有关,我在高中时也有每个星期骑车走远路的经历,甚至去到了本地的机场(单程30km)。虽然有以上种种摆烂的情况,但是我在地理学科并非一点都没有努力过,事实上在网课期间和一段时间的线下课里,我经常课下找老师讨论题目。
这里再讲我的一个故事,我去走班学地理的班级前前后后换了三个地理老师,因此我见过各种各样的老师。第一个是新人老师,很年轻也很漂亮的一个小姐姐,好像是刚大学毕业,上课的时候很明显能看出来生疏和不熟练;但换个角度看新人老师的优点,他们大多能保持高涨的教学热情。那段时间我比较着急想提高地理成绩(也有小部分因为老师真的很好看),所以找她问题的次数比较多,每次我找她问题她基本上都答不上来,但会很认真的去查找,还会去办公室找经验丰富的老师询问。尽管自己经验不足,但还是能解决问题,还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深入学习。第二个是教学经验很丰富的老师,在带文科班里最厉害的班同时顺便带一下我班。上课时不光有讲稿里的内容,还会着重圈画出要考的重点,以及知识之间的联系;我问题目时,表现得非常熟练,看一眼就知道是什么情况,然后非常精准简练地把整个地理过程和思路讲给我听,比较我的思考方式和她的思考方式的不同,告诉我需要纠正的地方。我的大部分地理思维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掌握都要归功于这位老师。第三个就不便谈论了。
和前面一样,先说说地理这个学科的特点。地理实在是非常特立独行的存在,“题目玄学那是题出得不好,地理除外”。地理试题是出了名的玄学,很多人根本想不到题目跟答案之间有什么联系。不过既然作为选拔人才的考试,当然要有标准答案。那些地理成绩好的同学很大程度上就是有比较完善的地理思维,一种能看透题目、分析原因及过程的能力。然而这种地理思维跟地理学科本身一样玄学,我每次做选择题时都没有什么能讲出来的理由,大题也是完全凭常识和感觉,就算这样还有几次跻身年级前十。依赖地理思维或者说玄学是地理学科的第一特点,除此以外,地理同时是学考分离最严重的学科之一。学考分离,也就是说学的知识和考的内容是脱节的。相信正在学地理的同学对此深有体会,考试的内容在书本上找不到踪迹,如果一味啃书本,考试时完全不知道从何剖析试题。地理这种学考分离的本质是地理考察面的广阔,从人文到自然,从天上到地下,从传统到前沿,无不是地理试卷的考察内容。我到现在都还记得有一道题让我排序各种花的开花季节,而且一点提示都没有,完全凭常识做题。书本容纳不下这么多知识,便出现了以日常生活为背景的题目,从而出现学考分离。因此对于还没选课的同学,地理跟化学完全是相反的选课策略。如果之前有比较多的阅历,生活常识比较丰富,同时对自己的天赋和所谓地理思维有自信,那么地理绝对是完美的选择,因为选了地理就相当于只有五门课需要学习了,就算不怎么努力地理成绩都不太会掉;但如果自己了解的东西比较少,见识比较浅,或者说没有地理思维,不喜欢地理这种玄学的东西,还是想要可以通过努力提升,那就不要选地理了,付出再多的努力都不一定比得上别人的天赋。
虽说地理很吃天赋,通过努力比较难提升,但任何一个学科都还是有迹可循的。下面是一些地理学习方法,都是我自己在学习地理过程中切身尝试过有效的,通过训练可以缓慢提升地理思维。第一是纲领类型的方法,注重思考地理过程。这个主要适用于自然地理,自然地理最核心的内容就是由表象推究原因,比方说给气压图判断锋面气旋、给地质剖面图判断历史地质作用;人文地理当然也是可以使用的,比方说给材料判断人口流动原因。分析书上的示例和做题目时,尤其要注意分析过程和方法,是怎么从材料一步步推出前因后果的。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推导过程不一定能在答案看到端倪。答案可能只会告诉你先有挤压褶皱、再断层、最后流水侵蚀,但不会告诉你是如何从图中得出这些结论的,因此询问老师同学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这也是我之前在学习地理中经常找老师讨论题目的原因。不过可惜的是,地理学科的老师又是非常参差不齐的,门槛低而上限高。门槛低是只要认字会讲话,讲课对着ppt,讲题对着答案就可以混一个地理老师的名头了;上限高是想要真正分析清楚一道题目的思路很困难,要想完整地还原整个地理过程更是难上加难。比较好的学校地理老师会认真钻研答案、告诉你分析思路;但据我所知,差一些的学校里地理老师有很大可能浑水摸鱼、照本宣科,甚至对着讲稿和答案念。由于之前有换过三个地理老师的经历,因此对老师教学水平的区别很能感同身受。如果能感觉到教自己的老师浑水摸鱼,那就不要再跟着他的课了,找信得过的同学或者网络资源都是可以的,我也会在地理部分结尾时给出一些我跟过的up。
第二点是从答案总结模板。毫不避讳地说,地理大题是有模板的,只是大部分都属于常识范畴,只有少部分需要记忆。况且高考时更注重情景分析能力,道理上说得通的答案理论上都是可以给分的。总结模板主要是在做题和反思的过程中进行,分析题干和答案中的对应关系,并以这种对应关系建立起模板。这个整理的过程如前面讲背英语单词一样应该是自然而然、循序渐进的,看到一次加深一次印象,看到越多就说明这种对应关系越明显,在脑袋里的印象也越深。另外,那些在自己常识认知范畴之外的答案会显得更奇怪,从而进一步加深在脑袋中留存的印象,就比方说我现在都还记得,在作物下铺反光薄膜能让作物色泽均匀,之前我一直认为只有叶片正面受光才是有用的。我不主张也没尝试过整理模板库对着背的方法,这样的强迫记忆在考场上相较而言会更难反应一些。况且还是那句话,地理考察范围实在是太广了,模板背了也不一定考,付出的努力跟收获不成正比,为什么要在一个赋分学科上花这么多时间精力呢?
最后一点更像一种投机取巧的方法,就是注重答题术语的使用。考试时尽量使用术语答题,理由跟在语文部分类似,能提高得分的几率,就算不知道答题要点,随便扯几句话塞一个术语也能混几个分嘛。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之前,必须理解这些术语的意思,这样才知道在哪些情形下可以使用。最经典的就是分不清楚水文和水系,我看我同学一次考试的答题卡,题目要求回答水文特征,他在答题卡上写“有6条支流”,老师一看就觉得没认真学过。另外,地理大题不是分点越多越好,分点越多显得答题越不精准,有广撒网碰运气的嫌疑,还有可能降低改卷老师的印象;而且分点多了每点写的字自然就少,思考时间也不够,最后得到的答案注定得不到很高的分数。地理术语往往不是学校老师讲解的重点,一般就只会在题目出现了才会提到,如果想提前了解到一些,我在最后的网络学习资源分享里会介绍途径。
接下来是地理独有的一个板块,就是地图。地理地理,没有地图何来地理。地图在地理考试中属于一种基础能力,也就是说地理试卷不会专门出一道题目考地图,但是地图会在方方面面考察到,而且如果脑袋里没有相应地图的话,很可能连题目都读不懂,笔都动不了。首先是最基础的,全球地形图,要做到知道什么地方有哪个山脉,哪个海在什么地方,以及一些大致的经纬度判断,外国的地形地貌的考察会比较粗糙,大致了解即可;还有作为中国学生的中国地形图和区划图,这部分的考察会细致很多,因此也需要专门的记忆,可以在一张空白的中国区划轮廓图上标注各省简称、省会名称,在另一张空白的中国地形图标注山脉河流的名称,这样的训练可以检验和巩固自己关于中国地理的掌握情况。然后是地质板块图,要知道火山地震带是哪两个板块挤压碰撞形成的,特别注意南极洲板块延伸到北美洲的情况。还有世界洋流和气候类型图,洋流重点了解“8”“0”模型,而气候类型主要记忆典型气候模式图,在反常位置额外注意就可以了。最基础的地图就是这些,是一定要背的。之前有一次考澳大利亚右下角的一个岛,除了轮廓和纬度什么都没给,需要自己判断。我的一位同学就是地图敏感度不够,平时也不怎么看地图,考试的时候没看出来,整组题都是蒙的,损失惨重。
在最后我分享两个之前看过的地理up。一个是羊羊的地理教室,就是在那次考开花时间排序之后寻找到的,初衷是想扩展自己的地理见闻,从而提高考常识和新情景时的得分率;羊羊在B站主要是基础知识解释和一些创新情景介绍,因此对于拓宽视野很有帮助。另外一个是地理科普员,是那个念ppt的老师上课期间,同学分享给我的。地理科普员主要注重地理知识系统的构建,同时还会讲解各个知识点在题目中的运用,可以在复习时使用。
那么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把主要部分的学科介绍做完了,写稿子写了我一个多星期的时间。下面就是一些注重考试的技巧了,还会分享一些我自己关于教育的感悟,以及一些关于现今教育系统的感慨。
希望我的分享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如果你喜欢,请你随手分享给周围需要的人。
作者简介:蓝海蓝,广外硕士级妈妈,心理学学士,原开办英语培训机构及外企、院校任职,现英语独立教师(传授英语系统规律+激发自主学习习惯+培养乐观积极性格),爱读书、爱写作,爱跑步,爱旅游,走遍全球20多个国家。专注英语教学及亲子教育心理研究,原创教育思考文章多篇!欢迎关注公众号蓝海蓝(ID:BOB_Education)。
特别提醒:如有启发,给我鼓励,请不要忘记点赞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