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堂诗话 | 画图“省识”春风面

文化   2022-08-22 10:18   天津  

画图“省识春风面

魏暑临

篆刻:吕铁元

(本文刊载于《中老年时报》2022年8月22日“副刊”之“延堂诗话”专栏。


杜甫《咏怀古迹》咏叹王昭君,有“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等句。其中“省识”一词,古今注解莫衷一是,但该词的理解关系到整句的意义及全诗的脉络,不可不辨。

诸家注释多将“省”释为“约略”“曾经”,可谓小异而大同,大致都是说汉帝通过画图识别了昭君的春风面,只是识别的程度不同。尤其是把“省”释为“曾”,古今学者举出不少旁证。但依《西京杂记》记载,毛延寿故意画丑昭君,汉帝正因未能通过画图了解昭君真容,才误使昭君远嫁。明明是“未曾识”,却偏要解释成“约略识”“曾经识”,实在理解不通。于是有一些折中的说法。

有人说本句是以反语的方式达到讽喻效果。但本诗逐句读来,都是正面着笔,到这一句,很难顺畅地理解为反语。清人朱鹤龄说:“画图之面,本非真容,不曰不识而曰省识,盖婉词。”诗人在这里直言昭君怨恨,似乎也没有委婉到这种地步的必要。

又有人说本句是反诘语气。这种可能倒是存在,意思也通顺了很多,只是本句不易读出反问的语气,且这样读来,与下句在语气和意思上离得较远,似乎也难以成立。何况,画图识面之失误,可谓人尽皆知,又有什么反问的必要呢?

于是又有人把这句模拟为假设语气,如清人吴瞻泰说:“假使画图省识春风面,何至空归夜月魂乎?”说得倒是合情合理,但只恐这“设言之”的语气,更难从原诗字面上看出来,且变七言句为九言句,老杜若有知,能颔首乎?

更有人另辟蹊径,如宋人赵次公就曾说这句话不是回顾历史,而是说包括杜甫在内的后人,只能在画图中欣赏昭君美貌。这样的理解,没有考虑诗句上下文之间的脉络,非常突兀,也不能很好地彰显昭君的悲哀,离题更远了。

为什么不能将“省识”直接理解成“未识”呢?这当然可能引起训诂学家谨慎的反对。但“省”本就有“减”“少”“废”这类意思,引申到“省识”上,理解为“未识”似乎不太过分。虽然这在杜诗中找不到旁证,但文艺作品常常是未必有二却不妨有一的。无论如何,把本句理解为“画图未识春风面”,合乎历史传说,直揭昭君悲剧的前因,非常通顺。我们发现,本诗中间四句,其实是隔句呼应的格局,“一去”“画图”二句回顾昭君生时的悲哀,由果及因,“独留”“环佩”二句彰显昭君身后的余情,由实转虚,再连接尾联千载琵琶的余音恨韵,意脉清晰完整。

我曾惊喜地看到徐仁甫先生《杜诗注解商榷》一书中说:“‘省识’与‘空归’对文,‘空归’有‘枉归’之意,则‘省识’亦‘未识’也。”与我持论相同。但他虽然也注意到“省”有“减”的意思,却说“画图”一句“是说画图上的春风面减了色,使人‘未识’或‘误识’,言‘省识’不过是委婉其词罢了”,反而在解释上显得比较纠绕,大概仍是对将“省识”直释为“未识”有一定顾虑。

曾读虞俦的一首咏梅诗,恰恰兼用了明妃典故和“省识”一词,其颔联云“消息向来空驿使,画图老去惜明妃”,后一句大概是说昭君的美貌当年没有画成,老去之时再想画也画不成了,恰如赏花,错过时节则香魂难觅。其尾联云“蜂蝶卑凡浑省识,良迷桃李趁狂飞”,显然是说蜂蝶卑下凡俗,全然“未识”梅花冷艳,只知迷着桃李,趁狂而飞。这里面的“省识”,理解成“未识”,不也正是通顺的吗?

相关链接

延堂诗话 | 李白的庐山瀑布诗

延堂诗话 | 吸烟者的修养

延堂诗话 | 云霞海曙  梅柳江春

延堂诗话 | 诗中鹤与鸡

延堂诗话 | 为《崇斋诗词》作注

延堂诗话 | 说“楦”

延堂诗话 | 启功《论书绝句》的形容词意

延堂诗话 | 从“姥爷的屁”到“无边丝雨”

延堂诗话 | 《凉州词》的格律

延堂诗话 | 徐石雪诗善化古人

延堂诗话 | 白居易《长相思》词的误读



作者简介

魏暑临

字子夏,号延堂,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成语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天津市诗词学会理事、天津市红楼梦研究会理事、南开大学吴玉如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天津市弘一大师李叔同研究会会员、郑州市金石文化研究会研究员等。著有《书坛巨匠吴玉如》《“津门三子”与荣园》等。

篆刻家简介

吕铁元

天津美术学院艺术创作研究中心副主任、书法系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北省沧州师范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天津市书协理事,中国书协第二届国学班成员,民进中央开明画院理事,河北省开明书画院副院长。多次举办个人书画展,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出版作品集多种。


延堂尚雅
天津·延堂·魏暑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