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动汽车(EV)产量的激增,中国对汽车芯片的需求日益增长,但目前仍高度依赖外国供应商。据分析师和业内人士透露,中国企业对进口汽车芯片的依赖度高达90%以上。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MIIT)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官员多次强调,中国汽车半导体的自足率极低,目前自给率不到10%。
中国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庆指出,中国对外国汽车芯片供应商的依赖度高达95%,计算和控制芯片的自给率不到1%,而电源和存储芯片的自给率仅为8%。这一依赖已成为中国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竞争中的一个紧迫问题。
在中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的背景下,中国政府正寻求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确立领导地位,并已敦促本国汽车制造商到2025年实现国内生产芯片的比例不超过25%。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11月,中国全年生产了1149万辆电动汽车,同比增长37.5%,电动汽车占该国生产的所有汽车的40.8%。
电动汽车的繁荣导致了半导体需求的飙升,因为电动汽车和智能汽车比传统的内燃机汽车需要更多的芯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表示,传统汽车通常每辆车需要600到700个芯片,而电动汽车大约需要1600个,配备更先进功能的智能汽车需要多达3000个芯片。
芯片密度的提高也转化为每辆车更高的半导体价值。到2030年,芯片成本占汽车总成本的比例将从2019年的4%攀升至20%。尽管中国政府大力推动,但中国汽车行业仍远未实现半导体独立,全球企业如英飞凌科技、恩智浦半导体、意法半导体、德州仪器和瑞萨电子等继续主导市场。
美国政府加大对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制裁力度,中国政府支持的行业协会敦促中国企业避免购买美国制造的芯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为了维护汽车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安全和稳定,协会建议中国汽车企业在购买美国芯片时要谨慎。
工信部的官员表示,中国成熟节点芯片制造的进步正在推动模拟芯片、功率器件和传感器自给自足的提高。然而,先进芯片的大规模生产面临着一个需要时间来克服的重大瓶颈。
越来越多的企业,包括初创企业和汽车制造商,正在加入芯片开发竞赛。例如,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今年都宣布,他们自主研发的智能驾驶芯片已经成功完成了试制,这是一款新芯片的最后设计阶段。这些努力旨在将定制芯片与专有的先进驾驶辅助系统软件相结合,以增强辅助驾驶体验,并实现不同的目标。随着中国在全球汽车产业链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本土芯片供应链的建设将成为中国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关键。
↓↓↓关注芯片行业↓↓↓
免责声明:本文编译自外媒,不代表作者认同或支持其观点,如有疑问,请阅读原文或联系芯片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