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郭德纲和他在台上唱的戏

文摘   2025-02-07 22:23   天津  

    今年春节前后,老郭在天津连着唱了五场四出戏,分属三个剧种,年前是评剧“保龙山”、京剧“海瑞还巢”和“济公活佛”第六本、过完年唱河北梆子“红书宝剑”。去年十一月的钢丝节上还上演了北京曲剧“杨乃武与小白菜”,那场老郭没亲自上台,但是有京剧神童陶阳和最近非常火的张鹤擎。

    老郭涉足戏曲领域之后,每次演出都是议论纷纷的焦点。他的演出也确实不同于我们比较熟悉的戏曲演出的方式。

    首先说老郭在三个剧种的戏里面都是领衔主演,这在之前的戏曲演出里面是从来没有过的,梅兰芳、马连良不可能唱评戏梆子,除非个别活动里面为了活跃气氛偶尔反串,也就是一句两句,不可能挑大梁。老郭横跨三个剧种,他那个干儿子陶阳也就跟着跨剧种演出,陶阳唱过京剧、评剧和曲剧,最近又冒出一个计晨,跟着唱京剧,也要唱梆子。过去有过京剧和梆子两下锅的演出,但也是不同演员分着唱各自的剧种。

    另一个就是一个剧种里演员们的行当也分的不是那么清楚,就拿京剧来说,老郭唱过老生,唱过黑头,“济公活佛”里的济公严格地说应该算是丑角应功。陶阳也唱过老生和小生,这次“济公活佛”第六本里的摩迪就其表现来说应该归到武丑。还有一位陈树桐,在“济公活佛”第五本里演一个招摇撞骗的道士,应该也是丑角;在第六本里改了武生了,演哪吒。

    最后一个特点就是老郭的戏里面作料特别多,各种声光电舞台效果,各种笑料包袱,其他的艺术形式、什么小曲、流行歌曲、舞蹈、科目三(严格来说也可以归到舞蹈里),五花八门,琳琅满目。

    那么问题就来了,老郭的戏曲水平究竟如何,另外就是大家讨论的比较集中的问题,老郭唱的是不是戏曲,他是不是在糟蹋戏曲。

    首先说老郭的水平问题,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他是说相声的,他自己说没辙的时候,跟着草台班子唱过评戏,但评戏肯定是没有正经科班出身。就说相声演员,挂嘴边的四门功课说学逗唱,学的里面肯定有学戏曲,相声演员可以把戏曲学的相当到位,曾经有相声前辈学戏曲,专业演员就在台下坐着,也给予肯定。不过肯定里面也有恭维捧人的成分,所以相声演员学的再好,也应该属于票友水平,肯定谈不到专业。老郭虽说拜了赵鳞童先生,但也没怎么在先生跟前学艺,更多的还是自己摸索。特别是哪个剧种的演员,到了专业级别了,也不可能唱别的剧种还能主演的,正式演出串行当也不可能。综上,老郭就是几个剧种的高级票友。

    但是,老郭的剧社里不乏专业演员,唱念做打都很出色的,而且天津评剧院那都是专业里拔尖的演员,主动请一个高级票友,而且都得傍着他唱戏。没办法,这就是市场决定的,你再专业,观众不买账也是白搭,老郭主演票就卖得火,演员都希望多挣钱,高级票友开嗓不能说出类拔萃,但肯定是过得去,够舞台演出水平。所以这样的演出组合就是市场的选择,观众爱看,无可厚非。戏曲说是传统艺术,但别把它捧得过于神圣,太神圣下不来容易没饭吃,这就是个让人开心的玩意,只要观众看着开心,愿意买票就没错。

    这就解释了第三个问题,老郭的京剧之所以在舞台上加上无数让观众眼花缭乱的东西,也是市场的需要,为了让观众有兴趣买票。

    很多评论认为观众花钱买郭德纲的戏曲演出票,就是为了追星,就是因为郭德纲在演戏,所以才买票,根本就不是要听戏。这话有一定道理,进场听老郭唱戏的确实有一多半都是原来不听戏的,完全就是因为郭德纲在唱戏,所以才买票进来看老郭,可以说是郭德纲用自己说相声积累的人气保证了戏曲演出的票房。

    但是如果只是单纯地依靠自己的名声吸引观众进场,这个方式注定是长久不了的。观众冲着郭德纲的名气,进来听个新鲜,但新鲜这个词儿本身就带着持续时间不长的意味,您看一说水果蔬菜还是鱼虾新鲜,时间稍微长点就不鲜了,价也就下来了。所以老郭就要在舞台表演和各种效果乃至作料上做文章,让观众凭借这对自己的新鲜感买票进来,但是能看到很多好玩的东西,从而爱上老郭的戏曲演出本身,这样时间长了票依然卖得出去,麒麟剧社就是这么实现收支平衡的。还是那句话,观众爱看,你就得照这个方向来。

    当然,网上很多评论说老郭这么玩是糟蹋戏曲,还有人翻出了九十年代赵丽蓉奶奶的“如此包装”,里面不是有句台词吗?“我们这好玩意都让你们给糟蹋了。”用来评价老郭的演出,这个事儿还值得专门来一期说说,留个小扣,下期再说。

请按住和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本人微信公众号,喜欢的请三连,您的转发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谢谢各位的鼓励和支持

天权国学社
讲述国学知识,探讨国学心得,结交同道中人,品华夏千年风韵,论神州百代兴衰。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