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第一天,乌克兰的新闻让我想到中国一位古人

文摘   2025-01-02 23:40   天津  

    2025年第一天的第一时间,乌克兰正式关闭了本国境内向欧洲输送大俄天然气的管道。大俄原来一共有5条向欧洲输送天然气的管道,现在只剩下土耳其这一条了。之前每年(包括俄乌战争爆发后)每年通过乌克兰向欧洲输送1300亿立方米天然气,这一断气,大俄的外汇收入又被狠狠地砍了一刀。人可以找他们国内偏远地区的填数,甚至拉金兵参战,但是已经危如累卵的经济,在遭到这样一下重击之后,就不知道还能坚持多长时间了,经济崩了你还打个屁。

    当然,今天要说的不是这个,而是乌克兰这会儿才切断由大俄输送往欧洲的天然气管道,之前打了1小时22分快零三年了,这条管道还一直让大俄往欧洲输送天然气赚取外汇支撑战争。不瞒您说,看到消息之前,我确实也没有想到。在咱们的传统叙事语境里,两国都开战了,生死仇敌,怎么还能让他们借助你们维持支撑战争的手段那么长时间呢?

    当然这个原因很容易找到,大俄通过乌克兰的管道向欧洲输送天然气,两国是签了合同的,合同在2025年1月1日到期,乌克兰方面完全是按照合同办事。

    不得不感叹现代文明就是以商业文明为基础构建的,商业要求的是诚信,是契约精神,现代社会一切规则的制定也都是围绕着维持契约精神开展的,现代文明运转的根本动力。即便是到了战争这种你死我活的状态下,依然要保证合同的执行,有什么事拿合同说话,即便执行合同甚至可能就是在资敌,但合同就是合同,一切按照规则来,可预测,简单,对大家都好。

    当然,我估计肯定有人会说那是因为之前欧洲根本没有可以替代大俄天然气的供应来源,不用大俄的天然气,欧洲就会冻死人,所以才不得不维持大俄天然气通过乌克兰境内,这是不得已的。

    这个论调大约就跟俄乌战争刚打起来时,简中网很多指点江山的宣称如果西方支持乌克兰,大俄直接就把天然气掐了,直接把欧洲人冻死。大俄地堡里现在提名字有危险那位先生也是这么想的,不断发出断供威胁。结果2022年底,供暖期来临前,欧洲就已经找到了取代大俄天然气的其它暖源。换句话说战争爆发的当年就不是欧洲求着大俄要天然气了,而是大俄需要天然气换来的外汇了,这条管道维护的主要是大俄的命脉。

    其实战争爆发后,展示出的以契约精神为内核的现代文明无处不在。都知道美国和欧洲是全力支持乌克兰的,但是就是有那么两个搅屎棍——匈牙利和斯洛伐克,上蹿下跳设置各种障碍。要说他们是绝对少数,让他们闭嘴很容易,或者大多数国家直接开个会,把他们踢出欧盟、北约就完了。但其他成员国并没有那样做,因为这两个组织的运行都是有规则的,规则不允许,而且规则不能随便突破,即便是给自己行事带来无数额外的麻烦,也要按照规则来运转,因为一旦规则可以随便突破,一次两次是方便了,但规则不被尊重就等于没有规则了,分崩离析就是分分钟的事。

    这种基于契约的诚信在中国古代并不是没有,春秋时期的为战以礼,打仗都是有规则的,大家按规矩打仗,冲几次差不多就分出胜负了,点到为止,伤亡不大,还有几分温情脉脉。但这样的规则不断被突破,到了战国就是杀人盈野,血流漂杵了。

    说到战国,想起一个人,被很多人追捧的商鞅,秦制帝国的祖师爷。今天不想说他变法的事,而是说他带兵打仗的事迹。

    秦国和魏国交战,双方的主帅分别是商鞅和公子卯。商鞅也是从魏国到的秦国,在魏国有很多好朋友,公子卯就是其中一个。双方到达战场,商鞅给公子卯送信,说咱俩多少年没见了,这马上要兵戎相见,打仗之前能不能先到我大营中喝两杯,叙叙旧。

    公子卯真来了,来了就被商鞅抓了,魏军群龙无首,秦军一个冲锋直接把他们打垮,大获全胜。

    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这公子卯脑子绝对有不少水,这要打仗了,你还跑到敌营喝酒去?那人家不抓你等什么?这都不知道?

    其实这是用后世的思维来看当时的事情,在当时这种事情很正常,两国交兵,双方阵中有朋友什么的,见个面聊聊都不新鲜。公子卯是按照规矩思维,没想到商鞅存心破坏规矩,这谁能想到啊。第一个破坏规矩的总是能够轻松得利,但规矩坏了再想恢复就没可能了,诚信没了,只剩下兵不厌诈了,兵不厌诈多了,就从战场上蔓延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说商鞅的故事并不是说中国人就不如西方人诚信,这从根本上是农业文明和商业文明的分别。农业文明自给自足,而且需要集中力量防备天灾,兴修水利什么的,更容易建起威权体系,少数人说了算,不需要太多的合作,更多的体现服从,所以所有人都以尽量爬上更高端位置为目标,一旦爬上去,就不再需要对低端的人群负责,所以更多体现权谋、人治,规则没那么重要。

    反之,商业文明是需要合作的,商业越发展,合作的要求越高,你想要别人跟你合作,就不能不管不顾,一锤子买卖,好处我搂过来就完了,下次就没人跟你合作了,所以更强调规则和契约。

    中国历史上作大了的商人也是要讲求契约和诚信的,比如大名鼎鼎的日升昌票号。有个故事,一个要饭的老太太,偶然发现自己死去的丈夫留下来的日升昌的银票,拿着银票来兑钱。老太太自己都含糊,人家不认,我也没办法,就一个孤老婆子了。银票拿到日升昌,那边二话不说,验证了之后就给兑了,这就是商业的契约关系,认票不认人,不需要青天大老爷,只需要商业规则。日升昌能开上百年,这就是道理。

请按住和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本人微信公众号,喜欢的请三连,您的转发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谢谢各位的鼓励和支持

天权国学社
讲述国学知识,探讨国学心得,结交同道中人,品华夏千年风韵,论神州百代兴衰。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