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有一个女孩,她曾经来过……
必须承认艺术的感染力,正是这首歌,让我永远记住了这个为了在丹顶鹤保护区殉职的女孩,她叫徐秀娟,生于1964年10月16日。1987年9月16日,为了寻找走失的天鹅,溺水身亡,生命定格时,她整整差一个月就年满23岁。
歌里唱的是丹顶鹤,她这短暂的一生主要的精力也都放在了养鹤上,最后却是因为找天鹅失去了生命。一直有人在讨论,为了一只动物搭上一条人命,到底值得不值得。我觉得佛说众生平等的话在这里可能没有什么说服力,只能说她是在尽自己的职责,毕竟谁在做事情之前也不会知道结局,当然还有更重要的。
那就是爱,对自己从事的事业的热爱。工作首先是为了挣钱,但如果只是为钱而工作,缺乏热爱,那用我们经常说的话就是“混”,混得住就混着,对付一天是一天,如果升职加薪看不到希望,那只要保证不丢了工作就躺平了,工作质量高不了,而大多数人的工作状态都是如此。
而你真正爱你干的事业就不一样了,就像老郭说的:“人干的工作是自己的爱好,那真是福分。”这样的话,哪怕跟收入和职位无关,你也会真正用心去把他做好,既成就事业,也成就自己。
从这一点上说,徐秀娟是幸运的,本来是辍学到保护区打工,她主动要去去做养鹤的工作,这是保护区最重最累的活,担水、配食、喂鹤、放鹤、清扫鹤舍、诊治护理病鹤,没有闲着的时候,分配干就没辙了,她主动要求去,因为她遇到了自己的热爱。惟其如此,她才能做到幼鹤成活率百分之百,跟丹顶鹤成了朋友,在电影里当丹顶鹤的领飞员……
有幸运就有不幸,东北林业大学的教授都提出让她去林业大学进修,但是在大学学费还主要由国家承担的八十年代,她却需要自费上大学,而且要花上千块钱的学费,那可是八十年代啊,相当于一个普通工薪阶层将近两年的工资,只是因为一个保护区的领导不同意送她去上大学……
好在徐秀娟有一个好爸爸,真就借巨款让她去上学,也因为她养鹤已经养出名气,林业大学也把她的学费减半,说起来,她也是自己成就自己。
但即便如此,她在学校里也只能一天吃两顿馒头咸菜(没有第三顿饭),四次去卖血维持在校生活。如果不是学的是她热爱的养鹤技能,她可能坚持不下来,毕竟一边是已经小有名气,也有固定收入的工作,另一边是如此艰苦的生活,而且因为高中没上完,跟上进度也很吃力。在大多数人都不上大学就工作的八十年代,还是热爱支撑她坚持下来。
做着自己热爱的事业,最后也是因为热爱而失去生命,她还是幸运的,只是这幸运结束的太早了,在人生其实刚刚开始的时候。
再听一次“一个真实的故事”吧,很好听。如果她活着,今天是她六十岁的生日。
请按住和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本人微信公众号,喜欢的请三连,您的转发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谢谢各位的鼓励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