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是要上春节专题的,都准备好了,但有些时效性比较强的内容需要放在前面,春节假期结束前肯定也会把春节专题都发出,每年都支持我春节专题的您还请稍待几天。
而且时效性强的内容计划也是要再说一期春晚语言类节目,但今天看了徐克的“射雕英雄传”,真是感觉不吐不快,先发这期也让没看的各位尽量避雷。有部分剧透,反正是劝大家尽量别看的,透就透吧,一定想看的可以先别往下翻,看完了再回来看这篇,看看我说的跟您的感觉是否一致。
昨天先看的“封神2”,感觉是差强人意,还算是能看。但今天看了这部射雕,我发现同行衬托之下,“封神2”应该算高质量作品了。
相比于“唐探1900”,这两部片子还是略微近似,都是古装涉及战争的内容,至于封神的魔幻,那射雕里对欧阳锋的处理,他那个蛤蟆功之夸张,也跟魔幻没太大区别了。
吸引我看这部片子的有三个原因,一是金庸先生的IP,怹的作品还是拍成电视剧的比较多,拍成电影的少,想去看看;二是冲着徐克的名头;三是看了预告,特别是预告片。
咱就先从预告片说起,说是根据《射雕英雄传》最后五回改编的,那就是郭靖保卫襄阳是主线啊,预告片也给你这个感觉,都是千军万马对战的场面,之前徐老怪真是很少拍这种大规模的战争戏,出于对他本人的信赖,对这部片子就很期待。
而我说想要起诉徐克诈骗的也就是从预告片出发,原来大规模的战争场面基本上是没有的,零星小规模的战斗他都给剪辑到一起了,而且还不是按先后顺序剪出的预告片。先出来的是片子最后宋军大规模出城的镜头,那个两军对垒的场面是真大,但两军摆好阵势之后,两支庞大的军队就都成摆设了,看着郭靖和欧阳锋斗法。预告片把宋军出城的镜头之后接上了前面零星小规模的战争戏和蒙军演习互射的那场十秒左右的戏拼接在一起,让你无比期待气势恢宏的战争场面,然后就看到最后也没有,这就是骗了你你还没法告他。
当然,如果这部片子真好,没有大规模战争场面就没有吧。毕竟之前看徐克的片子,也都不是冲着大场面去的。但是徐克这部戏真对不起他的名头,明明就两个小时的篇幅,还想尽可能多地告诉大家这部小说的内容,片头非常快地用几个镜头交代了郭靖学艺,他和黄蓉的爱情以及误会,基本是一带而过,看过原著的知道这段情节,还能知道个前因后果,没看过原著的基本就是一头雾水。问题是看过原著的,你就是一点不交代他也知道,没看过原著的脑海里形不成感情纠葛的印象,你这条感情线基本就是废的。后来两个人热烈复合的戏,因为缺少前面的铺垫,看着没有那么水到渠成。
这也是徐克在这部电影最大的失败,两个小时的片子安排了三条主线,除了郭靖黄蓉外加华筝的爱情线,还有郭靖和成吉思汗的蒙古阵营的友情和矛盾线,还有欧阳锋作为终极boss抢夺九阴真经这条线。其实这三条线选哪条都成,两个小时就讲这一条线的故事,能够把故事讲得很圆润,你贪多嚼不烂,三条线哪条都浮皮潦草,让观众看个稀里糊涂。最后蒙古大军兵临城下,两军对垒,一场大战一触即发,然后欧阳锋出现在战场上,跟郭静进行了一场传统武侠剧的终极对决,本来以为他出来一下就回去,还是得看郭靖保襄阳。看着看着才发现,敢情郭靖和欧阳锋跑战场上进行最后的决战来了,他们打完了这戏就完了。而前面三条线交叉,我根本对欧阳锋是最大反派完全没有准备,感觉特别突兀违和。
最后就是金庸先生的IP,拍金庸的影视作品,编导一般都会加以改编,徐克肯定不例外,但是他改的这个真的可以说是漏洞百出,金庸先生把情节理得这么顺,他给拆成了一团乱麻,在金先生坟前放说不定真能把老爷子气活过来。
像黄蓉和华筝的蒙古大营那个纯粹是凭空创作的就不说了,不好评价,主要说说还是多少依托了原著的部分。影片的后半部分,金先生原著确实有成吉思汗想要借道伐宋的意图,他是要假途灭虢,灭金之后就突然袭击灭宋。成吉思汗还有一道密旨,郭靖同意带兵灭宋,就封他为宋王,不同意就杀了他。郭靖知道消息了,要带着老娘逃回中原,结果华筝为了留住郭靖,去告密了,郭靖母子被抓回,当着蒙古满营众将,李萍在儿子面前自尽,让儿子不要忘了自己是宋人,气壮山河。郭靖在师傅哲别和拖雷安达的帮助下杀出重围,这才杀回中原。然后是金国被蒙古打得节节败退,国内发生了李全起义,宋朝派兵进入金国境内,但是跟李全有矛盾,在青州有一场大战,郭靖黄蓉救了全城百姓。成吉思汗弥留之际,他又回去见了大汗最后一面,说了自己的肺腑之言。
徐克改动不大,但是很致命。成吉思汗就是因为想要找宋朝借道伐金,宋朝不借,这就直接跟宋朝翻脸开战,兵临宋境。这么一改成吉思汗是傻疯了吧,这就是逼着宋朝和金国联手对付自己啊。而且大金国元气还在的情况下劳师远征,都到了宋朝边境了,还不是突然袭击灭宋,宋朝还有准备,他就不怕前面顿兵坚城之下,后面金国出兵抄他后路吗?这一点改编严重缺乏政治军事常识啊。
说到军事常识,欧阳锋一通折腾之后,宋军这边发现了蒙古大营一片混乱,这就想出城抄便宜。但是他们气势汹汹地出去了,出来以后不进攻,开始摆阵势,这就是等着对方把阵营重新理顺啊,有战机也都耽误了,那你出来干什么呢。一般古代战场真要有这种情况,在城里就已经摆成冲锋阵型了,出来就直接杀奔对方大军,打的就是你阵脚大乱的机会,兵贵神速啊,电影里宋军这是宋襄公附体了?虽然都有个“宋”字,但那不是一回事儿啊。
当然,影片里蒙古军队也是一样弱智,黄蓉发现宋军出城,觉得这样肯定会打败仗,于是劫持了宋军主帅,让他下令退兵。我就不明白这情节编的这黄蓉到底是哪头的?真要这样,主帅被擒,宋军必然大乱,那就等着蒙古人摧枯拉朽吧。但是,蒙古人也客气,完全没有进攻的意思,看着这边玩闹,你们这是打仗来了还是看春晚来了?
另外郭靖他妈在郭靖还要带她一起走的情况下,稀里糊涂地就自杀了,他是有多信不过自己的儿子,儿子想要尝试一下的机会都不给,着急忙慌就给自己一刀。徐老怪这两天难道是看了安万先生的秦腔“兴汉传”了,还是想借鉴专诸之母的故事,或者评书“东汉演义”里姚琪他妈自杀的故事。那几位都是为了儿子没有后顾之忧,就自杀了。我之前的文章里说过,戏曲看的唱念做打,剧情不能深究,肯定有大量禁不起推敲的,传统评书也是。唯一一个可能发生过的专诸的故事那是因为专诸也是要玩命去的,去刺杀吴王僚,干的是必死的活儿,他妈为了让他没有后顾之忧,给他减负才自杀的,跟郭靖的情况完全不一样。片子里郭靖这老娘死得稀里糊涂,金先生的原著要合理得多。
另外就是把郭靖在成吉思汗弥留之际跟他的对话搬到了战场上,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以当时成吉思汗志得意满的状态,他能不能听进去严重存疑啊。当然,跟前面的弱智情节比,这个就不算问题了。而跟这些比起来,我倒是感觉被很多人吐槽的庄达菲的黄蓉倒显得没那么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