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本书,我对工作狂有了新的理解

职场   2024-08-12 20:44   广东  


作者:曹将

编辑:泽涛

01

最近在读《中年觉醒》。

这名字取得真好,光看标题就让人想要一探究竟:到底中年人应该怎么过好接下来的日子?

但是,看完以后,我发现它更多地在探讨一个细分领域:工作狂如何与自己自洽?

↑《中年觉醒》

02


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工作狂?

书里给出了三个问题,方便我们进行自我判断:

1.你是不是上班忙到筋疲力尽,以至于下班后没有精力与所爱之人相处?是不是只有当整个人被抽空时,你才停止工作?

2.你会偷偷加班吗?比如在某个周日,当配偶离开家时,你是否会立即开始工作,然后在她或他回家前收好一切,假装自己什么也没干?

3.当有人比如你的配偶,建议你忙里偷闲,陪一陪家人,这时候即使你手上没有立马需要完成的工作,你依然会感到焦虑、不高兴吗?

在我看来,还可以加一道题:是不是当别人找你做任何事时,你的回应都是「我很忙」,并且觉得这个回答还挺自豪的?


03


人为什么会成为工作狂?

本质上,就是对成功上瘾。

成功可以带来金钱、权力和声望,同时还有赞赏、喝彩和赞誉,它们跟看短视频一样,会刺激多巴胺的产生。

除此之外,它还涉及一种自我判断标准:用工作表现或职业地位来判断自己有没有价值。比如做自我介绍时,职位是最好的名片,而非其他身份。

书里给出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描述:

这就好比,在一台跑步机上跑步时,我们不能停下来享受成功,因为一旦停下来,我们就会从跑步机上掉下来,摔得很惨。所以,为了满足对成功的渴望,我们跑啊跑,永不停歇,希望下一次取得更大的成功。

04


工作狂有三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怕失败。比如别人邀请他去做一个演讲,他以「工作忙」为理由拒绝了,本质上是怕自己讲不好,被嘲笑。

第二个特点是完美主义。他们对任何一点差错都不能容忍。

第三个特点是好攀比。如果有一个排行榜,无论是内外,当他们看到自己排名第六时,内心中的火焰会熊熊燃烧,接下来的动作就是力争上游。


05


工作狂在中年之后,会遇到什么挑战?

第一个挑战是被社会淘汰。

毕竟人的状态不可能一直处于高处,到了一个时候,就很容易走下坡路。工作狂最怕的九件事,如下:

1.我感到我的能力在下降;
2.我身边的人开始察觉,我不再像以前那样敏锐;
3.其他人得到了我曾经得到过的那些声望和成就感;
4.我不得不减少工作量,从那些我曾经轻松完成的日常工作中退出;
5.我再也不能工作了;
6.我遇到的很多人都不知道我是谁,或者仅仅因为我从前的工作才知道我是谁;
7.我还活着,但在事业上我已经一无是处;
8.我失去了与周围人交流思想和想法的能力;
9.我死了,人们不再记得我的成就。

第二个挑战是亲密关系的丧失。

工作狂有时会觉得自己有很多朋友,但这些朋友大多是「实用型友谊」,互相因为利益捆绑在一起。当你没有利用价值后,你也就会退出他们的社交圈。

而真正能带来持续关系的友谊,则来自于彼此喜欢、欣赏,觉得对方有趣、好玩,大家因兴趣或品质、价值观吸引。但是,后一种友谊需要经营。

但工作狂的精力不在于此,结果一方面失去了爱的能力,另一方面失去了真正的挚友。

当面临被社会遗忘时,工作狂发现自己一无是处,孤身一人。


06


那工作狂在面临个人发展危机时该怎么办?

书里引入了两个概念: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1.流体智力:推理、灵活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认知能力。在早期阶段,流体智力最强;到了30多岁、40多岁后,就开始迅速衰退。

2.晶体智力:以习得性经验为基础的认知能力。晶体智力依赖于日积月累的知识,从40多岁开始随着越来越强,到晚年才会衰退。

我的理解是:年轻人更有创造力,中年及以后更有人生智慧。

记得之前看《十三邀》,有一期嘉宾是马东。他提到,很多人觉得《奇葩说》的选题很新颖。但其实他知道,大多数选题都来自于多年前,自己在湖南卫视做《有话好说》时积累的。这么多年外部环境变化了很多,但人性没变。

——所以说,在年轻时,不要只是一味往前冲,也要有意识地去做积累。


07


书里还给出了一个答案:要学会去爱人。

工作狂对时间很敏感,总希望每一分钟都花在创造(经济)价值的事上。即使筋疲力尽,也宁可加班一小时,也不要早回家一小时。最终,自己变成了孤家寡人。

为了晚年不要那么悲催,从年轻时就要做好两件事:

1.为亲朋预留出时间。
2.从「我以为他们要什么」,变成「他们要什么」。关注他人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支持。


08


做一个总结:

1.虽然现在很多人都在提「躺平」,但不得不承认,也有很多工作狂。他们追求在事业上取得成就,获得鲜花和赞美。

2.人到了一定年纪,肯定会走下坡路,这是必然的事,只有接受。

3.为了避免未来过于悲凉,要做好两个准备:第一是积累,第二是去爱人。


09


最后说一下我的感受。

我以前不觉得自己是工作狂,但有一天我哥点醒了我:每次我跟你电话,聊了一会你就说要做事了,你真的有那么多事吗?

是啊,我有那么多事吗?

我更多的是在惶恐,就像书里的例子,怕自己从跑步机上摔下来。所以我在计划表里写了很多任务,每天都要去划掉,然后才能心安。

这让我收获了很多,但也让我经常陷入到内耗中。

好像如果不向前,就会一无所有。但是这样的吗?不是,我只是可能没有以前那么好,但不代表我就完了。

我总在追求工作上的成绩,以及工作外的被认可,但真正的亲密关系,投入得不多,甚至觉得这浪费时间。但有时候当看电视有个意外发现时,没人诉说,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悲哀?

所以我要有意识地去积累自己的知识资产,在未来来临时也心安;也要有意识地预留时间跟朋友交流,让自己能有更多的挚友。

当改变发生时,自己不是一无所有。

↑ 新的知识资产《职场加分好习惯(精讲版)》



这是曹将公众号第「 1282 」篇原创文章,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曹将
建议工作8年内职场人关注。曹将,《高效学习:曹将的公开课》《PPT炼成记》作者,印象笔记2019年「职场识力榜」No.3。每周两篇职场干货,专注经验分享和效率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