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每个人的欢愉和悲苦,诉求和理想却仍没有办法精准的预测和把握,各种各样的愁苦和思绪,宛如随风飘荡的羽毛,不知何去何从。
在肿瘤心理领域,增加了一种精神科中没有的新的诊断,叫失志。指与肿瘤的抗争过程,就像打仗,好不容易集中全身的力量,取得一定成果,一次复发或一个新问题的出现,又给了患者沉重一击,使之消极气馁的一种状态。
诸如此类,患癌之后,人们的心理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如何自我调节,如何自我管理。家属和朋友们如何劝慰患者,使之情绪好起来,更有能量,有力量地进行肿瘤的治疗,取得更好的预后和结果,都是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
—————
文章校对|么么茶
2024年11月11日,熊猫与朋友们公益组织创始人韩凯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康复科的何毅主任针对肿瘤患者及家属比较关注的一些心理问题进行了交流讨论。
为什么肿瘤这种身体疾病会如此影响到一个人的内心,越想逃避,越无法逃避。
就像房间里出现一只大象,人类可以坦然处之,举止如常,视之无物吗?
对于患者,身体里有了肿瘤,不听,不看,不谈,只听医生与家属的指令,照单执行,就可以得到内心的平静吗?
不,当你转过身去,就会发现,尽管身边关怀依旧,内心却是巨大的孤独。宛如宇宙中的一个黑洞,在周遭刻意堆聚起来的积极乐观的氛围中,吞噬着一切的自信,气压低沉而黑暗。
——是的,我焦虑了,我抑郁了,可是爱我的你,懂吗?
一种是所有与疾病相关的事情都不去关注,只听医生和家属的意见,该干什么就去做。
内心不过多思考与纠结,就像那一个鸵鸟似的,把头埋在沙子里。
人们面对负面的情绪,自己内心都有产生一种力量去对抗它。以上两种方式,只要能解决情绪或心理的问题,不管我们是主动的去应对,还是被动的去回避,都可以。
但,有些患者,越想调整自己,越调整不过来,越想回避,就越害怕。为什么呢?这种情况就像一个叫作“白熊效应”的心理测试。
当我们脑海当中出现一些关于生病的问题时,拼命的调整,压抑自己,不去想但好像不受控制似的,这种情况尤其在晚上导致失眠,失眠又会让患者担心影响治疗。
我们经常也会发现,这些想法就像弹簧一样,我们越想压住它,它越往脑子里跑,其实这是心理学上的一种效应,叫做白熊效应。
当我们突然感到焦虑,又想生病这个事情的时候,我们可以告诉自己:我专门给自己留了一个时间去想这些事情,不是说不去想,而是我专门留了时间了,比如说下午三点钟的时候。
当你尝试了很多种方法去调整自己的心态,仍然调整不过来的时候,最好就什么事都不做。
这种情绪或者心理,就像陷到了沼泽地,越努力的挣扎想爬上来,越往下陷得更深。
一旦人们出现负面情绪的时候,就特别爱去分析,为什么会这样?可能大家都觉得只要分析出来原因了,就会改变了,就能调整过来了,其实不是这样的。
我们能做什么?我们要学会成为观察者,对于不好的想法或不好的感受,只观察,不评判,不回应,不摆脱。
我们大脑当中每天会产生很多各种各样的想法,就像天空中飘的云,当我们抬头看的时候,用尽全力也没有办法让它变得更白,飘得更快,也不能让它变成我们希望的形状,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看着它们,观察它们。对于我们的身体也是如此。
因此,焦虑害怕等情绪带来的身体反应,如胃部不适,出汗,手微微的抖动,心慌等,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去体会当前的想法,身体的感觉,不去评判,不去反应,不去抵抗。
上图漫画中,一个人牵着他的狗去公园。人的脑海中经常是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事情,工作的,孩子的等,他甚至忘了当下是在这样一个蓝天白云绿树,充满阳光的公园里。
但是狗狗呢,想法就很纯粹,他看到什么,脑海里就体现出什么,其实就是活在当下的一个状态。
正念冥想的最重要的一个练习,叫吃葡萄干的练习。
当身体上有一些不舒服的感觉,比如胃部或肠道不适,我们会让他体验这个感觉是什么样的,体验身体其他的部位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再去更加细致的体验一下这种感受。而不是说,我们觉得它是不好的,就让它赶紧消失掉,却发现越想越糟。
放松,首先是要体验什么叫紧张。
先体验怎么紧张起来,然后慢慢的,就会发现不用做什么,很自然地就放松下来了。
如果只是单纯的告诉自己放松,道理上是正确的,却发现总会变得更紧张了,因为我们并不知道怎么去放松。
A: 失眠且自己调整不过来的时候,可以来门诊进行评估的。人们睡不好觉的时候,会产生一系列的情绪的反应,导致更睡不好觉,白天身体上又会因此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比如食欲差,疲乏等。
情绪问题,常常会映射到躯体层面,比如焦虑情绪,有的人就觉得坐立不安的,在家里憋得慌,心慌,手抖,身体上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不舒服,但是这种身体的状况,又反馈回来给到情绪。它是相互影响的。比如跟人吵架了,就吃不下去饭了,这就是直接的一个负面的情绪给我们身体造成的影响。
这些症状特别是对于消化道患者的来说。更容易加重胃肠反应,胃肠不适反过来又加重他的情绪症状,形成这样一种恶性的循环。
一般情况下,其实患者并没有达到焦虑症或者抑郁症的程度,往往就是面对疾病,害怕担心而产生的很正常的一系列心理反应,有的人轻一些,有的人重一些。
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治疗的,一些人可能与医生谈一谈他是如何来应对这样的一些问题的时候,自己就调整过来了。
家属如果有不好情绪的话,也可以去看康复科门诊吗?
A: 家属有的时候背负的压力可能会更大一些,患者可以向家属表达,但家属可能没有渠道去表达,而且面对如何与患者沟通的问题。
当遇到重创,整个家庭的温度就好像降了下来了,即使谁也不提生病的事,每个人说话却都变得小心翼翼。大家内心都背负着一些压力和紧张,却没有机会表达出来,这也是造成心理问题的原因。
可以尝试这样做:家属在与患者沟通的时候,不要类似于谈判,说的每一句话都去想对方会产生什么反应,尽量按照正常的母女,夫妻等关系去交流。至少要有80%的状态恢复到一个家庭相对正常的情况,可以有20%情况去专门谈论生病的一些具体的问题。
家属如何劝慰患者?
A: 我们经常会忘记一个人说过什么,做过什么,但是从来不会忘记他带来的这样一种感受。
所以家人给予患者的那种,”我陪着你一起面对困难”的这种感受才是真正的力量所在,让患者感受到,“我是和你站在一起的”。
一遍又一遍的讲道理,只会让患者觉得,家属在一个对立面上,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要求”患者这样做,那样做,并没有感受到心理上的共鸣。
患者生了病,就像一个落水的人一样,好像是要往下沉的这样的感觉。我们能帮助他做的是创造一个丰富又有意义的生活,给患者以尊严,陪伴他去接受随之而来的不确定性,去探索并应对未知的这样的一个过程。
对于结局的不确定性,如何保持阶段性的心态平稳?
A: 有些人会说,平常我的状态明明挺好的,但突然一下子,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又想到生病的事了,整个的心态又一下子就不好了。
更常见的一种情况是大部分时间都很好,突然出现一个不好的想法,就会联想到将来的不确定性的一种感受。
当我们自己出现了这样一系列的感受和想法时,首先要做的不是去排斥它,赶紧让它消失掉,而是把关注点放在,现在的想法是什么样的,感受是什么样的,去集中精力体验一下自己身体上的这些感觉和感受。慢慢的,这种对不确定性的担忧就会消失在对身体症状的体验的过程中。
虽然结局是不确定的,但至少在一段时间之内是平稳的,比如这一两个月或者这三个月之内,在这段时间里,如果大家能够把注意力放在当下的话,那其实也还是可以的。
康复科门诊有哪些治疗方法?
A: 康复科门诊可以开药,也可以由治疗师来进行一些治疗。
比如睡眠问题,有的患者可以接受药物,有的患者担心副作用或依赖性,心理负担比较重,可能就需要非药物治疗方法。
非药物治疗方法包括情绪的调整,睡眠的治疗,也有一些物理治疗是使用治疗仪器来进行。
门诊有专业的心理治疗师。正念治疗师给大家提供一对一的治疗方法。
比如,有专业的人士,为患者提供一个空间,可以完全围绕着病聊所有的事情,担心的,忧虑的,恐惧的,治病的过程,最终的结局等等,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让他能把内心的恐惧表达出来。
在平常的生活中,可能没有这个机会,刚刚想要谈论就会被劝解回去,压回去之后,那些不良的体验,内心的情绪其实并没有消失。所以专业治疗的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更好的表达出来。可以有任何情绪的流露,并且能接收到专业人士的正向反馈来帮助他。
肿瘤患者的自我归因与病耻感
A: 得肿瘤了,患者经常会自我寻找原因,是不是熬夜太多了,长时间吸烟喝酒了,精神负担太重了?
但也有一些患者平常生活习惯良好,也生病了,就更想要知道是为什么。
患者能找出一些原因的话,从心理的角度来说,可能相对来说好一些,反而是找不着什么原因的,心理上的负担或压力,会更大。
我们需要给患者有一个机会来探索这样一个问题,去了解他这个背后,是怎么看待这样一个事情,在这个过程当中,他的担心是什么?他在整个过程当中,情绪体验和感受是什么,他会面临哪些困惑?帮助他进行疏导。
👇🏻扫描下方二维码,可回顾往期患教视频。
<小额捐款通道>
慈善中国认证
▼防患于未然是最高的智慧▼
轻松筛查肠癌的黑科技|粪便DNA|不做肠镜的肠癌早筛|熊猫和朋友们
患者故事 | 点击文字可直接跳转
北京中年抗击晚期结肠癌手记 | 熊猫之星的抗癌黑魔法 | 阿鸣:肠癌肝肺转移,我陪妈妈治疗这两年 | 青草:肠癌肝转移治疗分享 | 姐弟情深:肠癌肝转移4年治疗 | 小李:患者抗癌自述 | 秀秀姐:肠癌肝转移卵巢转移治疗路 | 郭哥:肠癌腹膜转移顽强治疗路 | 闹闹:27岁肠癌术后复发自救之路 | 土豆姐:肠癌肺脑转移7年抗癌路 | 抗癌美少女圆圆:笑着活下去 | 金霞:HER2阳性胃癌4年治疗路 | 暴躁大爷抗胃癌记 | 米奇:31岁胃癌晚期治疗路 | 进击的结肠癌患者家属总结(含护理攻略)| Alison:HER2阳性晚期肠癌的治疗 | 从四期胃癌到完全缓解 | 78个肝转移病灶不是被判了死刑 | 那个因感染进了ICU的晚期癌症患者,现在无瘤了|熊猫群友故事:卫华1|从确诊到复发|熊猫群友故事杨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治疗价值背后的残酷真相:为什么有些患者不建议去北上广治疗|抗癌博主风子去世,谁来关爱独自抗癌的年轻患者| 老陈:参加CART临床是怎样的感受,肠癌肝肺转移三年多|阳光姐:生活,不能因生病而失色
医患交流 | 点击文字可直接跳转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肠癌免疫治疗进展2023 |手把手教肠癌胃癌患者如何看病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邢宝才:肠癌肝转移医患交流
广州中山大学肿瘤医院陈功 :结直肠癌确诊后是否可以直接手术 | 谈结直肠腹膜转移手术 | 谈结直肠肝肺转移治疗策略 | 肠癌的维持治疗和新辅助化疗 | 病友群病例分析答疑(一)| 病友群病例分析答疑(二)
复旦大学肿瘤医院蔡国响:病友群交流答疑实录
广州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王风华:病友群交流实录
广州中山六院肖健:晚期胃癌的化疗、靶向、免疫治疗
北京友谊医院姚宏伟:直肠癌患者需要做的检查及如何看懂检查报告